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639节

  “这款SUV的事情我也听说了。”

  “据说大众汽车内部对它寄托了很高的期待。”

  “如果开发的顺利的话,将来奥迪品牌也会有类似的产品。”

  “并且可能会有比这款SUV大一些和小一些的其他SUV产品接着推出来。”

  “我会进一步的跟大众汽车那边沟通,让他们尽快的行动起来。”

  汪会亮能够说什么呢?

  只能接着去努力了。

  不过这个事情,努力一下倒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毕竟对于大众汽车来说,把SUV搞到沪上大众来生产,也不是一件坏事。

  ……

  “陈总,首都梅赛德斯E级轿车上市一个月以来,已经成为国内同级别轿车当中卖的最好的存在。”

  首都汽车集团,吕坚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来到陈奇的办公室。

  虽然他这个成绩,前面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

  但是他至少没有说谎。

  “看来我们跟梅赛德斯汽车合作,导入豪华车型的选择是正确的。”

  “国内有钱人越来越多,豪华车的需求也是在不断的增加。”

  “你们公司在接下来的营销当中,一定要充分的让消费者明白梅赛德斯品牌的历史底蕴,让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就是梅赛德斯生产的。”

  陈奇现在对首都梅赛德斯也是寄托了很高的期待。

  豪华车的利润空间很大。

  卖一辆车的利润,顶得上首都汽车制造厂十辆BJ212了。

  所以哪怕是每个月只是卖了不到1000辆的产品,也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更加不用说接下来的销量,还能够有提升。

  “嗯,我们的销售团队已经有针对性的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下一步我们会在国内展开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并且也会邀请一些媒体区梅赛德斯总部参观交流。”

  “让大家充分的感受到品牌的历史底蕴。”

  邀请媒体去总部参观交流,算是外资汽车巨头公关各路媒体必定会使用的方案。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方案的目的,但是没有哪家媒体会选择拒绝。

  特别是1993年的时候,出国,去的还是发达国家的德意志,吸引力绝对是非常大的。

  说的不好听一点,为了这个出国考察的名额,许多媒体内部估计都要斗一斗,争抢一番呢。

  而跟着去参加了人家的总部,一路上好吃好喝好拿的,到时候肯定也要给人家说好话。

  可以说,这算是一种软文性质的广告了。

  广告费就是各种吃喝玩乐的费用。

  “从媒体着手,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很多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了解程度是非常低的,媒体的影响力很大。”

  “不过你们要留意一下,看看哪些媒体的影响比较大。”

  “别到时候该邀请的人没有邀请,没有必要邀请的却是邀请了。”

  “那就把人给得罪了,到时候指不定就有人来黑我们呢。”

  陈奇身居高位多年,对于人心算是把握的比较透澈了。

  所以专门提醒了一下。

  对此,吕坚强自然是铭记于心。

第552章 爆发的电脑市场

  跟汽车行业有点相对惨淡淡的局面相比,今年的个人计算机市场则是开始迎来爆发。

  特别是在华夏市场,加入到了全球互联网之后,使用电脑的趣味性一下就上去了。

  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有钱人和知识分子家庭很受欢迎的一款产品。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伴随着珠江科技等公司推出更多的国产电脑,价格自然也是在不断的下降。

  与此同时,华夏的百姓收入水平,这几年都是在快速上涨。

  当然,整体的物价其实也是在上涨。

  除了电脑、手机、汽车等类型的商品价格在大幅下跌,其他许多日常用品的价格,其实是在上涨的。

  这种变化,对于珠江科技来说,是一个好事。

  “江总,我们今年全年的电脑销量,预计可以突破100万台。”

  “其中八成以上都是国内市场贡献的。”

  “今年新推出的NOTE1笔记本电脑,国内外的销量加起来也是可以超过5万台。”

