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少帅?不,请叫我列强 第162节

喷气式战机的操控和螺旋桨飞机有些不太一样,操作更难,设备更多。

而且还要更新战术训练。

所以不学习个两三个月,是并不具备作战能力的。

除非像毛子那样。

只进行最基本的飞行训练,然后让他们去战场上训练。

说不好听一点那就是养蛊加炮灰。

这两三个月还是针对这些王牌飞行员而言。

如果是普通的飞行员从零开始培养的话。

想要驾驶喷气式战机,那么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光是地面训练加上双翼教练机这一关就需要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然后是飞单翼教练机,这里又需要大概两三个月的时间。

然后就是飞喷气式战机,这里又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就算进行训练优化的话。

培养一名合格的喷气式战机飞行员。

至少也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

培训足够的飞行员后备部队,也是空军主要的任务之一。

当前空军已经开设了两座飞行学院,用于培养空军飞行员和海航飞行员。

同时还在民间支持开设航空俱乐部。

其实现在东北的储备飞行员数量已经并不算很少了。

甚至强过了很多国家。

很快,少将就亲自驾驶着机库当中的这架ME262进行了一次空中飞行表演。

随着引擎的启动。

机翼下方的两台jumo-004喷气式发动机发出了轰鸣声。

尾焰从喷管当中喷涌而出。

随着刹车松开之后,这架喷气式战斗机便在跑道上滑行。

当速度超过了两百公里每小时之后。

这架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便飞上了天空。

me262战斗机的爬升率比起野马而言,用肉眼都能够感受到速度上的提升。

当爬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

便操控着它进行俯冲。

而这个时候速度也超过了800公里每小时。

空中也响彻着这款喷气式战斗机的轰鸣声。

紧接着便又展开了一个常规战术动作。

飞起来比起野马战斗机都要更加的丝滑。

这也引得了底下飞行员的一片掌声。

他们对于未来训练的日子也更加期待了起来。

飞行员对于这款战机很满意。

但张学铭却并不是很满意。

喜欢是一回事,满不满意又是另外一回事。

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发动机寿命太短。

基本上飞几天就要翻修一次发动机,更换的频率也非常的频繁。

还有便是居高不下的故障率。

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够让地勤把头发都揪光。

所以张学铭也对喷气推进研究所下达了一个命令。

和华夏航空材料研究所合作。

对这款jumo-004喷气式发动机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改进。

主要以增加寿命和可靠性为主。

空军这边在紧锣密鼓的训练着喷气式战机的飞行员。

而张学铭则是来到了位于沈阳新城的装甲车辆研究所。

装甲车辆研究所其实就是专门从事坦克和装甲车辆整车和部件研究设计和试验的场所。

张学铭这次来到这里调研,主要就是因为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专门为德意志设计的坦克图纸出来了。

随着明年小胡子上台之后。

他便开始大刀阔斧的发展经济,同时扩充军备。

对于先进的坦克,他们是非常渴望的。

这可是一个很大的军火市场。

这款装甲车辆研究所设计的坦克就是拿到德意志去和保时捷、亨舍尔、奔驰、克虏伯竞争的。

从这些公司的名字就能够看得出来。

想要和他们进行竞争,那就必须要拿出一点东西来。

而装甲车辆研究所拿出来的这款坦克的设计图纸能够看到很多三号坦克的影子。

甚至在性能上和三号坦克都相差不多。

比如坦克的发动机采用的依旧还是原版的迈巴赫HL120TRM型汽油发动机,动力265匹马力。

战斗全重17吨,坦克炮采用的是一门50毫米的长管坦克炮。

最大时速可以达到40公里每小时。

不过却又和三号坦克有着不同之处。

那就是悬挂系统和负重轮。

采用的是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和独立大负重轮的设计。

这样做最好的好处就是减少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

更加适合大批量的生产。

对于这款三号坦克。

主要是用于德意志军工市场的敲门砖。

张学铭也并没有打算在这上面赚多少。

四号改进型坦克以及后续的重型坦克才是真正的大头。

相较于三号坦克,张学铭对于他们的另外一个项目更加感兴趣。

这个项目的全称就是履带式步兵作战车辆.

第131章 自研全履带步兵战车

在二战当中坦克大行其道,成为了陆地战场上真正的王者。

步兵想要跟随坦克作战。

那么就必须要装备有一定防护能力,且越野伴随能力不错的装甲车辆。

于是乎这个时候半履带式装甲车横空出世。

成为了各国的宠儿。

就比如鹰酱的M2/M3半履带装甲车,德子的251系列半履带装甲车。

这两款半履带装甲车也是两大阵营的主流。

而当前东北军当中就装备了数量庞大的M3型履带式装甲车。

各个型号都有,泛~用性还是非常广的。

而半履带装甲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前轮具备轮式行走-机构。

后轮具备履带式行走机构。

在各国的想象当中。

这款半履带装甲车将会具备轮式的机动能力和履带式车辆的强大越野能力。

同时还会大幅度降低装甲车辆的生产成本。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玩意并不是集大成者,反而是集成了轮式和履带式的缺点。

不仅车辆机动能力没有多大的提升,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并没有比全履带式车辆低多少。

而且由于其复杂的行走机构导致其故障率很高。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玩意。

而二战中大家之所以大量应用它。

就是战争爆发后,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研究设计新的东西。

而且以这个时期的技术能力。

全履带式车辆的故障率很高,达不到部队大批量装备的预期。

更何况等新的东西出来之后。

这些半履带装甲车辆的装备数量已经非常庞大。

而且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不过当战争结束之后。

这玩意直接就销声匿迹了。

张学铭知道全履带式步兵战车才是坦克最好的伴侣。

首节 上一节 162/1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