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第380节

  ……

  有人说,搞情怀沈铭恩真的是很有一套……

  这话也对也不对,不对的点在于沈铭恩并没有刻意搞情怀,而是要诠释某些情怀,只能靠某些特定的事物。

  比如歌词里提到的文化地标一般的长城、长江、黄山、黄河!

  这些景象,都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名胜风景,但写在歌词里,却早已脱离了单纯的风景描写的范畴……

  在歌词里,它们不仅仅是风景,更是每一位华人内心里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图腾”!

  无论身处何地,看到这些符号,都能够瞬间联想到“故乡”,瞬间唤醒文化记忆!

  歌曲演唱至此,已然过半,《我的中国心》这首作品里面似乎并没有很明显的主歌、副歌之分,全程下来都是在用一种演唱者“情绪近乎满溢出来”的方式去演唱的……

  镜头给到沈铭恩,很多人会发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跟在场很多华侨一样的眼神,都有着同样的对祖国的思念。

  【喔!!!】

  国内那边同步直播的直播间里,评论区在这一刻几乎要刷炸了啊!

  【绝了!】

  【这歌真绝了!】

  【这个旋律我感觉在我心目中能排得上沈铭恩作品里的前三了!】

  【?为什么是沈铭恩作品?放眼整个华语乐坛,也能排得上前列!】

  【呵,别拿华语乐坛那些流行情歌来比,那都是些什么奥利给啊?】

  【这才是作为一位国人应该听的歌!】

  【噗……忽然有种预感,感觉这歌估计在海外华人群里,应该会很火!】

  【对对!尤其在马莱那边有可能会被拿给当地华人的孩子听!】

  【马莱那边的华人没得说!】

  ……

  《我的中国心》延续了沈铭恩一贯以来的风格,其旋律朗朗上口,并且非常的具有辨识度和记忆性。

  这种歌曲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在于你只要听上一遍这首歌,你就会发现这个旋律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个“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你的脑海里,别说刻意去想能不能一下想起来了,刚听完的那段时间,可能你不去想,脑海里也好像没法儿点“暂停键”一样,不断地来回往复循环这首歌。

  一般来说,这种非常非常“洗脑”的歌曲,都有一个通用的名字,那就是:“口水歌”!

  但是很明显,沈铭恩的作品明显不是口水歌,试问哪一首歌颂祖国正能量的歌曲,有人敢说是“口水歌”呢?

  沈铭恩的作品,一直以“意义深远”为特色,每一首作品单独拎出来都是能够“上教材”的类型,这样的作品首先不可能是口水歌,其次如果有人敢说它是口水歌,那就等着被“口诛笔伐”吧!

  那如果不是口水歌,什么样的歌曲,还能够达到这种效果?

  金曲!

  可以永久流传的金曲!

  这样的曲子,是仿佛能够印刻在人们的DNA里,被人不断地传承下去的!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沈铭恩的每一首作品,真的就拥有着这样的魅力!

  说来也是搞笑……

  评论区有人在讨论沈铭恩这首《我的中国心》“上教材”的事情。

  事实上在很多人眼里,沈铭恩很多作品,尤其是《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时期的那些个军旅歌曲,每一首都是足以上教材的作品。

  这些作品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无论是教导学生时期的儿童、少年们勿忘国耻还是宣扬民族文化、民族自豪感,都是非常有用的。

  这首《我的中国心》,目前为止的演唱片段,很多观众都觉得非常的适合在海外华人之间流传,让他们拿给他们的孩子们听,让他们始终记得,无论何时,在遥远的东方,都有着一群跟他们同样肤色、同样人种,说着同样语言的人。

  那是一个大家庭,那个民族,叫做中华民族!

