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题是响应国家号召,提倡正能量文化!”
“……”
陈浮生:这是回旋镖又飞回来了吗?
但这应该不是单纯冲他,或者冲他们东方公司来的,而是整个文化行业。
所以陈浮生倒也不怎么担心。
朝童冮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没了陈导。”
“……行,那你先去忙吧。”
童冮刚走,陈浮生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听办公室的门又响了。
他以为是秘书有什么事忘记交代了。
结果一抬头,发现是编剧李凖站在门口。
“进来吧。”
“哎,好嘞。”
注意到李凖进来的时候,在他手里还拿了一本不知名杂志,遂好奇问道:
“老李,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陈导,这是上个月的《十月》杂志,里面有一篇小说叫《高山下的花环》,不知道陈导你看了没有?”
说着,李凖将手里的《十月》杂志递给了陈浮生。
“你知道我上个月在国外,又是刚回来,哪有时间看呢。”虽然这样说,但是这部《高山下的花环》陈浮生并不陌生。
因为前世他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
好像还是唐国強演的。
此时,他接过杂志,没有急着去翻,而是将李凖的来意猜了出来:“老李你不会是想要改编这部小说吧?”
“正是。”李凖也没有卖关子,大大方方的为陈浮生介绍了一下这部小说,然后总结道:“陈导,我认为这部小说很适合进行影视化改编。”
“好,那你随意,我先看下你说的这部小说。”
其实在陈浮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是同意了的。
毕竟东方公司有钱,陈浮生当然也不介意拍点时代特色的电影。
《高山下的花环》是李存保根据南方战事为背景,讲述某部九连官兵从战前准备到浴血奋战的那么一个故事。
当然这部小说很受欢迎,不只是因为它真实的还原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奉献。
也和他的小说刻画的人物很鲜明有很大关系。
比如说出身贫寒却心怀家国的连长梁三喜、比如说想要靠家庭关系逃避战争最后却彻底觉醒,蜕变成长为合格军人的‘高干子弟’赵蒙生,还有性格直率的战士靳开来……
办公室里,当陈浮生看完这篇小说,情绪波动比前世看电影的时候要大。
这不是因为小说比电影更加有代入感,而是陈浮生这一世的心境不一样了。
“陈导,怎么样?”
李凖一直没走,见陈浮生终于放下了杂志,自己也立马放下茶杯问道。
“非常不错的一部军事小说,也正如你所言,确实比较适合影视化改编。”
陈浮生继续说道:“这样吧,你先联系一下《十月》杂志,看看小说的影视版权还在不在,还在的话就买下来,回头找我审批就好了。”
“哎,好嘞,谢谢陈导,我这就去问问。”
下午,陈浮生没什么事,摸了会儿鱼,到点就下班了。
回到家正好晚饭好了,于是洗了个手后也坐了下来。
而他刚坐下,闺女就端着她的饭碗走了过来。
“爸爸,我要坐你怀里吃。”
“可以,不过茜茜你也要答应爸爸认真吃饭好不好?”
陈浮生知道女儿什么都好,就是不好好吃饭,每次吃饭喜欢磨蹭不说,最后都要剩一点,关键是不管给她盛多少,她都要剩。
然后没过一会儿又说自己饿了想吃零食。
“好。”
面对爸爸的要求,陈茜答应得飞快。
当然这也不是陈浮生第一次教育她了。
如果说有人喂的话,倒还好一点,可是每次轮到她自己吃饭的时候,还是屡教不改。
当然这也不是啥大问题,等孩子年龄大一点,懂事一点,基本上就好了,而且说到底这种情况还是大人的宠爱导致的,所以像现在,明知道闺女是敷衍,陈浮生也没在意,依然将她抱在怀里……
“要爸爸喂吗?”
“好……啊。”
“你还会提前张嘴了是吧。”
“嘻嘻~”
一边喂闺女吃饭,陈浮生一边也和家人聊起了家长里短。
“文琼你北电和中戏的艺考都过了,最后怎么想着是去北电而不是中戏呢?”
周文琼看了大表姐一眼,接着才说道:“我只是想当一名影视剧演员,所以我感觉北电更适合我一些。”
陈浮生注意到了她们表姊妹间的小动作,但是没有揭穿,又接着问道:“那你拿到北电的录取通知书了吗?”
“嗯,拿到了。”
“什么时候开学?”
