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次炼气,为何能有如此收获?
应阐仔细回想着,渐渐有了些许猜测:“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我是入了‘无念无为’的妙境了么?”
无念无为,却能常驻修行,这是道家修炼的一大妙境。
先前他若入了此境,进境再快也是情理之中。
可惜这等妙境强求不得,即使知道缘由,却也难能复现得了。
否则,他距离炼气圆满亦不远矣。
应阐摇了摇头,未再挂在心上,一拂大袖起了身来,便借着峭壁上的岩石凸起,一级一级飞跃下去。
下了峰头,他仍不急回返,又到山中拾了一些枯枝干柴,这才不紧不慢回到院中。
此时,已过正午,院中竟然还是没有人在。
应阐推门而入,把拾来的柴火暂时放到一旁,又扫视了眼院落,发觉满是落叶。
他分明记得,昨日李玄英才扫过院子,怎么晃眼便又落了这么多了?
应阐只好从院墙下,拿来笤帚,一面扫起落叶,一面自言般地调侃:“树师兄,你今日落的叶,是否稍多了些?”
树师兄不知是否听闻应阐之言,竟是摇了一摇枝叶。
应阐不觉有些意外。
树师兄虽已成精,可是平时都十分‘默然’,今日怎么回应了他?
他颇有些惊奇,但再想与树师兄说话,却又没有回应了。
应阐见状,只得继续扫起落叶,不过扫着扫着,目光忽然顿在墙面的课表上。
“咦。”
山中无历日,难免模糊时间。
因此,为了不错过功课,他和李玄英每日都会在课表上,做个新的记号。
此时的课表,比起应阐出门之前,却是已又添了一笔。
“原来如此……”
应阐恍然,原来他在无念无为的妙境之中,并非只是炼气半晌,而是足足一日一夜。
难怪院中的落叶,竟比平时多些。
他扫完院子,遂又回到树荫底下,一礼:“错怪师兄,师兄勿恼。”
大树又轻一摇枝叶。
应阐摇头一笑,这才又把柴火抱起,入了丹房。
住到甲字二十六院以来,他还没有进过这个丹房。
平日里,李玄英也不会使用,所以应阐本以为,内里定是积灰不浅,没想出乎预料,竟是十分洁净。
他环视一圈,才在门檐之上,发现一张黄符。
“净尘符?”
“是那位徐师兄留下的?”
应阐眉锋一挑,可他分明记得,听讲之时院师说过,符箓不比禁制一般,一旦内里的法力耗尽,便会失去效用……
徐远在应阐入道院前,就已拜入本宗玄都。
但他留下的一张净尘符,竟然还未耗尽法力……
应阐若有所思收回目光,便将柴火统统塞到丹炉底下,研究起来。
这每个院子都有一尊的丹炉,果然只是寻常铜炉,好在还能调节火力,倒是足够他用了……
应阐塞好木柴,旋即单手掐起一个指决,轻轻一吐。
只见一道赤色烟气飞出,落在木柴之上,登时‘蓬’的一声,飞星四溅,燃起明火。
正是《灵应四十九法术集纂》中的厌火之术。
生起了火,应阐并不急着动手,且让火将丹炉热着,自往屋舍走了一趟,取来一个小布袋子。
他并不通丹道,当然不是要炼什么灵丹妙药,此次开炉炼的,正是‘药金’。
不过这次炼金,便不是因器坊的差事了。
他要做的,是为‘乾坤弓’重炼神纹!
应阐当初制乾坤弓时,尚未学过炼器,如何知晓什么药金、药银。
他只是以最寻常的镌刻法,在弓身上雕出神纹,便有了堪比法器的威力,如今再借药金为墨,为其铭刻神纹,不知又有什么变化?
