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 第391节

  “免礼。”

  郑均摆了摆手,接着便龙骧虎步,朝着大营迈去。

  魏权与独孤愿赶忙跟上。

  郑均已经先行一步,入了大帐之中。

  只见得大帐内,卢正林已经不复当初翩翩少年郎的姿态,而是一副中年沉稳男人模样,显然是先前与秦逆激战,伤了几分真元。

  而见得郑均入内,卢正林也是没有丝毫的惊疑之色,只是淡定抬头看向郑均,感叹道:“三个月,便突破元丹……你这天赋,当真是令人感到恐怖。”

  “卢前辈言重了。”

  郑均拱了拱手,进而道:“您这是……”

  “上个月,秦王忽然杀了出来,用了两件法宝,将我击伤。”卢正林道,“我本以为其要杀出重围之际,忽见得其魔气纵横,瞬息间双目赤红,竟没有趁势而走,反持戟冲杀,浑然忘了两件法宝,意图以一己之力,撼动大阵。”

  “你麾下诸军立马结阵,魏权、独孤愿、许厚三将各自结阵压来,老夫又拼得了一分元气,施展剑阵,将其逼回了深康县,至此之后,那秦王便没了动静。”

  说到这里,卢正林顿了顿,略有几分迟疑:“我觉得这秦王李恂,有些不太对劲儿。”

  “嗯?”

  郑均闻言,不由道:“还请卢前辈指点。”

  “我在他身上,感觉到了昔年神武皇帝的一分气息。”

  卢正林道:“二百年前,我曾拜见过神武皇帝,神武皇帝征讨北戎,彼时的神武皇帝可怕至极,浑身魔障……不过短短几年之后,神武皇帝便是英明神武,一副明君相。”

  “如今的秦王李恂,便是给了我当初神武皇帝的感觉,同样是浑身魔障、双目赤红,只不过其实力比起神武皇帝,自然是天差地别,并且有些……疯癫。”

  听到了卢正林这么说,郑均倒是有了几分惊讶,接着便道:“卢前辈是指,这秦逆修行的功法有问题,会惹得魔障入脑,失去理智。”

  “不错。”

  卢正林点了点头,接着便也没有丝毫犹豫,随意一挥衣袖,带剑起身,对郑均道:“你既然来了,那这里就交给你了,老夫这几个月来消耗的元气足够多了,虽然老夫大限将至,只余三四十年的寿命可活,但也不想现在就死,便回去休养了。”

  说罢,卢正林便再度嘱托道:“这秦逆不简单,你可小心。”

  “多谢卢前辈这些日子代为照料、统兵了,郑某愿以神京起誓,卢氏子弟永世富贵,血脉传承,然谋逆不宥。”郑均真挚道。

  卢正林,确实帮了大忙。

  若非他代替自己盯着秦王,就这三个月的功夫,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呢。

  而听到了郑均的话语,卢正林只是轻轻一笑,张口道:“不灭族便好,剩下的都随你吧。”

  说罢,卢正林已然踏出大帐,望周遭天色,旋即化为青色小剑,一路朝着北方呼啸而去,转瞬间便消失在视野之中。

  而望着消失的卢正林,郑均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

  李恂?

  神武皇帝血脉?

  酷似当年的神武皇帝?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要南下,擒龙!

  看看这位酷似神武皇帝的秦王,究竟如何!

  只不过唯一的问题是,其余诸王会不会来驰援秦王。

  尤其是最近的楚王。

  ……

  秋老虎猎猎,楚州郢都城中,楚王李宏端坐于明堂之上,左右之列皆是楚州各地文武大臣,他望着手中的玉帛,望向左右,忽然道:“这郑均是什么意思?将我这年幼无知的侄孙李丰送来作甚?”

  春生侯李丰,乃是永昌皇帝之孙,楚王李宏压根就不记得自己的这个侄孙。

  毕竟他兄弟众多,侄孙这个级别的亲戚,没有五百也有三百,谁会挨个记名呢?

  而听到了楚王李宏的话语,一旁的一名消瘦谋士张口道:“大王,此乃郑均交好之计,春生侯生母,乃本州大族蒯氏,除此之外,那郑均拥立了您的侄子景王为帝,封了您节制南国九州诸兵马。”

  “郑均。”

  楚王李宏复念了一番郑均的名字,接着便笑道:“此人倒是有几分心计,说不得果真让他割据了一方去,威胁我李家的天下!”

  而听到了楚王李宏的话语,人群之中,一名虎背熊腰的悍将站出身来,对着楚王李宏拱手翁声道:“大王可是要发兵征讨之?末将愿为先锋!”

  这名将领巴不得北上讨伐郑均。

  无他,楚王如今面对的压力有些大。

  萧梁政权,有些厉害了。

  萧梁政权除却梁帝萧銮之外,还有谢氏谢度安,王氏王茂弘、王处仲三尊元丹武圣相助!

  而且,这三尊元丹武圣,不单单代表着他们自己。

  谢度安,乃是南国顶级门阀谢氏当家之人。

  而王茂弘、王处仲兄弟二人,乃是南国第一门阀王氏的老祖!

