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红尘,剑行诸天 第108节

  “张真人,请您成为我们的教主!”

  直到他的开口,很多人才知道李长夜的称呼。

  之后。

  青龙他们也到了,自小出身圣教的他,也是四圣使的他,此时复杂难言的。

  他想起可说是自己的小妹的朱雀,看了看不远处百多年没见的玄武,也想到仇忘语死后选择的鬼王。

  他虽知不可能,但,最终,同样选择跪下了。

  “张真人,感谢您不计前嫌,对此地的再造之恩,也请您成为我们的教主!”

  他这一跪,那些跟着来的人,也是一路跟着李长夜,暗中真正亲眼见识过他诸多事迹的魔教高手,里边,也有选择了跪下。

  “张真人,请您成为我们的教主!”

  最后,没跪的,只剩鬼先生和部分魔教高手,那些自知和李长夜不是你死我活仇怨的。

  李长夜对那些跪着的人摇了摇头。

  “我不是为了你们这么做的,至少不是我现在看到的你们。”

  那些跪着的人皆是一怔,却没有一个人从跪着中站起。

  随后。

  他就看着鬼先生和他身后的人,同时也在等,和打完夔牛时一样,等想动的他们动起来。

  好一会后。

  他们没有动手,还是动口。

  “张真人,没想到短短时间,夔牛和烛龙都已败你手,现在就差黄鸟和饕餮了,黄鸟我们现在只知在西方大沼泽中,而饕餮,我们得到个最新的消息,你们三大正道中的焚香谷应该知道……”

  李长夜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决断,没有回鬼先生的话,而鬼先生提起焚香谷,却让他心中升起些怪异的情绪,鬼先生至死都没有显露出他的真正身份,不过很多信息指向他和焚香谷有关,或许他也是那百年大计中的一环,重要的一环。

  随后,李长夜转身离开了,而金瓶儿想跟上的时候,有人叫住了她,是那些站着的魔教高手中的一个,她看着她眉心处的金莲。

  “金瓶儿,你的任务完成,不用再跟着张真人了。”

  这话让李长夜和金瓶儿一顿,前者却没太大反应,继续迈步向前,而后者就大了,她看了看魔教众人,又看了看孤身一人朝前走去的李长夜。

  金瓶儿很快做出了决断,她转身就欲朝着李长夜追去,但,这时。

  “金瓶儿,想想你真正的身份,你是合欢派的人,张真人有自己的路!”

  这人将合欢派几个字咬得有些重。

  金瓶儿呆愣在了原地。

  【没事。】

  直到耳边传来一个淡淡的声音。

  滴答滴答。

  她在原地蹲了下去,埋着头。

  ……

  雨中。

  李长夜背着一柄桃木剑独自前行着。

  雨丝随风飘落,斜斜地打在他的肩头,白发湿漉漉地贴在苍白的脸颊上,衬得那张脸庞异常憔悴。

  他的脸色依然难看至极,无有一丝血色,随风前行的身躯,也显得有些轻,有些飘,从而也显得有些不稳。

  过程中,他也见到很多人,普通人,浑身湿漉的人,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小孩,各种人正往这里赶。

  他和他们在朦胧的迷茫的雨幕雨雾中交错而过。

  渐渐地,雨势变小,细雨如丝,风拂过,湿透的破烂道袍渐渐干了起来,随风轻扬。

  等走出云雨的范围,他见到两个人,有些意外,但也不算意外,于是停了下来。

  前方。

  有一个身着布衣的老相士,须发皆白,撑着根竹竿挂有块布,仙人指路。

  还有一个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身穿花布衣裳,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小环见了李长夜,眼中一亮,兴匆匆地跑了过来,脚步轻快如飞,裙摆在风中飘扬。

  “道士哥哥,我们又见面了,请你吃糖葫芦!”

  她伸出小手,手中握着一串冰糖葫芦,晶莹剔透,红彤彤的,正如她此刻的小脸。

  李长夜一默,随后接过,一口一口吃起,糖葫芦红艳欲滴,映得他那苍白的脸色也多了丝血色的红润般。

  “好吃吧?”

  小环小姑娘睁开大眼睛,问道。

  李长夜已将其吃完,笑着点了点头。

  “嗯,谢谢。”

  小姑娘却摇了摇头,笑得更加灿烂。

  “道士哥哥,你给我的银子还没用完呢!”

  她指了指腰间的小布袋,里面传来银子轻微的叮当声。

  李长夜听到这话,想伸出手揉揉她的小脑袋,可低头一看,发现手上沾着糖渍,便作罢了。

  不过。

  小姑娘此时用晶莹的眼睛看着他身后的桃木剑,想伸手摸一摸,李长夜注意到了,桃木剑微微动了下,正欲离背而出,这时。

  “小环。”

  一直沉默的周一仙开口了,小环闻言又小跑了过去。

  李长夜想了想接下来的目的地,犹豫了下,也向周一仙走过去。

  “有件事想请教下您。”

  “你之前让我测的那个字,我还记得呢,木子李,是树,有树就有鸟,或说,见了树就见到了鸟,而有树自然也就有门,至于钥匙,没人有钥匙,或者人本身就是钥匙……”

  李长夜一怔,他是打算问一个天帝宝库的事,准确说是怎么进去的事,而没想到的是,自己没有问,周一仙就答了,正如那天,他请他测字的那天,只能再次证明,他真是有些东西的。

  他对周一仙道了一声谢后。

  “再见。”

  只是这一声,让周一仙愣了下,苍老的双目中隐隐有些什么浮现,唇角也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只是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倒是小环小姑娘洋溢着张可爱的小脸,招着小手。

  “道士哥哥,再见!”

