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鸣便是这样的人,不知道他性格中有哪点偏激的部分,把他的人生给带偏了,以至于让他有些越走越深,张晨决定收起自己平和的风格,换一种方式,意图让周鸣跟自己说话的时候,不要老想着打压和控制。
希望周鸣不要一直这么愚蠢,能够及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头是岸。
周鸣被张晨呛了过后,本能想要发作,但突然发现找不到发作的理由。
是啊,面前的这个学生,要还是个差生,那也就罢了,差生无人权,自己再怎么治,连领导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唯成绩论嘛,成绩代表你的地位。你是大才还是路人甲乃至蝼蚁,分就是顶在头上的位次牌。
而现在,他不敢动张晨,现在张晨正是气焰正盛,那两个锦旗在手,就已经让人不能再轻举妄动,不再是他这样的班主任可以拿捏的橡皮泥了。
周鸣接下来哪还能正常问话,教室里的躁动预示着他被这个男生牵着鼻子走,要是继续下去,没准他再来几句,周鸣的威望就要不保。
他作为班主任,确实可以治一些不听招呼的学生,譬如一些机会不给他,给对方家长打电话,或者在成绩差上pua对方,但眼前这个学生,这些暂时都办不到。
他总不可能给全班讲课单独不给他听。
所以周鸣黑着脸扭头就走。
……
张忠华和黄慧芬在家,出奇的两个人都没有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张忠华在主卧阳台隔出来的书房看工程图。
黄慧芬在饭厅餐桌上看带回来的房地产资料。
自张晨的寒假家里借款购入商铺后,黄慧芬就觉得自己进入了房地产业,周末和下班后抽空都往房产交易市场那边过去,迅速融入那里的一批中介和买房者的圈子。
其实黄慧芬正常和人交往,是很容易打入别人的圈子,因为她真诚,有什么说什么,反倒很容易引起别人好感。
但是也很容易被人套话,三言两句,这帮买房圈子都知道合鲜居那家老楼房竟然是被黄慧芬给拿下来了。
一干人等也不知道怎么说了,有的人甚至还专程来看了一眼她。
此后谁都知道合鲜居那家老大难的商铺被一个冤大头买走了。
他们叫她“黄姐”。
黄慧芬孜孜不倦的学习从那家中介交流处拿来的资料,各种房产信息,只觉得有一个财富的密码在她面前,但她一时难以破译。但无异于已经给她打开了一道天窗,得以窥见这背后的世界。
家门吱呀一声打开,张晨鬼鬼祟祟进来。
正准备往房间里走的时候,黄慧芬的声音适时传来:“站到。”
张晨顿住,一点一点回头。
戴着一副眼镜的黄慧芬把眼镜耷拉下来,她轻度近视,点账和看书的时候才会戴一副眼镜,此时就隔着镜片,看着张晨,“手里什么东西,拿出来。”
果然是知子莫若母。黄慧芬确实是在看资料,确实是没有仔细观察张晨。
但是从张晨开门的声音,走路的脚步,以及从餐厅过去准备进自己房间的侧身遮掩,令黄慧芬瞬间察觉到了不对劲,精准捕捉这一丝异样。
儿子回来了,张忠华也走出来透透气,和黄慧芬一并看着他手上展开的锦旗。
片刻后。
张忠华道:“你为什么偷这个东西?又不是你的,有什么意义?”
……
“所以你就是文化局那边闹得沸沸扬扬的歹徒事件主角?”
张忠华和黄慧芬坐在沙发上,张晨在旁边吃老妈削好的水果,锦旗就摆在茶几上,他们一字一句的看。
榕城说大也大,毕竟是省城,但说小也小,单位,大院,连带着学校,自成一个有一点爆炸信息就迅速传播的系统。永远不要小看这种信息绯闻的流传速度,有的单位里上司下属关起门来的桃色,很快就绘声绘色不胫而走,连细节都有,仿佛从旁观摩,总让人怀疑七分。然而没过一段时间,果不其然,东窗事发,连动作都对得上,直让人觉得举头三尺有神明。
文化局那边一帮人在外面吃饭遇上调戏女生的歹徒,后面歹徒被抓的消息这三司四院都知道了。寒假期间一度所有家里有孩子的家庭都对自家娃进行了类似的安全教育。
黄慧芬听说后回家都多说了两句。当时张晨也就是诺诺诺了过去。
现在锦旗在手,局中人跳到了明面里。
让张忠华和黄慧芬都一时不知道如何说自己这娃了。
“也是你临时机灵了。你要是不机灵,但凡有什么,我和你妈怎么办?你以后在这么做,要考虑清楚。”
“知道了。”张晨就是点头,猜都猜得到他们会说什么,这对白毫无意外。
张晨啃着苹果准备回房间的时候。
张忠华又说:“但是……你能这么做,我和你妈还是很高兴。感觉你……又长大了。”
张晨有些意外,看着沙发上的张忠华,记忆中自己父亲的背脊就是这个样子,像是甲骨文的山字。
然后他又看向板着脸的黄慧芬,“是吧?”
黄慧芬本来想发作,拉不下面子,无动于衷,就冷硬道:“这种事你跑远点报警!再有下次晚上不准出去了!出去腿都给你打断!”
她这么说着,但眼睛却停留在那锦旗上面,一瞬不眨。
“挺身而出弘正气,品德高尚好青年。”
第二天张晨出门。
迎面是郑雪他妈:“耶!张晨,你不得了了噢,听你妈说拿锦旗了啊,斗歹徒,见义勇为!你是这个!”比了个大拇指。
“啊,啊,王阿姨好!”
“张晨!文化局的孩子是你救的啊!”这是办公室阮叔,闪电树懒二号,摸着下巴,“你有点厉害噢!“
“阮叔叔好!”
