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 第237节

  最近这10余年,寒潮以及干旱天气越发的严重,所以就会有江南等地的粮食运往北方,一运就是10余年。

  这也导致作为产粮区的江南等地,居然也没有多少余粮。

  所以,一旦发生兵灾,也就是战争,就很容易压榨完百姓家中的剩余粮食。

  就如同现在金华府以及周边省府。

  但是……”

  在座的都知道他要说但是,毕竟铺垫这么久,然后弄出一个转折,是几乎所有文人的通病。

  如果没有转折的话,也就不会这么长篇大论了!

  所以在场众人都在等着他的这一句,但是!

  “但是,普通百姓和官府虽然没有余粮,可是地主豪绅家中和寺院里绝对还有存粮!

  每逢灾年囤积居奇,用些许粮食换着更多的土地和奴仆人手,这都是矗立在世间千万年的世家大族地主豪绅以及寺庙扩大自身产业的手段。

  所以,找粮食其实并不难,哪怕是供几十万人吃上一年的粮食,也不难买到。

  只要有钱!”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但问题就在这里,只要有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但是陈云一张嘴就让傅天仇破了防:“傅尚书,那若是我没钱呢?”

  这一句话,直接噎死了傅天仇接下来要讲的话。

  他还想要告诉这位人王,买粮食要趁早,因为缺粮的消息一旦传出去,以后粮食的价格会越来越贵,越来越贵。

  到时候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得起多少。

  却没想到这话还没说出口呢!就被噎了回来。

  那没钱你说个啥呀?

  “那没钱……没钱就只能去抢粮了,总不能看着金华府几十万百姓饿死吧!”

  王守仁摇头:“不能抢,人王岂能抢百姓的粮食,哪怕他是世家大族地主豪门,那也是人族百姓。

  在对方未有取死之道前,不能行此等之事。

  人王是人族共主,岂能因为一部分人族而去欺压另一部分人族!”

  在场所有人陷入苦恼之中,唯独有一人胸有成竹。

  陈云自然将其看在眼里:“看傅尚书的表情神态,应当是有解决之法的。

  既然有,那就莫要卖关子,有解决之法快快说来!”

  傅天仇微笑地站了起来:“办法当然是有,也不会祸害百姓,更不可能让人王抢夺民财。

  但我就是怕就算说了,人王敢不敢去做而已。”

  这话有点放肆啊!

  别说在场众人脸色有点不好看,就连张北海也觉得自己的这位昔日顶头上司,不太尊重人王啊!

  “有好办法只管说来,敢不敢的,你说出来了,大家斟酌了,才会有结论。

  你如此故弄玄虚,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想不出来呢!”

  张北海只好自己出来给老上司解围。

  既然气氛到了,那傅天仇也不含糊,开口就扔下一个大雷。

  “天下财富,普通百姓占一成,世家大族地主豪门占四成,佛门占三成,道门占一成,皇家占一成。

  如果世家大族地主豪门不能动,那么,佛门和道门呢?

  要知道,在这金华府,可是有不少寺庙,我记得还有一个佛像是纯铜的!

  佛道之人,可还当自己是人族?”

第244章 阳谋不能不选

  “天下财富,普通百姓占一成,世家大族地主豪门占四成,佛门占三成,道门占一成,皇家占一成?”

  陈云皱眉问道:“还有这种说法?

  不是说家天下,连这天下是皇帝的,怎么才占一成?”

  普通百姓只占一成份额,这一点陈云是理解的。

  从古到今,哪怕普通百姓的人口份额占总人口的90%,但是论财富的话,所有的普通百姓加起来的财富还占不到整个国家或者天下的10%。

  这就是真理!

  而天下间的财富,在他以往的认知里,豪门大族肯定说着上号。

  地主豪门,不是那种有个十几几十亩地就算地主的,少说也得有几个村的土地或者几个镇的土地才能叫地主。

  【我们老家以前,种的地都是一个小地主的,他家的地占了半个镇子,十几条村的田地都是他的。

  就这样的都算是小地主。】

  所以,要论财产占比,世家大足以及地主豪门占的比例比较高,那是相信的,就算是四成份额,在他看来也算合理。

  可皇家只占一成份额,这就太夸张了吧!

  “一成份额,都是多的!

  如果不是各地的封王占了些土地,可能连这一成都占不上!

  朝廷的赋税每年,如今只收到三四百万两银子。

  要知道开国年时,太祖皇帝体恤百姓,收着赋税极少,如此年入赋税还超过了7000万两银子。

  可到了如今,几百年过去,加诸于百姓身上的赋税还提高了些,可国库的赋税岁入才三四百万两,这何其荒谬!”

