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飞鹏已经在对面坐下,正和旁边一位同是炮兵转过来的二期士官低语着什么;张天扬性子急,大大咧咧地占了张靠前的位置,正转头和另一侧看起来是侦察兵出身的班长低声交换着什么。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演习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进入新连队时的那种谨慎打量与微妙的探究。
这份打量,很快就化作了无声的认同。
九位班长——一排的一班陆晨、二班邰飞鹏、三班张天扬,二排的几个生面孔老兵,三排的两位同样年纪不小的士官——互相间的目光在桌椅间穿梭、碰撞。
空气中那点本就不算浓重的陌生感,随着一张张熟悉或至少眼熟的面孔被认出而迅速消散。
窃窃私语声渐渐多了起来,带着些许笑意和点头致意。
有人拍了拍旁边人的肩膀,低声说:
“老王,是你啊?这下好了,老搭档变新邻居了。”
回应的人也是咧嘴:
“可不,旅里折腾一圈,换汤不换药。一群老油条凑一块儿,分啥活都好办,总比塞几个愣头青强!”
第213章 即将进军高原地区
陆晨靠向椅背,那份紧绷的心情悄然松缓了许多。
他心下想着:都是各连的老底子、老把式了。
一排这几个自不用说,二排、三排那几个,他就算记不住名号,也记得住那张脸或那种做事的架势。
组建新连队或许仓促,但挑出来的班长都是经过实战考验的骨干,没有水货。
分任务时该是谁扛就是谁扛,往后合作起来,至少心里有底。这份集体感,虽未言明,却在九人无声的眼神交流中悄然成型。
会议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打断了所有低语。
众人立刻挺直腰板,正襟危坐。连长周东明那熟悉的、带着沉稳步伐的身影率先走了进来,脸上是惯常的严肃,却掩不住眼底看到老部下时的微光。
他身后跟着指导员田瀚。
指导员皮肤黝黑,眼神温和而透着股平易近人的暖意。两人走向会议桌的首位,动作利落地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连长周东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座的九位班长,低沉而清晰的嗓音立刻压住了屋内的任何杂音:
“都到了,好。”
他将双手按在桌沿,语调平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先简单说几句。这次全营大洗牌,把咱们这班子兄弟爷们凑在一起,不容易。”
“刚打完演习,我知道大伙儿骨头缝里都还累着,但该转的弯就得转过来。”
他顿了顿,视线在每个人脸上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咱们现在是尖刀一连,什么概念?旅里最锋利的刃!往后担的任务,只会比以往更重、更繁、也更危险。”
“今天让大家碰个头,就是提个醒: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配合上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别把老五连、老三连那些小九九带过来。”
“这口饭没那么容易吃,大家心里得有个准备——以后流的汗、担的责,只会多,不会少。明白吗?”
这番话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客气的修饰,直指连队未来的方向,更强调了即将面临的挑战。
班长们全都绷紧了表情,无声点头。
周东明见状,微微颔首示意,便把话语权交给了身边的指导员田瀚。
指导员田瀚清了清嗓子,声音温和许多,脸上随即浮现出一个为手下着想的老大哥式的笑容:
“连长说的在理,但咱们也得把兵的日子过下去不是?都是带老弟兄的,谁家里没个牵挂?”
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透出暖意:
“连长的话重担子在肩,我这头得给大家伙儿留点缝儿透口气。”
“旅里刚给了风声,接下来有半个月的‘空档期’,是休整期也是缓冲期。”
他语气放得更缓了些,带着体恤的意味:
“我知道大家不少有家有室的,家属来队探亲的,或者家里有急事的,趁这个窗口来找我,我尽力给协调请假。”
“连里的年轻士官们也一样,当兵也得顾日子。”
他特意环视了一圈,目光在几个年纪较长的士官脸上停留了一下,仿佛是体谅他们背负的负担:
“你们带兵不易,自己也得松弛松弛筋骨,养养精神头。该休假的打报告找我批条子,别苦了自个儿、也苦了手下的弟兄。”
“部队是大家的家,我就是那个管生活琐事的管家——有难处,只管开口。”
田瀚说话时,始终挂着那副“为老兄弟们操心”的神情,话里话外都是为手下老兵着想的意思。
他最后笑着扫了遍所有班长:
“所以啊,这几天心里头也别光想着负重爬高墙了,该盘算怎么好好歇歇、怎么安排好手下伙计的日子,也得好好想想啦。”
这番话软硬兼施,让紧绷的会议室气氛无形中松快了不少。
班长们虽未表露过多表情,但眉宇间已有不易察觉的微动,那是认同和理解在悄悄滋长。
会议接近尾声,连长周东明等待各排排长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一排排长刘锐、二排排长是张营长手下的老骨干、三排排长则是刚从其他连队调来的,都是些眼熟的面孔和靠谱的老把式。
见排长们都介绍完毕,连长周东明清了清嗓子,那份熟悉的沉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重量压下会议室的空气。
他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地点破了指导员田瀚方才提到的“空窗期”结束后更重的担子。
“行,排长都认识了,接下来的安排大伙儿心里也得有数。”
周东明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座的九位班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地敲在每个人心上:
“刚才指导员说了,给大家争取了半个月的休整、调休时间,这是旅里体恤大家刚磨合、刚完成大考。”
他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按在桌面上:
“这半个月一过,咱们连,还有二连,接到的命令是立刻北上,进驻高原地区。”
听到“高原地区”这四个字,在座所有班长的眼神瞬间都凝了一下,彼此交换了几个心领神会的视线。
没有人发出惊呼,但那骤然加重的呼吸和绷紧的肩线无声地表明了一切。
都是常年摸爬滚打在特种部队的老兵油子,太明白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了。
“驻训,时间不会短。”
周东明的声音带着钢铁般的冷静,继续说道:
“同时,要配合那边的兄弟单位,组织一场大规模的高原高寒地区联合实兵演习。具体细节后续旅部会下发方案。”
他顿了顿,给了大家几秒钟消化这爆炸性的信息。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纸张偶尔的翻动声和排长们笔尖记录的沙沙声。
“任务的重要性、艰苦性,我就不再赘述了。”
周东明的目光在每位班长脸上停留片刻:
“高原驻训和演习,对体能、装备、协同、心理都是极限考验。”
“回去后,都把精神头提起来,给班里的老兵、新兵都吹吹风,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接下来的日子,会很忙,很难,但咱们是一连,最锋利的那把刀,就得用在最硬的骨头上!”
