等王学新想到这一点时已经是三天后了。
这天,王学新正与孙铭一起训练部队……这是出于独立团与晋绥军部队的协同考虑,之前两军井水不犯河水,协同训练就没有多大必要。现在却要一起与鬼子作战,可不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晋绥军因为装备好、弹药相对充足,所以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以机枪为中心展开兵力的战术。
确切的说,晋绥军的战术其实就是鬼子那一套,阎老西是从鬼子那留学回来的,回来后就用鬼子的战术训练晋绥军,甚至用的步枪都是仿制鬼子的三八大盖。
王学新就此给孙铭提了个意见。
“孙副官!”王学新说:“这要是以前,你们这种打法或许还可以。但现在你这一时半会儿没法归建,再用这种战术……”
王学新这么一说孙铭就明白了。
马上归建的确不大现实,这并不是说不知道阎老西在哪,而是南面的公路全被鬼子占领走不通,由洪沟村南下就必须得一座山一座山的翻。
先不说路途遥远难以到达,路上到处都是八路军和游击队,他们要是突然看到一支晋绥军出现在面前,不马上打几枪就是怪事了。
因此,这一千多人一时半会儿回不去。
既然回不去要跟八路军一起作战,那肯定得依靠八路军的补给。
八路军的弹药那是紧张得不得了,怎么可能让晋绥军像这样以机枪为火力支撑点然后展开兵力打?
想到这,孙铭就点了点头,说:“既然这样,我就将班用机枪取消。”
“取消也不成啊!”王学新说:“只是简单的取消机枪,你的兵却还像往常一样假装有机枪掩护往前冲?那还打得了仗吗?”
“王连长的意思是……”孙铭不解的望向王学新。
王学新把头朝另一面正在训练的七连一扬,说:“看看这边,照这种打法就对了!”
孙铭原以为八路军打仗就是乱打乱冲……之前的确有乱打乱冲的味道。
但这会儿仔细一看,却是乱中有序进退有度,虽说没有很强的火力单元,却是进攻、掩护、增援都没落下。
接着越看越心惊,这哪是以前他所了解的泥腿子,分明是支训练有素的百战精锐,也难怪八路军能在战场上一次次让鬼子吃亏。
于是孙铭不再迟疑,马上下令部队按八路军的“三三制”战术练习。
就在这时***号吹响了,战士们赶忙收拾一下行装赶往***点。
***点是在团部前的一块空地,王学新带着部队赶到时李云龙已经在全副武装的等着了。
李云龙虽然没说什么,但看他一脸严肃就知道没什么好事。
果然,就听李云龙冲着战士们叫道:“同志们,鬼子跟咱们来阴的,他们连夜改变了进攻路线绕到咱们侧后去了。上级命令我们把鬼子挡上一会儿,否则在我军侧翼的两个团包括我们自个都要被包围。目标山拐,急行军,出发!”
一声令下,部队就往山拐方向前进。
路上李云龙还凑到王学新身边,一边跑一边说:“你猜得没错,小鬼子没从六号公路打还真有点心思。他们昨天攻下小林口后连夜改变方向沿着公路由西往东打,同时东面的鬼子也发起了进攻还用坦克强行突破了我军防线。这要是让他们两支部队把包围圈合拢……咱们就要被困在这片地区啦!”
王学新暗自点头,鬼子这显然是打着分割包围的主意。
不过分割包围似乎也不对……他们明明可以从六号公路打,这同样也可以包围反斜面工事的两个团,为什么偏偏要打七号公路?
然后王学新就明白了。
“团长!”王学新说:“鬼子的目标很可能是咱们独立团!”
打七号公路和打六号公路的区别,就在于不会将独立团逼退。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鬼子为什么要舍易求难。
“扯吧!”李云龙想也没想就回答道:“鬼子还能神机妙算知道咱们独立团在什么位置?再说了,咱独立团还不到一千人,凭什么让鬼子一个师团这么大动干戈的包围!”
