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山的变化,也是始于第二次帝流浆,也即是三年前。”
刘晟一边听,一边思索,心头生出更大的疑惑。
过往十多年,将近二十年,黑风山中一直风平浪静。
即便有神人降妖的传说,也只在猎户之间,口口相传,鲜有人知。
可从晋王世子对这遗迹的熟悉程度来看,这遗迹分明被人多次进出,积累了丰富经验,琢磨出了专门的应对手段。
若不是这样,唯一的可能就是——
有生灵自遗迹中出来,被朝廷,或晋王府抓获,逼问出了遗迹内的详情?
或者,这种从遗迹中出来的生灵(遗种),主动投靠,吐露了内中详情。
不然,根本解释不了。
但,这怎么可能么?
遗种,难道真的存在?
清源洞中,有遗种?!
“十八年前,徐州下邳一带,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古楼遗迹……”
净月师太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
“当时的徐王令人领兵入内探查,先后投入八批次,将近三千精锐人马,几乎全军覆没。
就连当时人数极少的炼气士,都陨落其中,仅有寥寥数人活着出来。”
徐州下邳,古楼遗迹?
连当时处于金字塔尖端的炼气士,都折在里面?
莫非是因为遗种?
刘晟眼珠转动,就听净月师太接着道:
“据活着出来的人说,进入遗迹后,会出现在一处巨大的古战场。
阴兵鬼将不计其数,更有一个绝世鬼将坐镇其中。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外罩猩红锦缎百花袍,手提神鬼方天戟,胯下一匹踏火魔龙马!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什么军中骁勇,宗门大师,面对其随手一戟,穷尽手段,都只落得个人马俱碎的下场。
有一次,一个进入遗迹探索的真形武师,在亡命奔逃时,误入一座大墓。
墓中有一水晶棺,里面躺着位红裙绝色女子,栩栩如生,仿似活人睡去。
也不知那真形武师做了什么,把棺中女子惊醒,其自称姓任,乃是大乾司徒之女。
与那真形武师交谈后,自言“大世将至”,又传了一门功法,之后就在棺中沉睡过去。
再之后,徐王特意遣人入遗迹探查,发现那棺中红裙女,早已不见踪迹。”
大乾司徒之女?
于水晶棺中沉睡,最后还活了过来传法?!
这不就是遗种?!
或者说,是古人!
遗迹中的古人,活到了现世,且言“大世将至”,岂不是说,她是有意如此?
那红裙绝色女子,使了不知何种秘法,避开了寿限,从古代一直活到了十多年前!
说万寿无疆过于夸张,但活了几百年,上千年,却是板上钉钉。
这是真的长生久视!
“当时有各种流言传出,有说那红裙女子被徐王收入房中,有说她被某个宗门捕获,每日割肉放血,熬炼延寿灵丹。
也有说她修为恐怖,从遗迹出来后,加入了某个神秘势力,隐姓埋名,躲过了朝廷和徐王府的搜捕……
当初,就连贫尼师叔,也接到了徐州曹氏的求助,遣人前去助阵。
遗种之事,绝非空穴来风。”
净月师太说完,合十不语,陷入沉默。
这么说来,的确有存在遗种!
没想到,小爷居然猜对了。
那么,从清源洞里跑出去的遗种,又会是什么?
最后落入朝廷,还是晋王府手里?
从晋王府对弱水河知之甚详的情况来看,这遗种对清源洞遗迹的了解,非同一般。
接下来,只要盯住晋王世子,或是混入他的队伍里,就能借一把东风了。
省心省力。
刘晟思索间,眼前忽然一暗,前方大岛已不足数里。
晋王世子和独孤霸的身影,已经消失,想来已在岛上。
在身后的水面上,道道灵光闪动,有人有妖,皆在奋力争渡。
不时有身影惨叫着坠入水中,泛起血晕。
但更多的,仍在坚持,锲而不舍。
在晋王世子点破了渡河的关键后,只要手上元磁、水木属性的法器,灵材不缺,弱水河对他们而言,就再非天堑。
困难重重,但只在早晚。
刘晟当即把尾巴一甩,骤然提速,载着净月师太乘风破浪。
当然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他故意绕开了方向,借助水面上的雾气遮掩身形。
不一会儿,就成功横渡汪洋,抵达这座莲叶状的大岛。
大岛边缘,足有数百丈高,石皮剥落,斑驳破旧。
但依稀可见不少浮雕石刻,诸如佛陀、菩萨、罗汉,伽蓝,比丘,飞天,明王,护法神等,各具妙相,栩栩如生。
行行经文,迥异于今时文字,如龙行蛇走,禅意顿生。
一行行文字,一座座雕刻,环绕大岛,气势恢弘,仿似到了净土遗迹。
“谁能想到,这大岛,其实只是一座石台……”
刘晟心头一叹,筋骨发力,带着净月师太登上大岛。
他脚下生雾,变回先前的人形模样。
放眼望去,整个人顿时呆住了——
恢弘,大气!
第203章 身生妄念
大岛开阔,足有数个山阳县大小。
中高边低,好似一座大岳自水下拔地而起,只露部分在水面。
放眼望去,外围尽是佛寺禅院,环绕拱卫,延绵起伏,如山如林。
金顶红墙琉璃瓦,佛像耸立,梵文遍布,鼎炉中香火成堆,依稀可见当年盛景。
中央峰顶,有巨台一座,供着一支宝瓶……
足有百丈大小!
巨台四周,身影重重,分布密集,却笼罩在雾气中,看不分明。
如此地界,如今却空无一人,倍显幽静。
“仿似被大神通者,以大法力强行截取空间,挪到了这里……”
刘晟打量一番,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回想登岛的点点滴滴,明明在弱水河时,还不见这些古寺!
兴许是用了什么障眼法。
脚下这座大岛,到更像是一家大宗的山门,被人搬了过来。
就是眼前这些梵文,明显迥异于当下的文字,难明其意。
好在,旁边有个佛法大家。
“贫尼也不认得。”
净月师太脸上浮现困惑之色,摇了摇头:
“沧海桑田,世事变化无穷,这些文字,更加古拙晦涩难懂。
但文字不同,佛意相同,贫尼为施主开道,以尝救命之恩。”
说着,她越过刘晟,当先向大岛中央的巨台行去。
先前刘晟为了避人耳目,故意绕了一大圈,此地清净,无有他人,唯有脚步“沙沙”作响。
穿行庙宇楼阁之间,清晰可见檐、柱、牌、墙上的精美佛雕壁画,饰以金箔,富丽华贵。
时间仿似凝固住,依稀间,似有老僧宣法、参禅,沙弥诵经、洒扫,木鱼声声,犹自在耳。
却终究,只是时光留下的残迹。
净月师太神色庄重,不时驻足,文字不通,但雕画终究能看懂。
她缓缓开口,轻声讲述上面的典故。
舍身饲虎,目连救母,二鬼争尸,龙女成佛……
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最终,她在一面空壁前驻足许久,口中呢嘞有声,半晌方醒。
刘晟问她一堵空壁有何好看?
她却摇了摇头,只说这壁画涉及佛门隐秘,或许将来有用。
刘晟见她不欲多说,便没再追问。
复又走走停停。
穿行如此恢弘的寺庙群落间,他忍不住拽了两句诗词: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施主,天上无雨。”
净月师太面皮抽动,忍了又忍,终究没有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