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映竹三人也凑过来看,眼见已经有了小半桶,她们也感觉可以回去了。
于是当即返航。
返航不翻石头,就很快。
不过半路上,花君树忽然看到附近有两只鱼在游,就碰了碰李衍。
“哪里有鱼。”
江映竹听到,也看过去,是两只小鱼,只有手掌长。
两只鱼被困在河滩的一个洼地,周围较高的石头挡住了游出去的通道。
“不知道是不是下雨涨水游到哪儿被困住的,走!我们去救它们!”
看出来梦梦和学姐感兴趣,江映竹带头说。
四人当即靠近过去,三双手在不深的水里摸鱼,很快将两只小鱼摸上来,丢在桶里。
“收获满满!”江映竹嘿嘿一笑,然后就看到李衍的斜着她。
“你那是什么眼神?”
“你就是这么救鱼的?”
闻言,江映竹还没说话,梅梦倩反而有点不好意思。
“那咋了!”江映竹可不会被李衍骗到,这个人再装好心。
“这俩鱼没有我,肯定活不到明年,我吃了它们,让它们变成我的一部分,能多活好几十年。”
江映竹还要继续扯,忽然看到岸边放鞋子的地方,鬼鬼祟祟的走出来两个小孩儿。
她当即暗道不好,“哎,你们两个,走远点!!”
然而那两个小孩一见自己被发现,抓起她们鞋子就开始跑、
第361章 嗨呀一般般
“小小年纪,就学会当牛郎了,要不得!”
见状,李衍灵力点出,两个小孩当即摔倒。
“你们谁家的,敢偷东西!”上得岸来,江映竹看着两个地上龇牙咧嘴的小孩子质问。
“我没有!”一名小屁孩仰着头。
“嘿!”江映竹脾气就上来了,这种没监控的地方,她还能被小屁孩欺负了。
“砰!”
抬脚两脚,把两个刚爬起来的小屁孩踹翻,两个小屁孩眼泪顿时出来。
“哭什么哭!刚哭我回去就找你们老师,给你们布置写不完的作业!”
俩小屁孩儿声音一停,怯怯的看着她,不敢说话。
好凶!
李衍摇了摇头,拉着她走了,边上梅梦倩和花君树拿起他们的鞋子,也跟上,
等到走远一点,梅梦倩才问:“竹竹,你不怕他们家长找上来吗?
“那有什么好怕的,我吵架从来没输过,打架也没输过。”
梅梦倩沉默,竹竹无敌了。
李衍见状给她解释了一下。
“这俩小孩应该就是邻里附近的,大家肯定明白他们什么样,那俩家长不好意思来的。”
“那要是来了呢?”花君树问。
“那他们就来呗,到时候肯定见不到我。”
江映竹嘿嘿一笑,她的脸周围人肯定是认得的。
但她家又不在这边。
一想到这俩不要脸的小孩儿家长大老远跑去理论,自己人不在。
江映竹就觉得好笑。
问了自己的笑话能成立,她决定这几天不回家住,就和梦梦学姐住李衍家。
四人提着桶回到李家门前,梅梦倩和花君树兴致勃勃的开始刷螃蟹。
先简单洗一遍,然后放在清水桶里,加点酒盐让它们吐沙子。
章秀英出来看了眼,顿时笑道:“这么多啊,你们怎么吃?”
“清蒸呗,吃不完奶奶你家狗可以吃。”江映竹说。
“那挺好。”章秀英当即点头,“我正准备蒸一点包子呢,待会儿一块儿做了。”
这话一出,梅梦倩和花君树都有点不好意思。
“奶奶,不用这么麻烦的。”
“麻烦什么啊,国庆呢,过两天中秋,那不得吃点好的。”章秀英寒暄了两句,就又要去厨房忙活。
见状,花君树目光微动,也起身跟了上去。
李衍见状,好奇学姐打算怎么做,也跟上去。
梅梦倩忙着看小螃蟹吐沙,江映竹则在班群里大秀自己战果。
正聊的热火朝天。
章秀英倒是注意到了后面俩人,刚才是没在意,以为他们要进堂屋拿什么东西。
但等进了厨房,两人也跟着进来,她就意识到不对了。
“小花,小衍你们这是干啥?”
“奶奶,我也会做饭,来帮你。”花君树主动话说。
李衍见状,“我就看看。”
“哎呦,小花还会做饭啊,了不起。”章秀英夸奖了一句,本来想拒绝的,毕竟哪有让客人帮忙的道理。
不过见到小姑娘眼中那份坚持,她就知道自己劝不动。
“你第一次来是客,怎么能动手?这样,小花,你给我烧火,李衍你来打下手。”
李衍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份,他是来看戏的。
见状就点了点头,顺便看了眼厨房的布置。
燃煤的坛子上搁着砂锅,里面有鸡肉的香味,李衍打开看了眼,是山药炖鸡。
这个是自己小时候喜欢吃的,每年回来奶奶都会做,可惜自从那年老人脑溢血去世,就没再喝过。
李衍垂眼,放了两颗新鲜的枣子进去。
章秀英瞅了眼,没说什么。
让他帮忙把青椒洗洗,去蒂。
李衍答应一声,顺手塞给她两个枣。
“我自己种的,奶奶尝尝。”
“你还搞这个。”章秀英讶然,想也没想咬了一个,顿时眯起来眼,精神头都足了不少。
“不错不错,好吃。”
“好吃我还有,这次带了一包回来,放堂屋柜子上呢。”
“行。”老人家笑呵呵点头。
要是李衍说这外面大几十块买的,她肯定就不乐意。
然后说不定明年地里就要多两颗枣树。
于是下午的剩余时间,李衍就在厨房打下手。
花君树就一直坐在灶口烧火。
李衍观察了一下,发现学姐微微眯着眼睛,嘴角带着一丝丝惬意的微笑,很享受的样子。
“学姐很喜欢烧火吗?”
“嗯,很温暖。”花君树点头。
“我也喜欢烧火。”
“那我让给你。”
闻言,李衍连连摆手,“不了不了。”
这时候,江映竹闻到蒸包子的香气,从后门进来,听到她们对话,于是说:
“烧火有什么好玩的,明天名为烧荒!”
“啊?”花君树一愣。
“就是地里没用的苞谷杆杆。”
“哦。”
花君树点头,想起好像从哪里听说不能焚烧玉米秸秆,便问:
“不是规定不能烧吗?”
“不知道啊,我家年年烧。”江映竹摊手,“专家都是莎比!”
李衍倒是想起,这边还是到了一九年才真正执行起来规定。
不过由于那次大疫,很多人索性就不种田了。
这里人大部分是由于拆迁迁移过来,那一两块地也就图一个乐呵。
靠它挣钱不如上街要饭。
晚霞漫天,秋风飒爽。
李道国带着大孙子李豹,将稻床上的苞谷用尼龙布盖了起来。
空出一个地方,搬来桌椅,露天吃饭。
其他人家门前形单影只端着碗的,就都看过来。
察觉到这些目光,老人家顿时得意洋洋。
然后让李豹去帮忙上菜,自己走到路边吆喝。
“老杨,吃饭呢,吃的啥!1”
“盐菜炒蛋。”老杨不是很乐意的回答,然后就听到对面老李哪壶不开提哪壶。
“吃得好!你儿子呢,没回来,咋就一个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