被李云龙这么一说,王学新就更认为自己是对的。
鬼子当然知道独立团的位置,有朱子明在这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鬼子为什么要用一个师团来包围……王学新隐隐觉得这有可能是因为自己。
树大招风不是?
自己在八路军里整出这么多东西,要是都让朱子明给招供了出去,那鬼子还不屁颠屁颠的来?
否则好巧不巧的,就在王学新从总部回来后不久就碰上这茬事?
不过这话不好说,否则一个是自作多情的托大,另一个则有贪生怕死想早点撤出包围圈的嫌疑。
更何况自己还只是猜测,不能仅仅因为一个猜测就推翻上级的命令以及全盘计划!
于是王学新也没说什么,做着走一步是一步的打算。
山拐在距离洪沟村十几公里的位置,因为公路在这里绕着几座山连拐了几个弯,于是就被称作山拐……这时的老百姓取地名就是这么直接而且形像。
独立团赶到山拐后马上就构筑工事并在公路中间埋设炸药和地雷。
接着上级的命令就下来了:“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务必挡住敌人三小时,然后寻找机会突围!”
李云龙看了看附近的地形,说:“三小时,那还不是小事一件!”
难怪李云龙这么有信心,这片地区到处都是山地,是适合八路军作战的地区,挡住三小时再突围而出的确不算难事。
但李云龙却没想到的是……
鬼子的目标并不是包围什么主力部队,而是包围他这个独立团。
第133章 侦察小队
战局十分紧迫,独立团才只准备了十几分钟就接到敌情的命令。
先是戴着草帽在树梢上放哨的哨兵打出了旗号,接着命令就一声声传了下来:
“隐蔽,准备战斗!”
“敌人上来了!”
……
李云龙趴在高处举起望远镜朝远处拐角望了望,发现是一支鬼子的装甲侦察小队。
两辆95式轻型坦克再加上七辆挎子,前头三辆后头四辆。
这个侦察小队显然是精心配置过的,让李云龙有些为难。
往常,鬼子的侦察小队通常是一辆坦克或装甲车再加上几辆挎子,顶多就是挎子搭载几名工兵用于排雷。
这配置和火力已足够应付一般游击队和小部队进攻,因此可以在前方实施侦察并为主力部队扫除障碍以免主力部队遭伏。
不过这侦察小队往往会被敌人无视。
李云龙以前就常这么干,也就是把侦察部队放过去打之后的主力部队,于是侦察小队就失去作用。
此时,鬼子却增强了侦察小队的火力,有两辆坦克七辆挎子,这火力就不容忽视了。
面对这情况,李云龙就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把这支侦察小队放过去,它们是不是能挡住主力部队从而造成大量伤亡?
虽说主力部队也装备有火箭筒,但仗打到现在原本就为数不多的火箭弹很可能已经用完了。
鬼子这支侦察小队上去一挡,主力部队可就会被包围冲不出去。
想到这,李云龙当机立断下令道:“命令七连,把这些鬼子干掉,注意节省弹药!”
“是!”通讯员马上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李云龙会这么命令是有原因的。
他希望把鬼子侦察小队干掉却不暴露自己的实力,也就是不让跟在后头的鬼子主力听到太多的枪声。
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只有七连……李云龙对别人不太放心,就认小东北的枪法和指挥。
王学新接到这命令时还有些意外,为什么这一次要把鬼子侦察小队打掉而且还单独命令让七连打。
难道是李云龙有意让七连多“吃肉”?
不过,当王学新看到鬼子的侦察小队时就明白了,这特么的不但要把侦察小队吃掉,还顺便来一招示敌以弱。
所以有时战场上还是需要上下级心有灵犀的,否则在这军情紧急时根本来不及商量,如果不明白李云龙的意图就很难将战术贯彻到位。
王学新没有迟疑,当即下令:“三排准备,火箭筒准备!”