“张晨,那你害不害怕呢!”这是技术二部罗叔。
“……”
一路过去,张晨觉得恐怕整个院子都知道他拯救了世界。
这就是住大院的坏处。
很容易在社牛和社死之间丝滑切换。
====
今天发六章,白天再发三章。
大家可以睡啦。
求首订!求月票!拜托大家啦!
感谢鳳月鳴、书友20200816002843976、挂机的欧皇、书友20241203150555468、书友20180407121313756、qaqa001、水天一色875、静心梦飘狂的打赏
第99章 结仇
育德高中2000年的这个新学年,张晨从路人甲队伍中脱众而来,像是除夕夜直窜高空的焰火,而后在育德人眼里绽放了一道亮而夺目的小白花。
小白花是短暂的,是转瞬即逝的。但也确确实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也就在这个时段里,《情感旋涡》第二期如期开播。
如果这时候有热搜榜,那么情感旋涡一定直上榕城榜首。
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上面的炸裂剧情。
书接上回。
曾老板认出了罗大妈就是当年“小芳”,这个情节一出,节目上顿时兵荒马乱,主持人调解到最后,蹦出一句金句“那你们到底睡没睡呢!”
曾老板:“睡是肯定睡了的!她那个时候还怀了孕!”
主持人傻眼:“你还怀了当年他的身孕啊?那这个孩子……”
王大爷:“我早就知道了!”
富家女:“……艾玛!”
私生子:“苍天呐大地啊!”
情节就在这样让看客脑袋晕眩中螺旋交缠攀升。
收视率直达顶峰。
“76%!”
第二期收视率炸裂出炉。
榕城电视台75%的巅峰收视率,被破了!
这个节目形成了旋涡一样的黑洞,吞噬着人们纷纷投过来的眼球。
这个时期的榕城大街小巷,都在讨论《情感旋涡》的调解问题,又牵扯出当年不知多少人的知青岁月。
而之所以很多人并不觉得剧情虚假,因为生活往往比故事更精彩。当年类似这样的事情,哪里没有发生过?狗血,和现实相比,其实一点也不狗血。甚至有经历那个岁月的人奇异的代入感。
而雪片般飞往榕城电视台收发室的信件,居然并不是想象中引发地震的批判,竟然是无数要求情感调解的求助信件。
很显然,尽管节目一开始就表明了根据真实情况演绎。但看电视的观众很明显直接忽略了这个提示,而把这确实当成了真实发生的案子,同时也因为现实家庭出现的状况,要求上节目调解。
这一下,好像张晨连后续的剧本都不用搞了,从观众来信里找一些案例就行。
但实际上这些远不如搞剧本拍戏,因为剧本情况可控。这种真正调解,各种现场状况非常麻烦,甚至真正打起来都有可能,要真是闹上刑事法庭,节目估计也就吹了。
所以啊,还不用这么做。等到后面观众们需求高了,要求这种节目“真实”了,再来做真正调解节目也不迟。
第二期的爆炸没维持多久,最让张晨担心,也是最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了。
榕城电视台前几把交椅连带着宣传口的大经理下场。
开了个会。
王博文被叫上会议列席。
会议上,刘炳荣冷声道:“这个节目必须停,上面的领导觉得已经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榕城人民都在讨论这个事,但这个事的问题上升到广州地区就是富裕,榕城就要落后,所以榕城就非得去入赘,这是情感上非常不能接受的!所以这个节目必须下架。”
任王博文和张晨此前再怎么设想,以及设定了回怼模式,还是没想到刘炳荣提出的“障碍”是如此的刁钻。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剧情的狗血在这个时候其实倒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只要不是黄赌毒,这个时期还是有不少讲述家长里短市井生活的本地片子,单纯是情节狗血离奇程度,其实没有太大问题。
但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一点,反倒是刺激到榕城本地的情感,兴许正常人没有往那方面去想,但就怕经不住一些引导带节奏,带节奏发酵了也没关系。这本就是前两期而已,随着后面的播出,场景和新调解故事背景的转换,这些也都不是问题。就最怕有人借此在领导耳边吹风。
很明显,刘炳荣这是请出了尚方宝剑。
王博文据理力争,首先表示没有所谓地域歧视的意思,第二则是那只是前两期拍摄而已,等到之后就没问题。
刘炳荣则是道:“怎么就没问题了?这件事发生了,情况就一直存在,以后有人说起来,就说我们在制造歧视,这个锅谁来背?我们做电视的,最重要的不是搞多少商业盈利,搞多大轰动效应,要知道方向错了,再大的轰动,都只是掘墓的钟声!”
刘炳荣确实不愧是高学历出身,说话一套又是一套,他从穷村子里飞出来,考上大学时还上了当地新闻,积累资历运营,空降这个常务后,刘炳荣立即表现出了不俗的掌控力。能力各方面确实非常突出,到电视台就大刀阔斧,改革裁撤,抓权力抓资源。
“王博文,你也是搞电视的,也知道我们搞电视的,最要紧的就是不犯错误。所以这一点,于台长你看……是不是要更稳妥一些才好。”
于顺华沉默片刻,才对王博文问道:“你广告费现在收了多少?”
王博文道:“没履行的合同,还有三百万啊!”
面对在场五个领导的会议室,于顺华最后道:“把钱给各商家退回去,这个节目一星期后撤栏!”
……
王博文家里,一桌子好菜,都是陈旭冉张罗出来的。
桌子上,王博文对张晨和陈旭冉大倒苦水:“三百万啊!我真是对那些商家告爹告妈的,才把钱给退回去!真是做足了孙子!你们不知道,退到二百五十万的时候,我看自己就像是个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