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 第404节

  不过……

  郑均感觉,其中必有问题。

  永昌皇帝就算是没死,他怎么会从东海登陆,打败了胶东郡割据的秦存海呢?

  他难道不应该来投奔那些‘忠臣良将’们吗?

  此事,必有蹊跷!

  郑均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这其中定是有人冒名顶替,于慎,你且回去之后,以我……以景隆皇帝的口吻,发诏驳斥!”

  景隆皇帝,前景王李钺,乃是永昌皇帝的幼子。

  让儿子来否认父亲,表示胶东郡那个是假的,应该也能从大义名分上站住脚。

  就算站不住脚……

  也无所谓。

  大不了反了,直接称帝自立呗。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引得周围这些诸侯王的围攻罢了,那又如何?

  此方天下,也不是没有异姓之人自立为帝,那南梁的萧銮皇帝、东吴的陆孟皇帝,不都是异姓人自立为帝吗?

  他这个并没有汉中的汉王自立为帝,成为大汉皇帝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诺。”

  于慎闻言,当即拱手称是。

  而郑均则是呼出一口气来,望着周围的数千骑,深吸一口气后,张口道:“全军提速,明日此时,寡人要到陇州金城郡歇息设伏!”

  “是!”

  伴随着郑均的军令下达,一瞬间,成千上万的骑兵奔袭而去,大地颤动,宛如地龙翻身。

  齐刷刷的奔往陇州金城郡而去。

  而与此同时,郑均的三路大军已经开始出征。

  尤其是以徐世茂为主的一路大军,已经出塞。

  对于徐世茂来说,他倒是有些惶恐。

  原因无他,只因郑均对他的信任有些过于信任了,信任的让徐世茂都有些不知所措了起来。

  他还从未在历史书见过,似他这等半路来的将领在投奔之初便受重用的。

  丞相难道就不怕他带着这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投降敌军吗?

  徐世茂想不明白,但他也不想多想什么。

  他在翟谦手下时,平平无奇。

  若是投奔李氏诸侯王,不过是帐内一偏将。

  去了南方投奔萧銮、陆孟,人家南方的世家大族林立,国中怎么可能有自己的位置?

  纵观天下群雄,只有在丞相这里,才有他的一席之地。

  这也是他带着单雄义来投奔郑均的主要原因。

  但如今,他真的受到重用了,却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征北都督,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丞相将讨伐关中的重任都交给了他,虽然他本部只统帅十五万兵马,但他也可以向其余两路兵马发号施令,毕竟他才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

  这样的重担,可以说是位于丞相麾下诸将之冠了!

  如此,确实让徐世茂有些感动,端是有些‘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心思了。

  而对于徐世茂的想法,郑均倒也是无奈之举。

  自己麾下能人不多。

  独孤愿、于慎懂兵法,但年纪不大,有些太过于稚嫩;许厚懂兵法,但只是寻常大将水平,并不是当世名将。

  硬是要说当世名将,也就只有方才投奔了自己的‘徐世茂’。

  郑均研究过徐世茂在青州的战绩,虽然被齐王麾下的窦怀充击败过,但水平也是很强,而那窦怀充也是因为大环境的问题才击败了徐世茂。

  所以,郑均给予徐世茂足够多的信任。

  相信徐世茂!

  至于他本人,则是要搜山检海灭晋王!

  ……

  金城郡,晋王部。

  三万镇西军精锐正在急速东进。

  大军整体的行进速度有些慢,但这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事情。

  这十万驻守在杞州的镇西军将士,并无骑兵,皆为步兵。

  毕竟杞州之地,多是荒漠,气候炎热,也没有什么适合牧马之地,倒是有不少本地的骆驼骑兵,不过那些骆驼骑兵不属于镇西军的编制之中,因此这十万大军里,也没什么骑兵。

  此番急行的先锋三万,已经是镇西军里修为高深的那一批精锐了,除此之外,甚至大批的辎重都是由后方的七万兵马携带,这才让他们能够如此迅速的从杞州行进至陇州一带。

  三万镇西军将士踏着陇西的黄土,步伐整齐地朝着关中方向行进。

  秋日的阳光洒在他们黝黑的脸庞上,映出一片坚毅之色,这些从西域归来的老兵们,经历了荒漠的风沙与边关的苦寒,如今重返故土,神情中既有疲惫,又带着几分轻松与期待。

  “听说关中现在乱得很,秦王那厮被一个叫郑均的给宰了?”一名满脸络腮胡的老卒扛着长矛,边走边与身旁的同袍闲聊。

  “可不是嘛,据说那郑均乃是县吏出身,破岚州、灭秦王,是个响当当的英雄豪杰!如今占了神京,还拥立了个什么景隆皇帝。”

