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136节

  “请廖公和国家放心,我们肯定会把这部电影拍好的。需求的话,凌子你来补充一下。”

  凌子早有准备,展开一个笔记本,开始陈述道:

  “首先,我们需要武器上的支持,这是我们罗列出来武器清单,各位领导可以看一下。”

  廖公接过清单简单扫了一眼,然后抬头道:“你们使用这些武器,还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才行吧?”

  “是的廖公,所以我们的第二个需求就是您说的这个。”

  “你们这两个要求综合起来,也就是需要部队上的支持是吧?”

  “没错。”陈浮生点头。

  “可以,这个要求我现在就能答应你们,还有其他的吗?”

  凌子接着说:“我们还需要国内最先进的银行大楼配合我们的拍摄,同时,在拍摄期间,可能会造成一些破坏,当然我们会照价赔偿的,不知道这方面可以满足吗?”

  听了这个需求,廖公还真不好直接答应了。

  想了想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的拍摄周期是多长?”

  这个问题凌子无法回答,她看向了陈浮生。

  后者正在大脑里快速思考,过了半响,陈浮生给出一个时间。

  “保守估计四个月!”

  廖公闻言点点头:“行,这个问题我带回去之后也需要开会讨论一下,有了结果,会及时通知你们的。”

  “多谢廖公。”

  “嗯,还有其他困难吗?”廖公再次看向凌子。

  凌子先和陈浮生对视一眼后,这才朝着廖公摇摇头:“目前就这些,其他的困难我们自己可以克服就不麻烦国家了。”

  “好……”

  聊完了《虎胆龙威》的事,廖公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

  “电影制片厂的问题现在日益突出,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小陈你的大局观不错,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建议陈浮生有,但是真提出来可能会得罪不少吃这碗饭的人,完全是吃力不讨好,所以他选择打哈哈。

  “廖公,您要问我拍什么电影可以出海创汇,那我可能还能聊一聊,但您说我有大局观,那真是太高看我了。”

  廖公似乎猜到陈浮生会这么回答,神秘一笑:“那你倒是说说,拍什么电影才适合出海创汇呢?”

  嗯?

  陈浮生疑惑道:怎么感觉自己还是掉坑里了呢?

  不过话已经说出去了,他还是就这个话题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纪录片方面,有个分类叫自然纪录片,其实我感觉也挺适合出海的。”

  “说说看。”廖公追问道:“什么是自然纪录片。”

  “自然纪录片指的是将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态,或者行为习性这些作为素材,通过真实的镜头语言将之展现出来,比如说我现在要拍一个野生大熊猫的纪录片,那我就需要找到一群野生大熊猫,在不打扰到它们的条件下,将它们每天的行为都记录下来……”

  “这会不会有些无聊?”

  “所以至少需要跟拍三五个月,这样才能够积累到足够的素材,有了足够多的素材,也才够剪辑出一部精彩的动物电影。”陈浮生道。

  “小陈你确定这种电影能出海吗?”

  “可是,但是……要拍的好看。”

  “你所谓的拍的好看是指?”

  “用专业的解释就是要有极致的真实感,震撼的自然奇观,还有深刻的生命共鸣。”

  “太专业了。”

  “其实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它和导演的风格,后期剪辑都有关系。”

  陈浮生早便猜出了廖公的目的,而且既然都聊到这了,他也不介意多说一点。

  “如果廖公是想让其他导演去拍这类片子来出海创汇的话,我的建议是最好先找几部国外的自然纪录片学习一下。”

  “好,这个问题就先讨论到这……后续如果各大电影制片厂真要拍这类电影的话,可能还会来找小陈你取取经。”

  “没问题的,这都是小事,只要国内导演真能拍出优秀的自然纪录片,我可以承诺,东方公司不仅带他们出海,还可以投资他们的项目。”

  “当真?”

  “怎敢当着廖公,丁书记,石局几位领导的面说假话。”

  “好,他们要的就是小陈这个承诺。”

  ……

  其实动物自然电影陈浮生自己也想搞,但一来人手不足,二来沉默成本有点高,不确定风险太大,所以一直只是他的一个想法。

  眼下廖公希望东方公司带动电影制片厂一起出海创汇,陈浮生则顺势提出自然纪录片,便是希望借国家之手,将任务分发到各大电影制片厂,这样一来的话,风险和成本他们自己承担了,而东方公司还能和他们一起享受成果,可以说这波很资本……

  呸呸呸,互惠互利,各取所求!

  嗯,没错,就是这样的。

第169章 老妈退休

  咚咚咚~

  “进!”

