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从写小说开始成为大亨 第38节

  “已经上色,老板,新的上色设备不仅质量好,效率还很高。”说到上色的话题,魏博超很是高兴,“我去给你拿成品。”

  韩永辉仔细观看魏博超拿来的成品,觉得没什么问题,再次给予对方肯定:“没问题阿超,保持住目前的质量。”

  “老板,我会的!”

  魏博超珍惜来之不易的主笔工作,况且薪水和公司的制度都让他非常满意。

  韩永辉又去了《鬼吹灯》的创作室一趟,钟晨阳的进度和魏博超差不多一样,而且漫画质量也过关。

  对此,韩永辉当即决定开会。

  两个小时后,等到江二少回来,会议正式开始,四名主笔、一些没参与制作的漫画师、发行部所有员工,都参与会议。

  会议室里,江二少和韩永辉汇报:“找好厂房了,我已经安排清洁公司去打扫,明天就可以把我们的设备运送过去。”

  港岛不缺印刷厂,本该把印刷业务承包出去,但就如之前所讲,梦工厂要用最先进的设备提高漫画质量,所以才把印刷业务也掌控在自己手里。

  “记得让阿军给厂房安排保镖,以防有人对我们搞破坏。”韩永辉提醒道。

  当着下属员工的面,江二少不再嬉皮笑脸,一本正经道:“我之前也想到了安全问题,我们的漫画印刷出来也会在厂房那边存放,你不讲我也会提。”

  韩永辉不再接他的话,开始进入正题:

  “按正常进程,《龙蛇演义》和《鬼吹灯》漫画将于三天之后制作完成第一册。

  制作完成之后,只需要排版印刷就可以出版,而印刷时间也最多只需要一天。

  既然如此,我决定在五天之后将两本漫画同时出版,希望各部门配合好出版所需的工作。

  尤其是发行部,你们的工作最重要,发行之前要先去各大书店、报摊、以及售卖漫画的各种商店,大体统计一下他们的需求量,不要到时弄的手忙脚乱。”

  发行部没有主管,是发行行家江二少在兼任,他接上韩永辉的话,对在场的十七名发行部员工下任务:

  “你们从明天早上就开始询问商店的订货量,不惜加班也要在出版之前把统计工作完成。”

  员工们闻言纷纷点头或开口表态。

  “加班费不会少,我会给你们每人划分好各自负责的区域,完成不了的直接走人。”江二少又补充道。

  眼看着要到果实收货的季节,他比大老板韩永辉还上心。

  虽然1%的股份很少,但江二少无比看好动漫公司的前景,只要体量够大,他的1%也能分到不菲的财富。

  况且他平时还有每月三万港币的高额薪水,必须要上心好好工作。

  见江二少讲完,韩永辉继续讲:

  “接下来的事宜很重要,那就是漫画的定价问题,总不能没有价格就发行。

  定价问题我暂时还没有答案,大家都踊跃讨论和发表意见。”

  “哈哈......”

  大家都露出笑意,老板的问题确实重要。

  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响起,不一会就有一名漫画师伸手,大声道:“老板,我有意见要提。”

  韩永辉压压手,示意大家停止讨论,“可以讲了。”

  “老板,我觉得我们的漫画应该和《李小龙》漫画的定价一样,定位14港币一本。”

第55章 漫画定价

  港岛的漫画可不便宜。

  1974年,一本《李小龙》周刊漫画就已经达到8港币,此时一本漫画周刊大多定价8到14港币,比杂志都贵。

  其中当属《李小龙》和《中华英雄》漫画最贵,都处于漫画金字塔顶尖的14港币一册。

  前世,黄玉郎在93年出狱后,创作出漫画《天子传奇》,更是推出了售价399港币的精装版本,在港发售第一天,便狂卖数万本。

  这就是漫画的魅力,没有报纸和杂志赚取广告费的能力,但照样赚钱!

  “讲讲你提议售价14港币一册的原因,要知道,《李小龙》和《中华英雄》可是积累了几年的口碑才达到现在的高度。”韩永辉对提议的漫画师说道。

  “老板,我相信我们的漫画同样有庞大的市场,你的小说在港岛有超过五十万的书迷,我们也不奢求全部书迷都转换成漫迷。

  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群购买漫画,那也是港岛销量排名前十的漫画。

  更不用说五十万的书迷里,肯定会有一些人本身就是漫迷。

  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我们的漫画目前为港岛质量最好的漫画,采用了最好的纸张,以及花费几百万港币投资了最好的设备。”

  不得不说,这名画师有些说服了韩永辉,他对在场所有人问道:“现在就14港币的定价发表看法,同意的举手。”

  “我同意!”

  “老板,他的说法有道理,我同意!”

  “......”

  又一阵叽叽喳喳的讨论声,最后举手同意的人占据总数的七成。

  韩永辉当即大声道:“《龙蛇演义》和《鬼吹灯》定价为14港币一册!”

  会议到这里结束,所有人都开始为接下来的出版工作忙碌。

  韩永辉也开始忙碌起来。

  他亲自撰写好广告的宣传语,去给两本漫画打广告。

  广告——广而告之!

