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棚种菜本来就是教导员的建议。别看教导员嘴上说的谦虚,其实对于这些蔬菜的种植,教导员知道的东西不比咱们九连的战士少。”
听到邵兴祖的话,高记者眼睛一亮:“哦,那进这座大棚之前,沈教导员能不能跟咱们说说,当初是什么样的环境,让您决定带着大家种菜呢?”
本来不想出这个风头的,谁想到九连长会多这么一句嘴。
沈耘无奈,只好想了想,迎着镜头老实回答:“因为各国饮食习惯不同,维和司令部后勤处每周送来的蔬菜远远跟不上战士们的需要。”
“当时我就想,战士们来到异国他乡,如果饮食方面不能满足需要,那我这个教导员就当的不称职了。”
“但是蔬菜不比米面,不容易储存和运输。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以来后勤处的物资供应是不可能的,只能想办法自力更生。”
“当我把这个想法提出来的时候,维和营的官兵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我们有一句口号,营地就是家,建设靠大家。修建这些大棚,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沈耘的口才,早在维和营建立的那天高记者就曾经见识过。
但现在近距离接触,更加觉得以沈耘这个年纪,能够将话说得这般有技巧,绝对是难能可贵的。
“好一句营地就是家,建设靠大家。我想如果祖国人民看到你们的表现,一定会十分欣慰的。”
高记者赞叹了一声,这才掀开大棚的帘子走了进去。
看着大棚内有些错愕的官兵们,高记者主动打起了招呼:“大家好,我是国内新闻网的记者,听说咱们维和营种菜大丰收,特地来看看。”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面对他的招呼,官兵们只是热情地点头招呼一声,而后便重新埋头苦干。
站在他身边的沈耘能够清楚地看到他脸上的错愕,带着笑容,沈耘解释道:“虽然能够自给自足,但战士们还是觉得蔬菜金贵,所以害怕分心伤了手头的植株。”
第336章 什么,要学种菜?
高记者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营地。
而营地却并没有因此便平静下来,就在接受采访之后的第三天,维和营司令部的司令官带着几位观察员,驱车进入了营地。
沈耘早就知道他们要来的消息,不过没有具体的时间,还真没有任何准备。
“司令官阁下,欢迎莅临华夏维和营地。我部三百人奉命守卫候夫拉各个重要设施,两百人分散在维和任务区域执行巡逻任务。”
“另,医护及工程人员共两百人,赶赴各地进行基建和医疗服务。请指示。”
精神矍铄的老头儿非常满意地看着沈耘,向他回礼之后,点头说道:“你们的任务执行情况一直都很优秀,沈耘,没有其他命令,我想我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你们种植的蔬菜。”
带人参观这件事情,经过高记者的预演,沈耘已经有些熟门熟路了。
带着一行人来到蔬菜大棚,沈耘便开始充当解说员。
这位司令官阁下跟高记者简直是如出一辙,到了每一个棚里都会有很多问题,而他带来的副手,也不失时机在这些大棚里头拍摄了照片。
参观完蔬菜大棚之后,被沈耘带着来到了办公室。
看着依旧忙碌的军官们,司令官示意沈耘带他到会议室,这才满意地点头:
“沈,你们华夏军人,是我见过最具有朴素智慧的军队。蔬菜供应问题,一直是司令部的老大难。”
“有你们树立榜样,我想其他各国维和营都会开动自己的脑子,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我们司令部,也总算能够轻松一些了。”
夸奖归夸奖,该谦虚的时候还是要谦虚。
沈耘含笑向司令官致意,而后回答道:“阁下的赞扬,将会让我们华夏维和营全体官兵倍受鼓舞。我想,有了您和司令部的支持,我们会更好地为候夫拉的平民们服务。”
在会议室了呆了一段时间,这位司令官阁下便告辞了。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会这样平静地过去,可是沈耘万万没有料到,新一期的维和期刊上,封面赫然便是一张快要成熟的黄瓜挂在藤蔓上的照片。
看着那些赞扬的文字,沈耘知道这事儿还真的闹大了。
通过目录,迅速翻到关于他们的报道的那一页,沈耘看着文字讲述,不得不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
司令部这次可是将他们捧上了天,不仅详细讲述了沈耘他们种植蔬菜的过程,更是将司令官在回去之后发表的一系列讲话公之于众。
“华夏维和营的行为,告诉我们在艰难的处境里,只要我们肯发挥自己的想象,就能够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扬着手中的报纸,沈耘对在场的连长和指导员笑着说道:“这会儿咱们可是处在风口浪尖上了,往后的工作,还需要更加仔细才行,不然不仅打了司令部的脸,也要给咱们华夏军队蒙羞。”
沈耘不知道的是,这样的报道不仅仅是在国外有。
高记者回去之后,便迅速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收获发回了国内。
在硝烟战火的利西比亚,华夏维和营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绝对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甚至作为一名记者,经过他的润色,这件事情已经不单纯是一件为了自给自足才进行的劳动,而是发展到了跟沈耘提出的口号相印证的思想高度。
在维和营期刊发布的当天,国内的主流报纸也相继报道了这件事情。
其中以《华夏日报》的表述最为深情。
“远渡重洋,异国他乡,是为了世界和平的祈愿;辛勤劳作,修棚种菜,是寄托故国乡土的情怀。”
“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榜样。我华夏维和官兵,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已经是不到两个月之内,华夏驻利西比亚维和营第二次接受嘉奖了。
而在这种铺天盖地的赞扬声中,短短一周时间内第三波客人来到了维和营地门口。
比起前两拨人,这第三波的身份有些特殊。
特殊到沈耘不得不站在维和营地外边,看似没有礼貌地面对他开始谈话。而谈话的过程,由维和营官兵全程录制视频和音频。
来人便是利西比亚新政府的代表,当日入驻维和营的时候,他是来过的。
“尊敬的先生,我想您应该清楚,以您的身份来到这里是非常不合适的事情。”
说这句话的时候,沈耘表情极为严肃。
他心里很清楚,今天只要自己说错一句话,都很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华夏在利西比亚的局势上,一直扮演中立国家的角色。
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引发争端,那他可就百死莫能谢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