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双手撑在桌面,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那桌面斑驳陆离,布满深浅不一的划痕和烟头烫出的黑斑,一道歪斜的、几乎被磨平的“37”漆字像一道陈年旧疤。
铁架折叠椅的刮擦声、沉闷的落座声、刻意压低的咳嗽声渐渐平息。
所有班长都到了。
九张黎黑、紧绷、带着昨夜战火硝烟或连日奔袭疲惫的脸,在光线不足的房间里如同浮雕般轮廓分明。
汗渍和尘土勾勒出的沟壑尚未洗净,深陷的眼窝里布着血丝,作战服上的汗碱一圈套着一圈。
他们有的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手放在膝盖上;有的斜靠在椅背,指间夹着半根没点燃的烟卷;有的则微微垂头,盯着自己磨得发亮的靴尖:
不同的姿态,映照着一日内经历战斗、转移、整理、再开会的极度倦怠。
会议室内一片沉寂,只剩营区远处传来的模糊引擎声和值班员偶尔吹响的短促哨音。
连长周东明喉结滚动了一下,终于抬起头。
他扫视全场的目光没有焦点,却像无形的探针,让在座的每一名班长都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他没有立刻说话,反而先深吸了一口沉闷的空气,鼻腔里发出轻微的“嘶”声,仿佛要将这满屋的疲惫和疑问都吸进去碾碎。
“人齐了。”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如同砂纸打磨铁锈,敲碎了寂静:
“今天……第三次会议。”
班长们的神色没有松动。
老兵们的心头像被投进石子的深潭,瞬间荡起圈圈涟漪。
第三次会议?
在这个刚刚抵达、荒凉诡异的老营区?
这频率本身就如同一份无声的命令,预示着风暴前的密云。
几个有经验的老班长互相交换了一个短暂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言语,却读懂了彼此:
事不过三,连长把所有人都拉到这间破屋里,绝不会是为了闲聊。
周东明没有看任何人,视线落在桌面那道“37”的旧痕上。
那痕迹在他眼中扭曲变形,如同一道不可知的战壕。
“会议的内容……”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字句,语速刻意放得平稳缓慢:
“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他抬头,目光再次掠过前排一班班长陆晨的脸上,又落到其他班长脸上,“但就是比较繁琐。”
老兵的心弦瞬间绷得更紧了。
九班长林浩,一个腮帮子硬得能开核桃的老兵油子,指腹无意识地搓磨着桌面的凹凸处。
他太熟悉连长这种连主管的语言风格了!
“不是什么很重要”——越是轻描淡写,后头跟着的惊雷越大。
“比较繁琐”——那几乎等同于“极其复杂”、“高度危险”或是“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的委婉说法。
林浩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以往的经历:
宣布演习强度翻倍前之前的连长也这么说,命令他们穿插百里奔袭敌后时语气更淡,还有……执行第一次高危实战任务前,那措辞也是一模一样的故作轻松!
一股冰冷的预感顺着脊柱悄然爬升。
周东明似乎没有察觉到空气里陡然加剧的张力,继续说道:
“我来说一下下一步,组织上面对我们连队的安排。”
他挺直腰板,目光变得锐利如鹰隼,那是一种战士进入战斗状态前本能的锋锐。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面……”
周东明的每一个字都像凿子刻在空气中:
“所有人的手机,都要上交进行保管。”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倒抽冷气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老兵们的神经中枢骤然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上交手机!这五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猛地烫在所有老兵的神经上!
这绝非寻常指令。
是纪律整顿?
日常任务?
绝无可能!
入伍多年的老兵们太明白这四个字的份量了。
只有在即将面对真正的、决定性的、容不得半分闪失的“硬仗”时,在任务区域将被列为高强度封闭保密区域时,这道命令才会如同铁律般降下。
那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泄密——普通任务有更灵活的管控方式——更重要的是斩断一切与外界非必要的联系!
因为接下来的环境,必然是强电磁干扰下的信息荒漠,是通讯断绝、心神高度集中的血火熔炉!
而“接下来这段时间”这种模糊的表述,更是让他们心头猛地一沉:
这不是一次突发的短促战斗,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搏杀?
