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 第293节

  冯贺胆子小,顶多倒倒信息差,欺骗皇帝还是头一次,这能行吗?

  “不谎报军情,怎么升官发财?怎么骗军功、骗丹药、骗银子、骗粮草?”郑均似乎对此事并不是十分担忧,而是直接张口说道,“大家都在谎报军情,你不谎报岂不是说明你不重要?”

  没有杀良冒功、吃空饷、喝兵血,是郑均最后的温柔。

  而且相比于某些明明败了却说自己赢了的将军,郑均稍微起码还赢了呢!

  这功,就该谎报!

  说罢,郑均感叹道:“看遍诸史,人中龙凤尚且举步维艰,我等鱼目又岂能尽如人意一生顺遂。”

  “世间万千,皆逃不过名利二字,无名无利,就算有本事,也成不了大事。”

  郑均现在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军阀了。

  自己手下已经有十万弟兄等着修行、等着吃饭。

  一郡之地,顶多供养三五万的军队,供养十万大军,那可是会让百姓民不聊生的。

  如今郑均的军队一部分是平章郡、康乐郡供给,另一方面也是博州直接调款滋养,因此郑均目前有一个致命缺陷:无法自给自足。

  因此,郑均现在急切的想要摆脱这个困境。

  虽然现在看起来,他和蔡家那是你侬我侬,不分彼此。

  但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一旦未来某一天因为某些事情翻脸,断了自己的粮草,难道要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饿肚子不成?

  所以,郑均需要扩张领土。

  向博州?那是蔡家的地盘,现在毫无征兆的翻脸,无论是名是利,都不利于自己。

  那只能向岚州扩张了。

  不过,若是想要扩张,也是需要师出有名,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在如今这个纷乱大世,很容易当出头鸟,被人群起而攻之。

  毕竟他只是通窍武者,并非元丹武圣,还不能以一己之力抗衡四方。

  因此,若是自己战功卓著,有朝廷的官职在身,那就名正言顺了。

  所以,郑均现在的想法,就是用房家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垫脚石,慢慢掌握岚州。

  这才是郑均当下的目的。

  所以,稍微谎报一些战功,也无伤大雅。

  “接下来,就可以考虑趁着房氏大军还未抵达,将镜渊郡团团围住,将郡城之下的各县百姓迁走,填补严廷郡……”

  郑均在心中暗忖。

  掠夺人口可不单单是蛮夷南下时会干的事儿,在彼此征伐之时,各方势力也会去干。

  毕竟人口,就代表着劳动力。

  而严廷郡如今正好十室九空,有大批空地急需耕种,自然需要抢人大战了。

  至于百姓们背井离乡是否有所怨言……

  大部分,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毕竟岚州未被张本功洗劫,大周天下八百甚至将近九百年的岁月,已经足以让土地兼并极其严重。

  去了严廷郡,反而有大片农田能够耕种,自然是好消息了。

  至于未来占领镜渊之后,镜渊郡该怎么办?

  自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战争,自然是代表着人口急剧下降。

  郑均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统治区域中,民有所居,居有所安。

  见郑均如此,冯贺也不敢多言其他,当即拱手称是,接着便低声问道:“将军,那四千多的俘虏该如何处置,可是要依照惯例,编入军中?”

  “不妥。”

  郑均摇了摇头,眸光一凝,张口讲道:“这俘兵经审讯,多是岚州的州兵和宁远、濯龙、巴塘三郡的郡兵,并没有来自镜渊郡的,我军想要打到这几个郡县还算是比较艰难,让他们编入军中,在对阵同乡时,许会生变。”

  “便编入屯田兵列,和康乐军一起,去康乐、严廷二郡种地吧。”

  “诺!”

  听到了郑均的吩咐之后,冯贺当即拱手称是,接着便迅速离去。

  而在冯贺离开之后,一旁的卢承弼立马就顶了上来,神色肃穆,对着郑均低声道:“主公,有一件消息要知会您。”

  “何事?”

  郑均一边望着地图,一边随口问道:“等会儿你去通知一下独孤愿,让他多写几封书信,劝一劝独孤景,秦王毕竟是乱臣贼子,且麾下通窍战将十余人,他在秦王不过寻常将领,若是肯降,便是我郑均之下第一人。”

  说罢,郑均又持续道:“不过我也清楚,独孤愿写了也是白写,让你去独孤愿营中也学机灵点,带着穆哈努尔一起去,让他用北戎话翻译一下,让独孤愿麾下鲜卑骑兵也多写点。”

  如果能够不动刀兵就拿下镜渊郡,郑均还是十分乐意的。

  他也不介意给独孤景一些优待。

  毕竟自己这边如今除了自己,就没有第二尊通窍武者了。

  那六扇门的金章巡捕虽然对自己表达善意,但那也是明显投效的是蔡家。

  而蔡家的蔡静伏名义上是来帮自己做事儿,其实也就是在长阳郡把自己替换了出来,让蔡静伏去长阳郡硬抗魏王麾下大将傅毅飞。

  “是。”

  卢承弼点了点头,刚准备离开,忽然想到自己不是来说这个的,当即又道:“将军,陈郡守汇报,近期在关中、岚州等地,有关您的传闻甚嚣尘上,据说已经传到了今州御林军众……”

  “什么传闻?”

