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显然都没想到陈浮生会这么回答,一时都有些不知该接什么话。
但是气氛尴尬了两秒过后,大家又用笑声打破了这份沉默。
“哈哈哈,浮生同志的思路新奇,难怪总是能够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哪里哪里,我就是说了句实话而已。”
“唉,虽然是实话,但正常人的思路应该是解释这样设定的用意,而你不一样,你的思路没有被圈定在问题的答案里,更像是站在一个全局观的角度来回答……”
陈浮生摆了摆手,用半开玩笑的口吻打趣道:“好嘛,我算是听出了,梓龙你这是在变着法的说我不是正常人吧?”
蒋梓龙微微一愣,也很快反应过来,接着说道:“看吧,我就说他思路新奇……”
他两这番对话,也引起了周围人的哈哈大笑。
带着食堂里的气氛一时也特别的欢快。
下午,作协没有再开大会,但是各种小会就没有断过。
而陈浮生作为名誉副主席,基本上各种小会也都会邀请他。
所以,这一个下午,他都很忙。
好在忙也是有收获的。
他还真从作协这里挖到了一个编剧。
对方笔名叫李凖。
原名叫李铁生。
陈浮生一开始也不认识这人,但是和他聊过才知道,原来他担任过《老兵新传》《大河奔流》以及《牧马人》的编剧。
嗯,没错,《牧马人》已经在拍了。
而且这部电影的原创小说作者也在现场,就是张贤亮。
《牧马人》是根据他的《灵与肉》改编的。
当听说李凖现在是在作协工作,陈浮生终于不在卖关子了,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
“李凖同志,有没有兴趣为国家创汇任务出一份绵薄之力?”
陈浮生在邀请别人的时候,当然也是讲究一点语言艺术的。
比如同样一句话,如果他说的是“有没有兴趣来我手底下当小弟?”,别人就算有那个意思,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不过陈浮生突如其来的招揽,还是让李凖一愣。
“浮生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理解的意思。”陈浮生道。
李凖刚刚没反应过来,这下终于是确认了面前这位刚加入作协就被提名名誉副主席的年轻人是在招揽自己。
这既让他有些受宠若惊,又有点不敢置信。
考虑了一会儿后,还是问道:“陈……陈导,虽然我也很想和你们一起为国家创汇任务贡献一点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但作协比我厉害的作家和编剧多了去了,不知道陈导为什么会邀请我呢?”
“李凖同志这话就太谦虚了,《老兵新传》我虽然不了解,但是你改编的《大河奔流》我还是看过的,加上你刚才也说了,就连谢敬导演正在拍的《牧马人》也是你改编的,足可见得你是一个优秀编剧。”
说到这,陈浮生看了对方一眼,又继续道:“实不相瞒,眼下我们‘小组’进行了扩编,但是拍电影不能只有导演,编剧同样重要,所以这次扩编会增设编剧文学部,我们也诚邀像李凖同志你这样优秀的编剧能够加入我们,一起为国家电影创汇工作发光发热,同时也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李凖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但是被陈浮生左一句为国家创汇,右一句帮助中国电影走向全世界给说得热血沸腾。
于是调职这么重大的决定,他本该好好考虑考虑的,但是冲动之下,直接就答应了。
“好,既然陈导还用得上我这把老骨头,那我也就不犹豫了,希望以后能够和你们一起并肩战斗!”
“欢迎欢迎,不过李凖同志哪里老了?你看着也就刚好中年而已,正是当打之年,一点儿也不老。”
陈浮生见李凖被说服后,也就起身主动握住了对方的手,郑重的表示了一下欢迎。
至于作协这边会不会答应放人?
那当然会放啦!
毕竟陈浮生这次获得的名誉副主席,除了他的作品具有影响力之外,他现在的身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作协其实还巴不得陈浮生多挑些人手过去。
因为这样才能扩大作协的影响力。
……
便是在陈浮生参加作协,并且意外成为作协的名誉副主席的时候,吴天鸣的《没有航标的河流》已经在香港上映了三天,但是票房可以用凄凄惨惨戚戚来形容。
三天只有不到三十万港币,确切地说,是二十五万八千。
之前同为大陆来的《调音师》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成为了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突破两千万票房的电影。
为‘奄奄一息’的左派电影续了一波命。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天鸣带着他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也来香港跑宣传。
右派当然很紧张了,电影还没上映,各种脏水先扑了过来。
加上《没有航标的河流》确实不太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于是,这部上映之前让右派紧张兮兮的电影,就这样以一个华丽的姿势,扑进了水里。
就溅起来了几滴水滴。
这结果,不光打了右派一个措手不及,左派也是意想不到,当然最受打击的还是吴天鸣。
他放下一份今天早上嘲讽自己的香港报纸,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这次香港行,比起上次去威尼斯之行,对他的打击更加严重。
以至于让他都有点怀疑起了自己。
这也使得他原计划在香港待上一周的行程,最后只待了四天就回国了。
第135章 组织谈话,小组改革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尤其是当吴天鸣从香港回来,立马听说陈浮生成为了作协的名誉副主席之后……
“陈导今天去哪了?”吴天鸣好奇问道。
凌子回答:“去部里开会了。”
“去部里开会?”吴天鸣对于这个回答更加疑惑。
“嗯。”凌子点了点头,然后笑着打趣道:“应该是组织上找他谈话吧,估计再过不久,就要叫他陈处了。”
“他今年才刚升的吧?有那么快吗?”吴天鸣带着震惊和怀疑。
“更快的都有。”凌子接着又补充道:“不过我也不确认,只是猜测而已……话说吴导你的电影在香港上映的结果怎么样?我记得你不是说去一周的嘛,怎么提前回来了?”
