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处与修士修炼的功法品第高低,自身的根基稳固与否,道法的造诣感悟如何……等等,都息息相关。
但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判断,即初次与外天地交汇维持的越久,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陈院师沉默了会,才道:“不错。”
“看来这位应师兄果然是修道天才。”道童有些艳羡,“也不知道要第几日,这位师兄才会出关?”
“九为数之极。”
陈院师罕见的话多了些:“玄光修士初次感悟天地,最多维持九日。”
这句话立即成了道童心中的一炷香。
接下来的两天,他都紧张无比,生怕应阐出关,直到第九日早上开静,他才松了口气:“真的第九天了!”
陈院师也微微一颔首,道:“能有这等成就的,本宗之中也不算多见了。”
“那岂不是说,这位师兄的根基,在本宗弟子中也算属上乘?”
道童奇道:“是否日后极有可能成为真传?”
“你还知道真传。”
陈院师哑然一笑,过后才道:“切记,永远勿以一时的成就去做衡量。”
“须知大道至公恒常,炼气一关做好了,并不代表日后便能走得更远;炼气一关做的差,日后也有可能弥补回来……”
“当然,前者步步领先的可能更大一些就是了。”
“原来如此……”
道童似懂非懂。
时间慢慢流逝,直到日将西斜,石壁之后才有脚步传来。
陈院师眉目微动,缓缓起了身来,道童也忙趋至其身后立定。
等待石壁之后那人转出,便闻陈院师道:“贺,弟子应阐得见天地,修成玄光。”
道童也随之一礼:“小童恭贺应阐师兄,得见天地,修成玄光。”
应阐自石壁后转出,散开的发髻已重新簪起,从静笃洞的大门外重见天宇,面上露出些许恍然。
随后,才见两人当前,又闻恭贺之声,不由微微一笑。
他驻下足,正式回了一礼,应道:“谢院师之贺,承童子之贺。”
陈院师微微点头,放下了手,才道:“尔玄光初成,我为院师,照理当有训勉予你。”
“但你能够有此成就,想来也不需要我再多赘言了。”
“时候不早,趁着还没止静,赶紧谒见院主师伯去吧。”
“院主?”
应阐微微一怔。
他知道道院中有一位院主,但从没有见过,自然也不知道该去何处谒见,于是便拱手道:“还请院师示下。”
陈院师微微一笑,竟道:“院主师伯,尔入道院之时,应当早已见过了吧?”
“啊!”
应阐这才恍然:“弟子谢院师开点。”
“且自去吧。”陈院师带着童子回到案后坐下,才淡淡道:“道途长明。”
应阐又恭敬一礼,这才出了静笃洞去,走入晚照的黄晕之中。
第74章 将离
原来,当日应阐初至道院之时,所见的那位道爷便是院主。
而如今他也知晓,院主所在的建筑匾上,题的是什么字了。
那是‘观虚’二字。
观虚阁中一如往常,空阔而清净。
院主也一如往常,垂着首似打盹,道童倒已不是旧面孔了。
新的道童是名女童,扎着两只小辫,煞是可爱,正执着笤帚打扫大堂,发觉应阐入内,同样吃了一惊,连忙跑到桌旁,唤道:“道爷,道爷!有人来了。”
院主一个激灵,顿时直起了腰:“什么情况?”
“道爷,有人。”
“何人?”
这景象当真是又一如往常。
应阐忍俊不禁,走近前去一礼:“弟子应阐,见过道爷。”
“嗯?”
院主虚着眼,似在分辨应阐的样貌。
应阐正是步入青年的年岁,又修有正统的道家法力,区区一年半载,容貌基本不见变化,气质倒是更佳显了。
“是你啊。”
院主认出应阐,也颇有些惊奇:“我道又是哪个小子,修成了玄光来见道爷。”
“我记得你是去年才到道院来的?”
