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变速箱那边,纪华心情很是复杂的挂掉了一个电话之后,就去找江辉了。
首都齿轮厂是他的老东家,他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是在那边上班。
一直到跳槽来到南山变速箱。
当初首都齿轮厂也算是首都汽车工业一条街里面,待遇很是不错的企业。
在整个首都地区,都是有名气的。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沦落到问别人愿不愿意收购的程度。
这个情况,纪华以前是没有想过的。
“首都齿轮厂要出售的话,恐怕不是李南海说了算的吧?”
江辉倒是看得很清楚。
像是首都齿轮厂这种历史悠久的工厂,最大的价值就是工厂所在的土地。
毕竟那些地方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计算,都是市区。
但是现在的土地价值没有被充分的重视,首都齿轮厂的厂房设备什么的价值有限。
反倒是人员等历史包袱比较重。
所以对于是否收购,江辉也是有点拿不定主意。
“虽然不是李南海说了算,但如果是我们收购的话,最终上级应该是会批准的。”
“只是里面的那么多人,真正可以用的其实不是很多。”
纪华把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
他肯定是想要收购的。
这种衣锦还乡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当然了,问题肯定要说清楚。
要不然到时候江辉不满就麻烦了。
第537章 喂到嘴里的肉,吃不吃?
“人员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倒也没有那么的严重。”
“只要激励体制到位了,就是原本看起来没有工作积极性的人,也会变得很积极。”
“这几年物价上涨不少,但是因为业务不好,首都齿轮厂那边的待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可以说曾经在首都地区待遇比较好的厂,现在已经变成没有任何竞争力了。”
“我们到时候适当的提高一下待遇,很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有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这话很俗气,但也很真实。
再说了,如果这种情况下都还有人捣乱的话,那么江辉不介意把人给开了。
正好杀鸡儆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往退休的员工比较多,这些人也算是一个包袱。”
华夏过往的福利保障体系跟各个国企息息相关,但是收购之后,纪华自然是不想去考虑已经退休的那些人员的情况。
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直接谈判的时候说好,把这些已经退休的人转到工业局那边就行了。”
“不过这些方案,最好都是让对方主动的提出来。”
“我们只是负责提问题。”
“等到各个问题都解决了,收购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反正在国内,也没有几个竞争对手会跟我们去争抢首都齿轮厂。”
在商言商,江辉肯定是希望实现南山变速箱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不是滥发善心的时候。
“嗯,我明白了。”
“等李南海再次找我的时候,我再跟他详细的聊一聊。”
心中有底之后,纪华自然就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南山变速箱要不断的扩大市场份额,肯定是需要修建新的工厂。
首都齿轮厂那边许多设备虽然已经到了淘汰的时候,但是厂房什么的还是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关键是许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可以最快速的展开业务。
……
“陈总,我得到消息,首都齿轮厂那边在跟南山变速箱商讨整体收购的事情。”
“市里面对于这个事情,似乎也是比较支持。”
吕建强心情复杂的来到了陈奇的办公室,汇报了自己最新打听到的消息。
作为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重要供应商,首都齿轮厂是汽车工业一条街上NO.3的存在。
现在就这样子沦落到被南山变速箱收购,实在是没有人能够想到啊。
“你觉得南山变速箱会同意收购吗?”
陈奇的表现很是淡定。
很显然,这个事情他也已经听说了。
“这个要看双方的谈判条件了。”
“如果李南海那边的要求不是太过份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首都齿轮厂那边的情况我们都很清楚,没有新技术导入的情况下,已经无力回天了。”
“卖给南山变速箱也好,到时候供应给我们的变速箱,单单是运输费都可以节约一大块。”
吕建强这么一说,陈奇倒也没有反对。
比竞争这也算是一个客观事实了。
“只要他们的收购不影响我们今后售后件的供应,我是没有意见的。”
“要不然继续拖下去,反而更加的麻烦。”
陈奇不想隔三差五的被李南海堵在办公室门口,那样子的日子太不舒服了。
关键是他跟李南海的行政级别还是一样的,不好把话说的太难听。
“是啊,我也是担心售后零件和正在配套的零件的供应,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
“南山变速箱是国内实力最强大的变速箱企业,就连博格华纳都找它们去合作了。”
“甚至南山变速箱的技术,现在已经超越了爱信和采埃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吕建强明白陈奇的意思之后,也开始调整起了自己的话术。
既然领导觉得这个收购好,那就好吧。
自己多想的一些东西,就当是杞人忧天了。
“你留意一下这个合作项目的进度,结合我们的情况看看要不要插一手。”
吕建强现在主要是为首都奔驰的量产而操心,不过他迟早是未来的厂长。
陈奇不介意让他忙碌起来。
同样在关注这个事情的,则是东瀛的爱信。
“社长,南山变速箱先是跟博格华纳成立合资公司,现在又想着收购曾经华夏最大的变速箱企业首都齿轮厂。”
“这说明对方的野心很强,我觉得有必要插一手。”
高田泽一作为爱信的销售负责人,对于南山变速箱的各种动静都是非常在意的。
特别是这段时间对方在6AT自动变速箱方面搞出来了不小的动静。
他就更加在意了。
“你想要怎么插手?”
田中太二叹了一口气,不觉得自己能够干涉这个项目。
首都齿轮厂是华夏的国企,他早就听说过。
至于南山变速箱,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这个项目,爱信根本就插不了手。
“如果我们主动联系对方,也想收过他们的工厂呢?”
“直接收购首都齿轮厂的话,我们只需要安排几十名人员去辅助,然后再改进一下设备,就能顺利的生产4AT自动变速箱。”
“华夏汽车市场,4AT自动变速箱还是很有前景的。”
“我们在华夏本地生产之后,各方面的成本也能做到跟南山变速箱差不多。”
“到时候肯定有一些客户会考虑使用我们的产品。”
高田泽一这么一说,田中太二忍不住眼前一亮。
收购一家华夏的变速箱企业,他怎么之前没有考虑过呢?
只要顺利的完成这个收购,那么爱信就能获得一批华夏的客户资源。
凭借着爱信在4AT自动变速箱领域的技术,应该还是大有可为的。
毕竟许多产品并不是你的技术越先进,就一定卖的越好。
在田中太二看来,未来十年的汽车变速箱市场,4AT和5AT都还是有发展空间的。
6AT的春天要等到九十年代末期,甚至是二十一世纪才能发挥出来。
“我们对华夏的很多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收购之后会不会带来许多的麻烦?”
田中太二这么说话,显然就是有点心动了。
没办法,收购华夏曾经最大型的变速箱企业,这还是一件比较刺激人的事情。
“我们可以找专业的公司帮我们完成这个收购,甚至可以请一些中介公司帮忙处理我们不方便出面的业务。”
“最终这么一个变速箱工厂,我觉得需要耗费的金额不是很多。”
“毕竟这两年对方的发展已经陷入到困境,盈利都变得困难。”
华夏已经全面改革好几年了。
外界对华夏的了解虽然还是很少,但是比之前已经好了很多。
特别是在汽车行业,由于宝马汽车集团的出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汽车厂家和零部件企业把眼光放在了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