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让阿君买太古城的房子,我们刚议论太古集团,航空绕不开太古,现在买房也要为太古做贡献。”
只买一两套房子无所谓,哪里买都行,有很多可选择的地方。
邓利君的资金还算庞大,太古城明显更适合投资。
太古城位于香港岛东区鲗鱼涌,于1975年开始动工,共分为十期工程,1985年大体完成。
定位为大型住宅屋苑,占地面积53亩,里面俨如一个小城市,深受中产阶级人士欢迎,投资回报很高。
环境同样相当不错,俯瞰海港,故有海景花园之称。
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投资,现在马上完工,7500万能一次性全部买到新房子。
太古城房价为700至800港币每平尺区间,按照千尺豪宅的标准算,7500万能买超过一百套房子。
中午四人吃了顿饭,下午分道扬镳。
梦工厂财务员工已经联系好太古地产销售部,按照原计划,7500万全部购买了千尺豪宅,一共买了109套。
香江的房子大多为精装房,还有两个月完工,只等着两个月后开始收租。
今年房地产行业开始变暖,历史没有大变化,平均涨幅为四成,上半年只有一成的涨幅度,下半年开始暴涨,达到了三成。
邓利君持有这些房子,很快就能大赚一笔。
韩永辉有很多办法比炒房的方式赚的多,但有房子作为固定资产,邓利君更安心,韩永辉也省心,不为她操心投资。
交易完成,7500万巨款换成了厚厚一沓资料。
回去的路上,邓利君贴近韩永辉,红着脸呢喃:“老公,我爱你。”
韩永辉闻言,瞬间愣住,这是“华人第一天后”主动说出来的话?
简直难以置信!
韩永辉正得意笑着,邓利君凑过来主动索吻。
......
韩永辉的生活回到正轨。
最近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事情,当前需要考虑的是,要在《天天日报》上连载哪本小说。
他有曾考虑过找其他作者代笔,香江虽然是文化荒漠,但武侠小说发展多年,找几个文笔好的作者不成问题。
只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抛之脑后。
起家之路就是靠着不同于常人的好记忆写小说起家,这条路不能断,不能忘本,之前还想过写《冰与火之歌》呢。
而且,之前定下的发展之路就是文娱产业链的闭环,小说、漫画、动画、周边、电视剧、甚至以后改编电影。
现在面临一种情况,自己跟自己打擂台。
而且想要压过《东方日报》,新小说要比《雪中悍刀行》好看、更吸引人。
《雪中》现在很火,根据东方报业公布的订购销量和走访调查,单纯为了小说而订购报纸的市民超过二十万;
实际看书人数比二十万多的多,有一家人共看一份报纸,学生人群也一样,全班传递看几份报纸,市场上还有隔几天更新的盗版书。
可以说,《雪中》一书全方位压制香江其他报社连载的小说。
这种现象放在前世,网文行业只有一本书达到这种程度,那就是梦入神机的《阳神》!
金庸的小说?能被《阳神》吊打!
《阳神》连载时,连续8个月霸榜月票榜第一,而连载的那一年,也是起点有史以来争榜最激烈的一年;
同年争榜的小说有《斗破苍穹》、《仙逆》、《凡人修仙传》、《遮天》、《九鼎记》、《斗罗大陆》;
但,通通不是《阳神》的对手!
想到这里,韩永辉略一思考便做出决定,就拿《阳神》打《雪中》。
自己打自己,也是没谁了。
依旧用录音机录音的方法,计划每天连载一万字,手写还不得累死。
当天就录制了三万字,修正团队马不停蹄的抄写修正。
......
开始录制小说的第四天。
鲍绮云来到韩永辉办公室。
她从长实离职,以她现在的职位入不了李嘉城的眼,甚至一个月都见不了李嘉城几面,没人挽留她,顺利离职。
房地产公司注册为梦工厂房地产,办公地点不适合设立在荃湾,在中环租赁了办公室。
公司规模不大,目前招聘了四十多名员工,暂时够用。
韩永辉在录制小说,鲍绮云不敢开口打扰,坐在对面静静等待。
她还是第一次见老板用录音的方式写小说,之前还以为是一字一字写出来的呢。
韩永辉录完一段故事,才按下暂停键。
“老板,你真厉害。”鲍绮云打心里佩服。
“呵呵。”韩永辉见惯了对自己的恭维和佩服,也不会自大,好笑的笑了笑:“阿云,你有什么事?”