需要多久?
一周?
一月?
没人知道。
未知的时长本身,就是恐惧的催化剂。
坐在角落的五班长李卫国,手不自觉地伸向裤兜,那个硬邦邦的轮廓提醒着他手机的存在。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妻子昨晚刚发的孩子视频信息,喉头一阵发干。
上交,意味着与家庭的温暖联系被瞬间切断,坠入未知黑暗的旋涡。
他下意识地望向指导员,想从中捕捉到什么安慰,却看到指导员同样凝重的侧脸。
周东明的视线扫过一张张震惊、凝重、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恐慌的面孔。
指导员适时地向前一步,开口了。他的声音比连长温和,却蕴含着同样不容置疑的力量:
“各班班长要稍微做一下班里面成员的工作。”
指导员的目光落在每一个班长脸上,尤其在一班位置上停留了短暂的一瞬:
“马上我们迎接的任务……难度非常之大!”
“难度非常之大!”
这几个字,从以沉稳著称的指导员口中说出,其警告的意味比连长那句上交手机更甚!
所有班长的心脏像被重锤狠击了一下。
指导员顿了顿,眼神坚定地扫视全场:
“所有人员的心态必须保证好!稳定是第一位的!”
第376章 收手机,切断外界联系
“要像一块岩石!风吹不动,浪打不摇!无论前面是什么,记住我们是纪律部队,是钢刀上的锋刃!”
“士气不能垮!任何怯懦、浮躁、猜疑,都要扼杀在萌芽状态!班长就是连队凝聚力的锚!”
这番话清晰无比地阐明了两点:
一,任务绝不仅仅是难度大,很可能是前所未见、挑战极限的炼狱级挑战。
二,心理层面的考验将是第一道生死关!班长们的肩头仿佛瞬间压上了千钧重担。
不仅要自己稳住,更要稳住下面那群经历了昨夜激战,情绪还在亢奋与疲惫中摇摆的兵!
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断绝对外联系的同时,将士兵的思想拧成一股坚不可摧的绳索?难题!
指导员话音落下的短暂空隙里,连长周东明低沉的声音接上,像用最坚硬的岩石填补最后的缝隙:
“具体的情况,等明天下达了正式的通知之后再说。”
他的目光炯炯,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回去之后,先把手机收上来!”
一个“先”字,如同指挥刀劈开迷途,明确了当前最急迫的动作——切断联系!
“然后该正常训练就正常训练好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老兵们解读出的却是:
维持住连队的基本运转节奏,让士兵们有事可做,保持身体和神经的紧张度,绝不能因收手机而引起猜测和恐慌的扩散!
仿佛战马在临阵前,仍需放它们去熟悉场地、活动筋骨,避免无谓的焦躁消耗。
就在众人消化着“正常训练”这意味深长的要求时,一阵清晰而沉重的引擎轰鸣混合着车辆碾压碎石路面的“哐啷”声,由远及近,如同闷雷滚过营区上空,穿透了二楼不算隔音的墙壁,清晰地灌入会议室每个人的耳中。
听声势,绝对不止一两辆车。班长们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窗外。
周东明侧耳倾听了一瞬,那引擎声浪似乎在营区深处停驻。
他脸上的肌肉绷得更紧了,眼神深处闪过一道混合着警觉、审视和凝重的光。
他没有望向窗外,反而直视着满屋子疑惑的班长,继续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冰屑落入滚油,让刚刚还在咀嚼“正常训练”的班长们瞬间寒毛倒竖:
“另外。”
连长补充道,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要将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镌刻在班长们的脑海里:
“这次执行这项任务的,不单单是我们一个单位。”
顿挫!这句话像一道无形的沟壑,划开了认知。
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连那些最沉得住气的老班长,如炮侦出身的三排长林浩,也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不是独立任务?协同作战?
果然,周东明接下来的话,如同重锤接连砸下:
“还有三个陆军的特种单位!”
“陆军”、“特种单位”
!六个字如同惊雷!所有班长的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攥紧。
老班长们迅速在脑海中构建信息:
楼下那群松枝绿臂章、带着簇新QBZ-191的陌生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