  ……

  神州浩土的西方边陲,和西北蛮荒一样,那里也横亘着一片广袤而凶险的禁地,名西方大沼泽,也称西方沼泽。

  这片水泽之地,连绵不绝,范围有方圆几千里,里边也分,外泽和内泽。

  外泽占地约十之七八,其中巨树参天,无底泥坑密布,毒虫极多,已经极为危险。

  内泽则更甚,误入者,十有八九无觅其踪,不知生死,阴灵怨鬼不计其数。

  这一日,天色阴沉,乌云低垂,西方沼泽充斥着一股沉重的压抑感。

  实际上,对位于这片死亡之地周边无数生活栖居的人来说,这里每天每时每刻都充斥着那股压抑感。

  嗖!

  沼泽上空,有一道剑光划破天际,迅疾如电,撕裂了死寂一般的沉闷和压抑。

  是李长夜。

  少了金瓶儿跟随,也没了顾虑,他独自一人御剑飞行,速度极快,便来到了沼泽的外围区域,他原本想直接进入的。

  但,过往的习惯,主要是他见了些村子,稍做犹豫,还是做了会驻足,随后才继续进入。

  以他如今的境界实力,实际可以隐藏自身气息的,但,不知为何,他并没有,甚至进入外泽之后,特意般的散发起那层淡淡的清辉。

  也因此。

  一路上,不知多少毒物凶兽纷纷从藏身之处窜出。

  比如,有巨蟒如蛟龙的盘踞在巨大树干上,吐着信子,嘶嘶作响,有巨大毒蜥也如龙般的匍匐在泥潭边,还有怪鸟振翅高飞,尖喙如刀,利爪如钩……

  嗖!嗖!嗖!

  对此,李长夜同过往一样,并指成剑,激射出一道道剑气,如虹的剑光,朝那些不是一般人,甚至普通修士应付起来也麻烦的毒物凶兽斩去。

  噗!噗!噗!

  一道道剑光下,巨蟒断成两截,血肉横飞,残躯落于在泥沼中消失不见,毒蜥被劈成两半,毒液四溅,地面被腐蚀出缕缕青烟,怪鸟没能真正显身近身,便被剑气击落,羽毛散落如雨,哀鸣声刚发出就戛然而止……

  一时之间,死亡沼泽外围剑气纵横,外泽的毒物凶兽虽多,在他的剑中,却如草芥一般,剑光所过,亦如割草一般,纷纷倒地。

  或许因为环境的关系,也可能是天帝宝库里的东西,传言中有说是长生不老药,实际上,从原著看,却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给妖兽吃的,当然,也可能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因此,这就造就了死亡沼泽的毒物凶兽,要比蛮荒之地还多,多得多的,有一些隐隐还成气候了的,但,只要是被清辉所引的,基本都是一剑毙命。

  就这样,李长夜一边诛杀路上所遇凶兽,一边还以不慢的速度,朝着内泽快速进发,他一个人,还不用休息的模样,直到,远方,出现一片无比恐怖的瘴气。

  浓郁的瘴气如墨,遮天蔽日,不见五指,散发出刺鼻的恶臭,令人作呕,这里,也是外泽和内泽的交界地了。

第123章 天帝宝库

  嗖——

  李长夜并没有做犹豫直接就进了瘴气地带,浑身散发的淡淡清辉,将刺鼻的剧毒瘴气尽数隔绝在外,御剑的速度依然飞快,剑气微荡,风声低吟,不时还出手挥剑没入林中。

  不知前行了多久,瘴气渐薄,逐渐进入死亡沼泽的内泽地带,而这里,瘴气虽没了,可又多多浓郁而湿润的白雾,且变得更加幽深起来。

  因为进入内泽后,虽看不见,但能感到周围的树木变得更加的高大和密集,这里也潜伏着比外泽更加强大的凶兽,雾气翻涌间,可见许多庞大的模糊身影。

  是逃开的,像是能感到李长夜的恐怖一般,当然,更多还是朝他袭击而来的,对这些,他也没有它们多做纠缠,依然是一剑斩之。

  李长夜继续前行着,直到某瞬,他不知感到了什么,随之将方向一改。

  嗖——

  剑气如虹,划破浓雾,风声呼啸,他化作一道剑光急速上升,却没想到,这白雾深不可测,飞了许久,耳边风声不绝,四周依旧是茫茫一片,似没有尽头般。

  不过,有庞大无比的事物身影在雾中若隐若现起来,终于,在不知飞升了多久之后,雾气骤然一轻,天地豁然开阔,眼前景象也陡然一变。

  头顶是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空如洗,阳光洒落,温暖明亮,脚下,白雾茫茫,如云海翻腾,无边无际,遮蔽了下方的一切,而更震撼的是。

  远方,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树,耸立于白雾之上,直刺云霄,其树干粗壮得超乎想象,单是露出雾面的部分,便有百丈之巨,树身笔直向上,像一根擎天巨柱,枝干横生,每一根分枝又都粗大得惊人,可说是山岭横亘。

  这巨树,可谓真正的参天之木,亦如同一座绿意盎然的青峰,屹立于天地之间,它的枝叶繁茂无比,无数巨叶层层叠叠,绿意浓郁,像极了一片又一片悬浮的森林。

  而树干之上,自底部起又缠绕着无数无名藤蔓,粗壮且苍劲,蜿蜒盘旋,同龙蛇攀附,藤蔓上鲜花盛开,在一些枝杈之处,形成一片片空中的花海。

  李长夜回想起些事,飞近如青山一样的巨树后,开始绕着那些藤蔓继续不断往上前行,巨树愈高,天地愈阔,隐约比登上青云通天峰玉清殿还高的位置时。

首节 上一节 108/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