  陈浮生听说美国演员黛安小姐到了,将关于她的角色台词打印出来之后,看了一遍,感觉有些不太满意,所以刚刚进行了一些修改。

  刚改完就听到敲门声,抬头一看,发现原来是人已经从机场接来了。

  笑着起身迎接了一下。

  “黛安小姐,欢迎来到中国!我是陈浮生,想必卡琳娜小姐应该和你介绍过我吧。”

  “是的,卡琳娜小姐还让我向陈先生你问好!”

  “谢谢卡琳娜小姐,也谢谢黛安小姐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演我的电影。”

  陈浮生邀请对方坐下之后,接着寒暄道:“我猜黛安小姐是第一次来中国吧?感受怎么样?”

  “大家都很热情,来之前我打听过你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然后从机场过来的这一路上,我既看到了拥有现代气息的建筑,同样也看到了不少古老的房屋,感觉很神奇。”

  “拍戏之余,黛安小姐也可以好好在中国旅游旅游……”

  “好建议,这是我这次来中国拍戏的计划之一。”

  “哈哈,那正好啊。”

  说到这,陈浮生话锋一转,问道:“黛安小姐晕机吗?要不要我让人先带你去休息一下?”

  “不用不用,我现在很精神,陈先生,我们还是先聊一下工作吧,来之前,我听卡琳娜小姐简单介绍过,是要我演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女学者是吗?”

  “是的,你演的角色名字叫做伊迪丝,她是一个大学外语老师。”

  说着,陈浮生起身走到办公桌跟前,将自己刚刚修改完的角色剧本拿了过来,递到黛安·阿伯特面前道:

  “这是角色剧本,黛安小姐你可以先看看。”

  “谢谢。”

  黛安·阿伯特接过剧本,原本还担心自己看不懂,没想到很快就被情节吸引了进去。

  ……

  “您是否曾在某个部落的祭祀上聆听过神谕?是否在恒河边上和佛陀讨论过轮回?又或者,您是否曾在公元1世纪的地中海沿岸行走,遇到过一个拿撒勒的木匠,和祂的门徒们?”

  “伊迪丝教授,你想听我回答什么?”

  “哪个才是真的?”

  “都是,又都不是。人们总是在寻找一个唯一的,至高的真理。但真相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有太多智慧的火焰在各地点燃。佛陀,耆那,希腊的哲人,波斯的先知……他们都试图回答人类共同的困惑,关于痛苦,关于死亡,关于超越。我倾听过,学习过,也曾被深深打动过。”

  “那么耶稣呢?您见过祂吗?”

  “我见过一个叫约书亚的年轻人,他非常有魅力,充满怜悯,眼中有着不可思议的光。他在乡间讲述天国的道理,关于仁爱,关于宽恕。而他说的话,和东方的先贤们所说的仁恕之道,本质上是相通的,那是一种极其强大而美好的力量。”

  ……

  十分钟后,陈浮生见黛安终于合上剧本,抬起头来,笑着问道:“如何呢?”

  “伊迪丝·穆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感谢陈先生邀请我来出演,我会尽我所能将其给演好。”

  “我相信黛安小姐,下面我们来谈一下片酬……”

  陈浮生给黛安开出来的片酬不高,只有1500美元,但是承诺在两周之内为其杀青,如果超一天增加200美元。

  而且这个日期是从今天开始算。

  所以黛安前脚刚离开,陈浮生后脚就把剧组副导演陈恺歌喊到了办公室。

  “演员已经就位了,你们的前期工作筹备得怎么样了?”

  “快好了。”

  “快好了是几个意思……”

  陈浮生自问自答:“算了我也不问了,下周一我要开机,能不能办到?”

  “……可以。”陈恺歌咬咬牙应了下来,与此同时,他心里其实想的是,这个周末得加班了。

  不过陈浮生还是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一点勉强,再次确认道:

  “真的可以吗?”

  “真的可以,陈导。”

  “好,那就暂定下周一开机,记得尽快把消息通知到位,特别是北电和中戏的老师,让他们至少请一周的假。”

  “记住了,陈导还有什么吩咐吗?”

  “没了,忙去吧。”

  陈恺歌点头,正要离开,忽然又被叫住。

  就听陈浮生又道:“对了,我对伊迪丝和李森的一段台词做了改动,你把这份新剧本拿去复印一份给陈稲明。”

  “好……”

  见陈恺歌拿到剧本后还杵在原地,陈浮生朝他摆摆手道:“这下真没事了。”

  下午,陈浮生去局里开完会出来,发现离下班也就只剩下半个小时了,那还回个屁的公司啊,直接让司机送他回家。

  但没想到回到家后,会有个惊喜等着他。

  “我去,妈你什么时候来的啊?”

  刚进院门,陈浮生就看见亲妈杨红梅在院子里陪她大孙女嬉戏,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我中午就到了。”

  杨红梅看了儿子一眼,把关心藏在言语当中,“你今天下班又这么早啊。”

  “今天还好吧……”

首节 上一节 136/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