鲍绮云心说,老板你真健忘,随即莞尔一笑说:“老板,你让我收购物业和地皮,总得给我钱呀。
还有老板,湾仔的地皮被你注入了百利保公司,需要你再把地皮卖给地产公司。”
在靓仔大作家老板面前,鲍绮云说话微微撒娇,在长实从来没有这样。
当然,韩永辉对她没什么兴趣,明星女朋友们一个比一个漂亮,她好好做她的高管就行。
收购物业和地皮是重要事情。
市场开始转暖,看得清局势的公司都在收购土地和物业,比如郭德胜的新鸿基地产、李兆基的恒基地产、还有李嘉城的长实;
据说一家比一家手笔大,前两家拿十亿在收购,手笔之大让其他地产商望尘莫及;
李嘉城因为没能拿下港灯,手里有充足的资金,鲍绮云说投入的资金比两家还多一些。
韩永辉也不会心慈手软,他要赶快下手,不然香江都快要这些老东西瓜分完!
他在计算自己的可用资金。
十二月份利润为3.68亿;
卖出垃圾债券还掉汇丰贷款后,还有2.5亿的结余;
外汇剩余的1.12亿分给了邓利君、江二少、袁天凡、梁伯韬,而且不够,他还补贴了800万;
之后收购《天天日报》用去6000万;
现在可用资金为5.5亿。
花旗银行还有二十亿活期存款,与梁锦松的交情,暂时先不取出来,再说韩永辉打算用于收购会德丰。
韩永辉做出决定:
“阿云,我先批给你五个亿,你去收购物业和地皮,和那群老东西争一争。
还有湾仔的地皮,我这几天抽空开董事会,让百利保把地皮卖给公司。”
“扑哧——”
韩永辉说“老东西”,鲍绮云没忍住笑意,“老板,你之前说过,湾仔的地皮盖楼时,不打算用银行贷款,我建议我们用,多余的资金用于收购地皮和物业更划算。”
鲍绮云心里佩服老板的实力,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五个亿,比大型地产商差不到哪里去。
“你说的对,那天是我有点异想天开,修楼还是用银行贷款为好。”韩永辉大大方方承认错误,“对了阿云,贷款你去和东亚银行打交道。”
鲍绮云不明白为什么老板为什么要指定东亚银行,不过老板不说,她也不敢多问。
为什么是东亚银行?
韩永辉想要与掌控东亚银行的李氏家族建立交情。
李氏家族是华人置业大股东之一,而华人置业旗下的财务公司手里有八百万股中华煤气股票。
韩永辉想要谋划中华煤气,这八百万股股票至关重要。
而前提为,要先把华人置业收入囊中。
前世,华人置业争夺大战于明年三月份发生,韩永辉想着提前谋划。
......
又过去两天,时间来到一月十五号。
韩永辉刚收购《天天日报》时,东方报业马家、金庸的明报集团、几乎所有报社都在担心韩永辉的新小说发威;
可等了一个星期,见没有任何消息,都纷纷松了一口气。
甚至有人发表文章说:“韩永辉江郎才尽!”
这个人不是别人,倪匡在《东方日报》上,光明正大写了文章。
韩永辉看后想笑,这货真是挨打不忌嘴,还敢跳出来诋毁。
只不过懒得理他,失去写小说的资格,也只能写文章过过嘴瘾了;
况且他并不知道,就是马成坤派人打的他。
通过《东方日报》允许倪匡发表文章的做法,韩永辉清楚,马家这是彻底和他撕破脸了。
他当即吩咐负责送稿的员工,等到《东方日报》的存稿连载完毕,以后每天只给对方送四千字的稿子;
现在每天连载六千字,换成四千字对销量有一定影响。
还有一些报纸在抵制《天天日报》,说其毫无底线的各种标题,把香江的传媒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天天日报》按照韩永辉的指示整改之后,销量增加了四五千份,目前日销量八万份,且销量稳定下来。
很多报纸跟着有样学样,现在香江市民被各种“震惊”和浮夸的标题攻陷,但不反感,反而觉得非常有意思。
也有一些报社不屑与之为伍,比如《明报》、《文汇报》、《星岛日报》之类,认为自己是正经报纸。
罗守财前不久经历了黄老板时的提心吊胆,过去没多久,他又变得意气风发、红光满面。
“罗总编,我们这段时间才好了没几天,又有一些人跳出来开始诋毁我们,老板到底写不写新小说……”
娱乐部门主编脸色忧愁抱怨,旁边的其他部门主编们也都期待的望着总编罗守财,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准确消息。
“闭嘴!”罗守财生气打断娱乐部门主编,“老板也是你议论的?”
“我这不是着急嘛,期望老板写小说提高销量,狠狠打那些诋毁同行的脸。”娱乐主编赶紧解释。
其实,罗守财也不知道韩永辉写不写新小说,他不敢问。
“叮铃铃——”
看着最重要的电话号码来电,罗守财激动的站起来接电话,“老板好……我明白,我亲自去取。”
挂断电话。
“总编,什么情况?”
“你快说啊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