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80节

  武宣一役彭刚得了大量的布匹。

  彭刚画了几幅交领衣短衣的草图,连同布匹一并送到女营。

  让赵晗薇和三个舅娘们带领女营中善女工者制作一批交领衣作为军服。

  忙完这些,彭刚回到住所,展开这两年来不断补充完善的广西舆图、浔州府舆图,思考接下来如何应对清军的围剿反扑。

  紫荆山、平在山、金田一带上帝会经营时间长久,根基稳固。

  尤其是紫荆山,自冯云山进山传教以来,经营时间长达五年,紫荆山群众基础好。

  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三面环山,东北为平南县之鹏化山区,西南为贵县之莲花山、龙山,北为绵延不绝的大瑶山。

  南有黔江阻隔。

  是一面临水,三面环山的兵家险地。

  山区地形易守难攻,他们对当地地形的熟悉程度远胜于清军。

  以紫荆山、平在山、金田为依托,短时间坚守,为团营训练争取三四个月的时间,肯定是没问题的。

  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那就是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实在太穷了,物产不丰,无法长期供养五万人,只可短期坚守。

  只要清军将帅督师脑子没问题的话,肯定会采取坐困之策,想法子困死他们。

  广西清军虽然胆怯,士气较低。

  让他们进山剿五万之众的上帝会会匪,肯定是没这个胆量和能力。

  但派遣重兵大炮死守封锁主出山要隘,断绝上帝会与外界的联系,切断上帝会的补给渠道,这个能力清军肯定还是有的。

  虽说彭刚得了武宣县城及其周边村墟的粮食物资,可于整个上帝会集体而言,也只够食用三四个月。

  当然,彭刚由于准备充分,不仅团营令之前就未雨绸缪,购买囤积粮秣。

  团营令后又主动攻袭武宣县城,取武宣之粮为己所用。

  他的存粮是各部中最充足的,能维持八个月左右的消耗。

  但上帝会毕竟是一个集体,如果总部那边以及其他部署知道他有余粮,肯定会让他调拨粮食支援总部或者上帝会的其他部署。

  想要不被清军困死于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

  赶在清军合围之前,尽量多囤积物资只是治标之策。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扩大根据地,扩展上帝会的活动空间。

  不致让清军扼守几个山口就能断绝他们同外界的联系。

  扫了一遍地图,彭刚的目光最终停留在黔江上。

  黔江水道!

  广西绿营烂,广西的绿营水营更烂!

  桂省水营羸弱不堪,连像样的舟船都没几艘。

  彭刚现在可是收编了长期活跃于黔江、浔江两江之地的艇军武装!

  在武宣所抄缴的舟船数量也很可观!

  水战乃艇军所长。

  艇军此前虽未能成事,可从来没有败给过广西的绿营水营。

  基本都是在上岸后被清军的陆师打败的。

  有两个以谙熟水性的艇军旧部为班底组建而成的水营。

  彭刚完全不怵广西绿营的三个水营,同清军争夺黔江的制江权。

  只要掌握了黔江的制江权,他即可将活动范围扩展到黔江两岸,甚至是下游的浔江两岸地区,不致从外界获取物资的渠道被清军完全切断。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控制了黔江的制江权清军就困不死他了。

  而是清军一旦没了黔江的制江权,封锁他的成本将大大增高。

  必须拉长封锁线,在黔江南岸分兵扎营,时刻监视他的动向。

  清军的封锁线一旦拉长,兵力分散,就容易出现漏洞。

  彭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传闻冯云山和洪秀全他们要拉他进核心决策层,不知道这件事何时能落实。

  彭刚之所以不愿现在去金田,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

  上帝会决策层的主张是集中所有兵力于金田蒙冲的总部根据地,以期面对清军即将到来的围剿时能对清军形成兵力优势,以众击寡,击败清军。

  而彭刚不想放弃苦心经营了两年有余的平在山根据地,他的想法和决策层的决策有分歧。

  倒不是说萧朝贵、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的决策是错的。

  他们的主张也没有问题。

  问题是清廷毕竟是掌握了整个国家机器,可以调遣广西的资源,乃至全国的资源围剿上帝会。

  集中兵力击败了第一波清军的围剿,还有下一波。

  打一两次胜仗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彭刚的想法则比较积极激进。

  如果他能进入核心决策层,制定上帝会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他甚至想将石达开、秦日昌这支战斗力强悍的贵县军团部署在浔江南岸,扩展根据地的战略纵深。

  同他在北岸的平在山军团遥相呼应,断绝柳州、桂林方向来的清军通过较为便捷的黔江水道驰援浔江流域的清军,运输柳州、桂林的粮秣军需。

  且贵县来土之争已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他和石达开、秦日昌都有贵县来人这层身份。

