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从写小说开始成为大亨 第464节

  但还是要想办法解决好莱坞巨头们的威胁。

  胡因梦这时端着咖啡过来,接话道:“就是,干嘛累死累活的收购迪士尼,香江还不够你折腾嘛。”

  袁天凡笑了笑,他知道迪士尼的话题可以结束了,说起另外的事情。

  “老板,皮克斯有希望收购,但是史蒂夫?乔布斯要价太贵了,他要价2500万美金,并且丝毫不松口,而且只有皮克斯70%的股份。”

  韩永辉决定收购皮克斯的时候,就打电话通知袁天凡,让他不要回香江,开始对收购美国几家有名的动漫公司做准备。

  皮克斯只是第一家,不是结束。

  第二家是DC漫画公司。

  最后一家则是惊奇漫画公司,已经改名为漫威,人们还习惯称为惊奇。

  乔布斯要价确实有点黑。

  他于今年1月份以1000万美金的价格,从乔治?卢卡斯手中收购了卢卡斯电影公司旗下的计算机动画部,并另外投资500万美元将其成立为一家独立的公司,改组之后,新公司以该部门原来最重要的电脑硬件“皮克斯图像电脑”命名,即“皮克斯”。

  乔布斯占70%股权。

  工业光魔为什么要发卖这间具备无穷潜力的部门呢?

  原因出在乔治.卢卡斯的婚姻上。

  1969年乔治·卢卡斯与原配玛西亚结婚,那时乔治·卢卡斯尚未出道,双方缔结婚姻没有签订协议,所以离婚的代价极其惨重,玛西亚有权利索要一半财产。

  乔治·卢卡斯拍了三部《星球大战》,已经是超级富豪,但一半财产意味着几亿美金。

  离婚的代价真的大。

  他的核心财富是卢卡斯影业与工业光魔这两间公司的股份。

  为了筹足这几个亿给前妻,乔治·卢卡斯开始想点子发卖两间公司的家底,研究了一圈,发现工业光魔旗下的计算机动画部最无关紧要,因此被他挂牌出售。

  这个教训无比深刻,乔治·卢卡斯二十年不敢再婚。

  当然,乔治·卢卡斯要是见识见识东方女人,普通人动辄几十万的彩礼,他更不敢结婚。

  “老板,乔布斯对我说,皮克斯目前没有盈利的项目,而且他还又投入进去三百万美金的研发资金。

  就算真的有三百万,那么成本也只有1800万美金,这才不到半年时间,他就想赚七百万的差价。

  主要是不赚钱,老板,我觉得有些不值。

  而且整个公司的员工只有三四十人,一个个又脾气古怪,他们不值这么多钱,干脆我们重新组建一个类似的公司算了。”

  袁天凡有些抱怨,他想回香江主持商战,觉得这种收购没意思。

  值不值,很快就能验证。

  斯皮尔伯格与韩永辉一直有联系,对方告诉韩永辉,《侏罗纪公园》最慢年底就能完工,到时绝对给全世界一个震撼。

  没有计算机动画部的辅助,《侏罗纪公园》绝对不可能完成。

  “天凡,值不值要看未来。

  软件行业有一个特征,研发时期吞金怪兽,必须大力投钱,可等到研发有了成果,并展开应用,到时会变成吸金怪兽,可以轻松且垄断性的赚钱。”

  前世乔布斯收购皮克斯后,截止1995年《玩具总动员》上映前,皮克斯陆续投入了超过5000万美金的研发资金。

  这期间,皮克斯每年都在持续亏损,但最后凭借《玩具总动员》翻身,且彻底打响了名气。

  迪士尼于2006年以74亿美金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该交易使皮克斯成为迪士尼的全资子公司,并让史蒂夫·乔布斯成为迪士尼最大个人股东。

  韩永辉还担心乔布斯不愿意卖皮克斯呢,只要对方愿意卖,只要价格不太离谱,他都要拿下。

  按照2006年74亿美金的收购价,即便韩永辉当不上迪士尼最大个人股东,拿一大笔资金离开也不错。

  韩永辉当即吩咐袁天凡,马上去找乔布斯,一定要买下皮克斯。

第419章 三大亨会面,计划开始

  韩永辉对袁天凡下的要求,可不只是乔布斯手里70%的股分,他要的是皮克斯的全部股份。

  所以,袁天凡还要找到其他股东,把剩余30%的股份收回来。

  股东们也好找,询问一下乔布斯就行。

  自己有实力完全拿下皮克斯,韩永辉自然要拿下这家潜力无限造金公司。

  2012年,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与工业光魔,总价才有40亿美金,而皮克斯则价值74亿美金,到底价值在什么地方?

  除了动画片版权,皮克斯研发的一系列、领先全球的三维软件技术专利才是关键,韩永辉只等以后坐着收钱。

  《玩具总动员》是史上第一部3D动画电影,一面世震撼全球,成为了1995年美国本土票房冠军,全球累计票房高达3.94亿美元,而成本只有3000万美金。

  到时韩永辉不需要照抄《玩具总动员》,有了技术后,他可以要求创作3D版的《变形金刚》、《龙珠》、《功夫熊猫》等动画大电影,照样震撼全球,照样赚钱。

  “老板,DC漫画公司我认为应该简单,其是华纳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不过我还没找华纳谈。”

