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个时候对于他而言,已经无所谓了。
因为这已经影响不到大局。
此刻的张学铭也是欣喜无比。
“没想到这弗里茨X炸弹居然这么牛逼,还真是小看了小德子的黑科技啊。”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实用的反舰炸弹,确实是有点东西。
27枚炸弹,对于战舰的命中率超过了70%,这已经是相当高的命中率了。
可惜它对于战场环境的要求太高了。
云层太厚或者天气恶劣的话直接就是用不了。
而且只能在近海防御作战当中使用。
就算以后有航母了,这么重的炸弹也上不去。
不过既然弗里茨X因为太重用不了。
那么照搬上面的技术,研制出一套无线电控制系统安装到重量更小的航弹当中是不是也可以呢?
比如安装到1吨或者是500公斤级的航弹上。
突然他觉得这或许是可行的。
正:"1:',8"8?"'9':6好系统签到时奖励了制导武器研究所。
这完全在他们的专业范畴之内。
“以当前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不过体积越小,技术成本就越高。”
张学铭大手一挥。
“成本不是问题,能造出来就行。
直接在弗里茨X炸弹的基础上研制出一个系列的精确制导炸弹。
不仅可以用于反舰,最好还能用于反堡垒工事。”
突然张学铭想到也许这玩意在旅顺作战之时能够派上用场。
于是乎也顺带着提了一嘴。
随着手中的工厂投产越来越多,张学铭就感觉到手中的人才越发捉襟见肘了。
看来发展太快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他就有一种扯到蛋的感觉。
这人才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或许的放缓一下发展的速度了。
不过也得先把旅顺以及中东路这两个历史遗留问题给解决了才行。
而解决的方式唯有武力。
当前奉天省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加速沈阳新城的恢复建造。
不过作为工业部部长兼奉天省长的钱照昌却想到一个办法。
“关内有很多流民,有的因为战乱而被迫流浪的,有的因为灾荒而流浪的,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我在关内见过太多这样的流民了。
他们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如果能够招募他们,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
让他们参与到重建工作,不仅可以加速沈阳的恢复,还能获得大量的劳动力¨〃。”
听到这个建议之后,张学铭眼睛一亮、
东北作为当前华夏的粮仓之一,粮食是不缺的。
而且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开发。
从关内召集大量流民。
不仅可以重建沈阳,还能用于开发荒地,充实人口。
这完全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等来年超级稻种收获之后,粮食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而且他也可以搞一下机械化的公有农场,作为机械化农业的试点。
想到这里他马上说道:“马上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前往关内招募流民,在铁路沿线的重灾区成立流民安置点。
增设专列用于运输流民。
同时刊登报纸,引导1名流民,就能得到一角钱。
初期招募流民10万人。”
他的办法也非常的简单粗暴,那就是用钱买人。
在这个年代一块大洋相当于十角、100分和1000厘。
而这个厘也可以称之为文。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一角钱还是相当值钱的。
只要为东北引导了10个流民,就能获得一块大洋。
就算初期招募满了十万人,他也不过只需要支付一万大洋而已。
这笔买卖还是非常值的。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有两点。
其一是不用费心费力去招募流民,会有人带到固定的招募点当中。
其二就是名声。
安置流民能够在民间获得良好的名声。
是能够被百姓称功颂德的。
毕竟这玩意和做慈善没有任何区别。
这个年代流民可都是各地政府都避之不及的存在。
而张学铭还花钱去招募流民。
简直相当于在世的大善人。
能够在全国刷一波声望,何乐而不为呢。
当大公报、申报、民国日报、益世报等各大报社都刊登了这则消息的时候。
果真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现在还有谁愿意关心百姓疾苦,各地流民四起,政府避之不及。
你看看人家张少帅,还愿意花钱去招募流民,这才是我们百姓的好官啊。”
“对极,我看这金陵政府就该下台,让张少帅上去,这样我们也都有好日子过了。”
“嘘,你不怕死啊,这种话都敢说,别忘了蓝衣社的人可到处都是。”
“嘶,你不说我差点忘了,勿谈国事,勿谈国事,咱就说说这张少帅。”
这件事情也成为百姓的饭后谈资。
无不称赞张学铭之善举。
而常委员长听到后却一直都在骂娘。
“他娘希匹的,他张学铭这是想干嘛?是不是等着我下野,然后好取而代之呢?”
智囊团之一的陈布雷思索片刻后说道:“这着实有些说不通,张学铭为何要招募流民呢?
一旦处理不好,这可就是定时炸弹,他这么做真的是图名声吗?我看不尽然。”
“那他这是为了什么?”
凡是都是有迹可循。
陈布雷说道:“听说这位新少帅野心很大,想要在东北大肆发展工农业,同时沈阳也在战乱中损坏严重。
他这么做的目的估计就是重建沈阳同时进行开荒。”
只有这这样才能合理解释张学铭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都不说这个陈布雷能够作为常委员长的智囊还是有点东西的。
常委员长若有所思的道:“原来如此,那就给他们设点障碍,可不能让他这么顺利。”
至于怎么下绊子根本不用常委员长自己操心。
手底下能够办这种事情的人多的是。
现在常委员长把张学铭可是盯得死死的。
凡是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拂动他那敏感的神经。
使绊子这种事情发生的也不少了。
但他的手段根本就阻止不了张学铭的崛起。
黑省,安达县,高台子镇,永乐村。
李泗光等人仅仅的盯着眼前这台花费了几天时间在安装好的预探井。
它可以以每个小时2米的速度往下钻,最大钻深可以达到3000米。
根据当地的百姓说,之前倭国人也派出过石油勘探队来这里勘探石油。
并且还在这里挖了好久。
不过他们却并没有发现有石油的踪迹,只能无奈离去。
这也让李泗光更加肯定这里有石油。
至于倭国人之所以没有探出来,估计就两个可能。
要么他们运气太差加上勘探设备精度不高,没有钻对位置。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钻探深度不够。
根据他对于倭国钻探井技术的了解。
他们当时的钻探井钻探的深度是低于1000米的。
而他们的最大钻深可以达到3000米,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能够在这片区域钻探出石油。
“哒哒哒......”
随着预探井的钻头开始启动,李泗光就一直在紧紧的盯着。
除了这个安达一号预探井之外,还有三处位于其他地方的预探井开始工作。
在这片地区,他们一共安装了四套预探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