材料应阐已在器坊备好,至于铭刻神纹的技艺……
他在器坊的半个月里,自然不会没有收获。
第28章 重炼乾坤弓
是夜。
应阐坐于厅中。
此时,本来挂于墙上的乌木雕纹大弓,已横置于桌面之上。
应阐面朝桌案,一手掐诀,一手虚指,缓缓点向弓身的雕纹。
伴随他的动作,才出炉的液态药金,便从一旁的容器之中升起,拧成一缕细流,缓缓落向弓身。
正是要借药金为墨,重新为其绘制神纹。
此事说来简单,其实需要十分精巧的功夫,才能做得完美。
神纹的铭刻,不容有丝毫差错,否则,其所赋予的神异,便会极大幅的降低,甚至直接丧失伟力。
所以,应阐全程屏息凝神,小心翼翼。
他御气塑形、法力雕刻的功底,确实不差,在器坊实践起来,也颇得心应手。
第一次炼制符剑,便叫丁治十分诧异,颇是称奇。
半个月下来,应阐炼制符器的技艺,早已十分纯熟,但是此时,他仍不敢有丝毫分心。
因为器坊那些符剑,铭刻的不过是极简单的玄文玉箓,远远不比乾坤弓的神纹一般繁复。
时间流逝,夜色愈深。
应阐仍是全神贯注,控制着最后一点药金,将弓身上的雕纹填满。
霎时之间,弓身上的所有神纹,似乎都被激活了般,齐齐泛起淡淡金华,一时整座厅堂,似都笼在了一层朦胧的金纱之下。
应阐精神一振。
炼制符器最关键的一步,至此便算完成,接下来甚至只需静待药金凝固,一件符器便算成形。
当然,最佳的做法,还是要以法门祭炼药金,助它凝固的同时,也将其打入器身深处,如此保证神纹稳固,符器的品质自然也更优秀。
应阐手中变了个诀,以法力将弓身裹起,一鼓作气运起法门。
很快,弓身上的金华开始收敛,直到完全熄去,厅堂之中再次黯淡下来。
再去瞧这张弓,其似乎已归于朴素。
但当应阐握起弓身,立即便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以往的力量,流淌在这弓身之中。
他油然生出一种冲动,想要挽弓一射,看看以药金重炼神纹的乾坤弓,究竟有何变化。
而且一念既生,愈演愈烈。
不过,无论如何,应阐也不可能在这屋中试箭,就是在院子里也绝不成。
他想了想,又算了算时辰,索性取来系带,将乾坤弓往肩后一系,便出了门。
这夜不仅月明,满天繁星竟也不甘黯淡。
星月光芒下的山间,亦是一片明亮。
应阐踩过溪水,走过青石板路,又沿山中小径而行,最后轻身跃上峭壁,再次登上峰顶。
今夜的云海,也不显现冷调,满天璀璨皆映其中。
应阐踏足峰顶,面迎云海,一时竟觉立于天河之畔。
“好景致,却正合我一试神弓。”
他深吸了口气,解下长弓在手,左臂直举擎于身前,随后右手朝那虚空之处一拉!
崩崩崩崩——
声声嗡吟,仿佛崩弦,弓身骤然一张,道道神纹随之泛起金光,流转不断。
应阐的面色却也随之一变。
此时此刻,他只觉得浑身气力,都已经被调动起来,似乎身躯也成了一张引满弦的大弓,必须奋尽全力,紧紧崩住。
应阐一时未作准备,不慎泄了口气,长弓顿时一震,险些脱出了手。
他忙微松开‘弦’,既惊又喜。
“没想到,重炼神纹后的乾坤弓,只是引弦,便如此费力!”
要知道,应阐入道院后,每日行乾元筑基功不辍,又有道家法力滋养,体质已非昔日可比。
虽他不曾尝试,但真奋起力来,就是山间的细松,恐怕也能拉得弯折。
然而,眼下不过引弦张弓,竟然也要竭尽全力?
应阐不由得又深深吸了口气,这才摒去杂念,再往虚处一拉,引动那不存在的‘弓弦’。
崩崩崩崩——
嗡吟再起,然而应阐两足踏定,挺躯奋力一拉,弓身终于彻底张开,形如满月。
霎时,四方风流倒卷而来,汇聚于弓弣之上,化作一支缭绕疾风的箭矢——
呼呼!
应阐指诀一松,箭矢当即挟起旋风,直射而出,贯入云海。
伴随风声的狂啸,瞬间洞穿数十丈云,仿佛真在其中划出一道‘天河’!
“这……。”
应阐目光循着眼前空洞,直到尽头,心中不由一震:“竟威赫如斯……果然不愧杀伐至宝!”
不过,他还没有惊喜太久,便又一蹙眉头。
将乾坤弓拿近一看,弓身之上竟是生出了一道细小的裂纹。
“是了。”
应阐恍然之余,不由摇了摇头。
这一张‘乾坤弓’,还是他在俗世之时所制,用的虽是百年树心,却也不算什么灵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