  袁天凡又说起韩永辉想收购的第二家公司。

  DC漫画公司与漫威漫画公司并称美国两大漫画巨头,创建于1934年。

  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是DC漫画旗下最知名的IP系列。

  此外还有钢骨、沙赞、火星猎人、绿箭等很多超级英雄,以及正义联盟、黑暗正义联盟、自杀小队、等一些超级英雄军团。

  既然没希望拿下迪士尼,韩永辉就要全力进军欧美的动漫市场,拿下欧美的电影宇宙系列。

  前世,索尼成功收购了哥伦比亚影业,但受到了美国人的舆论抨击,当时美国媒体统一口径认定索尼是经济入侵者。

  而索尼成功收购看似辉煌,看似厉害,结果却是交了几十亿美金的学费,还承担了几十亿美金的债务。

  美国人都是流氓加强盗,要是真正好企业,他们不会卖给日本人。

  哥伦比亚影业收购案,其实就是美国人拿着好处离开,留给索尼一个烂摊子。

  还有松下收购同为好莱坞七大之一的环球影业,更是一场悲剧。

  松下仗着财大气粗,收购环球直接整改董事会,以为自己当了老板就能万事无忧,可惜水土不服,引美国佬管理层的暴动,拒不配合松下制定的发展决策。

  松下最终不得不将环球变卖。

  韩永辉熟知好莱坞影业的陷阱、弊端、麻烦,以前是他有点异想天开了。

  他现在只想单纯搞作品,搞优秀IP,搞版权!

  版权才是核心!!!

  电影宇宙系列那些IP堪称超级赚钱机器,全球票房、周边玩具销售、漫画与动画产品,加起来创造的价值超过上千亿美金。

  有些可惜的是,这些漫画人物已经出现很久,韩永辉抄不成,他只能把那些尚未创作出来的漫画搞出来。

  韩永辉这时已经想到了很多后世爆火的IP。

  《魔兽争霸》。

  暴雪娱乐公司1994年研发出来的单机游戏,全世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韩永辉的策略是先推出漫画,创作游戏里的各种角色,先把版权收入囊中,然后以版权入股暴雪娱乐公司,或者直接收购暴雪研发游戏。

  《黑衣人》。

  这部作品还没出世,属于超优质IP,尤其改编电影的利润十足惊人。

  韩永辉会抢占先机拥有版权。

  制作成漫画是第一步,接下来制作动画连续剧,然后他才会筹备电影与研发游戏。

  《生化危机》、《玩具总动员》等等IP,都是超级赚钱的大项目,后者整套续集单是票房成绩就拿下32.6亿美金。

  把这些热门IP握在手里,产品成熟时,每年坐享其成几十亿美金的收入,简直比任何项目都赚钱,完完全全可以轻轻松松退休享受生活。

  韩永辉需要考虑的是,即便他不收购迪士尼,美国佬也不会让他肆无忌惮的收割欧美的财富,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他必须有相应的准备。

  那么如何应对呢?

  分享利益。

  韩永辉准备拉拢几个美国本土势力,然后组成一家公司,控股DC漫画公司与漫威。

  哈里与默多克是他的心里人选。

  有两人保驾护航,相信不会再受到大的刁难。

  而且,一旦DC与漫威做大做强,其整个周边会带动无数资本参与进来,都会主动保驾护航。

  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赚完,甚至整个IP产生的利润,韩永辉能拿到10%都已经很不错了。

  事实上,现在的DC与漫威没有后世那么厉害,都比不过梦工厂。

  1968年,美国的大公司掀起了一波收购狂潮,漫威和DC十年的发行限制也到了期,漫威创始人古德曼趁机卖掉了公司。

  收购方是卡当斯实业公司,以1500万美金收购了漫威。

  在此之前,漫威与DC是美国漫画界的霸主,每年漫画发行量可以达到3500万册。

  现在,漫威进入了衰落期,销量越来越衰落。

  这是因为,漫威的超级英雄漫画都趋于保守,缺乏创新,人们失去了新鲜感。

  另一方面的原因,漫画这个行业,是要吃青春饭的。

  袁天凡这几天调查的资料,漫威画师团队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43岁,导致越来越敷衍,漫威的制作流程有时已接近失控。

  韩永辉交代袁天凡:

  “天凡,你必须要加快收购速度,收购皮克斯的同时,要同时与漫威沟通,尽快把漫威拿下来。

  DC反而不着急,就像你说的,等我见了哈里的面,与他慢慢谈。”

  袁天凡闻言有些不解,心说有必要如此着急吗,但是他没反驳。

  韩永辉却是有些着急,同时也庆幸。

  漫威今年将会迎来第二次易主,新世界影业会以4600万美元收购漫威,两年后以8250万美元转售给露华浓集团董事长佩雷尔曼。

  第三次易主则是2009年,迪士尼以42.4亿美元收购。

  韩永辉庆幸的是,新世界影业此时还没收购。

  假如双方现在处于商谈中,韩永辉也会插手进去,价高者得好了。新世界影业自然没有他的眼光好。

  韩永辉更加庆幸的是,他现在不缺钱,财大气粗,属于大财主!

  计划就是这样,皮克斯是他的私人公司,以漫威和DC拉拢哈里与默多克成为同一阵营,三人为利益共同体。

  如此一来,就不需要收购好莱坞七大之一。

  韩永辉旗下的作品可以随意在华纳与福克斯之间上映。

  漫威旗下拥有蜘蛛侠、金刚狼、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托尔、绿巨人等等无数超级英雄,想想就令人兴奋,每年坐等版权收入。

  这些作品的价值显而易见,但主要是针对欧美市场,亚洲可能暂时无法引起大的反响,只能等彻底影视化之后,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这是一个遗憾。

  ......

  ......

首节 上一节 464/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