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57节

  “早点拍电影也好,这样天天培训也没什么意思。”

  “谁不想早点拍电影呢,但这又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在片中饰演李莲杰师父的余海走了过来,打断了这两个小子的背后蛐蛐:

  “好了你两个别躲在这抱怨了,赶紧练吧,别待会儿导演来了,见你们在这偷懒,又要怼你们了。”

  “好嘞余师父,我们马上练。”

  面对这位七星螳螂拳的第六代传人,不管是李莲杰也好,还是计椿华也罢,都是有点怵的。

  甚至李莲杰出访过老美,被尼克松摸过脑袋这经历在这位余师父的面前都不够看,因为老余出访过的国家,已经多到双手都数不过来。

  《少林寺》剧组藏龙卧虎,除了余海这位七星螳螂拳大师之外,在片中饰演王仁则的于成惠将此时几乎失传的双手剑重现人间,还结合螳螂门的武功,独创了一套螳螂剑法,说是这个时期的剑法大家一点也不夸张。

  还有饰演悟空和尚的胡建强,历史上,他是今年和明年蝉联两届全国武术比赛的全能冠军,饰演色空和尚的孙健魁是去年的全国十单位武术邀请赛拳术和刀术冠军……

  为了拍这部《少林寺》,张兴严几乎是把能请来的全国冠军都张罗来了,这在后世是很难做到的,也只有这个时期有这种条件了。

  “来了,导演来了。”

  《少林寺》的女主角丁兰提醒道。

  比起戏里找的其他演员都是一群这冠军那冠军的,只有这位18岁的女主角是正儿八经的演员,而且是戏曲演员。

  出演过豫剧《红灯记》《断桥》《借伞》《打金枝》等作品。

  “导演身边那几人是谁啊?”

  “不认识。”

  “剧组的人吧,看来我们的电影是要开拍了。”

  几人讨论的功夫,张兴严也带着陈浮生三人走了过来。

  是的,三人,因为凌子也来了。

  “好了,都聚过来一下,我给大家介绍几位导演,说不定将来你们还有机会合作呢。”

  李莲杰和计椿华对视一眼,他们见陈浮生三人都挺年轻的,还以为是剧组的工作人员呢,没想到张导竟然说他们是导演,皆从彼此眼睛里看到了意外。

  “凌子导演,刚将曹禺的名剧《原野》改拍成了电影。”

  “有人看过《斗牛》吗?这位韩弎坪小友就是《斗牛》的导演,另外上周我去看的那部回来跟大家说特别精彩的悬疑片,也是他的作品。”

  张兴严接着道:“准确的说,是他和旁边这位浮生小友联合导演的作品。”

  当张兴严说到《斗牛》的时候,陈浮生就注意到现场有好几人都认出了自己。

  于是不等张兴严的介绍,他就主动上前对着大家抱了抱拳,自己介绍了一下:“各位师傅好,我是陈浮生,是个作家,编剧和导演,刚才进来的路上,听张导介绍了一下诸位,都很厉害,特别很高兴能够和各位认识一下,也希望将来能够有机会合作,谢谢。”

  “浮生同志您太客气了,我还是您的书迷呢,想问一下,您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后续作品什么时候发呢。”丁兰问道。

  李莲杰不看这些,于是小声跟旁边的计椿华道:“这人很有名吗?”

  计椿华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瓮声瓮气道:“你看我像是喜欢看书的人吗?”

  “也是哈。”

  “但我看过他演的《斗牛》,确实演的很牛逼。”

  “有多牛逼?”

  “我刚才都没认出他来。”

  “你管这叫牛逼?”李莲杰露出疑惑的眼神。

  计椿华道:“我不知道怎么解释,但是如果你看过《斗牛》你就知道了。”

  在他两窃窃私语的时候,张兴严也正式向陈浮生三人介绍了一下他从全国各地找的这些武术高手。

  很快就轮到了李莲杰。

  “这是我电影里的男主角,他叫李莲杰,你们别看他才十八岁,却已经是拿过五块金牌的全国武术冠军了。”

  看着眼前在演员这条路上还是新瓜蛋子的‘功夫皇帝’,陈浮生莫名有些喜感,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人确实有点东西。

  “很厉害,如果小李同志想要在演员这条路上走下去的话,希望我们将来有机会合作。”陈浮生为自己以后可能拍摄功夫片或者武侠片打个预防针。

  虽然说,历史上中国电影出海最成功的也就是这类电影,但也不是所有的功夫片和武侠片出海都能赚到钱。

  究其原因就是这类电影,必须有功夫明星的加持,而且还必须得是在国外有观众缘的功夫明星才能撑得起来。

  否则也是十部有九部都会扑得很惨。

  还有一部可能勉强回本,也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陈浮生暂时不想碰这类电影……

  回到眼下,李莲杰虽然傲了一点,但也不是没有情商,听了陈浮生的话后,笑容灿烂的顺着他这话说道:

  “谢谢浮生同志,我也希望将来可以和您合作,另外我还是您的影迷,您演的《斗牛》非常精彩。”

  “……”计椿华听了李莲杰这话,再次摸了摸自己蹭光瓦亮的大光头,感觉自己还是太老实了。

  接下来,各位师傅轮流上场,向陈浮生三位导演表演了一下各自的拿手绝活,轮到计椿华上场的时候,陈浮生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部在这个年代很火的武侠电影,当然现在还没拍出来,想着自己答应给凌子一个剧本,于是回头问道:

  “凌姐,看了几位师傅的表演,脑海里有了一个关于武侠片的点子,不知道你下部戏想不想拍这类电影?”