  郑均对此浑然不知,只是随口问了一句。

  在郑均看来,这传闻的含金量不大,与其关心这个,不如关心一下待会儿炼化那狐狸妖丹,再研究一下碎玉门的玉匣子里开的那枚丹药究竟是什么东西。

  郑均现在要做的,就是突破通窍三境,偿还预支的神通,提升自己的实力,尽可能在愈发汹涌的争斗之后,彻底站起身来。

  “他们都在传,说将军您……”

  卢承弼神色古怪,但还是张口说道:“说您大破秦军二十万,斩首十数万,杀得整个镜渊郡几为白地,杀得羡江之水为之断流!”

  郑均:?

  郑均愣了片刻之后,才缓过神来,不由重复一句:“杀得镜渊郡成白地,杀得羡江之水为之断流?”

  “是的。”

  卢承弼点了点头,他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这个战绩,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耀眼了,任谁听了都会发愣很长一段时间,怀疑自己听到了什么假消息。

  但这个消息,又不是己方散播出去,而是敌方散播出去的。

  这算什么事儿?

  哪儿有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儿啊?

  难道是主公这一仗直接给岚州人打的心怀恐惧,战战兢兢,以至于神志不清,开始胡编滥造了吗?

  而郑均也是愣了一瞬后,立马意识到了一点问题:“这个消息传的很远吗?”

  “主公,陈郡守麾下的暗探们禀报,这事儿简直是天南海北,咸使闻之。”卢承弼道,“听闻如今正在今州永定郡交战的天子都知晓了此事,遣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来宣读旨意。”

  司礼监掌印太监,乃大内十二监之首,素来有‘总管太监’一称。

  在神武皇帝一朝时,还曾经出现过了元丹武圣境界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彼时太监权势高涨,权力可与宰相匹敌,有‘权过宰辅’之称。

  不过那位元丹武圣境的太监,似乎是用某种独特秘法晋升,因此英年早逝,不过三百来岁便‘英年早逝’。

  如今的总管太监,则是高礼山,修为不俗,曾是东宫首领太监,太子登基之后,便转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原来的那位通窍境的总管太监便去给神武皇帝守皇陵了。

  看起来这高礼山像是什么关系户,但他本领也是不俗,有通窍二境的实力,征讨魏王、韩王叛贼之时,也曾带着御马监的太监们策马冲锋,手段强悍。

  “寻常的宣读旨意,怎么会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来?”

  郑均深吸一口气来,觉得这事儿可能比较大了。

  既来之,则安之吧。

  不过这事儿,郑均已经隐隐有些猜测了。

  “房家主动传播这等消息,怕是想要利用外敌的强悍之处,索要什么报酬,譬如威胁一番那位秦王殿下,好叫秦王殿下向岚州进行资源倾斜,加快协助那房氏老祖突破元丹的事宜。”

  郑均在心中暗忖:“除此之外,恐怕也有让秦王派人来分担压力的心思。”

  毕竟岚州是房家的,不是秦王的。

  只是房家归顺了秦王,因此在版图上,岚州是秦王的友方单位。

  而若是战争在岚州打,那么一切损失自然都是由房家来承担,这怕是房家是不愿意见到的。

  总不能是房家人吃空饷吃的太过分,直接吃了十多万的空饷,然后用自己来平账吧?

  哈哈,这怎么可能,好歹也是一州豪族,真不至于如此。

  “这房家真是大手笔、大气魄啊!这般宣扬,秦王必然会派精锐赶来助战,同时也会给予房家老祖资材无数,助力其突破元丹。”

  郑均深吸一口气,不由张口道:“而如此一来,房家在岚州的名声恐怕要瞬间跌落谷底,甚至在全天下人面前颜面扫地!”

  凡事都有利有弊,在房家看来,此事对他们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而对郑均而言,则同样如此。

  利是名震天下,光是这名声,怕是便能吓退宵小了。

  而弊端则是,以后没人敢轻视自己了,以往那些草莽之辈、郡兵之流怕是碰不到了。

  “呼~”

  郑均深吸一口气来,双眸之间闪过一抹凝重之色:“必须趁着那秦王的援兵未到,尽快攻克镜渊、宁远二郡,打开岚州的局面!战端必须在岚州,不能在博州!”

  一念至此,郑均当即道:“承弼,叫济世堂的商掌柜来见我。”

  “诺。”

  卢承弼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济世堂的商掌柜而来。

  那商掌柜刚一来,便恭恭敬敬对郑均行跪拜大礼,看起来很是顺从:“草民商睿诚,叩见郑大人!”

  毕竟济世堂现在的情况有些尴尬。

  数月前,便有张本功的义女刺客冒充济世堂的药姬行刺。

  药姬被掉包这种事儿,很难让人不怀疑是济世堂刻意为之,因此济世堂便只能加紧赔罪。

  但郑均却对济世堂的态度十分寻常,这让商睿诚感到十分焦虑,如今骤然得到召见,自然是让商睿诚打起了精神来。

  “商掌柜快快请起。”

  郑均见此,不由得微微一笑,青金真元一卷,便将商睿诚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同时张口道:“此番请商掌柜来,主要为了一事。”

  商睿诚恭谨道:“大人请讲。”

  郑均见状,袍袖轻振间,自方寸山中摄出一物。

  但见掌心玄光流转间,一粒浑圆金丹浮空而起,吞吐着三寸灵芒,映得郑均眸中星辉粲然:“我有一枚偶然所得的灵丹,辨别不出其成分,只觉得灵气扑鼻,想请商掌柜分辨一番。”

首节 上一节 293/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