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邦,一个偏僻贫瘠的山村。
阿牛赤着脚,踩在龟裂的土地上,浑浊的眼睛麻木地望着天。
天是灰的,地是黄的,他的心,也是死的。
他这辈子,从记事起,就在为“黑蝎”武装组织的一个头目种地。
这片地,是他爷爷的爷爷开垦出来的。
但地契,在那个头目手里。
他每年辛辛苦苦,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的粮食,十成里有八成都得上交给地主。
剩下的两成,将将够他和瘦弱的妻女糊口。
前几天,“黑蝎”被灭了。
村里的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新来的“秦家军”,会是怎样一群魔鬼。
会不会比“黑蝎”更狠,把他们最后那点活命的口粮都抢走。
就在今天,一队穿着崭新军装的年轻人,开着车进了村。
他们没有烧杀抢掠,反而客气地把所有村民都召集到了村口的打谷场上。
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站在一张桌子后面,清了清嗓子,用一种阿牛从未听过的,清晰而有力的声音宣布。
“奉秦牧将军之令!自今日起,废除一切苛捐杂税!”
“所有土地,将重新丈量,按户分配!”
“从今往后,你们脚下的土地,就是你们自己的!你们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国家规定的少量农业税,剩下的,全都是你们自己的!”
轰!
整个打谷场,瞬间死寂。
所有村民都瞪大了眼睛,一个个像是被雷劈傻了,呆呆地看着台上的年轻人。
阿牛更是浑身一颤,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的地?
种出来的粮食都是自己的?
这……
这是在做梦吗?
“阿牛!”
台上的年轻人,念到了他的名字。
阿牛一个激灵,下意识地站了出来,身体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微微发抖。
“这是你的地契。”
年轻人将一张印着血色龙纹,写着他名字的崭新纸张,递到了他的面前。
阿牛伸出那双满是老茧和裂口的手,颤抖着,接过了那张纸。
那张纸很轻。
但在他手里,却重如泰山。
他看着地契上,用漂亮的方块字写着的自己的名字,和他家那块地的亩数。
看了许久许久。
忽然。
“哇——”
这个被生活压弯了脊梁,一辈子没掉过几滴眼泪的汉子,猛地嚎啕大哭起来。
他哭得像个孩子,涕泪横流。
他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了地上,不是对着面前的年轻人,而是朝着密支那的方向,朝着那个他从未见过,却给了他新生的人。
“砰!砰!砰!”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额头一下又一下地磕在坚硬的黄土地上,磕得鲜血淋漓。
他嘴里,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将军的大恩大德……阿牛这辈子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完啊!”
……
镇子上。
十岁的小月,正背着一个比她还大的竹筐,在垃圾堆里翻找着能换钱的塑料瓶。
她的手又黑又脏,脸上也满是污垢,只有一双眼睛,还保留着一丝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清亮。
她本该在学堂里读书。
可镇上唯一的学堂,早就被之前的军阀改成了一个仓库。
她的父母,也交不起那高昂的学费。
忽然,镇上的大喇叭响了。
一个清脆的女声,在广播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通告!通告!”
“奉秦牧将军之令,我镇将即刻建立新式学校!”
“所有六到十八岁的孩子,必须无条件入学!”
“十二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学费、书本费、杂费,全免!”
“学校,还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
小月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呆呆地抬起头。
免费……上学?
还还管饭?
她不敢相信。
她飞快地扔掉背篓,朝着家的方向跑去。
当她气喘吁吁地跑回家时,看到她的父母,正和一群邻居围在一起,脸上带着和她一样,震惊又狂喜的表情。
“真的!是真的!”
隔壁的王大婶激动地脸都红了。
“我刚才去看了!就在镇东头,那些当兵的,跟变戏法一样,一天不到,就把学校的简易楼房给盖起来了!又干净又亮堂!”
“我也听说了!新来的老师,都是从大地方来的文化人,可有学问了!”
小月的父母,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他们拉住小月的手,声音都在颤抖。
“闺女!快!快去报名!”
“咱家就算再穷,也得让你读书!让你识字!”
三天后。
小月穿着崭新干净的校服,背着崭新的书包,坐在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她的小手,轻轻抚摸着崭新的课本。
课本的封面上,印着一面迎风飘扬的,带着血色龙纹的旗帜。
她抬起头,看着窗外,那面同样的旗帜,正在阳光下猎猎作响。
她的眼睛里,往日暗淡的眼睛,却已经不知不觉亮了起来。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人生,将和这片土地一样,彻底不一样了。
同样一幕。
在克邦境内无数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不断上演。
在政务中心、兵营的加持下,克邦境内的秦家军将士,政务人员,都表现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超高效率!
第67章 世界看傻眼,秦牧他在改天换地?
克邦境内。
一个又一个偏僻的角落里。
那些世代被贫穷和战乱折磨得麻木的百姓,脸上开始出现了久违的,甚至是从未有过的东西。
笑容。
希望。
当一台台重型施工设备轰鸣着,在短短几天内就平整出大片土地,一座座崭新的,带着标准化设计的学校、诊所、住宅拔地而起时。
所有人都被这种基建狂魔般的速度给震撼了。
当一队队秦家军士兵,克邦政务人员,将一袋袋种子和化肥,免费发放到每一个分到土地的农户手中时。
那些老农抱着化肥袋子,哭得像个孩子。
当一个个蓬头垢面的孩子,被他们的父母洗得干干净净,穿上崭新的校服,背着书包,第一次走进窗明几净的教室,用稚嫩的声音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时。
教室外。
家长们泪流满面。
对着飘扬的血色龙纹旗,拜了又拜。
这些画面,被无数人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没有经过任何官方的剪辑和美化,以一种最原始,最粗糙,也最真实的方式,被传到了互联网上。
然后。
整个世界,都看到了。
一段名为《白头鹰航母压境,他却在给百姓分地盖房?》的视频,如同病毒般,在油管、推特、微博等全球所有主流社交平台疯狂传播。
视频内容很简单。
就是将白头鹰“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劈波斩浪,杀气腾腾的画面,与克邦境内热火朝天搞建设,百姓喜极而泣的画面,进行了最直接的对比剪辑。
一边是冰冷的钢铁巨兽,代表着毁灭与霸权,一边是火热的建设工地,洋溢着新生与希望。
这种极致的,充满戏剧性冲突的对比。
瞬间引爆了全球的舆论。
互联网,彻底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