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秦婉瑜郁闷的点头答应,看来以后不能改了,想到办公室的事,随即说道:“我感觉大姐可能有点小心思。”
显然,她还在为侄子的事耿耿于怀。
联姻什么的她从不会反感。
这种替何家联姻让她心里有些不舒服。
“有肯定是有的。”
郭振阳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在说。
她可不希望后宫起火。
作为妻子,适当的时候要大度一些。
何琼的心思他怎会不知,对于自己她绝对是毫无保留的那种,对儿子他会和自己玩心眼。
这种事情郭振阳也不能去说什么啊。
归根结底还是家庭的缘故。
虽说,自己一视同仁。
有些事情上面还是做不到啊。
就算自己愿意,父亲恐怕也会不肯,老爷子那边也一样,甚至连秦婉瑜都会有些意见。
最后,导致秦家那边也会有想法。
那些有利益牵扯的人也一样。
何家心思虽然有,不过结局却是好的。
伴随郭振阳那些儿子开始长大。
不止是何家会有心思,何琼也会有心思,就连萧穗子和秦婉瑜两人,也一样会有心思。
当妈的不为自己的儿女着想我谁去想。
这种事情郭振阳自然不会说。
他能做的,就是劲量将一碗水端平。
“还有个事要和你说下。”
“什么事啊。”
“云涛和赵書记的儿子在一起玩。”
裴云涛是家里的老三,老大何浩云是何琼生的,老二裴天华、老三裴云涛、老四秦继业,都是秦婉瑜姐姐生的,都是她的继子和亲侄子。
秦婉瑜对这些侄子都当成了亲儿子。
伴随他们一个个开始长大。
对于他们的行程也是越来越关注,生怕被他人利用,或是学一些不好的东西。
赵立春和丈夫本就有些不对付。
现在双方儿子走在一起。
赵瑞龙年龄比云涛要大个七八岁。
秦婉瑜潜意识内,自然是赵瑞龙带坏他的孩子。
“赵書记的儿子赵瑞龙……”
郭振阳眉头微皱,裴云涛是他第三个儿子,也是亡妻生的第二儿子,今年刚好二十岁。
由于老三读书比较早的缘故。
小学的时候还跳过级。
这也导致他十六岁就上了大一。
今年上大四,等六月份的时候就要大学毕业。
这小子对于从政和从军没有一点兴趣。
老三也和他聊过,说等大学毕业,他要从商,做一个隐藏在幕后,操控一切的大商人。
“对,就是他,赵家的老三。”躺在老公怀中的秦婉瑜轻轻点头,赵家老大和老二都是女儿,赵瑞龙算是赵立春唯一的儿子。
那小子在汉东的名声也不怎么好。
通俗点说就是个超级纨绔。
“我知道了……”
“让他明天去我办公室。”
郭振阳也要和老三好好聊一聊。
赵書记的儿子赵瑞龙可不是个省油灯。
他和老三在一起,打的什么主意,郭振阳心里和明镜一样,他也不允许老三和他混一起。
“好……”
秦婉瑜将放在茶几上的手机拿了过来,直接给老三打去电话,让他明天上午去汉东省委.
第七十四章【郭振阳五十五岁前必须要进入中枢】
岭南,某处宅院内。
李元政正和他的父亲坐在一起。
他也将郭振阳给他打电话,还有何家的事情,以及关于女儿嫁给对方儿子的事说了下.
如今的葉家虽然是李~元政当家。
葉家的真正幕后掌舵-人还是他的父亲。
“爸……”
“您对这事怎么看的。”
相比父亲的内敛,李元政心里很清楚,自己显得还有些嫩,因此回来就问父亲的-意见。
“你知道我们葉家为何能一直富贵嘛!”
“因为我们从来不站队。”
“对,从来不站队。”葉老爷子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无奈道:“这次却不得不站啊。”
“为何……”
李元政还是有些不理解。
从汉宗皇帝开始他们便一直稳居幕后。
不管京都如何,他们都是看戏,往往都是等确定了以后,葉家便直接过去表示衷心如何的。
几十年的时间到现在一直都是如此。
“到了不得不站的时候啊。”
葉老爷子无奈叹了口气,不止是他们,就连曾经一些老伙计,恐怕也都要跳出来吧!
上面的一些位置已经出现了饱和情况。
伴随下一届的人走上前台。
帝国一些位置,基本全部都被瓜分。
并出现了基因传承的情况。
他几乎能够预料到,下下个棋局,那场面恐怕会空前强大,倒下的人也比前面要多的多啊。
就连某些老古董也会找到陆续的清算。
无他,主要是内部矛盾问题。
当矛盾达到一个巅峰时。
只有两种办法解决。
第一,利用外部矛盾来缓解内部矛盾。
第二,将内部的矛盾问题解决。
最为保守的是第二个。
哪怕你选择将外部的矛盾转移。
那也只是暂时性。
那也只是为内部矛盾争取时间。
类似一些婆罗门的情况,已经开始在全国一千多个县城陆续成型,当他们固化的那一刻。
底层走向中层的渠道将会被堵死。
同时,中层走上高层的渠道也会被堵死。
高层走到顶层也被堵死。
可想而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以及前面的七百多年战国史和商朝历史。
他们都始终逃不过一个定律。
王朝百年,必有内乱。
这个内乱就是上升渠道被封死。
解决内乱的办法,就是将封锁的渠道打通。
如今,上面就出现了这问题。
看看天宫大战就知道。
短短半年时间空出了七八个位置。
恐怕到了今年年底,至少会空出十几个任职,算上那些退休的,至少也有三十多个啊。
能被他称为位置的也就那些正省。
“您是说老旧更替。”李元政眉头微皱,他想到了当下岭南省的情况,现在的岭南就出现这情况,下面的人变得有些躁。
“是啊,老旧更替。”
葉老爷子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情况和当初是那么像。
看看黄埔军校就知道。
为什么说黄埔前六期才是真正的黄埔生。
六期以后,很难看到有出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