  只要能在黔江南岸的贵县立足,他们还能与清军周旋的同时,源源不断地吸纳贵县的来人补充进队伍。

  然而这些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上帝会决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株守金田和紫荆山。

  在没进入决策层之前,他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

  总部决策层更不可能让他调配调石达开、秦日昌的两部劲旅。

  彭刚已经收编了艇军,实力暴涨。

  要是石达开和秦日昌再为彭刚所用,他能直接拥有与总部分庭抗礼的实力。

  而且他们三人都是贵县同乡,就算彭刚没有这样的想法,也很难阻止其他人往这方面想。

  石达开、秦日刚从白沙圩北渡浔江后。

  石达开为了和彭刚保持紧密联系,相互照应,本来是派遣了石镇仑的一支石家偏师和彭刚汇合,协助彭刚守碧滩汛。

  不过很快被总部那边叫停了,总部命令石达开和秦日昌麾下的所有贵县会众,即刻全都到金田营盘集合团营,不得延误,更不得分兵。

  “军长!重大军情!”

  彭刚正懊恼间,伤势恢复得差不多的谢斌冒冒失失地跑了进来,面色严峻。

  谢斌虽然资历很浅,可念在行伍出身,又有些本事。

  这次扩军,彭刚提拔他为营长,统带一个长枪营,并且作为长枪教官负责长枪兵的训练。

  “进来坐下,先把气喘匀慢慢说。”彭刚搬了个去年秋天刚打的草墩子来让谢斌坐下把气喘匀了再说话。

第114章 不要银子!

  “绿营出兵啦!”谢斌喘着粗气说道。

  “李殿元的浔州协绿营终于来了?他这次带了多少团练?”彭刚云淡风轻地问道。

  上帝会团营令一出,广西以浔州府为中心,四方响应,万民乐从。

  除了各主要分部的会众,亦有零零散散的小队伍源源不断地向金田村聚集。

  这些零星队伍中有的甚至还不是上帝会会众,当只是听说金田村的上帝会管饭,上赶着来吃大锅饭的。

  上帝会声势如此浩大,浔州府当局要是没有任何反应动作才是咄咄怪事。

  彭刚本就是浔州府人,此前和浔州协的绿营,尤其是左营接触颇为频繁。

  他了解浔州协的绿营是什么货色。

  想以浔州协一协之兵剿灭上帝会,无疑是痴人说梦。

  “不是李殿元,是闵军门.闵正文要来桂平坐镇督剿我们。”谢斌如临大敌。

  “闵正文已经从柳州点了兵马,正在往浔州府赶。”

  广西提督闵正文从柳州府调兵来镇压上帝会?

  难怪谢斌会如此冒失紧张。

  彭刚也很惊讶。

  历史上最先死在上帝会手下的清军武官是大湟江巡检王基和秦川巡检张镛。

  不过这两人的身份相当于后世的派出所所长。只能算警官不能算军官。

  清廷正儿八经出动正规军围剿上帝会是李殿元带着浔州协绿营主力进驻思旺,目标直指花洲的李殿元浔州协绿营。

  彼时洪秀全和冯云山都藏匿于花洲山人村,不在金田团营。

  其实当时李殿元也不知道洪秀全和冯云山是上帝会首领,他们一直以为“尚弟会”的会匪头子是金田村韦正。

  李殿元完全是误打误撞进驻思旺。

  原因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当时浔州府形式已经糜烂,知府顾元凯和平南知县倪涛觉得金田村和紫荆山是贼人老穴,不毛之地,贼人老穴难打,让“尚弟会”占了就占了。

  可平南以前可不闹“尚弟会”,突然被“尚弟会”占了很没面子。

  尤其是平南县县令倪涛,不愿看到自己治下境内有“尚弟会”活动,极力撺掇顾元凯和李殿元发兵围剿花洲山人村的“尚弟会”。

  虽说李殿元是误打误撞,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引兵屯驻思旺,可还是给上帝会吓得够呛。

  杨秀清急忙让蒙得恩带领三千团营主力精锐,前往搭救洪秀全和冯云山等人,这才有了所谓的迎主之战,将洪秀全迎至金田。

  只是历史已经被彭刚搅得面目全非。

  不仅起义时间提前,太平军起义时的实力更加强大,就连洪秀全、冯云山两人也都提前抵达了金田村。

  自然就不会有什么迎主之战了。

  可广西当局直接派出本地最高级别的武官来桂平城坐镇,督剿上帝会,还是有些出乎彭刚的意料。

  彭刚原以为郑祖琛派个左江镇总兵来督剿就差不多了,没想到郑祖琛直接祭出了闵正文。

  估计是上帝会首战就拿下了一座县城,给郑祖琛干破防了,引起了他的重视。

首节 上一节 80/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