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每一枚跳雷抛出,都会有几百枚钢珠发出“克克”的碰撞声像潮水般沿着山洞朝鬼子方向涌去。
暴露在外的鬼子几乎无法幸免。
事实上,躲藏在障碍物后的鬼子也会被击中,因为钢珠是在不规则的岩壁上反弹,它有可能从任何角度反弹回来杀伤障碍物后方的目标。
于是,战局在跳雷登上舞台后马上就发生逆转。
战士们将跳雷一枚接着一枚的投掷出去,打得拐角另一头的鬼子惨叫连连。
他们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手榴弹够不着。
冲锋枪是打直线的,打不到拐角另一头的敌人。
于是只有东躲西藏被动挨打。
炸了一阵,王学新见时机差不多了,就给战士们一个准备的手势。
战士们会意,纷纷端起步枪做好准备,接着,在又抛出一枚跳雷后就“腾”的一声冲了出去。
王学新冲在后头。
这并非他拿战士们当掩护,而是战士们手里全是步枪,就他一把盒子炮,他要在战士们打完一波子弹后填补火力空白。
“砰砰”一阵枪响过后,果然就有两名幸存的鬼子一左一右的端着冲锋枪站了起来。
王学新不得不承认这队鬼子配合得很好。
一左一右的起身,由于他们之间的距离差距,王学新几乎不可能同时将两人击毙。
而只要有一个人幸存,他手里的冲锋枪打响,对刚冲出拐角没有任何隐敝的战士们显然会是个灾难。
王学新没有犹豫,抬手“叭”的一枪打倒右侧的一名鬼子。
左侧鬼子的冲锋枪“哒哒哒”的响了起来,让人意外的是却没有横飞的子弹。
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名战士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鬼子的射角为王学新争取到了一点时间。
这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默契,更是生死相托。
那名鬼子慌乱的推开战士的尸体想继续射击,但已经太迟了,王学新的盒子炮已经抵上了他的脑袋并毫不迟疑的一扣扳机……
“叭”的一声,鬼子脑袋一扬就倒在了地上。
盒子炮的威力不足以击穿两层脑壳,所以王学新没有看到飚出的血箭。
但这并不代表它造成的伤害小,子弹会停留在脑袋里打滚,外表看不出什么其实里头已经被搅成一团浆糊。
王学新没有停留,一边往前冲一边举枪朝前方拐角射击,刚冒出身来想投掷手榴弹的鬼子当场被打倒在地。
乘着手榴弹在原地爆炸的时机,王学新躲在机器后蹲身收枪并准备好了一枚跳雷。
爆炸声刚过,王学新马上就窜了出去将跳雷抛到了拐角另一端……
在地雷爆开前,王学新清晰的听到鬼子绝望的喊叫。
他们或许直到这一刻才后悔踏上这片土地,后悔参加这场战争。
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轰”的一声爆响过后鬼子就倒下了一大片,战士们接二连三的冲了上去对着地上哀嚎的鬼子补枪。
山本一木正在山洞外指挥着部队进攻几个山洞。
他对这次战斗很有信心。
这信心不仅来自于特工队的素质,更来自于装备上的优势。
他相信没什么人能抵挡得住冲锋枪加手榴弹的冲击。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等战斗胜利的那一刻,布好炸药引爆兵工厂。
然而……
他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右侧洞口抛出一个东西,山本一木条件反射般的一个翻身滚下斜面。
然后“轰”的一声,上头到处都是飞射的钢珠和一片惨叫!
第34章 淡定
“混蛋,钢珠雷!”
山本一木初时的反应与小池一郎一样,能打出这么多钢珠的当然就是钢珠雷。
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因为钢珠雷是单面的,而且还不轻……一枚钢珠雷重三斤多,其中有一半的重量是火药。
这重量和装药并不适合投掷,因为投掷的距离太短无法保证自身安全,要是投掷方向不对还可能将钢珠打向自己。
那么,敌人投出来的又是什么?
山本一木疑惑的探出头,发现有几名敌人飞快的从山洞里钻了出来朝两侧投掷出东西然后又躲了回去。
这一回山本一木看清了,那是一个柱状物,落地之后居然会“腾”的一声弹起,接着“轰”的一声炸开朝四面八方爆出无数钢珠,有几颗就贴着山本一木的头皮飞了过去。
山本一木赶忙一缩脑袋躲了回去,但上面的特工队员躲避不及纷纷惨叫着倒下。
接着山本一木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敌人能杀出来,就意味着冲进这个山洞的特工队员已经全部死了!
而山本一木的部下此时几乎全在山洞里进攻,外面包括山本一木在内只有七人。
敌人如果全冲出来再反攻进其它山洞,那么特工队队员就将全部被封在山洞里没有任何退路。
“挡住他们!”山本一木大叫:“别让他们出来!”
