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 第137节

  如今,我因缘已至,是离开之机到了!

  从此,若是各行各路,则各生欢喜。

  若是寒山寺再强行纠缠,怕是要如那竹林开花,生死难料!”

  广亮大和尚对眼前这个情形心中早有准备,竖掌施了个礼后:“阿弥陀佛,女檀越果然不识好心!

  既然你不知悔悟,不愿前去寒山寺修行,为免你祸害凡人,我寒山寺只好强请!

  你可知,我身后三十六人,可摆下小罗汉困阵,虽比起一百零八罗汉阵差了些许威力,但是困你一个区区文妖,还是绰绰有余的!

  若是你不想有所损伤,还是乖乖的跟着我们走吧!”

第157章 广亮的美好生活

  “小罗汉阵?”

  陈云坐直了身子,看向温姫:“给相公说说,到底什么情况?”

  纵然广亮大和尚已经说出三十六小罗汉困阵,温姫这并未放在心上,既然陈云问起,她便细细说来。

  “相公,是这样的。

  文妖,虽是妖,但未曾伤害无辜人命之前,也属文脉一系。

  文脉霸道,如果细说的话,天下执笔写字之人,皆为文脉之属。

  纵使道佛等外法,落墨于文字者,也系文脉所属。”

  这么一说,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是不是有点牵强,陈云心里有些意味地琢磨着。

  只是广亮大和尚他们并没有出言反对这个说法,可见就连佛门也是默认这么个说法的。

  温姫又继续说道:

  “但文脉又极其傲气甚至可以说是霸气,道佛等外法虽为文脉所属,是因为文脉摒弃。

  文脉极其独特,是融于国运,又融于百姓中。

  国运与百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时,朝野文脉便融为一体。

  但若是朝廷不得民心,与百姓离心离德时,朝野文脉便分为两端。

  但无论文脉怎么分,都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惟此人生修行之根本。

  故而,于文字中有所执着者,有所悟者,与天下百姓有所贡献者,皆得丝缕文脉气运。

  妾身虽死为鬼,但对文字有所执着,所执著者为心中雨巷,在物与不物之间,亦在悟与不悟之间。

  这是一种心境,可落墨于文字,在故事中流传开去,让闻者,若机缘到了便可有所得,有所悟。

  这便是妾身于文脉之贡献。

  于是,得文脉气运化去鬼身成了文妖。

  但外法不同。

  像道门虽多为独善其身之辈,如其中一脉曾言: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但也说: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虽不拔一毛利天下,但亦不取一毫而损天下。

  虽独善其身,但其在秩序之内,故此学派微益而无害,文脉对其稍有些宽容。

  其余学派,无论丹鼎还是符箓,修行时皆对天下有索取之嫌,却又独善其身。

  镇压天下之文脉认为,人一出生,便欠这天下百姓的因果,若不还回来,欠多少,于修行时,那边加倍的要回来。

  故而修行人,通常有种种劫难。

  若想修有所成,需得还债。

  于是道门中人常行走天下积德行善,以攒功德替自己或者宗门还债,让自己或者宗门其他修者无债一身轻,修行时一路坦途。

  佛家,更是如此。

  道家尚且说孝,虽说出家,但未曾说断绝血脉亲缘,若父母尚在,有条件还是要时不时回家尽孝的。

  甚至有的可以婚丧嫁娶,延续血脉。

  但入佛门,便斩了六根尘缘,于此亏欠父母宗族,亏欠家国天下。

  修行时,多与百姓索取。

  但佛家取民信之心,以抵功德,走取巧之路。

  是以为文脉所不喜,但似乎也有导人向善之意,倒也能容,但终究不喜。

  如此,文脉以天下亿兆百姓为根基,对普通外道皆有压制之能。”

  陈云,九姑娘和左老头这算是开了眼界了。

  这种事情,他们如果一直生活在郭北县,恐怕是连听都未曾听说过。

  可能就连在牢里面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诸葛卧龙,也未曾对这方面有所深究。

  毕竟他不是修行中人。

  温姫说到这里时,便笑了:“几百年前,寒山寺的老和尚想收伏我时便有些无能为力,到最后只能困住我。

  便是因为我身上有文脉之力,佛法对上文脉之力只有被压制,除非超越我太多,来个真罗汉或者来个菩萨。

  但佛法不行,并不代表阵势不可!”

