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617节

  南山变速箱那边,纪华心情很是复杂的挂掉了一个电话之后,就去找江辉了。

  首都齿轮厂是他的老东家,他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是在那边上班。

  一直到跳槽来到南山变速箱。

  当初首都齿轮厂也算是首都汽车工业一条街里面,待遇很是不错的企业。

  在整个首都地区,都是有名气的。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沦落到问别人愿不愿意收购的程度。

  这个情况,纪华以前是没有想过的。

  “首都齿轮厂要出售的话,恐怕不是李南海说了算的吧?”

  江辉倒是看得很清楚。

  像是首都齿轮厂这种历史悠久的工厂,最大的价值就是工厂所在的土地。

  毕竟那些地方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计算,都是市区。

  但是现在的土地价值没有被充分的重视,首都齿轮厂的厂房设备什么的价值有限。

  反倒是人员等历史包袱比较重。

  所以对于是否收购,江辉也是有点拿不定主意。

  “虽然不是李南海说了算,但如果是我们收购的话,最终上级应该是会批准的。”

  “只是里面的那么多人,真正可以用的其实不是很多。”

  纪华把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

  他肯定是想要收购的。

  这种衣锦还乡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当然了,问题肯定要说清楚。

  要不然到时候江辉不满就麻烦了。

第537章 喂到嘴里的肉,吃不吃?

  “人员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倒也没有那么的严重。”

  “只要激励体制到位了,就是原本看起来没有工作积极性的人,也会变得很积极。”

  “这几年物价上涨不少,但是因为业务不好,首都齿轮厂那边的待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可以说曾经在首都地区待遇比较好的厂,现在已经变成没有任何竞争力了。”

  “我们到时候适当的提高一下待遇,很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有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这话很俗气,但也很真实。

  再说了,如果这种情况下都还有人捣乱的话,那么江辉不介意把人给开了。

  正好杀鸡儆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往退休的员工比较多,这些人也算是一个包袱。”

  华夏过往的福利保障体系跟各个国企息息相关,但是收购之后,纪华自然是不想去考虑已经退休的那些人员的情况。

  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直接谈判的时候说好,把这些已经退休的人转到工业局那边就行了。”

  “不过这些方案,最好都是让对方主动的提出来。”

  “我们只是负责提问题。”

  “等到各个问题都解决了,收购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反正在国内,也没有几个竞争对手会跟我们去争抢首都齿轮厂。”

  在商言商,江辉肯定是希望实现南山变速箱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不是滥发善心的时候。

  “嗯,我明白了。”

  “等李南海再次找我的时候,我再跟他详细的聊一聊。”

  心中有底之后,纪华自然就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南山变速箱要不断的扩大市场份额,肯定是需要修建新的工厂。

  首都齿轮厂那边许多设备虽然已经到了淘汰的时候,但是厂房什么的还是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关键是许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可以最快速的展开业务。

  ……

  “陈总,我得到消息,首都齿轮厂那边在跟南山变速箱商讨整体收购的事情。”

  “市里面对于这个事情,似乎也是比较支持。”

  吕建强心情复杂的来到了陈奇的办公室,汇报了自己最新打听到的消息。

  作为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重要供应商,首都齿轮厂是汽车工业一条街上NO.3的存在。

  现在就这样子沦落到被南山变速箱收购,实在是没有人能够想到啊。

  “你觉得南山变速箱会同意收购吗?”

  陈奇的表现很是淡定。

  很显然,这个事情他也已经听说了。

  “这个要看双方的谈判条件了。”

  “如果李南海那边的要求不是太过份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首都齿轮厂那边的情况我们都很清楚,没有新技术导入的情况下,已经无力回天了。”

  “卖给南山变速箱也好,到时候供应给我们的变速箱,单单是运输费都可以节约一大块。”

  吕建强这么一说,陈奇倒也没有反对。

  比竞争这也算是一个客观事实了。

  “只要他们的收购不影响我们今后售后件的供应,我是没有意见的。”

  “要不然继续拖下去,反而更加的麻烦。”

  陈奇不想隔三差五的被李南海堵在办公室门口,那样子的日子太不舒服了。

  关键是他跟李南海的行政级别还是一样的,不好把话说的太难听。

  “是啊,我也是担心售后零件和正在配套的零件的供应,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

  “南山变速箱是国内实力最强大的变速箱企业,就连博格华纳都找它们去合作了。”

  “甚至南山变速箱的技术,现在已经超越了爱信和采埃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吕建强明白陈奇的意思之后,也开始调整起了自己的话术。

  既然领导觉得这个收购好,那就好吧。

  自己多想的一些东西,就当是杞人忧天了。

  “你留意一下这个合作项目的进度,结合我们的情况看看要不要插一手。”

  吕建强现在主要是为首都奔驰的量产而操心,不过他迟早是未来的厂长。

  陈奇不介意让他忙碌起来。

  同样在关注这个事情的,则是东瀛的爱信。

  “社长,南山变速箱先是跟博格华纳成立合资公司,现在又想着收购曾经华夏最大的变速箱企业首都齿轮厂。”

  “这说明对方的野心很强,我觉得有必要插一手。”

  高田泽一作为爱信的销售负责人,对于南山变速箱的各种动静都是非常在意的。

  特别是这段时间对方在6AT自动变速箱方面搞出来了不小的动静。

  他就更加在意了。

  “你想要怎么插手?”

  田中太二叹了一口气,不觉得自己能够干涉这个项目。

  首都齿轮厂是华夏的国企,他早就听说过。

  至于南山变速箱,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这个项目,爱信根本就插不了手。

  “如果我们主动联系对方,也想收过他们的工厂呢?”

  “直接收购首都齿轮厂的话,我们只需要安排几十名人员去辅助,然后再改进一下设备,就能顺利的生产4AT自动变速箱。”

  “华夏汽车市场,4AT自动变速箱还是很有前景的。”

  “我们在华夏本地生产之后,各方面的成本也能做到跟南山变速箱差不多。”

  “到时候肯定有一些客户会考虑使用我们的产品。”

  高田泽一这么一说,田中太二忍不住眼前一亮。

  收购一家华夏的变速箱企业,他怎么之前没有考虑过呢?

  只要顺利的完成这个收购,那么爱信就能获得一批华夏的客户资源。

  凭借着爱信在4AT自动变速箱领域的技术,应该还是大有可为的。

  毕竟许多产品并不是你的技术越先进,就一定卖的越好。

  在田中太二看来,未来十年的汽车变速箱市场,4AT和5AT都还是有发展空间的。

  6AT的春天要等到九十年代末期,甚至是二十一世纪才能发挥出来。

  “我们对华夏的很多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收购之后会不会带来许多的麻烦?”

  田中太二这么说话,显然就是有点心动了。

  没办法,收购华夏曾经最大型的变速箱企业,这还是一件比较刺激人的事情。

  “我们可以找专业的公司帮我们完成这个收购,甚至可以请一些中介公司帮忙处理我们不方便出面的业务。”

  “最终这么一个变速箱工厂,我觉得需要耗费的金额不是很多。”

  “毕竟这两年对方的发展已经陷入到困境,盈利都变得困难。”

  华夏已经全面改革好几年了。

  外界对华夏的了解虽然还是很少,但是比之前已经好了很多。

  特别是在汽车行业,由于宝马汽车集团的出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汽车厂家和零部件企业把眼光放在了华夏。

首节 上一节 617/6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