  在港岛,所有有关销售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广告的宣传,就如《最佳拍档》那样的电影,上映前都要去TVB打广告。

  韩永辉先是去了一趟东方报业,

  马成坤当时因为程龙的独家消息还欠他三十万的广告费,当即答应明天就开始宣传,直至把三十万的广告费用完。

  宣传的过程会持续六天,

  《东方日报》目前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万份,随着销量的增长,广告费也是越来越贵。

  目前港岛报纸销量达到三十万份的只有《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两家为独一档,

  排名第三的为金庸的《明报》,销量才十万份出头,

  之后韩永辉又去了一趟星岛报业,同样是为了打广告。

  《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连载着《鬼吹灯》和《龙蛇演义》,书迷全集中在这两家报纸,这两家必须要重重打广告!

  为此,韩永辉不惜花费三十万在《星岛日报》打广告。

  算上《东方日报》的三十万广告费,两本漫画的宣传成本已经达到了六十万,他不信如此在漫画界杀不出一条血路!

  事情办完后,韩永辉正要离开,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总编周义告诉他,胡仙要见他。

  两人一起前往胡仙办公室的路上,韩永辉递给周义一支雪茄,微笑问道:“周总,知不知道你们老板见我做什么?”

  “阿辉,你记得你以前抽烟,现在怎么改抽雪茄了?”周义对此比较好奇。

  “跟着徐客学的抽雪茄,他讲雪茄不过肺,不危害身体。”

  “那确实不错,不过我抽了一辈子烟,已经改不掉抽烟的习惯了。”周义呵呵笑着,“老板见你应该是想和你谈《龙蛇演义》的出版问题。”

  “距离连载结束的时间还早,干嘛如此着急?”韩永辉对此很是疑惑。

  “都怪那个扑街的平鑫涛,他在南湾弄什么六万五千字出版一册书,东南亚市场现在陆陆续续已经有盗版书出现。

  虽然盗版的数量不多,但胡总还是要以防万一,决定现在出版。”

  “现在书都没写完,你们怎么出版?”韩永辉有些搞不明白。

  “我们学平鑫涛。”

  “哈哈......”

  韩永辉忍不住大笑,提起平鑫涛,韩永辉想到自己从没关注过两本小说在南湾的销量,便问周义:

  “周总,你知不知道我的小说在南湾的销量如何?”

  “这个我还真了解,我和平鑫涛一直保持着联系。”

  周义点燃停顿一下点燃雪茄,继续说道:“前天他还给我打来电话,说两本书加起来的总销量有一百万册。

  要是不算两本书重叠的人数,说明整个南湾有一百万人在看你的小说。”

  “我当时的价格卖低了!”韩永辉有些后悔。

  周义闻言拍拍他肩膀,笑道:“南湾占据一个人口体量大的因素,但利润没有港岛大,平鑫涛现在还没回本呢。

  不过也快了,按照目前的销量,等你连载完毕,他应该能回本,以后出版的就全是利润。”

  韩永辉不想再说话,两本书的版权时间足足长达二十年,即便抛去一些盗版,平鑫涛也赚翻了。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有如此庞大的书迷做基础,两本漫画在南湾市场更容易打开销路。

  胡仙今年五十岁,但看起来最多像四十岁,这和她从小家庭条件好,以及保养得体有关,要是农村的家庭妇女,早已老得不像样。

  见到韩永辉到来,她没摆架子,起身和韩永辉握手,干练说道:“韩生真是年轻。”

  “胡总才是港岛独一无二的女强人。”

  双方已经合作很久,寒暄过后,便开始进入正题,胡仙继续开口:

  “想必周义已经和你谈过,你对出版的事情是何看法,倾向于一次性结清版权,还是版税分账?

  哦,对了,我指的不仅是《龙蛇演义》,还有《鬼吹灯》。”

  韩永辉当初决定《龙蛇演义》投稿星岛报业时,就是抱着能借助《星岛日报》的海外市场将小说出版,没想到才过去没多久,胡仙就主动提了出来。

  这时他的心里很是高兴,但表面还是一本正经道:

  “周总在来你办公室的路上和我提过,胡总能否告知我一下《星岛日报》海外中文版覆盖的市场,我好考虑一下选择用哪种方法。”

第56章 又一次版权交易

  “周义给他拿资料看一下吧。”

  胡仙吩咐周义一声,接着又给韩永辉解释:“星岛报业覆盖的海外市场很大,我这个老板也记不清有多少地方,但所有海外渠道也仅限于华人区。”

  韩永辉仔细观看了一遍资料,发现星岛报业的海外市场确实大,覆盖了美国、加拿大、欧洲十二个国家、南洋几个国家。

  思考片刻,韩永辉做出决定:“胡总,我选择一次性结清版权,你出价吧。”

  “韩老板,对于你来说,其实版税分账的方式对你更有利。”韩永辉的选择有些出乎胡仙的预料。

  “我明白,但你们星岛报业涉及的区域太广,如此会导致版税分账的结账周期时间很久,我还不如一次性拿到钱去做其他投资。”

  这就是韩永辉的实话,没什么其他原因。

  胡仙见韩永辉打定主意,也不再劝说,她心里早已有了价格,于是说道:

  “韩老板,我们的海外渠道虽然广泛,可华人人口总量不多,销量不见得会很多。

  所以我希望,两本书完结后,香港的出版版权也归我,我一共付你一千万港币。”

  胡仙此话一出,韩永辉顿时就对她产生了厌恶感,但韩永辉还是准备有理有据和她辩论。

  生意人嘛,一切以利益为先。

首节 上一节 38/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