命令一下,张庆才的神枪手排就各自瞄准了自己的目标。
火箭筒也一个个装上了火箭弹。
这时王学新透过狙击镜一望,发现鬼子坦克外居然挂着一个个小沙袋,后方的一辆坦克甚至还专门设计了一款布制沙袋,一格一格的,里头显然是缝着沙子。
王学新暗道一声要糟,这沙袋一是会提前触发火箭弹使火箭弹无法紧贴着坦克装甲爆炸,二是会成为坦克装甲外的一层附加装甲吸收大部份冲击力,很可能使火箭弹无法炸穿坦克装甲。
难怪反斜面方向的主力部队的防线那么容易被鬼子坦克强行突破,很可能就是因为火箭筒无法将其有效击穿。
想着,王学新就下令:“火箭筒暂缓射击,抵近目标打履带,注意避开坦克死角!”
“是!”火箭筒射手马上领会了王学新的命令暂时收起火箭筒。
这就是平时勤于训练的好处,只要一声令下战士们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否则,这会儿的火箭筒射手就该疑惑了……公路距离藏身处不过四十米,在火箭筒的射程范围内,为什么要抵近射击?坦克死角又在哪里?要如何避开?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不变的真理,尤其这“流血”还很可能是战友的血。
眨眼功夫,鬼子侦察小队就沿着公路上来了。
王学新的枪口紧紧盯着他们随其移动,一名在边斗上的鬼子机枪手像是发现了什么,突然掉转了机枪口朝这边指来。
王学新没有迟疑,一扣扳机“砰”的一声就让这名机枪手血溅当场。
三排的战士随即扣动了扳机,霎时挎子上的鬼子接二连三的倒在血泊中,许多人喊都来不及喊一声就被击毙。
不过还是有几名反应快的鬼子及时躲到坦克后隐藏起来……其实不是鬼子反应快,而是边三轮司机反应快,他在发现前方有伏击后第一时间就将边三轮驶进坦克后方使三排战士对其无可奈何。
指挥这支侦察小队的西川沙野少尉。
他在接到这个任务时就知道自己及部下是九死一生……侦察小队,而且是这样的配置,明显就是用来吸引敌人火力的,而八路军手中还有令人恐怖的“喷进弹”。
虽说坦克装甲外已经挂上了沙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顶得住八路军主力的进攻。
这让西川沙野一度紧张得喉头冒烟,他在透过观察孔往外观察时不停的吞咽着口水,还时不时的看一眼贴在旁边的妻子的照片。
当枪声响起时,战斗经验丰富的西川沙野反而不紧张了,他马上下令:“三点钟方向,自由射击!”
驾驶员马上将坦克朝向目标……95式坦克前置机枪射界有限,必须坦克面向敌人才能开火。
在机枪朝敌人射击时,西川沙野就用无线电朝后方的主力部队报告:“我部遭到敌人小股部队伏击,请求增援,请求增援!”
95式坦克只有三个乘员,其中车长、炮手、装弹手以及后机枪手全由车长兼任,西川沙野要向上级报告,不可能在这时同时操控火炮。
王学新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对火箭筒射手下令:“集中火力先打没开炮的那辆坦克,上!”
这一度让火箭筒射手十分疑惑,后方没开炮的那辆看起来威胁不大,为什么反而要先打它?
不过他们没有多问,这是相信王学新的判断同时也因为军情紧急,只应了声“是”就抱着火箭筒冲了上去。
第134章 怎么狠怎么来
“轰”的一声,西川沙野感到坦克传来一阵剧震。
初时西川沙野还一阵紧张,不过看了看,西川沙野发现坦克内没有人受伤,马上又高兴起来:“沙袋起作用了,八路军对我们无可奈何!”
但驾驶员却冒着冷汗大声回答:“少尉阁下,八路军打的可能是战车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