  说到此处,温姫一指外面这几十个和尚:“阵势,以自身为基,接引天地大势,以形成困杀迷惑之局,挟煌煌天地之威镇杀强敌。

  比如这罗汉阵,便是借传说中之灵山诸罗汉之力,布下的阵势,一般的敌人自然是无法抵挡。

  几百年前,我便是被十八罗汉阵给困住,才最终被迫答应老和尚的要求。

  几百年了,几百年沉湎于文字以及心境中,还有流传于世上妾身的故事,对于一些喜爱诗文之人的引导与开悟教化,身上的文脉之力越发的浓厚。

  想来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寒山寺的和尚们可能认为,几百年前的十八罗汉阵怕是困不住我了。

  而一百零八大罗汉阵又似乎有些大张旗鼓。

  所以现在派出来的,是三十六小罗汉阵,这阵势的威力,比起几百年前的十八罗汉阵怕是要强许多,这应当也是他们此行颇为有信心之原因。”

  听到这里,陈云以及九姑娘和左老头算是听明白了。

  九姑娘上前两步,轻轻拉住她的手:“妹妹放心,你既然进了陈家的门,那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自然不会让你独自面对。

  是吧?

  阿公!相公!”

  左老头自然没话说:“你作为后宅主事之人,这后宅之事,自然是你做主!

  阿公并无话说!”

  话都让他们说完了,陈云还说什么呀?

  按理说,刚才九姑娘说的那句话,不是应该是自己的台词吗?

  现在被抢了台词的陈云只好道:“以后介绍自己时,一定要说相公名字时,不要用化名。

  直接报我的真名就行,特别是面对修行中人时!

  但平时能低调尽量低调。

  另外,婉瑜说的对,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遇到问题时,自然是要共同面对的。”

  说完,手里已经出现一把长刀,差不多一丈长的山神兵现在已今非昔比。

  当初刚到他手上时,这刀还是锈迹斑斑,如今锈迹尽去,寒光凛然。

  光是这锋锐摄人之气势,便能让人慎重对待。

  刀一在手,本来一副温文尔雅之相的陈云,瞬间如同变了个人一般。

  如果此前只是一个书生模样,那么如今,光是感受着煞气不看人的话,怕是心里会想这人,手上应该有个百八十条人命了吧!

  几次在刀法以及武艺上的顿悟,让陈云以非旧日吴下阿蒙,举手投足间,给广亮大和尚等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温姫轻轻按住了九姑娘拔刀的手,对着陈云笑道:“相公说的是,只是现在还不用阿公与相公以及姐姐出手。

  几百年前,我对付十八罗汉阵是有些吃力,并且还被困住了。

  那是因为妾身那时刚成文妖,实力偏弱。

  几百年来,我有无数次可以离开,但却没离开,不是因为忌惮寒山寺,而是没到机缘。

  如今,相公来了,妾身的机缘已到,解开了心结。

  自然不会再眷恋这雨巷。

  至于这罗汉阵,不管是十八罗汉阵还是三十六罗汉阵,又或者是那一百零八罗汉阵,于几百年后的我而言,并无太大区别。

  只因,这几百年来,我深研易经。

  《易》虽不能说是众经之首,也是差不多了,只要研究通透了,对付这区区罗汉阵,自然不在话下。

  最重要的是,对于成为相公妾室的我而言,这正是所引来的西天灵山罗汉之力,似乎有些浅薄了!”

  温姫这话,九姑娘知道说的是什么,左老头和陈云当然也清楚她说的是什么。

  但是广亮大和尚,以及他身后的武僧,似乎并不知道眼前这文妖所恃为何,听闻对方鄙薄西天灵山罗汉之力,瞬间大怒。

  “与你好好说话,你竟不懂感恩,不知好歹,那我等便迫不得已使那金刚怒目降魔手段了!

  我佛门护法金刚,此前也是世间各方大妖,自持身份。

  但到最后,还不是乖乖的入我佛门,受那护法神之供奉!

  寒山寺前辈法师慈悲为怀,容忍你之任性,但如今几百年了,你仍不知悔改,依然祸乱天下,那么我寒山寺就容不得你继续放肆了!”

  这叫场面话!

  不管是真是假,他人与自己信或者不信,作为正义的一方,必须要将这场面话说出来,将道德高地拉到自己脚下。

  佛法降魔,以免妖魔祸乱天下,自然是正义之举!

  至于这妖怪,手上是否有人命,是否害过人,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佛门需要强大的妖怪作为护法神,降服和奴役越多强大的妖怪,佛门的力量就越大。

  降服的妖怪,最好是龙凤之属。

  佛门在中土,一直处于皇权以及文脉之下,这让灵山一直很不满。

  所以便有了文殊菩萨降伏五百条龙去西方灵山的传说,而且入的还是八部天龙众,并无什么太高的果位。

  龙乃世间皇权之象征,亦是国运之象征,灵山菩萨能降龙,那么佛陀自然也就能降服世俗皇权,人道国运。

  所谓民心即天心,如果当中土所有百姓都认为,灵山佛陀降伏世间皇权不在话下,人族的皇帝面对佛陀时要顶礼膜拜时,那么这人族气运就彻底镇压不住佛门了。

  到时就可以谋划整个人族气运。

  这就是算计之一!

首节 上一节 137/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