  ……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

  舞台之上,沈铭恩将放在话筒支架上的话筒取了下来,开始沿着舞台边缘走动……

  边走边唱,声音具有磁性,且非常的有“压迫感”。

  有一说一,晨曦乐团的这个交响乐团水平还是很可以的,《我的中国心》的编曲又非常的满,正常情况下歌手的声音是很难压得住如此“澎湃、汹涌”的伴奏的。

  可在这般情况下,很多人的耳朵里,感觉真就全都是沈铭恩的声音,甭管伴奏再如何澎湃,沈铭恩都给人一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感觉。

  没办法……

  谁让他的演唱,总是那么考究呢?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演唱方式,在演唱《我的中国心》的时候,沈铭恩通过胸腔共鸣强化了冲击力,使得“中华的声音”既指歌声,也暗喻民族觉醒的呐喊。

  加上高潮部分相对“澎湃”的演唱方式,你说伴奏怎么可能压得住他?

  裆燃,这跟歌词深刻的内涵也必不可分……

  歌词里提到了“血”,“血”,即“血脉”,象征生理基因,歌词里还有一句“中华的声音”,这句歌词则代表了文化传承……

  整句歌词将“生物遗传”与“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构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雏形。

  ……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

  来到最后一阶段收尾前后,沈铭恩的嗓音逐渐高昂,乐团那边给到的乐器声音也愈发激荡,本来所有人在聆听这首歌的时候就全都沉入进去了,情绪完全跟着歌曲走,在沈铭恩提高分贝,变转唱腔的时刻,所有人都有种“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感觉!

  国内那边同步直播的直播间里有个人说:

  【我一个不怎么爱听红歌的,头一次在听一首红歌的时候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年轻的朋友其实很多对这种“家国情怀”是不怎么理解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长、见到的事情多了、见到的人多了,对国外的各种事情有所了解之后,多多少少的也是会理解一些,身在他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却又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回去就回去的感觉的……

  而对于沈铭恩歌词里写的那句“洋装虽然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很多人也给出了“具象化”的故事。

  比如说当年战争时期,海外华侨捐款的事情……

  知道国民政府当时为啥那么有钱吗?

  三分之一是海外华侨募捐的!

  在那个年代,他们的捐款金额高达50亿M元,几乎可以养活300万抗日将士!

  有些人甚至是变卖家产,曲线救国!

  老一辈华侨在祖国危难之际同样伸出援手,哪怕人不在国内,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尽一份力……

  每一位华人都有这样的一份“爱国之心”,这是外国人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的东西。

  现场,【丝路繁花】剧团的直播镜头扫过台下的很多观众,你会发现在场的很多来看演出的华侨同胞,脸上都弥漫着几分“感慨、感动”之情。

  尤其是一些个年龄看上去不小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有几位是真的“老泪纵横”啊!

  镜头扫过去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或许充满了浑浊,却也在反射着晶莹的光芒。

  一句“中国心,,道尽了多少思念情!

  今天这场演出,沈铭恩歌词里的一句话,大概会让在场乃至于日后聆听到这首《我的中国心》的每一位海外华人都记住,那就是: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

第287章 举头望无尽灰云,那季节叫作寂寞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

  随着最后一句歌词演唱结束,沈铭恩将话筒从支架上抬起来,当时他的目光扫过现场的很多观众,接着拎起话筒,对着大家说了一句:

  “感谢今天每一位到场支持的华侨同胞,在这里想跟大家说的是,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心中一样亲,谢谢!”

  话音落下……

  沈铭恩对着镜头,对着现场的观众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深鞠一躬。

  下一刻……

  “啪啪啪……”

  “喔!!!”

  掌声雷动。

  欢呼雀跃的声音几乎要将整个会场淹没,剧场的顶棚仿佛要被掀翻了一样。

  “好!”

  “唱得好!”

  “这歌好听!”

  夸赞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国内那边的同步直播在沈铭恩的《我的中国心》落下帷幕的那一刻,相关评论区也全都在刷:

  【好听!】

  【不愧是红歌代言人!】

  【又是一首可以永久流传的经典歌曲啊!】

  【你可以永远相信沈铭恩!】

  【这歌绝对有利于海内外华人团结!】

  【意义太重大了!】

首节 上一节 380/3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