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从写小说开始成为大亨 第433节

  这很不正常,我怀疑是……”

  梁伯韬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

  韩永辉看了胡因梦和利芝一眼,“因梦,阿芝,你们两个先出去。”

  胡因梦:“哼!”

  等两女出去后,梁伯韬才继续说:“我怀疑是李福兆卖给股分的人在暗中收购。”

  梁伯韬的怀疑很正确,韩永辉知道事情的发展方向,附和道:“必定是那样。”

  “老板,你说对方是不是也想拿下华人置业?”梁伯韬又说。

  韩永辉点点头,毋庸置疑的道理。

  “不管是谁收购,我们只需到时候加入进去即可,不需要什么算计,一路用庞大的资金碾压过去就行。

  阿韬,你现在的当前任务是,调查好一切关于华人置业的详细信息。”

  韩永辉有钱,所以他这次收购不再小心翼翼,不像之前收购会德丰,还需要从花旗银行大量借款,这次直接碾压。

  任何计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没有任何用!

  梁伯韬喝口茶润润喉,

  “我明白老板,我已经派会德丰财务的人在调查,可是老板,很难调查到详细的信息,估计到头来,还是表面上的信息。

  但是有一点老板,最近我仔细研究发现,华人置业是一家非常被人低估的上市公司。

  当前华人置业的股票只有15港币每股,按照总股本2800万股计算,市值才4.2亿港币。

  而华人置业的净资产保守在6亿港币左右,严重被人低估,而且多少年以来,这支股票很少有交易。”

  这就是刚才梁伯韬为什么说华人置业是冷门股。

  这是因为——

  长期以来,华人置业的决策权都是由冯、李两大家族共同拥有,两家轮流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互相不占优势,彼此相安无事。

  正因为是世家大族的公司,华人置业在香江上流社会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一般市民则对之极少认识。

  华置于1986年上市后,交易一直不活跃,据说连从事证券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有的对华置都不知道。

  从1976年至1982年间,华人置业股份的成交记录是一片空白。

  华人置业也被金融圈称为唯一的“贵族流派”,与李家一样,香江最后一家贵族。

  长时间内,华人置业是买盘经常高悬,但往往长时间没有成交。可也奇怪,总是忽然间就被神秘人全部买走,且不论价格。

  后来华置争夺战结束后,人们才知道,李福兆就是那个神秘人。

  通过事实说明,李福兆早已对自家家族不满,早有背刺之心。

  华人置业是一支备受冷落的股票,市场给其定错价格的几率很大,梁伯韬仔细分析发现了这一点。

  前世,刘銮雄也是认真研判,同样发现了这支潜力巨大的股票,发现市值与实际价值相差巨大,才将其定为目标。

  “阿韬,之前我早早让你提前收购华置的股份,现在我们手里持有多少?”韩永辉喝着茶问。

  梁伯韬无奈一笑,“并没有多少老板,我们手里只持有整整2%。”

  香江不缺乏聪明人,华置在股市上本就流通的股票少,又因为冷落而定错价格的股票,也正是一小类聪明投资者的最爱。

  这类投资者将华置视为上市公司中好的瑰宝,一有机会就会从股市购买股票,所以梁伯韬只收购了很很少的股份。

  不过韩永辉无所谓,只等冯家和李家闹掰爆雷就好了。

  梁伯韬也对收购华置有信心,信心来源于,就像韩永辉讲的,管他是谁,管他有什么阴谋诡计和算计,一路用硬实力碾压过去就是!

  只是他感慨:金融市场收购如何如此简单了,不应该是这样啊?这样自己发挥不上用武之地了啊!

  梁伯韬又对韩永辉说起另外一件事:“老板,假如能收购中华煤气,还必须需要李家和我们站在一条线上,我们才有可能取得话语权。”

  必须?

  可能?

  韩永辉听到这两个词,总觉得是那么刺耳。

  梁伯韬的意思,即便李家和他站在一条线上,也不一定取得中华煤气的控制权?

  华人置业和中华煤气的时间线无比接近,前者下个月正式开始起纠纷。

  后者,前世六月份,刘銮雄就已经开始谋划中华煤气。

  华人置业至六月份中旬才结束,可以说两个大事件毫无喘息的时间。

  现在韩永辉得知,中华煤气这么难成功?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梁伯韬自然有解释。

  原来是因为,中华煤气除了李兆基这个主席外,剩余的董事也都是香江的超级大亨,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害怕韩永辉的强势,也基本不会跟他合作。

  一共有四名董事,这四人也都是股东。

  分别为:

  第一个是前怡和洋行主席祁德尊,他于1981年死亡,但生前的股份一直在他家族人员手里。

  祈德尊家族是香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英资家族之一,与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并列为香江英资四大家族。

