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礼山袖中手掌已捏碎玉扳指,他在神武朝见过多少天骄破境,却从未有这般吞天食地的气象。
青芒中隐现的龙形虚影,竟让他这通窍二境的真元都凝滞三分。
而郡守府闭关室内,郑均周身浮起玄窍光轮,狐妖内丹化作赤霞没入丹田,九转化龙丹却在喉间悬而不落。
就在此时,郑均猛然睁眼,眸中金纹暴涨:“就在今日!”
霎那间,本该用于突破元丹的磅礴药力,此刻正被碎玉真元层层剥解,化作三百六十道青金锁链刺入周身大穴。
“耳窍开,突破就在今朝!”
“……”
“轰隆隆!”
就在郑均突破之时,康乐郡的地面突然剧烈震颤,郡城上空的护城大阵竟忽得被激发了起来,明灭不定。
监军冯贺,本在负责鲜卑骑兵的运转,忽遭此等异象,瞬间骇了一跳,连忙抓着城墙垛口,目瞪口呆地看着四周,却只见城外官道之中,原本光秃秃的草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甚至有不少居于城中的士卒惊觉身上陈年暗伤渐渐舒展,似乎有所治愈!
这一幕,着实让冯贺目瞪口呆。
他自然知晓郑将军正在闭关,见到了这等天地异象,也不容他多想!
“通窍的突破,竟有如此异象?莫不成,天命在郑?!”
而城外五十里的高礼山此刻已经被这天地异象给惊呆了,他大脑飞速旋转,忽然之间,眼底泛起精光,低声道:“速往康乐郡!”
他已经想到了。
在这附近,青金真元。
符合条件的只有一人。
便是他此番前来册封的对象,博州行军道大总管、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定秦侯郑均!
而马车之中,那清宁郡主也忍不住探出脑袋,死死盯着异象中心,这位前郡主苍白的唇间竟溢出血丝,显然是太过震撼,以至于咬破舌尖,强压心中震颤。
不过,就在高礼山催动真元欲纵马疾驰之际,西北天际忽有青金交织的遁光撕裂云层。
那流光似裹挟着万千星光,所过之处草木无风自偃,竟在官道上犁出三丈宽的玉质沟壑!
老太监袖中紫金蟒纹嗡嗡震颤,他猛然勒住缰绳,望向前方,赫然便见到了一袭甲胄的年轻战将悬浮于天空之中,居高临下,漠视自己。
“你乃何人,缘何来此?”
这年轻悍将周身真元鼓荡间,声若龙吟自九天垂落,眸中金纹流转如星河倒悬!
正是郑均!
而郑均的威势震荡,令高礼山这通窍强者亦为之胆寒!
高礼山当即深吸一口气来,从衣袖之中掏出了一张明灿灿的圣旨,低声道:“郑将军,老奴高礼山,奉陛下之令,前来宣读旨意的。”
“原来是高公公。”
郑均闻言,虽然感觉有些意外,但瞧了几眼,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
身份符合、实力符合、圣旨符合、情报符合。
见郑均信了自己的身份之后,高礼山当即尖声道:“郑均接旨!”
郑均闻言,当即落下,站在官路之上,拱手行礼:“请恕末将甲胄在身,未能施全礼。”
若是寻常时刻,高礼山必然皱眉呵斥。
什么狗屁甲胄?
不说通窍武者,就算是外罡都不会用这等拙劣的手段。
但高礼山还沉浸在方才郑均突破的震撼之中,也没有张口,而是宣读旨意了起来:“朕闻褒德旌功……”
“今特晋卿为博州行军道大总管,总制九郡军务,赐双旌双节;兼领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准开府建牙。封定秦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赐女婢二人、金万两、良驹一匹,望卿克绍忠勤,早清叛乱。其勉旃哉,无负朕心!”
博州行军道大总管,总制九郡军务?
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准开府建牙?
封定秦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
听到了这三个职务之后,郑均不由一怔。
第一道,乃是军职,至此之后,博州所有兵马,名义上皆要听从自己号令。
第二道,你是临时职责,准许自己自行招募兵马、将领,安置岚州一切军职。
第三道,则是爵位,世袭罔替所用。
爵名‘定秦’,皇帝显然是希望自己,为他平定秦王啊!
只不过……
‘秦王是元丹武圣,我怎么平他?他不来平我就谢天谢地了。’
郑均在心中微微吐槽一句,但表面上还是感激涕零,大声喊道:“臣接旨,吾皇万岁!”
至于后面那什么黄金、女婢、良驹,郑均都没当回事儿。
根本就没有前三者重要!
第178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请大将军、大都督、君侯接旨。”
那高礼山眯着眼睛,脸上带着谦卑的笑容,对着郑均阿谀不已。
而在高礼山阿谀之后,一旁的那五个‘干儿子’也立马开始跟着阿谀奉承了起来,而且还要比高礼山更加谄媚。
“奴婢拜见大都督,大都督用兵如神,真乃世之名将!”