应阐回道:“是,道爷好记性。”
“哈哈哈哈。”院主似觉十分中听,抚须大笑起来:“道爷可还没老。”
“昔日,道爷便已觉得,你当是块浑金璞玉,应还能有再见之时。”
“只是没想到,竟会来得如此之快。”
长辈夸赞,应阐只是谦怀听着,并未多言。
院主见状更觉满意,便差使童子道:“去把道爷的宝贝葫芦拿来。”
道童应声去了,院主这才与应阐道:“来,把弟子凭证予我。”
应阐从怀中把木符找出,院主接在手中,颇是有些唏嘘:“这木符,很快你便用不上了。”
“但也不急丢弃,等你入了本宗,登记之时还能用上。”
说话间,已又把弟子凭证还回应阐,他正不明就里,便闻院主说道:“院中修行,是以十年为期,亦有十次考校。”
“你既已经修成玄光,余下的考校便以皆得上考为记,嘉以道功九十。”
应阐意外道:“多谢道爷。”
“谢什么。”院主摆摆手道:“规矩如此。”
这时,道童恰好回到此间,喊道:“道爷,葫芦来了。”
她怀中抱着一个朱红葫芦,竟有成人高下,宽如磨盘,将其整个人儿都掩住了,因此看着只似一个葫芦摇摇晃晃朝此而来。
应阐见状不由讶异。
院主却一抚须,应道:“撒手了吧。”
童子一怔,正犹豫是否松手,那朱红葫芦却已微微一摇,轻飘飘飞了起来,在半空中倾倒方向。
应阐只见葫芦嘴中光华微烁,便有一物向他飞落而来。
那东西来得极快,应阐无暇反应,只是抬手一接,便见手中多了一颗丹丸。
丹丸拳头大小,泛着金黄色泽,触感坚硬,无味无香。
“道爷,这是……”
“这三转金丹,是道爷专为你等开炉所炼。”
院主笑眯眯道:“凡是在道院修成玄光的弟子,都有一枚。收起来吧。”
“是。”
应阐只好将金丹收起,又谢过道爷。
院主微点点头,又感喟道:“岁岁年年,道爷已经于此,相送了不知多少弟子拜入本宗……”
“望来日,再听闻你的消息,依然走在攀登大道的路途中。”
应阐略一正色,答道:“弟子定不负所望。”
“去吧。”
院主不再多说,只道:“到外山门去,自然有人接引你入仙府。”
应阐口中答是,却未离去,院主长眉一挑,问道:“还有何事?”
他犹豫片刻,才道:“弟子有一事想请教道爷。”
“说吧。”
“弟子有位好友,乃是山中雀儿成精。”
“雀儿成精?”
院主略一思索,便道:“是随你到道院来的那只彩雀儿吧?”
应阐松了口气,当日彩雀儿躲在他怀中,果然没有逃过道爷的法眼。
“正是。”应阐道:“说是雀儿成精,其实似非如此……”
他把彩雀儿的情况,大略说了一遍。
“天生聪颖,能通百言?”
院主喃喃道:“听着有些不得了啊。”
应阐惊喜道:“道爷知晓其是什么异兽?那其可能修行?”
“这个么……”
院主沉吟道:“我没见过,也说不准。”
“那弟子将其带到观虚阁来?”
院主似乎有些兴致,但思索了片刻,却忽意味索然:“不必了。”
“这。”应阐正自不解,便闻院主说道:“你想给它寻个出路,将其带入仙府就是。”
“弟子还能将其带入仙府?”
应阐更为惊喜,他本以为,自己将入本宗,只能将彩雀儿留在道院。
因此才冒昧向院主请教,想为彩雀儿寻个修行之法,没想竟能有此收获。
“你当仙府是什么地界,还容不下一只彩雀儿么。”
院主笑笑:“入了本宗,记得为其登记灵兽的身份,再向仙囿山的人请教如何助其修行就是。”
“仙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