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若璃操作着包间的平板点单。
“龙总,公司里都快炸了,你在这里躲清闲啊?”
“哪儿有。”
两人先随便闲聊了两句,不一会便响起了敲门声,一杯刚做好的拿铁送了过来。
苏澄惊讶,龙妈竟然给自己点拿铁?
“他家拿铁很不错,你可以尝尝。”
苏澄看着这个端上来的杯子,犹犹豫豫看了半天。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苏澄现在都不太敢喝外面的东西了。
再加上这里是绝对的隔音私密空间,龙妈要是在这里跟自己发生点什么都不会有人知道。
苏澄看着龙若璃,他在想龙妈会不会学马姝宁也把自己给药了啊!
她要把自己给药了,那就牵扯到道德和论理层面的问题了,自己就不得不受她的掌控了。
龙若璃向苏澄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怎么,还怕我给你下毒啊?”
“有点怕。”
龙若璃瞪了苏澄一眼:“我揍你就好了,赶紧喝!”
苏澄小小的尝了一口,发现这杯拿铁竟然还是高糖的!
“太甜了!”
“好喝吗?”
“还不错?”
紧接着,苏澄便问起了江疏月升K10的事儿。
“龙总,我听江组长说,你要给她升职是吗?”
“对啊。”
苏澄试探性地询问:“有什么说法吗这里面。”
“什么啊,你想听到什么说法?”龙若璃很快就否认了,“没什么说法。”
“她升K几跟你有什么关系?”
啧……
说是这么说。
但还真的跟苏澄有点关系。
“龙总,那我就直接说了。”苏澄想了想还是打直球比较好,省的一层二层三层五层的在那想了,“我觉得这会对我在RK的权威进行削弱。”
“啊?你这样想的啊……”
苏澄寻思你啊什么啊,龙妈这么聪明总不能没想到这一层吧?
龙若璃没有直接对苏澄的担忧解释,而是反问:“你打算一直在澳岛待下去啊?”
“当然不是。”
“那不就得了,澳岛这小地方有什么好的,我还打算带着你去上沪呢。”
嗯?
苏澄突然反应过来了。
他知道龙若璃为什么找一个这么私密的空间了。
这就是原因吗?
自己马上就要被调离澳岛了?
既然是悄悄话,那肯定不是老东西的意思,应该是龙若璃或者白总的主张?
“不一定,还不知道总部那边的意思呢。”
苏澄明白。
龙若璃还不知道老东西能不能同意?
把苏澄调走肯定要老东西知情并且点头才行。
如果龙若璃现在准备把自己调走,那老东西截止到目前还不清楚自己在澳岛惹的麻烦。
不然的话自己就不是被发配澳岛,可能会换个南非小国家直接流放了,后面几十年的人生跟苦难捆死。
“我是想带你走,但谁让我们苏总这么能干呢!”
龙若璃此时向苏澄抛了个魅惑的眼神。
等下。
龙妈你这个眼神不对啊!
苏澄甚至觉得龙若璃已经看过他和马姝宁的录像带了,不然不会强调“能干”这两个字。
妈的。
那龙妈也太恶趣味了。
话说回来。
苏澄想知道,是不是处理完马家以后,自己就会被调走了?
龙若璃没给准话:“大概率吧。”
“所以龙总你才给江组长升职,让她继续在RK做事?”
“嗯,有点这个意思吧。”
龙若璃这时候才针对苏澄的担忧进行解释。
首先,苏澄、张烊文,还有她这个所谓的大领导都是从京州晟跃调过来的,大家肯定觉得他们是一队的。
苏澄能通过给人降职来立威,那她也能通过升职来立威,而且是调整职务等级级别的立威。
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苏澄的行为。
所以并不算削弱苏澄的权威。
“苏总你这么聪明,怎么会想不到呢?”
“好好好,龙总,是我考虑不周了。”
“嗯嗯,不要有什么情绪嘛,你的世界还大着呢。”
苏澄心想废话,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世界很大。
龙若璃这么耐心的给苏澄解释,是因为她知道苏澄最近受了很大的刺激,警惕性和提防程度远在平时平均线之上。
有点草木皆兵的意思。
所以龙若璃要更加耐心的取得苏澄的信任,不能让他像防着别人一样也防着自己。
关于录像带的事情。
她也确实看过了。
“待会跟我去见个人。”
龙若璃说出了她的真实目的。
“谁?”
苏澄在心里隐隐猜测。
难道说他待会就要见到白总了吗?
还有点紧张。
“关于大西洋银行,你了解多少?”
苏澄有点失望。
不是白总吗……
他开始在脑子里搜索关于大西洋银行的记忆。
这是一家源自于葡城的银行,在澳岛的金融体系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74年康乃馨运动以后,银行被收为国有,01年与葡城储蓄信贷银行合并,随后澳岛分行转型成为在澳岛注册的本地银行,并保留了大西洋银行的名称继续运营。
“这次集团的行动,他们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所以你在处理马家资产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一些优先权。”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点到为止即可。
龙妈所谓的优先权,就是在苏澄分配计划中,稍稍向尹家侧重一些。
这个“稍稍”是多少,龙若璃让苏澄自己把握就行,她不会扰乱苏澄的总体框架。
下午。
一队劳斯莱斯把两人从咖啡店接走,开到了尹家的一座庄园。
私家晚宴其实就是这些上流社会能提供的最高接待礼遇了。
面对一位年轻、有能力,今后可能会有巨大影响力刚刚闯入澳岛上流社会的男人,其实都会遭到围猎。
而他们的围猎也就那几套,也可以称之为三板斧。
第一阶段,他们会不动声色的“资格审查”。
他们不会直接谈钱或商业,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话术,来评估这位年轻人是否具有“可塑性”,能否融入他们那个注重传承、品味和规则的世界。
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邀请参加一些公开的活动。
神秘的拍卖会、不对外开放的古老博物馆等等。
很有可能会看着一幅画就向新人介绍起来,这幅画上个世纪初曾在我奶奶的客厅里挂过巴拉巴拉的。
这句话看似在分享家族轶事,实则在传递几个信息:
我的家族收藏历史悠久。
我们经历过世界级的风浪。
我们对艺术的理解是刻在骨子里的,而非用金钱堆砌的。
他们会观察新人的反应,接下来是会接着谈论画作的艺术价值,还是会询问价格。
一旦通过了初审,那就到了第二阶段。
会开始让新人接触到他们真正的生活核心,一个外人无法窥探的世界。
就例如苏澄收到的那些手写邀请函。
周末的猎狐活动、帆船赛等等等等。
所有活动都充满了不成文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