  其家族根深蒂固的势力,以及错综复杂的人脉交情,自然丝毫不害怕韩永辉的强势。

  另一方面说,其家族与李兆基一直合作的很好,与韩永辉没什么交情,肯定向着李兆基。

  第二个是均益仓主席寇查,和记洋行在 1970年代末期与黄埔船坞合并成和记黄埔,并收购了均益仓,此人是老牌富豪,同样有很深的影响力。

  第三个则是利氏家族利铭泽,利氏家族就不用多说了,利铭泽死后,股份同样在利氏家族手里。

  最后一个董事是李家李福树。

  就算韩永辉能取得李福树的支持,也要与另外三家的董事对抗,将形成一直对抗的局面,很难开展工作。

  梁伯韬讲的一点不错,韩永辉非常赞同。

  如此,必须要取得李福树的支持,然后在想其他办法。

  另外的办法,就是高价收购其他一家或三家的股份,可是即便全面收购,对方愿不愿意卖还两说。

  前世刘銮雄就对华人置业进行过全面收购,但没人卖出股份。

  “阿韬,中华煤气的事宜,最好搞定的是李福树,毕竟我们和李家合作的不错,到时再在华人置业上帮李家一把,以此和李福树为条件交换。

  第二件事就有些难度了,李兆基肯定没有我们有钱,可又说回来,对方也一定不缺钱,哪怕变卖其他资产。

  最后就看双方谁的骨头硬了,能扛到最后。

  现在中华煤气的市值在二十亿左右,到时也许会攀升至五十亿左右,再有全面收购的要求,我大概不信李兆基有几十亿现金流。

  所以我们赢的几率也不小。

  最后——”

  韩永辉停顿下来,一口茶下肚,梁伯韬有眼色的赶快又添上。

  韩永辉说到激动出,又点着香烟,狠狠吸了一口,“最后搞定中华煤气的话语权,我们先对均益仓主席寇查下手,三家里面,他的实力相对弱,也许高价收购他的股份能搞定他……”

  “要是不能呢老板?还有什么办法?”

  梁伯韬不经意插话,他迫切想知道韩永辉的办法。

  他也在绞尽脑汁想,可还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甚至是毫无办法。

  “还有……找利氏家族,收购他们家族手里的股票,他们要是不答应,我有办法收拾他们。”

  韩永辉贱兮兮的笑容。

  梁伯韬却是不解的表情。

  有办法收拾利氏家族?

  这……这怎么可能?

  梁伯韬觉得,哪怕换做任何一个香江人听到,都觉得不可能。

  利氏家族是那么容易被收拾的?可是英资四大家族之一啊?估计港府都向着利家,不是估计,是肯定。

  韩永辉解释道:“肯定搬不倒利家,但可以恶心他们啊,他们不是卖“白面”起家的嘛,就像收拾马家兄弟一样,呵呵......”

  韩永辉又贱兮兮的笑起来,“以《梦工厂日报》销量第一报纸的影响力,每天炒作他利家是卖“白面”起家,是香江的毒瘤,应该滚出香江,阿韬,你说他利家怕不怕?

  换做你怕不怕?”

  “怕!”

  梁伯韬不思索回应。

  他也忍不住笑。

  老板的方式,不得不说,真的阴损啊!

  马家就是很好的例子,被搞得彻底丢了脸面,曾经趾高气昂的马家,现在哪还敢露面,走在路上都要脸红。

  甚至包括谁跟马家合作生意,《梦工厂日报》都要指名道姓说明,一起让对方丢人。

  据说《东方日报》现在的销量只有五万份左右,真是忽然从天堂跌落地狱。

  但马家又对韩永辉无可奈何。

  韩永辉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称号,“最不要脸的大作家”,是指他收拾对手,无所不用其极手段。

  梁伯韬可以想象,假如利家不配合老板转让股票,退出中华煤气董事局,下场一定和马家一样,彻底丢了脸面。

  梁伯韬现在觉得,人还是少些把柄好一些,要是遇到老板这种对手,真的哭都没地方哭。

  他又认为,利家要是听到老板对付他们的办法,估计当场就会交易股份。

  “哈哈......”

  韩永辉大笑起来,梁伯韬也跟着忍不住。

  梁伯韬此时想去找袁天凡分享一下,几十亿企业的话语权争夺,怎么就这么简单呢?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随后跟着胡因梦的声音:“阿姐有事找,你们谈完了没?”

  “完事了,进来吧。”韩永辉说道。

  “笑什么呢?”

  施南生进来,看到大笑不止的两人,不解问。

  胡因梦也一脸不解。

  “没事,你说你的事。”

  韩永辉看着施南生说话。

  合身的订制女士黑色高档西装,干练短发,永远一副女强人的姿态,优雅从容。

  “洪金保昨晚说服了麦加,对方要价两百万港币,我同意了。”

首节 上一节 433/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