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珩见状,当即颔首,引邵锦往大道峰而去。
邵锦跟随张珩穿过重重禁制,来到大道峰深处。
云雾缭绕间,一座古朴石殿若隐若现,殿前九级玉阶上刻满晦涩道纹,每踏一步都似有千钧之重。
“弟子邵锦,拜见太上长老!”
邵锦跪伏在殿外青玉砖上,额头沁出细汗。
殿内忽有清风拂过,两扇玄铁门无声自开,一道苍老声音如古钟回荡:“进。”
踏入殿内的刹那,邵锦忽觉神魂剧震。
蒲团上端坐的老者须发皆白,眉心一道碧绿竖痕如活物般蠕动。
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扫来时,邵锦只觉浑身血肉骨骼都被看透,藏在丹田深处的玉佩突然发出刺目血光。
“哼!”
碧落长生真君袖中飞出一柄青玉小剪,此物迎风便长,化作三尺长短。
但见剪刃交错,虚空中传来‘咔嚓’脆响,邵锦丹田处顿时爆开一团黑雾,隐约可见狰狞人脸在雾中嘶吼。
“区区残魂,也敢窃居我玄天弟子之躯?”
太上长老屈指轻弹,殿顶垂落的星斗图骤然亮起,将那黑雾吸入穹顶。
邵锦哇地吐出一口淤血,却觉周身桎梏尽去,多年积郁一扫而空。
“弟子叩谢师祖再造之恩!”
邵锦以头抢地,感激涕零。
那自称‘玄穹上尊’的老鬼,竟早被太上长老一眼看破,轻而易举的灭除了。
“无妨,不过小小残魂罢了。”
真君抚须,沉吟轻笑道:“莫国太子黄清虚身负先天道骨,当由你授《太乙青灵诀》。”
说罢,袖中飞出一道玉简,悬在邵锦面前,张口道:“三日后启程,赐你‘帝师’金印。”
“弟子定不负所错!”
邵锦声音哽咽,却见真君已闭目入定,而张珩连忙拉他退出大殿,低声道:“师弟好造化!那莫国太子听闻出生时天降异象,连咱们玄天宗的‘三光神水’都赐下三滴……”
“师弟此番被指派为‘帝师’,未来前程不可限量,师兄在这里先恭喜师弟了。”
张珩的声音中充满了艳羡,心底里却嫉妒至极。
千言万语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样一句话。
他妈的,凭什么!
不过毕竟在这大道峰外,太上长老洞府之侧,张珩虽然有万般妒忌,也只能咽下去。
而看着张珩的恭贺,邵锦虽然满腹疑惑,但也还是拱手告辞。
‘太上长老令我为帝师,其中或许有诈……不过能够将那老鬼剪除,此番也算承了情。’
邵锦深吸一口气,迎着阳光踏出了一步,望向曼妙天色,心情舒畅至极。
离开大道峰时,邵锦回首望去。云雾深处似有青光冲天而起,隐约凝成碧落长生真君的法相虚影。
而在邵锦出门之后,碧落长生真君……亦或者说郑均则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傻了吧孩子。
碧落长生真君和玄穹上尊都是我,自己杀自己。
这波啊,这波是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
呼出一口气后,郑均满是期待。
双方选手已经入场了。
邵锦当反派,以‘帝师’身份,辅佐‘黄清虚’镇压一切。
而百里平则是带领凡人武者,反抗修仙者了。
两者彼此之间竞争,才能有所进步。
就看接下来这二三十年间的蓬勃发展吧。
第278章 天下法相尽入吾彀!
阎浮界,汉神京。
郑均双目微阖,整个人被灵气笼罩,而在他身旁,明艳动人的蔡安筠,正为郑均捏肩按膀。
“陛下。”
蔡安筠在一旁柔声开口,对郑均殷勤至极,双眸泛起桃花,对着郑均笑道:“我爷爷奉来‘星隙游’法相凝聚方式,您不瞧上一眼?”
