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第17节

  “这该死的畜生,都吃了这么多人了,还不肯罢休!”

  童扒皮先是唾骂了虎精一句,接着又骂起起村民:

  “…还有这些该死的泥腿子,一个个总给老子添乱。”

  片刻后,他喘着粗气停下,却也知道事情已经闹大,拖不下去了,要么上报,要么解决。

  否则官府追究下来,他身为里长,“知情不报”“玩忽职守”的罪名,就足以让他倾家荡产。

  到时候,那些喂不饱的家伙,可不会对他讲任何情面。

  犹豫再三,他缓缓开口说道:

  “你明日去城里找浩儿,就说…我意为乡邻除灭虎祸,让他向郑公子,求几位猎兽师来。”

  ——

  【你死了,退还灵蕴87点。】

  凸!

  刘晟骂骂咧咧地关掉面板,扛着铁刀回家。

  刚才手贱又推演了一把,结果白白浪费了13点灵蕴,如今只剩下116点。

  先前那一把,他也是吐毒挖洞,然后等到上方孔盖掀开,投放新蛇时,暴起发难,结果……

  被人一把掐死了。

  孔盖上方的那人,至少是二阶筋骨境…

  凝练出了筋骨劲!

  而且还戴了精铁手套,隔绝毒液。

  “如此一来,只有在蛇窟内进化成精,才有希望,逃出去?”

  刘晟一边走,一边忆起前几次推演的经历。

  在蛇窟的第一世,一直活到第二十八年,却等来了一条成精的公蛇,那时他年老体衰,根本就打不过。

  期间,根本就没有成精的契机!

  所以这“铁鳞蛇”推演中的破局关键,究竟在哪?

  直到回到家中,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头绪。

  “回来啦。”

  玉娘贤惠地迎了上来,伺候他洗漱,又把做好的早饭端上桌。

  用猪肉和土豆混合,加入面粉蒸制的山阳蒸肉,肉质软糯,入口即化。

  热气腾腾的羊杂汤,用黄芪当归等药材熬了半宿,油花上洒了几点葱花,翠绿清香,冲淡了腥膻。

  还有人头大小的炊饼,码得高高…

  这些可都是应刘晟要求做的,毕竟他要练武,不仅要吃肉,而且食量极大。

  刘阿婆节约惯了的人,见不得糟蹋粮食,可面对自己宝贝孙子,也就唠叨两句了。

  她带着玉娘和二丫,只吃炊饼,最多喝了碗清汤,把蒸肉和羊杂全都让给了刘晟。

  “阿婆,我一个人吃不完,你们帮我分担点!”

  说完,也不等阿婆开口,就把蒸肉,羊杂都分出去三分之一,再多就怕阿婆发飙掀桌了。

  毕竟,这位可是敢提着柴刀,逼人给他做小的彪悍老太婆。

  “你这孩子…”

  看着碗里软烂的蒸肉,刘阿婆念叨几句,看着眼巴巴瞅着她,不敢动筷子的玉娘和二丫,最后还是点头:

  “吃吧,把身子养好点,明年生了娃子,才有奶水。”

  刘晟眉头掀了掀,不动声色地瞥了玉娘一眼,就见她正偷偷望了过来,眼波妩媚,都快要滴出水来。

  这娘们是食髓知味了?

  阿弥陀佛!

  色是刮骨刀!

  少年戒之在色!

  刘晟心头默念几句,连忙转开目光,这才让有苏醒迹象的小龙重新冬眠。

  蛇性本淫啊,烦死!

  这家不能呆了!

  炫完早饭,碗筷一扔,刘晟就带上装备,和赵磊打猎去了。

  这段时间,虎祸愈演愈烈,黑风山几乎成了禁地。

  但赵磊靠打猎养家,手停口停,加上马上就要交夏税,只能冒险进山。

  刘晟如今吃喝不愁,但怕赵磊遭遇不测,便跟着一起,护他周全。

  毕竟,当初赵磊对他一家,可是多次帮衬,恩情深重。

  山路上,赵磊传授自己多年打猎的经验,讲解猎物的习性,正好说到了常见的几种毒蛇。

  他讲解完,又说起了一则听到过的趣闻:

  “…听秦五爷说,毒蛇群聚之地,偶尔会诞出一种细小的剧毒之蛇。

  其生性凶暴,以其他毒蛇为食,当体内毒性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激活体内血脉,蜕皮成精…”

  嗯…?!