  虽然现在才到12月份,但是1993年全年的销量数据,基本上是可以预测出来了。

  刘东辉迫不及待的想要给江辉汇报他们公司的情况。

  一台电脑的价格随随便便都要五六千块,甚至上万块。

  100万台的销量,对应的销售额也是去到七八十亿元。

  在1993年的时候,绝对是属于大公司的营业规模了。

  整个深城,乃至整个岭南省,营业额比珠江科技高的公司,绝对是屈指可数了。

  这也更加衬托了宝马汽车集团的利害,因为去年的时候人家的营业规模就已经超过3000亿元了。

  “我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华夏市场的电脑增长率都会在50%以上,甚至100%都是有可能的。”

  “虽然电脑的组装生产线的修建速度很快,但是一些关键的零件也要同步的做好准备。”

  “我建议你们可以直接修建一座超级组装工厂,直接按照电脑组装产能200万台的规模来修建。”

  “这么一来,我们明年全年的产能就能超过200万台,后年超过300万台。”

  现在开始动工修建新工厂,明年下半年就可以投产了。

  到时候加上原本100万台以上的产能,基本上可以保证未来两年的市场需求。

  然后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再开工修建一座200万台产能的超级组装工厂,让珠江科技的产品一直都不用担心产能课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九十年代的华夏电脑市场,完全是属于爆发式增长的市场。

  再怎么大胆的建设方案,都不需要特别的担心。

  “江总,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我们年后就需要开始大规模的招聘工人展开一些培训。”

  “到时候单单是这个新工厂需要的员工规模就会超过1万人。”

  “连带着其他零部件企业增加的人员的话,一下就可以吸收好几万人的用工呢。”

  刘东辉肯定是不会反对江辉的这个提议。

  这对珠江科技来说是一个大好事啊。

  要不是江辉直接给出这样子的指示,他还不敢给出这样子大胆的建设方案呢。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地方的国企都已经开始在精简人员。”

  “这个之前我们就已经讨论过,所以是完全不需要担心招不到人手。”

  “甚至多招聘一些工人,对于相关部门来说,是一件非常受到鼓励和支持的事情。”

  “深城这边的计算机产业园里头,也已经同步的在做许多的准备。”

  “并且你别看现在好像一个工厂就要招聘超过1万人。”

  “过个几年你就会发现我们的产量以千万为单位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不是单纯的修建新工厂,而是修建工业园了。”

  “一个园区的用工规模,可以超过10万人,甚至20万人。”

  江辉觉得有必要给刘东辉灌输一下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后世富士康园区,动不动都是几十万人的规模。

  珠江科技那边,完全也是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把电脑代工业务交给其他厂家去做,这样子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成本。

  但是江辉并没有打算这样子去做。

  对于珠江科技来说,数量庞大的员工规模。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和影响力。

  江辉如今已经不差钱了,省钱对他没有太大的意义。

  更多的时候,他需要考虑一下自己其他方面的担心。

  “以千万台为单位?”

  刘东辉咽了咽口水,感觉自己还是太保守了。

  以千万台为单位的话,岂不是意味着一年要卖好几千万台的电脑?

  珠江科技现在才刚刚有机会突破年产销100万台电脑,自己就沾沾自喜的过来找江辉报喜。

  这要是跟几千万台相比,差距不是一点点大啊。

  原本自己的想法,将来能够做到500万台以上,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不仅现在全国的电脑销量也就不到300万台呢。

  “没错,这两年我们按照自己修建工厂的方式来组装电脑和手机。”

  “再过两年,产量进入到千万级为单位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修建一个工业园了。”

  “珠江科技那边,需要为将来工业园的建设和管理方式,提前做一些准备。”

  “要不然单单是十几万人在一个园区里头的衣食住行就是一个大问题。”

  “管理得不好,不仅产能没有办法发挥出来,还会出现各种品质问题。”

  江辉觉得未来整个集团里头,员工数量最多的应该就是珠江科技了。

  手机和电脑等各种消费电子产品的销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就彻底的爆发了。

  到时候珠江科技的员工数量必定是会快速的突破10万人、20万人、50万人,甚至是100万人的大关。

  这对于提升江辉的影响力,也是很有好处的。

  有朝一日,江辉旗下的各种企业的员工规模达到几百万人的时候,只要自己不作死,基本上就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了。

首节 上一节 639/6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