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36节

  但那一次,一来是已止静了,二来也是事态紧急,还要带着小白猿儿,如今却不必再耗时费力。

  两人还未入鹤池坊,便已听闻其中仙鹤,清唳起伏。

  应阐忽然想起,自己初至道院,便是一头仙鹤驮着他而来。

  也不知道那头仙鹤,是否也是生活在鹤池坊中?

  鹤池坊中,几乎没有人影。

  坊中仙鹤,虽然都是道院登记在册的灵禽,但是并非道院所圈养的。

  它们只是居住在这里,并且愿意依附道院,依附本宗而已。

  因此平日里也不需要什么人来照料,只有一位当值的道人,偶尔负责登记一下,仙鹤有无异常状况,有无弟子借乘仙鹤,去向又是何处……等等杂事。

  李玄英不是第一次借乘仙鹤了,轻车熟路带着应阐,寻到当值道人,说出来意。

  当值道人也不意外,一边提笔沾墨,登记了两人的名姓何去向在册,一边淡淡说道:“师弟知道规矩吧?”

  “借乘仙鹤,要自备玉露丹为酬劳。”

  “除此之外,若你所求的仙鹤不愿,便不可以强求,坊中仙鹤不少,另寻一头便是……”

  “小弟省得。”

  李玄英揖手一礼,便带着应阐离开。

  玉露丹是一种能够洗涤杂气的丹药,不算十分珍贵,但很是为精怪所喜。

  应阐了解到此丹后,便特意在丹坊购了一些,想着能对彩雀儿有些帮助,如今倒正派上了用场。

  两人带着玉露丹,向鹤池坊的深处走去,甚至不曾如何寻找,便有仙鹤注意到了他们。

  道院弟子,来到鹤池坊中的原因,显而易见。

  很快,便有一头高大的仙鹤,飞落到两人身前,微微垂下头颅。

  李玄英取出玉露丹奉上,仙鹤却不去接,而是作出倾听之状。

  李玄英这才一拱手,说道:“劳驾鹤君,驮我们去万山舫市的舫会。”

  这些仙鹤实在聪颖,不仅听得懂人言,甚至还知道万山舫市的舫会在何处。

  这位‘鹤君’听了,还作出了深思之状,片刻,才从他手中啄去了玉露丹。

  李玄英见状一喜,便招呼着应阐道:“师兄,一齐吧。”

  应阐见着鹤君高大,驮上两人绰绰有余,而且它亦没有反对之意,这才随着李玄英一起,轻轻跃到了鹤君背上坐定。

  这时鹤君才昂起头,长声一唳,旋即双翼一振,冲天飞起。

  又一次乘仙鹤遁入云中。

  应阐已非复以往,镇定而坐,甚至不需如何保持平衡,只因这位鹤君飞行实在平稳,似还有些御风之能,一路都飞行在轻柔的清风中。

  此去毕竟遥远。

  仙鹤飞行虽快,也不可能瞬息即至。

  李玄英很快半阖上了双目,不知道在思索什么,应阐也不觉得无趣,只是望着四方,借演天珠观察着云飘云渺,有时也向下望,看看青峦叠翠、山间湖光,一一掠过。

  如此,过了约有一个时辰不止。

  鹤君忽然冲出一团薄雾,一尊庞然物,几柱险峻峰,跃然出现于眼前。

  李玄英一睁眼,道:“到了。”

  “这就是万山云舫?……”

  应阐只觉震撼。

  他虽早已知晓,云舫乃是空中楼船,却没想过,竟是如此庞然巨物。

  一眼望去,几似一座小城,泊于几座峰顶之间,上有琼楼玉宇,飞阁瑶台,行人如梭,熙来攘往,好不热闹。

  “鹤君。”李玄英道:“请落往峰头。”

  随着鹤君降落,应阐很快发觉,云舫周围的几座峰顶之上,都有光华飞起飞落,恐怕不是玄光修士,也是飞行法器。

  至于云舫之中,应是禁止飞遁。

  除此以外,山峰峭壁之上,也可见有一些人影,踏着岩石为阶起落,偶尔身上也会闪现灵光,显然正借法术之助。

  道院中的同砚,虽然基本都有修为在身,但是大多时候,都与寻常道人、道士没有差别。

  所以应阐还是首次见到,这么多的修士,纷纷显露手段。

  李玄英解释道:“这些修士,有的也是专程赶过来的,并不是都在左近修行。”

  应阐微微点头,以示理解,万山云舫每季一至,想来对于一些修士来说,也算一件盛事。

  鹤君很快落在一座峰顶之上。

  或许是因云舫每次都在此处停泊,峰顶上铺平了青石,形成一个小型广场。

  许多修士降落,或者登上此处,再通过悬边的木道去往云舫。

  应阐和李玄英乘着鹤君落下,很快吸引到了不少目光。

  倒不是他们乘着仙鹤多么显眼,而是两人身上穿着的道袍,貌似朴素,实际却极醒目。

  应阐甚至发觉一些玄光修士,打量他们的目光中,亦有艳羡之色。

  他只当做没有察觉。

  实际应阐如今也知道了,玄都派号为当世道门之正宗,并无半点虚言。

  而他们这些道院弟子,在外人眼中,其实便与玄都派的外门弟子没有区别。

  两人下了仙鹤,很快便有人迎上。

  倒不像结识,交友,而似乎是云舫专司迎客之人,穿着制式的袍子,绣有云楼纹路。

  果然,其走近前,便一拱手:“见过两位。”

  说着他的视线又转到鹤君身上,问道:“可需要为这位道友觅地小憩?舫中便有专予灵禽休憩之处。”

  显然,云舫久在道院左近停留,也对一些忌讳十分了然,甚至没有提起‘坐骑’二字。

  “鹤君。”

  李玄英问道:“我与师兄,预计要在云舫之中逗留至少半日。”

  “鹤君是到舫中小憩,还是自往山间?”