  另一人嗤笑一声,张口笑道:“关中那些豪族老爷们怕是急得跳脚,这才急着迎咱们王爷回去镇场子。”

  一个看起来岁数不大,似乎刚刚被充入镇西军的年轻士卒低声道:“也沾了这郑均的光,否则咱们不知猴年马月才能从杞州回来……”

  士卒闲聊,神色轻松,而在这镇西军队伍的中央,一杆绣着‘晋’字的大纛迎风招展。

  大纛之下,晋王李伸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龙驹,身披锦袍,腰间悬着一柄古朴长剑。

  其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几分儒雅之气,与传闻中那个与妃嫔私通、荒淫无度的形象截然不同。

  李伸的目光远眺东方,眼眸深处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轻轻摩挲着剑柄,低声自语:“关中……本王终于回来了。”

  自从他被父皇发配杞州之后,他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回到过中土,回到过这个他的故乡了。

  他犯了错,父皇不仅将他发配到了那边陲之地,还将晋王府的三卫削减,全部发配到了灵州,作征南军去厮杀。

  李伸身边并没有什么王府卫兵,只有这镇西军可以依仗。

  陇州严格来讲,也算是中土的一部分。

  但在晋王李伸的心中,只有踏上关中的土地,他才算是真正的回到了家。

  “呼~”

  李伸呼出一口气来,张口道:“还有多久?”

  若非是周遭有三万镇西军士卒,李伸甚至都想施展元丹武圣的神威,自己孤身一人,回到镐都去了。

  而听到了李伸的询问,副将策马上前,恭敬道:“王爷,再有两日便能抵达金城郡。不过我们派出去的探马沿白玉河一带行进,却始终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恐遭遇不测。”

  白玉河,乃贯穿陇州与关中的一条大河。

  中途的渡口,名为寒鸦渡。

  也是此行李伸的目的地。

  听到了副将的回话,李伸嘴角微微上扬:“怕不是遭了郑均麾下骑兵的毒手,他听说本王归来,定是会有些动作,此刻估计正在攻打关中,此人倒是有些胆识,不过……”

  说到此处,李伸的话音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本王倒要看看,他这个‘汉王’能翻出什么浪来。”

  周围的亲兵们听到王爷的话,纷纷露出崇敬之色。

  在他们心中,晋王殿下不仅是镇守西域的雄主,更是深藏不露的元丹武圣。

  有晋王殿下在,区区郑均何足挂齿?

  对此,晋王李伸丝毫不在意。

  他这次回来,就是要和郑均争霸天下的。

  若是连狠话都不敢说一句,那岂不是太过于孱弱了?

  “殿下。”

  一旁的副将倒是颇为谨慎,对着晋王说道:“探马失联,此乃大事……末将来时,曾寻凉州牧咨询过郑均的战术方略,私以为,此贼酷爱奇险之策,多行突袭之术。”

  “所以……此番军归中土,末将认为我军还需小心为妙。”

  见副将如此谨慎,晋王李伸笑道:“郭将军还是太过于谨慎了,县城小吏,懂什么兵法?依本王来看,此人如今或许正猛攻关中,意图在本王抵达关中之前,拿下关中罢了。”

  听到这句话,副将不语。

  而晋王李伸,则是心中警惕至极。

  他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蔑视对手,让身边亲兵认为郑均不过如此罢了。

  内心深处,李伸还是十分忌惮郑均的。

  毕竟郑均可是大争之世以来,第一个手中有双杀元丹战绩的存在!

  北妖庭的鹿妖王与自己那位愚蠢的弟弟秦王李恂都是死在了他的手里。

  虽然这两者的死,都不是郑均以一己之力造成的。

  鹿妖王乃是被围攻致死,而秦王李恂的状态并非全盛。

  但无论如何,这二者也是货真价实被郑均所斩杀,容不得晋王小觑。

  一念至此,晋王李伸当即道:“传令下去,诸军轮流休息,随时随刻,至少要保证有一万名士卒着甲!”

  “诺!”

  亲兵得令之后,当即去传递命令。

  不多时,整个镇西军都开始变动了起来。

  镇西军变阵完毕,继续前行。

  约半日之后,金城郡的轮廓已隐约可见,李伸却忽得感觉到大地在微微颤动,便抬目望向四周,不由轻笑一声:“全军准备备战,那郑均竟然真来了。”

  而听到了晋王李伸的话语,周围亲兵不由一怔。

  他们没感觉到敌军的身影啊?

  不过此乃晋王的吩咐,他们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立马安排下去,准备布阵。

  “全军披甲!”

  “快快快,全军披甲!”

  “……”

  而与此同时,金城郡外三十里,秋日的暮色已染红天际。

  郑均立于一处高坡之上,远眺前方蜿蜒如蛇的镇西军队伍。

首节 上一节 404/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