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部门那边划拨下来的教学经费是有定数的。
可不是你可以轻易的增加。
深城分校现在要搞出来那么多的动作,那就需要分校这边自己去想办法。
这样子将来要分家的时候,大家的底气也更加充足。
“经费的事情,其实也不是什么多大的事情。”
“扩建校区,教学楼和宿舍楼之类的设施,其实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最贵的反而是一些实验设备,不过这方面的东西可以慢慢来。”
“也可以跟宝马汽车集团这边合作,租借一些设备进行使用。”
“亦或是直接由你们分校出面跟银行贷款。”
江辉见多了后世一些高校扩建的操作方式。
现在稍微提醒一下赖永峰,就能轻易的解决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深城分校顺利的实现办学规模跃升,这对于宝马汽车集团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
江湖肯定会好好的去推动。
“有江总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等会我回去就召集校委会讨论一下,尽快的把这些方案给定下来。”
“深城作为国内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只有我们跟深城大学两座大学,是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市场需求的。”
“扩大办学规模,也算是弥补学校数量不够的一个方法。”
赖永峰现在也算是想开了。
抓住机会,不要错过了。
“你说的没错。”
“不过据我了解,深城那边已经在跟好几所高校进行进一步的接触。”
“哈工大、燕京大学和华清大学,都会考虑在这边设立研究生院。”
“到时候人家虽然没有在这里培养本科生,但是肯定也会吸引一部分深城的资源。”
江辉这么一提醒,赖永峰更加紧张了。
这些风声,他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耳闻。
现在听江辉这么一说,自然知道这事估计是要定了。
高校和高校之间,也是有竞争关系的。
赖永峰想要让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成为深城最好的大学,自然要继续努力。
……
整个1992年,宝马汽车集团都在飞速的发展。
汽车、手机、电脑,各种TO C的产品都进入到正轨。
材料、设备等TO B的产业,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妥妥的行业领军者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江辉也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把发展的步子适当的调整一下。
华夏速度、深城速度。
这些词语现在已经慢慢的流行开来。
江辉觉得集团也需要加快发展节奏。
“江辉,我们集团账面上现在的现金有点多,我们是不是想办法把这些现金都变为产业会更加好?”
钱太多了,有的时候也不是好事。
至少朱玲现在已经没有觉得挣更多的钱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什么帮助。
有的时候反而会因为钱太多而担心。
华夏首富,华人首富,这个名头还是有点吓人的。
甚至按照一些人的推测,江辉夫妇都可以够得上世界首富了。
当然了,这是没有考虑到一些隐藏的家族的情况。
要不然的话,这个世界首富肯定还是轮不到他们。
毕竟宝马汽车集团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成立的历史也就十年左右而已。
跟那些几百年历史的大家族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你也觉得我们要加大产业投入?”
江辉正好有想法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朱玲的提议显然加速了这种决定。
钱肯定是要花出去,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
现在各个产业都能挣钱,账户上面不需要那么多的现金。
第544章 全面发展,迎接1993年的到来
“嗯,这几年各行各业的变化都非常的大。”
“新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特别是今年,我听说深城这边新成立的企业数量,比过去好几年加起来的数量都还要多。”
“虽然这些企业刚成立的时候规模还比较小,但是发展速度很快。“
“现在是只要有合适的产品生产出来,基本上都能找到市场。”
朱玲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宝马汽车集团的日常管理,但是每天接触的信息很多,接触的人比较高端,眼光自然也是今非昔比。
“你说的没错,这几年新成立的企业确实是非常多。”
“我们在这方面的节奏算是慢了一点。”
“不过正因为慢了一点,我们的基础算是打的更加牢固了。”
“接下来几年,要全面的发展的话,底气就比较充足。”
江辉已经下定决心,打算大干一场。
很快1992年就过去了,他干脆把今年的总结大会提前了。
为的就是更好的安排1993年的工作。
“今年我们的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国内汽车市场的增速也很快。”
“未来五年,我们要确保每年都有超过4款改款或者新车型的投放,让我们的产量能够突破300万辆大关。”
“与此同时,面对未来市场销量的爆发,我们的新工厂建设也要全面铺开。”
“如今我们在沪上和深城形成了两个汽车产业园。”
“下一步我们将在首都修建一个汽车产业园,辐射整个北方市场。”
汽车是主营业务,江辉肯定是非常重视的。
作为带动作用很强的一个产业,首都那边早就有人多次跟江辉沟通,希望宝马汽车集团能够去修建工厂。
之前江辉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
现在可以不用那么纠结了,直接开干。
并且不是只修建一个工厂,而是要搞一个产业园。
到时候直接跟首都那边沟通,搞个上万亩的产业园出来,把整车厂、发动机工厂、变速箱工厂和相关的零部件工厂都安排在产业园里头。
最终形成一个具备五六十万产能的汽车产业园,相关的零部件企业还可以给其他的主机厂配套。
首都那边绝对是非常感兴趣的。
“除此之外,南山钢铁厂的三期工厂也可以正式的修建。”
“并且我们正式的进军不锈钢领域,让我们的特殊钢和不锈钢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存在。”
经过了几年的磨合,南山钢铁厂那边的人员团队也算是稳定了下来。
之前又收购了韶钢,完善了粗钢的产能。
再加上最近一年跟南山设备那边合作开发各种钢铁冶炼设备。
自然也是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
“江总,我们在韶钢分厂那边有足够的预留土地,随时都可以启动新工厂的修建。”
“通过多年的口碑积累,我们的特殊钢的性能和品质已经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像是弹簧钢,目前国内九成的国产悬架弹簧,都是使用我们的弹簧钢。”
“再比如模具钢,目前国内除了一些合资公司还会使用一部份的进口模具材料,其他的模具基本上都是从我们厂采购模具钢。”
“轴承钢、齿轮钢等各种钢种的表现,也是属于国内第一,国际主流的水平。”
“特别是伴随着北极熊专家的加入以及相关资料的获得,我们的技术水平有望进一步的提升。”
武明对于南山钢铁厂下一步的安排是非常的有信心。
有人、有技术、有资金,还担心发展不起来?
到时候南山钢铁厂形成超过100万吨特殊钢的产能,再形成几十万吨的不锈钢产能,每年的营业收入一下就能飙升到百亿的水平。
九十年代百亿营收的企业,绝对算是巨无霸了。
更加不用说南山钢铁厂的利润率很高,发展潜力很大。
“那就大胆的去做吧。”
“粗钢方面的产能,我们有韶钢那边的现有产能基本上就够了。”
“再多的产能需求可以考虑从其他钢铁厂那边采购来满足。”
“我们重点发展特殊钢和不锈钢。”
江辉没有打算在粗钢方面浪费太多的时间。
国内的钢铁总产能是很夸张的,粗钢完全不需要担心供应不足。
可以从外面采购的话,还能省下不少的事情。
毕竟粗钢冶炼是有比较大的污染的,很多地方都有一些限制措施。
安排完了南山钢铁厂那边的情况,江辉继续在材料领域给出新的指示。
“过往我们的树脂材料主要是从外面采购,但是集团内部也有做不少相应的研究。”
“明年集团将成立南山化学,专门负责非金属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将来南山化学和南山钢铁厂一起发力,为集团提供所有需要的关键材料。”
除了一些大路货材料,江辉打算关键的原材料都实现集团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