但已经太迟了,洞外的七人已经被敌人几波钢珠炸得只有三人还有战斗力。
这三人如果距离山洞近还有可能用冲锋枪封住洞口,但他们中有两人在百米之外。
MP38冲锋枪使用的是手枪弹,它虽然有火力足的优点,但它射程不足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其表尺射程为两百米,实战中很难命中百米外的目标,当然也就无法有效实施封锁。
唯一在射程内的山本一木却因为翻滚到斜面下方处于不利的位置,被八路军的火力压制得无法动弹。
事实上山本一木不只是被压制,王学新第一时间就注意到这个鬼子……王学新没看清他的军衔,但能喊出封锁洞口这命令的鬼子,毫无疑问就是指挥官。
于是王学新没有多想,随手就朝喊声传来的位置抛出两枚跳雷。
山本一木只能继续往下翻,即便这样还是被几枚钢珠击中手臂。
那一刻,山本一木就知道这次任务要失败了,于是大喊一声:“撤退!”
说着不顾那些依旧在山洞里进攻的部下,捂着伤口转身就逃。
山本一木在这方面与帝***官也有些不同,他在西方受过教育,不会在非必要的时候因为某种荣誉和精神而牺牲自己。
所以这时当机立断的选择了逃跑。
王学新很想去追击这个鬼子指挥官,他觉得这个鬼子很可能是特工队的关键人物。
但王学新又没法追,因为山洞里还有许多残敌没肃清,兵工厂也损失不起。
于是,王学新只能一挥手命令几个人在山洞外警戒,其它人则带着跳雷反攻进山洞里。
战斗打响时,张万和正在一分厂的山洞里讨论多弄几个发动机改装车削机。
“咱们可别被小东北那一个个点子给晃花眼了!”张万和乐呵呵的说道:“咱们部队现在最缺的还是手榴弹,那小炮啊,鬼炮啊,要不就地雷的,总不能给普通战士带着上战场吧?可手榴弹能啊!”
张万和这话说的没错。
八路军平均每人只有十发左右子弹,有时甚至只有三发。
这也是八路军被称为“三枪八路军”的原因……打完三枪之后就没子弹要上前拼刺刀了。
但实战时不可能把子弹平均分到每个人手里。
因为弹药不足,有些人干脆不装备步枪……没有子弹的步枪就跟烧火棍差不多,还不如一把大砍刀,省下的子弹集中给枪法好的战士。
但没装备步枪的战士总不能就带着大刀朝敌人冲锋吧,他们就多带几枚手榴弹,以手榴弹加大刀的方式与敌人作战。
这种模式在游击队中尤其多,许多游击队员都没枪,在村里打游击时在墙角里躲好了,鬼子或伪军上来手榴弹一甩,爆炸后就提着大刀冲上去杀敌夺装备。
因此,八路军装备量最大、最缺的是手榴弹。
其实应该说最缺的是子弹。
只不过八路军无法生产弹壳于是子弹产量长期陷于瓶颈,只能用手榴弹弥补。
张万和一边画着图纸一边说:“咱们要是能用机器车手榴弹的木柄,再把生产木柄的人手调去生产弹体,可不就提高产量了吗?”
“对对!连连点头:“而且改装这种车削机并不困难,咱们厂又安全了……”
这时枪声就响起来了,就像的脸一样。
张万和一惊,马上就跑出山洞,正巧碰上带着兵往山下跑的高德山,问:“高排长,什么情况?”
“还不清楚!”高德山回答:“小东北那接上火了,估计是鬼子从后方偷袭,结果被小东北发现了!”
张万和“嘿嘿”了一声,说:“鬼子啥时候搞偷袭不好,偏偏要在小东北在的时候偷袭,这不自讨没趣吗?”
说着又进厂自顾自的讨论车削机了。
张万和压根就没把鬼子偷袭这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有小东北在就没解决不了的事儿。
直到山顶也响起了枪声,张万和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妙。
高德山因为知道张万和在一分厂,所以亲自带着警卫排主力守着一分厂。
这个山洞的情况与王学新那边差不多,也是被鬼子特工打得节节后退。
只不过高德山占据兵力优势,所以撑得久一些。
就在高德山要撑不住时,突然听到鬼子那一阵爆炸和枪声。
不久就听王学新叫道:“是高排长吗?鬼子已经被我们消灭了,安全了!找到厂长没?”
张万和回了声:“我在这,好着呢!”
说着就扬了扬头:“瞧,我说的没错吧?担心个啥啊?鬼子哪能是小东北的对手!”
张万和又哪里知道,要不是王学新灵机一动把跳雷当手榴弹用,这场战斗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第35章 生死之间
三分厂山洞内。
当王学新在其它地方一个山洞接着一个山洞肃清残敌时,苏欣带着一众工人颤悠悠的从藏身处走了出来。
王直生正带着两个兵在外洞打扫战场,他一边从鬼子身上搜出盒子炮一边阻止道:“苏主任,你们等会儿过来!”
另一个兵接嘴道:“鬼子不要命,他们只要有一口气儿,都会想办法打手榴弹同归于尽!现在还不安全!”
说着就挺着刺刀往地上的鬼子尸体扎。
王直生则用盒子炮对着尸体的脑袋一个个补枪……虽说子弹金贵,但越是这时候越不能节省,否则一个不小心就阴沟里翻船了。
每次枪响,苏欣都要被吓得打一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