“宁王有心了。”
郑均微微颔首,睁开双眸,点头示意。
自从卢家进奉了‘黄粱梦’法相,从而使得卢家在大汉内部固若金汤之后,阎浮界其他诸多世家,也开始准备进献自己所持有的法相。
就连蔡抗也不例外。
老实说,‘星隙游’法相对于蔡抗来说,自然是无比重要的。
毕竟与卢正林绞尽脑汁也证道不了‘黄粱梦’不同,蔡抗还是有可能证道‘星隙游’的。
如此,在自己的号令之下,蔡抗也将这法相的证道之法递了过来,足以见得其诚心了。
不过……
“这法相带回去吧,让宁王好生修行,不要担心这一点,早日证道法相,方为正道。”
郑均看向了一旁殷勤不已的蔡安筠,张口道:“皇后近些日来,对后宫政务松懈了不少。”
星隙游,需要引星辰之力,坐道百年。
对于郑均而言,两者都很麻烦。
前者很难,如今游天鲲在界外游荡,星辰之力引导困难。
后者很慢,百年时间郑均哪儿有这么长的时间去凝结?这百年间啥也不能看,太硬控了。
天下法相诸多,光是历代有名有姓的法相就是五十多种,总有条件比他还简单的。
郑均只需要其中十种,这‘星隙游’法相完全是最下等的选择。
最后的选择。
不过蔡家的态度,郑均很满意。
“呼~”
在经历了一小段放松之后,蔡安筠也是香汗淋漓。
虽然蔡安筠如今已经在资源的无限提供之下,抵达了通窍四境的武道修为,但与法相真君相比,还是有不少欠缺的。
而在经历了一阵放松之后,郑均也开始进行统计了。
虽然自己的一缕神魂在玄黄界布局,做了个好大的局面,但在阎浮界,自己的搜集自然还是没有停下来。
郑均,要搜集所有的法相凝聚方式,从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七种法相凝聚方式。
“剑通神、符箓海、太虚痕、玄牝光、青冥客、无生忍、德教众、虚明圣、昆仑魄、烛龙睛……”
郑均喃喃自语,念着这一个个法相的名称,不由轻轻一笑。
每一种法相,都是数千古风流人物的存在,但到了如今,也只能成为一种种凝聚方式,在郑均面前供其挑选。
什么剑庐主人、通玄上人,纵使万般不甘,也只能将自己的道途奉献出来。
否则,便是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种种法相,倒是都挺难凝聚的。”
望着这一门门法相,郑均只感觉头疼至极,看了半天,感情最容易的反而是从清虚万法上人手上爆出来的‘江湖游’了。
玄黄界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
而除此之外,在阎浮界,郑均能够布局的,也就只有曾经让赵炜、晋王产生争执的‘德教众’了。
德教众,教化众民。
作为大汉皇帝,郑均在治下范围之内立学堂,开展‘扫盲行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并不算是很难。
不过自己这么搞的话……
想到这里,郑均面色古怪:“怎么感觉……朕一直在占自己人的便宜?”
黄粱梦,是卢正林的。
德教众,是赵炜的。
这两个对自己而言,最轻松的法相,都是自己麾下人的。
不过,郑均的愧疚只是一闪而逝,并没有持续多久。
“只要朕能够抵达‘道主’之境,一切都不是问题。”
郑均在心中暗忖。
虽然愧疚,但这事关自己的大道,臣子就受着吧。
一念至此,郑均当即道:“诏内阁入殿见朕。”
“是。”
惠月闻言,当即颔首点头,也不多问,当即前往传唤。
而郑均本人,则是踏足凡俗,自太极宫下,至皇极殿内
不多时,内阁成员皆已到位。
神京皇极殿内,青铜鹤炉吞吐青烟,十二扇雕龙屏风前,郑均端坐龙椅,指尖轻叩案几上的《德教众法相纲要》。
而看到这一幕,内阁成员赵思远心里不由格登一声。
不是吧不是吧,陛下挑来挑去,选中我家啦?
一念至此,赵思远心中只有深深地苦涩,不过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回头劝劝自家老祖,想开点。
“朕给你们方略,都看看。”
郑均随意将手中的书籍丢下,回头看向自己招来的大臣们。
说实话,除了内阁六位大学士之外,剩下的人,郑均甚至都感觉有些陌生。
自己这个皇帝,做的似乎并不是很合格啊。
内阁首辅卢承弼立于丹墀之下,须发随气息微动,身后六部尚书如雁阵排开。
而殿外金甲侍卫持戟而立,显得格外威严。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