  食蛇激活血脉,蜕皮成精?!

  刘晟豁然驻足,怔怔地望着赵磊,心潮起伏——

  “铁鳞蛇”推演成功的契机,竟然应在这?

  如果今天没有陪他入山打猎…

  怕不是就会错过了这个关键信息。

  还真是…

  好人有好报!

第17章 山中遇险

  “扑棱扑棱~”

  一只肥硕的山鸡察觉到危险,连忙振动翅膀,穿林而去。

  “唰!”

  刹那间,一抹刀芒袭来,刺在山鸡身前六寸处的空处。

  下一刻,那山鸡猛地加速,头颅前伸,刚好把脖子伸到了刀尖前…

  “噗~”

  二十五六步外,赵磊放开手中的弓箭,苦笑着摇了摇头:

  “阿晟,你这飞刀术,是越来越厉害了…三十步内,例无虚发。”

  刘晟瞥了眼山鸡尸体上浮现的一团精魄,耸了耸肩,没有说话。

  “天生刀客”加持下,他的飞刀术已经抵达凡人的极限。

  进山个把时辰,他们已经先后收获了三只野兔,五只山鸡,六只山耗子。

  零零散散,差不多也有五十斤,可以卖个七八十文。

  但交夏税远远不够。

  按朝廷新政,夏税按100斤/亩缴纳,家中有田1亩则交100斤粮食,有田10亩交1000斤粮。

  当然,也可按官府给出的价格,折算为银两纳交。

  至于无有田产的农户,则是按其从事的其他产业,依规折算纳税。

  除此之外,最令老百姓色变的,是均徭役!

  包括但不限于狱卒,门子,驿传、库丁、民壮,修路,挖矿,修河道,漕运等等。

  其中,狱卒,民壮,库丁等有油水的,早被关系户常年霸占,与底层百姓绝缘。

  剩下的,都是些又苦又累,稍不留心就会没了性命,甚至倾家荡产,而且还得自备干粮。

  譬如漕粮运输,需自备马匹船只运送,途中若遇自然灾害,或官吏克扣,需自行承担损失。

  而且,就算运气好,没有遇到自然灾害,也还有“兵灾”——

  漕兵常以“淋尖踢斛”“火耗”等名义勒索,导致百姓缴纳的漕粮,被克扣五六成之多!

  这部分,都要你自掏腰包补上。

  当然,这种“套餐”,普通穷苦人家享受不到,专为小康之家,富农,或是触怒权贵的乡绅准备。

  往往一次均徭役,就能让他们几代积累,化为乌有,倾家荡产。

  当然,你也可以纳交银两代役,至于价格嘛,年年不同,反正由官府说了算。

  若是不服役,那就抄家罚银,判罪流放。

  你也可以弃产逃役,往深山老林一躲,那就成了黑户流民。

  各地巡检,捕快最喜欢这种,扣一个“贼匪”的帽子,就能收割人头,升官发财。

  刘家之前,就是连续三年,被抽中运粮,当时刘秀才卧病在床,只能交钱代役。

  三年下来,十多亩田产,卖得只剩三亩。

  “我家夏税,今年最少得交二两半,你家差不多也要三两多,光靠这些野兔山鸡,凑不够。

  得想办法进山,打一头大货。”

  赵磊上前捡起山鸡,收到猎囊里,犹豫了一下,看向刘晟。

  所谓大货,是指虎豹熊猪鹿等大型猎物,只有黑风山里才有。

  如今虎祸蔓延,附近村里的猎户都不敢进山,他们如今也不过是在外围的小山头打转。

  之前秦五爷几人进山,只他一人回来,十分凶险。

  但不进山打大货,就凑不够即将征收的夏税…

  “这个嘛…”

  刘晟如今身上还有几十两银,以两家的关系,送赵磊二三两都不是问题。

  只是这样一来,却是不好解释,而且容易暴露他和武嵩的关系。

  更何况,他如今有两个异兽级化身,尤其刀尾青雀,速度极快,要是想逃,轻而易举。

首节 上一节 17/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