“唉,别说了,我得好好回去舔舐一下伤口。”
吴天鸣这样说,凌子心里有数了。
也不再追问细节,而是安慰了一句:“没事,你这电影再惨还能有我的《原野》惨吗?”
不过她这安慰显然没起到什么效果。
……
部里。
陈浮生不知道吴天鸣已经提前回来了,当然就算他知道现在也不可能回去。
因为还在接受组织上谈话。
在他对面,坐着的是朱书记,丁书记,还有组织部的几位领导。
“浮生同志,你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成立至今,也有一年多了,确实成绩斐然,但是我们注意到,主要做出成绩来的,几乎都是你的电影,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吗?”一位组织部的周领导问道。
“我的电影确实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否认其他导演的贡献。比如吴天鸣导演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不是在刚刚过去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为国家挣了13万美元的外汇吗?而陈怀开导演的《朱门玉碎》才刚杀青……至于凌子导演的第一部《原野》虽然赔了,可那是小组成立之前立项的电影,眼下她这部《木棉袈裟》作为一部武侠片,我认为哪怕放在香港上映,也能取得不错的票房,而且接下来包括我自己的电影在内,都会送去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参赛,我相信我们都可以不会空手而归的。”
说到这,陈浮生顿了一下,总结道:“所以,我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做出来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大家的。”
“好,谢谢浮生同志你的回答。”
这位周领导点点头后,然后对着朱书记轻声道:“我这边没问题了。”
朱书记又看了眼其他几人,收到的都是点头之后,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好,我们的问题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我猜浮生同志你也肯定好奇组织上接下来会怎么安排你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在这呢,我们也就不跟你卖关子了。”
陈浮生听到提问环节终于是过去了,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朱书记接下来的话带上了几分期待。
“想来浮生同志你也知道,你们之前的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只是一个试点,随着你们的工作越来越突出,规模也越来越壮大,老是挂靠在人家电影局里面也有点不像话,所以经过部里面开会讨论,上面大家长的亲自批准,准备将你们小组单独拎出来,给你们成立一家独立的电影对外创汇公司,而陈浮生同志,你将担任这家创汇公司的首任总经理,对此,你有何看法啊?”
“给我们成立公司?”
说实话,陈浮生对于这个结果是有些意外的。
毕竟他们小组从成立以来,一直都属于电影局,所以他也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次改革,会在电影局里面,为他们另设一个部门出来。
没想到,居然是将他们小组分割了出来,单独为他们成立一家公司。
好吧,仔细想想,好像这样也合理。
毕竟他们是拍电影的,老是和管理电影的搅合在一起,确实不太符合规矩。
以前只是试点也就罢了,如今看样子是要走上正轨了。
还是穿一条裤子的话,也容易遭人诟病。
而想通这些道理之后,陈浮生也就理解了国家为什么要给他们成立公司了。
“对,给你们成立公司,也是为了方便你们更好的发展,也更加有利于你们内部的管理。”
陈浮生点了点头,心中还有不少疑惑,此时一件一件的问道:“朱书记,那我们公司的名字叫什么?”
“你觉得叫什么好呢?”朱书记不答反问。
陈浮生还真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报出了一个名字:“叫中国电影出口创汇公司可以吗?”
朱书记还在思考他的这个名字,一旁的丁书记却摇摇头道:“浮生同志,还是换一个吧,虽然你这个名字挺贴切,但我们要是同意了,他们中影该跑来闹了。”
朱书记闻言也连连点头:“对对对,我就说中国电影出口创汇公司这名字怎么不对劲,原来是和他们中影的职能冲突了……”
陈浮生见两位领导都这样说,也没有非要坚持使用他临时想出来的一个名字,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更好的,于是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名字的事,不如等我回去和其他人商量一下吧?”
“嗯,也可以,反正这事也没那么着急。”
朱书记接着问道:“浮生同志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有的,既然给我们成立了公司,那这公司的地址在哪?接下来我们总不能还是在电影局里办公吧?”
“这你放心,会给你们安排新的房子,不过你们暂时还是先在电影局工作着,等房管局那边将你们的公司位置安排下来以后,会通知你们的。”
说到这,朱书记又补充了一句:“最迟年底肯定让你们公司开业。”
“谢谢朱书记!”
如果说一开始是几位领导轮流问陈浮生问题,那么接下来刚好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