第214章 休假休假!
这话一出,所有班长,包括陆晨在内,心中都再无半点侥幸。
连长的话说透了现实:
每年真正安稳待在旅部营区的时间少之又少。这难得的半个月喘息之后,迎来的将是又一段漫长的、几乎连轴转的磨砺时光。
高原的风雪和实战演练的硝烟,已经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会议结束的命令简洁利落,班长们鱼贯而出,脚步都比来时沉重了几分。
回到班里的第一件事,不约而同的,就是抓紧时间统计休假申请。
这半个月的休整,是风暴来临前最后的归港机会。
陆晨推门走进一班崭新的营房,米飞和正在整理电脑线的瘦猴立刻看了过来。
陆晨没有任何开场白,直接走到两人面前:
“米飞,瘦猴,指导员说这半个月鼓励休假,处理私事。你俩怎么说?家里都有安排吧?需不需要休假?”
米飞和瘦猴几乎同时眼睛一亮,迅速点了点头。
能休假探亲,尤其是在即将迎来艰苦驻训之前,自然是求之不得。
然而,米飞脸上欣喜的笑容还没完全展开,就化作了作为班副的担忧。他眉头微蹙,认真地看向陆晨,压低声音问道:
“班长,刚才会上连长说接下来……?”
他用眼神代替了后面的话,暗示那高原驻训和演习的重大任务:
“要是马上就有大动作,我这一走,班里的火力点和协调……”
米飞后面的话没说完,潜台词很明白:作为核心骨干,他担心自己休假可能影响班里的战斗力。
陆晨一听,立刻把眼一瞪,那表情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胡话,他扬起巴掌作势要拍米飞肩膀,语气中带着惯有的、玩笑式的严厉直接打断他:
“扯淡!有演习那你也得去休假!”
陆晨的声音提高了几分,透着不容置疑,
“你对象在家眼巴巴等多久了?啊?你心里没点数?该回去看看就给我麻溜回去看看!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班里有我盯着呢!用得着你操这份闲心?该休就休,别磨叽!”
“本来我不在的一年里面,你也没有功夫休假,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休假,这你能忍住不回去的?”
“反正你给我去休假,马上就去连部领假条。”
“先休十五天的,分开休,剩下来的过年的时候,再给你都休完。”
这话半是命令半是调侃,特别是点出米飞对象等他的事,把米飞噎得一愣,脸上瞬间有点不好意思。
但那调侃里深藏的关心和对班副个人生活的体恤,米飞却感受得一清二楚。
他肩头的担忧卸了下来,咧开嘴无声地笑了,再不多说一个字,只是用力点了点头。
处理完老兵的休假安排,陆晨转向全班,提高了些声音,带着一丝宣布好消息的意味:
“都停下手里的活儿!刚才会上连长说了,旅里给我们匀了半个月的空窗期!没有紧急任务,没有野外拉练,就待在营区好好休整!”
“该歇的歇,该处理家里事的处理家里事,都给我把精神头养好了!”
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瞬间在营房里激起了强烈的反应。
原本还有些许收拾行装的细碎声响刹那间消失,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地长舒了一口气。
连空气似乎都松弛了下来,那股自下特大开始就压在心口、经历一个月魔鬼特训又紧接着高强度大考的紧绷感,在这一刻被短暂地卸下了。
胜利的喜悦之后,累积的身心疲惫此刻终于得到了一个释放的窗口。
苏宇泽的反应最为迅捷。
他几乎是本能地摸出了自己的安卓手机,嘴角不自觉就咧开了一个藏不住的笑。
他想第一时间告诉远在武汉的白灵秀这个好消息:
“灵儿,总算能喘口气了!有整整半个月的空闲!等安排外出,我就去武汉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