  大周朝素来有‘北杨南王’之称,这北杨便是指北方直隶所在的京都杨氏,杨弘、杨辉皆为元丹,一门双元丹,为北方门第之首。

  而南方的嘉州王氏,与杨氏相同,也是有王茂弘、王处仲两尊元丹武圣,是为南方门第之首。

  京都杨氏选择辅佐魏、韩二王,而南方王氏也是毫不犹豫,选择与萧家合作,重振南国威风。

  大周南北皆不同也。

  前朝虞朝,皇帝便是自江州起家,鲸吞天下,乃是以南伐北,南方士族多有从龙,因此南方鼎盛。

  而当今大周,皇帝则是关中人,以北征南,定鼎天下,因此南方世家多不服大周的神武皇帝,但碍于皇帝威压,只能俯首称臣。

  这千八百年,南国也多行谋叛,最近的百余年前的南楚之乱,便是由此而来。

  如今神武皇帝已逝,南国自然不甘于北人之下,在萧銮的振臂一呼之下,南国自然直接就反了,在南国割据。

  楚王李宏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四尊元丹武圣存在的大梁王朝。

  因此楚王的压力无比之大,好在南国的这三个顶级世家也并不是勠力同心,他们自然也是有争权夺利的意思。

  如今萧銮虽然贵为大梁皇帝,但他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相当于南国诸世家的盟主罢了,并不能真的凌驾于王氏、谢氏之上,因此其中也多有分歧,这才让楚王赢了一场大胜仗。

  而这名出列的将领也是深知此事,他觉得自己要是继续在对南方萧梁用兵,怕是过不了多久就会战死沙场。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向北用兵,去他那据说只是半步元丹的郑均呢?

  众将也是如此期待。

  与其南下,和大梁王朝死磕,不如回去挑软柿子捏,等灭了郑均全据岚州之后,大家也能尽得封赏。

  因此,楚州众臣看向了楚王李宏,目光期颐。

  “不。”

  而在这满怀期颐的目光之下,楚王李宏却重重的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按兵不动,全力备战萧梁,不得北上!”

  和郑均打?

  楚王李宏才不会做这种事儿。

  南方萧梁是死人?见到他们兵马转移向北,不知道继续进攻?

  到时候岚州没拿下,楚州又没了。

  自己,也便成了丧家之犬!

  更何况……

  郑均如今面对的,是自己的那位弟弟,秦王!

  “呵,秦王……”

  李宏对此,颇为不屑。

  楚王李宏,也不是没有怨气的。

  当年分封天下,兄弟数人尽得北方之地,而唯独自己,和父皇的侄孙一样,被封到了南国!

  南国虽好,但问题在于南国世家对朝廷多有不满啊!

  如今天下争霸,逐鹿于此,北国的兄弟们各个都能大展身手,只有自己被左一个萧梁、右一个陆吴给困在了楚州之地,动弹不得,无法大展身手!

  对此,楚王李宏尤为不满。

  尤其是这位秦王弟弟。

  秦王如今不过一百四十余岁,生来便被父皇宠幸,带在身边,更是将龙兴之地关中封给了他。

  这让楚王李宏这个后娘养的自然是艳羡至极。

  更重要的是,秦王如今勾结妖魔,这可是出了名的,楚王李宏自然不会去碰这个。

  至于让郑均得了李家的天下。

  楚王李宏倒是没怎么当回事儿。

  不是还有赵王、晋王在吗?看他们吧。

  “汉王此番遣使而来,乃是修两国之好,本王甚是满意。”

  楚王李宏深吸一口气,张口便道:“遣人赠楚州宝珠十枚,以敬汉王!楚汉自此盟好,若有再议伐汉者,立诛之!”

  北方的事儿,他不管了。

  管好南方的事情就好。

  和郑均结盟,便能保证自己北边门户不失,便是可以了。

  到最后,大不了破罐子破摔,自己也自立为帝,在南国称帝,或许还要指望郑均守望相助呢。

  听到了楚王李宏的话语,楚州众臣面面相觑,不敢多言,便只能抱拳称是,各自退去。

  而楚王李宏则是呼出一口气来,感到有几分心烦意乱。

  ……

  杞州,晋王府。

  晋王李伸颇为儒雅,其身着靛青云纹锦袍,腰间悬着半旧的青玉箫,指节修长的手正轻抚过书案上摊开的《楚辞集注》。

  若不是身份如此,谁都想不到这位气质神似大儒的先生,竟正是天下八王之一的晋王。

  昔年的他犯下大错,被太祖皇帝贬至此地,久经岁月蹉跎之后,晋王李伸也是愈发成熟了。

  “王上。”

  在晋王李伸面前,一个高鼻梁,看上去颇为具有异域风的微胖男子跪在晋王面前,对着晋王低声道:“已经一切准备好了,凉州李诨、陇州赵炜都已经同意了您的提议,允许您率兵过境。”

  “凉州李诨甚至还愿与您约为兄弟。”

  听到了这异域人的话语,晋王李伸微微点头,接着便道:“凉州牧本就是李氏族人,七千年前大乱时代,与我家分家了便是,如今凉州牧愿回归主脉,当真是极好的。”

  七千年前分的家,现在自然没有任何关系了。

  不过李诨毕竟是凉州牧,执掌凉州之地,也是晋王如今最需要的盟友。

  认个亲戚,也无所谓。

  说罢,晋王李伸复问道:“关中怎么样,关系都打通了?”

首节 上一节 391/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