“九月十号。”
“还有将近三个月,也挺长的,你想不想提前到剧组感受一下?”
周文琼如何听不懂这句暗示,顿时双眼都一亮,惊喜道:“可以吗表姐夫。”
“可以当然可以,但不是让你演戏,而是让你打杂,而且会有些辛苦,你要想好。”
“我不怕辛苦……”
“好,那你明天,不,下个星期一去我剧组报道,我会安排你跟着凌子导演,她吩咐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好的好的,谢谢表姐夫。”
刘筱莉见表妹啥都不知道争取,只能自己替她问道:“生哥你打算给文琼多少钱一天?”
“表姐,我什么都不要,剧组管吃……”
周文琼的话没说完,就被刘筱莉打断道:“你先别说话。”
本来陈浮生也不可能真的白嫖周文琼这个小姨子,只是暂时他没想好要给她什么待遇,但是既然眼下媳妇也参与了进来,他还是承诺道:
“每天补贴一块钱。”
听到有这待遇,本来还在吃瓜的刘晓薇眼睛顿时就‘红’了。
“姐夫,其实我也可以去你剧组打杂。”
“……”
第192章 小陈,请留步
次日早上,当陈浮生来到部里,赫然才发现今天这场会议似乎有点隆重。
不仅全国各地的电影厂都有代表出席,而且主持会议的居然还是廖公。
会议开始前,陈浮生先和几位熟人打了个招呼,同时又经他们介绍,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小陈导演,听说你这次的新电影送去美国上映了是吗?”
“对,我先去给各位探了探路。”
“哈哈,结果怎么样?”
“水有点深,不过我运气比较好,侥幸取得了一点成绩。”
“小陈导演就别卖关子,到底取得了多少票房?”
“我回来的时候是一千三百万。”
“嘶!这么强!陈导不愧是国内电影创汇的第一人,不得不佩服。”
“是啊,太厉害了,不过这一千三百万陈导你们东方公司能分多少呢?”
“扣去各种税和宣传成本的话,大概能分30%左右。”
“30%那差不多也有四百万了,而且还是美元啊,这老外的钱有那么好挣吗?”
“哈哈老吴,你不能因为他们东方公司的电影出去挣了钱就说老外的钱好挣啊,打个比方,这些年你们珠影厂的电影有一部的海外版权卖出高价了么?”
“哎,我主要是被陈导说出来的成绩刺激到了,话说陈导你们东方公司到底怎么办到的?也教教我们这些家里的穷亲戚呗。”
“如果我说这部电影只是运气好,吴厂长相信吗?”
“光靠运气能在美国的电影市场上取得一千多万票房?陈导我只是长得老实,但是你也别把我当傻子啊。”
吴厂长这话把周围人逗得哄堂大笑,就连陈浮生也差点没崩住,连连摆手道:
“没有没有,吴厂长可能不太懂美国电影市场的规律,比如说我之前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了金熊奖的电影,同样在美国上映是取得了1238万,但我现在这部成本更低,也没什么奖项加持,却能超过《嫌疑人X的献身》,是因为我的新电影更加符合美国人的口味吗?我看未必,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宣传,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运气。”
“你说的这些我们确实不太懂,但是陈导你的电影在海外取得佳绩是事实,所以恭喜陈导。”
“对对对,恭喜陈导……另外陈导你的新电影什么时候在国内上映呢?”
“国内的上映时间不是由我们东方公司决定的,你们应该去催一下中影。”
这时,忽然有工作人员进来提醒道:“各位领导,开会了。”
“好好好,马上来。”
“走走走,回头再聊,先去开会……”
陈浮生也跟着一干电影厂的代表来到了部里面最大的会议室。
因为全场就数他最年轻,所以陈浮生也有自觉,打算往边上坐。
结果每张桌子上是有名字的。
他走到最后一排开始找,找啊找,当终于找到自己的名字,已经从后排来到了紧挨着主席团的第一排。
旁边坐着北影厂的老厂长,看见他坐下之后,打趣了一句道:“还去后排找座位,看来对自己认知不清晰啊。”
陈浮生讪笑着摸了摸鼻子,“老厂长既然看到了,怎么也不叫我一声呢。”
“怎么没叫,你刚进来的时候我就和你打招呼了,但你闷着头就往后排走,真不知道后排有什么在吸引你。”
“哈哈~”陈浮生也觉得有些尴尬,打了个哈哈,然后跳过了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