  凌子微微一怔,十分惊讶加好奇的问道:“什么点子?”

  “大概在明朝末年,东厂想要从少林寺手里抢夺一件藏着天大秘密的袈裟,派出了武当弃徒进攻少林,少林方丈为保护袈裟让弟子偷偷带走,自己则穿着一件假袈裟走向火场,以期瞒天过海,但是带着真袈裟逃走的弟子还是暴露了,一路被追杀,最后掉入悬崖才逃过一劫,后被武当真人所救,然后学武有成,找锦衣卫的那位武当弃徒复仇的那么一个故事。”

  “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有了如此清晰的一个故事脉络了?”凌子再次刷新了对陈浮生才华的认知。

  殊不知,陈浮生只是含糊其辞的描述了一下还未问世的作品大纲而已。

  但他也没解释,只是讪讪的笑了笑。

  凌子又问道:“你不是说你下部戏要自己当导演吗?我感觉你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你自己不拍?”

  “我下部戏已经有剧本了。”陈浮生撒了谎,其实他还没想到自己下部戏要拍什么。

  但肯定不是武侠片。

  “行,既然浮生你不拍的话,那我就试一试。”

  “好,回头我把剧本写出来给你。”

  “嗯,谢谢。”

  陈浮生要写的这个故事,它叫《木棉袈裟》。

  1985年在香港上映,取得了1500万票房。

第78章 双喜临门

  “石局,您找我?”

  适才陈浮生正在小组办公室里写剧本,突然就被石局的秘书叫了过来。

  “对。”

  石副局长抬头看了陈浮生一眼,冲他点点头。

  用闲聊的语气问道:

  “韩弎坪同志是去北电报道了吗?”

  “嗯,已经去了,今早上刚去的。”

  “那你这边接下来是个什么打算?”

  “我想自己当导演试试。”这个时候,陈浮生自然不会卖什么关子。

  石副局长对于这个回答并不意外,反而鼓励了一句:“可以的,年轻人就要多尝试。”

  顿了一下,石副局长又接着问道:“那你下部戏准备拍什么有想法了吗?”

  “有一点,但还不完善。”

  石副局长见陈浮生这样说,也没继续追问,而是话锋一转,突然说了说目的:

  “找浮生你过来呢,是想和你说一下,关于《调音师》在国内的上映情况……”

  提及这个话题的时候,陈浮生注意到了石副局长脸上的纠结和为难,不免大胆猜测道:

  “石局,《调音师》无法在国内上映吗?”

  “也不是完全无法上映,上周局里对这电影开了好几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争议比较大。”

  陈浮生下意识坐直了身子,就见石副局长翻开了一个笔记本后,继续说道:

  “第一点,影片中有较多的谋杀、绑架、伤害等暴力、血腥的场景,这可能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导向。”

  “第二点,是道德价值观问题,电影里很多角色道德观都较为复杂,善恶界限较为模糊,比如你饰演的男主角虽然是为了生存,但是不断说谎,欺骗甚至参与犯罪,这种对人性黑暗面的过度展示,不符合我国在电影里所倡导的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一些老同志们对于这一点争议声最大。”

  “第三点,你的电影里还出现了一些情色暗示,如男主装盲期间,对于一些女性场景的观察等剧情,妇联的同志们认为不尊重女性,建议删改。”

  “第四点,影片对社会各阶层形象有一定的负面刻画,比上层社会的虚伪,中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底层人民的贪婪等,虽然你的电影放在了民国背景下,可能当时的社会矛盾就是这样,但现在的我国电影还是倡导以正面形象为主,将展现社会积极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作为主导方向,所以,也有同志因此为由,反对电影在国内上映。”

  尽管在此之前,陈浮生也考虑过他这电影恐怕暂时没法在国内上映,但是真没想过会有这么多‘问题’。

  想了想,陈浮生开口问道:“石局,您刚才好像说也不是完全无法在国内上映,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还在扯皮,而且《调音师》的问题不像凌子那部《原野》那么大,她那电影是已经确定了,无法在国内上映的。”

  陈浮生大概听懂了石副局长的话外之音,求证道:“石局,是不是说,如果《调音师》能够在接下来的戛纳电影节上取得一个好成绩的话,就有可能在国内上映?”

  “差不多吧。”石副局长点点头,“当然这段时间,我也会再争取一下。”

  陈浮生接着说了两句漂亮话后离开了石副局长的办公室。

  老实说,他对于电影能否眼下在国内上映,其实没那么上心。

  而他的态度大概就是,能上固然好,至少对于当初和他一起拍戏的剧组众人来说算是一个交代,要是实在上不了的话,他也没什么损失。

  下午陈浮生离开了单位,因为他上周六,也就是前天和李军约好了,今天下午去房产管理局办理过户手续。

  早点过户,他也好早点找人翻新,然后早点把妻女接过来。

  “阿嚏~”

  “阿嚏~”

  也就在陈浮生前往李军家的路上,他莫名其妙的连着打了两个喷嚏。

  揉了揉鼻子道:“不会是老韩那家伙在学校说我坏话吧?”

  ……

  其实还真不是。

  不过这会儿确实有人在讨论他。

  是一帮老头老太太。

  有夏言、张俊祥、水华、白杨、王萍、谢飞、于蓝、谢铁梨……

  这些人都是中国文艺界响当当的名人。

  同时他们现在聚集在浙江杭州,是因为他们另外还有一个身份,叫做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委员。

首节 上一节 57/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