“奴婢参拜君侯,君侯英姿焕发,迟早要进爵国公爷的,就算是异姓王,怕也是指日可待啊!”
“大将军英明神武,真乃国之干城呀!”
“……”
周围的太监们阿谀谄媚之声传到了郑均耳畔,对这等谄谄阿谀之辈的奉承之言,他并无任何情绪波动,但明面上还是露出了一抹笑容,手掌一翻,数张银票便落在了郑均手掌之中:“些许银两,请诸位公公吃酒。”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种宦官、太监之流,只能按照记忆中电视剧里的情况,给点小钱了。
反正怎么着都不算错。
给钱总不至于也是罪过吧。
“君侯,这我等怎么好意思呢……”
高礼山眼角余光扫过银票面额,喉头微动间已利落收下,而高礼山身后的那些‘孝子贤孙’的小太监们更是将腰弯得几乎触地:“君侯体恤下情,奴婢们铭感五内!”
郑均见状,微微颔首。
电视剧里果然能学到有用的小知识。
一念至此,郑均便露出了一抹笑容来,主动上前,搀住了这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臂膀,对着高礼山道:“高公公远道而来,还请入城,多饮几杯酒来,以此接风洗尘。”
“君侯言重了,老奴残缺之身,怎能受君侯如此礼遇……”
“……”
花花轿子人抬人,高礼山虽然表面上一口一个‘残缺之身’、‘阉宦之辈’,但还是兴致颇为高涨的,跟着郑均一起朝着康乐郡城方向走去。
‘还是出门当天使好啊,走到哪儿都能叫人高看一眼。留在万岁爷身边儿,可没这等境遇。’
高礼山不由感叹万千。
按理说,总管太监就算在皇帝身边,也不至于如何。
但如今的永昌朝廷,可不算是大一统朝廷啊。
各地不听调也不听宣,整个南方反了大半,魏王、韩王、秦王这三位宗室藩王也在谋逆,北戎、西狄也蠢蠢欲动……
这种情况下,可谓是四处着火,连永昌皇帝都有些不好过,更不要说他这个总管太监了。
不过郑均此刻,郑均倒不是因为自己升官发财所以才请太监吃饭喝酒,一起狼狈为奸的。
而是因为……
通窍武者,真有用。
得想个办法,把这个高礼山留下来。
就算只留一会儿,为自己打一仗也好。
总归是多了一份助力。
虽然是个太监,但卢承弼不也说了么?这太监在彭州、今州打仗的时候,也冲锋陷阵过了。
自己一个人打岚州十多个通窍,压力还是有些大的。
能多拐一个,就拐一个吧。
左右还是能分担一下压力的。
至于今州、彭州战场。
八个元丹凑在一起,再怎么打,也不缺你个通窍二境,等会儿回去也无所谓。
不过这次说来也是凑巧。
正好在自己突破通窍三境的这一日,感受到了这高礼山的存在,给了对方一波小小的天骄震撼。
不过在郑均刚突破的时候,感受到了这股陌生的通窍气息,他还以为是房氏的通窍武者来试探军情呢,所以郑均才携滔天之势从天而降。
但他没想到,来者竟然是高礼山。
不过无论如何,高礼山的到来,解决了郑均目前最大的难点。
名分。
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出师有名,如果出师无名,自然是会引起群情激愤,如张本功那样,落得个人人喊打,群狼环伺的地步。
而且还更糟糕。
张本功一开始之所以没有尝到大周朝廷的铁拳,是因为宣州、肃州的诸侯王、世家都想要用张本功这条鲶鱼来把水搅浑,所以才迟迟未曾出手击杀他。
若非如此,在肃州有赵王、在宣州有卢氏,怎会容忍他张本功跳梁?
如今神武皇帝驾崩,张本功混不下去了之后,只能去了益州,益州那边的情况则是不太寻常。
镇守当地的藩王蜀王乃通窍武者,旗鼓相当,最大世家唐氏,曾经显赫,如今已经落寞许久,族中未曾诞有元丹武圣,倒是在江湖上有个什么‘蜀中唐门’的美誉,上不了庙堂的门面。
而益州也并非没有元丹境武圣,只不过常年闭关隐居,只要那张本功不是脑袋有泡主动去招惹,自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郑均在前方引路,闲暇无事,倒是也和这位高公公探讨了一下关于武学之道。
虽然这位高礼山高公公只有通窍二境的修为,但他平日里常伴在一尊元丹武圣身边,而且久浸皇室武学,再加上阉人宦官的残缺之体,对武学的见解和郑均自然是赫然不同的。
因此,同高礼山这种在通窍境界混迹多年的老牌武者,而且还是修行体系截然不同的老牌武者谈论武道,对郑均也是收获极大。
说起来倒是有些显得凡尔赛,郑均还真的需要高礼山这样在通窍境多年的武者来解惑一番,毕竟他突破通窍的时间太短,从突破通窍到如今,不过五六个月的光景而已。
这等修行速度,足以令人咋舌了。
而这两尊通窍武者论道,自然让那其余随侍的五个外罡太监听得如获至宝,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