  傅天仇有一说一,并没有半点夸大和隐瞒,最起码在他的心里没有这种想法。

  陈云瞬间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他么跟明末差不多。

  大明初年,洪武皇帝年收税几千万两银子,到了明末崇祯皇帝,一年才收几百万两银子。

  找谁说理去?

  找谁说理都说不过人家,毕竟朝堂上下,都是世家大族地主,豪门的代表。

  “原来如此!”

  不过,话都说到这份上,有些事儿陈云还是要问明白的:“怎么皇家都这么凄惨了,天下的世家大族和地主豪门才占财富的四成?

  这说不过去啊?”

  傅天仇苦笑:“人王,这天地人间,虽然在人族祖先的庇护之下勉强还能自在的活着。

  可终究,这天地间除了人祖祖先之外,还有那神仙佛陀!

  仙人还好,离了凡尘之后,对人间的惦念不算太大,最主要是人族的祖先对仙神势力比较警惕。

  所以,仙人很难下凡尘!

  故而道门只占了天下财富的一成,如普通百姓和皇家同一份额。

  可佛门善敛财,有靠山,在人间大行其道,虽有蛊惑人心之嫌,但在非强迫之下,人间法度也很难主动的去管他们。

  化外之人又不用被收税,不用服徭役,一到大灾之年必会出来以极小之代价收极多之土地。

  就算改朝换代,他们也依旧能够承袭这些土地下来,天长日久,直到如今这佛门已占天下财富之三成份额!”

  话都说到这份上,如果陈云还不明白的话,那绝对是在装傻,所以他看向傅天仇:

  “你果然很忠心!

  不过你这阳谋,我恐怕推辞不得!

  但是,你就不怕我杀你吗?”

  说到这里,在场众人都明白了,傅天仇虽说是迫于压力起来献策,但事实上他拿出来的计策,就是一个阳谋!

  而且,看来傅天仇在来之前绝对是做过功课的,像金华府缺粮食这种事儿,绝对不止有张北海一人能看出来,天底下还有很多人能看出来。

  这其中就有他傅天仇。

  而现在,傅天仇的计策很简单,叫驱虎吞狼,到最后最好是两败俱伤。

  用人王去硬撼佛门,佛门道统矗立千年,想要去平灭佛门抢钱抢粮抢女……(说过了)咳咳,肯定会震动天下人心。

  往小了说,他今天能查抄了佛门,说难听点就抢了佛门的财富和粮食。

  那么如果让他打下了其他的城池,其他的州府,那么会不会去抢那些州府世家大族地主豪门的财富和粮食?

  这谁也说不准!

  就是这说不准,才是这位兵部尚书傅天仇的最终目的。

  果然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能够当到那么大的官,一步一算计。

  “人王陛下,这一步棋你不得不走!”

  傅天仇不装了,明明白白的说。

  他的意思是,让陈云去灭佛,必须要灭,而且不得不灭!

  一让陈云去灭佛,拿下金华府佛门粮食和财富时,就是和天底下其他州府的世家大族以及地主豪门割裂。

  此前,各大州府只要说听到人王想要接收城池,他们甚至可以打开城门,绑了当地的城防官来献城的趋势,从他灭佛的那一刻开始就荡然无存了。

  甚至还有可能激起天底下世家大族,地主豪门以及佛道二门的敌视。

  如果这些人背后再加上大梁国皇帝的话,也就差不多代表了整个人间!

  到时候人王之名,是谁的,还说不准!

  这就是大梁国兵部尚书傅天仇,给大梁皇帝所做的谋画,而且是阳谋,不得不走的阳谋!

  因为他不走这一步,他就没钱没粮!

  他如果不抢佛门,只能去抢世家大族或者地主豪门,只能两者选一。

  因为你有几十万百姓需要吃饭,都在看着你,你不能不选一个。

  傅天仇被入狱了!

  这是他求仁得仁,就算清风和月池跪在陈云书房前一个下午,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温姫叹了口气:“灭佛,也不是不能灭,此前也有过皇帝灭过佛!

  但是,灭完之后自己的王朝大多不太长久!

  皇帝虽有人间气运,但是人间的佛门,在也沾着点人间气运和文脉以外,还有着功德!

  佛家经文虽然有蛊惑人心之能,但也正是这蛊惑人心,最起码在中原地带的佛门普通僧人,更多的是导人向善。

  这就是功德!

  千万年导人向善的功德,如山如海。

  皇帝一旦起了灭佛之心,通常是因为钱粮一事。

首节 上一节 237/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