  鹤君眸中露出人性化的思索,片刻,朝两人摇了摇头,便一展翅,冲云而去。

第46章 玉池搏戏

  鹤君许是不喜喧闹,却不愿到舫中休憩。

  李玄英谢绝了那迎客之人,又婉拒了对方的向导。

  但是对方仍笑脸迎着他们,送到去往云舫的木道之前,这才离去。

  木道悬空,也不见有何物支撑,走起来却很稳当,迈开大步行将过去,便登上了万山云舫。

  到了此间,才觉方才于云天中,下望所见的楼宇阁台,竟是十分雄伟,至小者亦建有十余丈高,装潢也极华美,青紫赭红,五彩纷呈,互相之间又以悬廊相连,行人往来,摩肩接踵。

  应阐与李玄英登上甲板,朝里行去,不过三五步,便见一座白玉泉池横于眼前。

  此时,泉池前已围了许多人影,时不时便有喝彩之声传出。

  应阐有些好奇,但向李玄英相询,他却只是神秘一笑,说道:“师兄上前一观便知。”

  应阐既已来到万山云舫,倒不介意凑凑热闹,便行近了泉池一观。

  这时,他才发觉这座泉池,瞧着竟是通体浑然,似乎由一整块玉石凿成,端是十分豪奢。

  而在整座玉池之中,又有许多鱼儿,皆是白玉模样,不似生灵,却又能如活物一般,自由自在地四处游动。

  应阐瞧了一会,发觉时不时地,便会有人朝玉池中投入一枚法钱。

  每当有人如此施为,池中便会有一尾白玉鱼儿跃起,接住法钱,吞入腹中,随后又似礼尚往来般,吐出一些物什回馈。

  “这玉池是万山舫市所设。”

  这时,李玄英才道:“只要向玉池中的鱼儿,投喂法钱,便能得到万山舫市藏在鱼儿腹中的彩头。”

  “这些彩头,有优有劣,最差也是如符纸、丹砂一类,用得上的物什,但若运气到了,甚至可能开出上品法器。”

  应阐哑然道:“这不就是搏戏吗?”

  “正是。”李玄英道:“不过万山舫市也知适度,特意加了一个规矩,限定每人只能投喂一次。”

  “因此,许多人都愿意花上一枚法钱,博个彩头。”

  应阐问道:“玄英也是如此?”

  李玄英点了点头:“最初之时,是徐师兄带我到云舫来。”

  “每次,他都会在这玉池中,投入法钱一试,我也学着试过几次。”

  “没想到徐师兄还好搏戏。”

  李玄英闻言,不由笑道:“徐师兄说,他在这玉池中花费法钱,只是想要试试气运好坏,却不是为博个彩头。”

  “不过,小弟觉得,他只是为每次都得符纸、丹砂,特意寻的藉词罢了。”

  “哈哈。”应阐闻言,亦是不禁忍俊:“徐师兄真妙人也。”

  玩笑过后,李玄英才一指玉池,问道:“师兄初次到云舫来,可要试上一试?”

  应阐想了想,便一点头,从怀中摸出法钱。

  他身上的法钱,都是在山中采得灵药,售予了丹坊换来,不过一十几枚。

  但他此行,本来便是为一开眼界,试试修行界的搏戏,想来也颇是件趣事,倒是不必吝于一枚法钱。

  “如此,便让我来试试今日气运。”

  应阐说罢一笑,便屈指将法钱一弹。

  他也未如旁人一般,又是观察池中游鱼,又是等待时机感应,随意将法钱弹入了玉池中,倒是正好落在一尾白玉鱼儿上方。

  鱼儿见有法钱飞来,当即一跃,衔住了法钱吞下,随即便是一吐。

  只见一抹光华飞出,落到应阐手中,显现出来模样。

  原是一个小小瓷瓶。

  “咦?”李玄英讶道:“师兄这就中彩头了?”

  应阐打开瓷瓶,朝里一看,见内里有三枚丹丸,皆是指尾大小,嗅不见有什么香气,也不知道是何丹药。

  “这……”应阐困惑道:“且不说,这丹药有何用途,我都无从知晓,纵是能够辨识出来,我又岂敢随意服用?”

  “唔。”李玄英沉吟片刻,便道:“寻人一问便知。”

  万山舫市规定,每人只能朝玉池中,投入一次法钱,还派了专人在此管事。

  李玄英带着应阐,寻到此人,说明来意,管事立即便道:“道友勿须忧心。”

首节 上一节 36/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