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会名声愈显,时逢大灾多难之年,饥寒交迫者不可胜计。
贫苦农民与破产者们听说广西还有一个免费给人发粮治病的上帝会,纷纷举家加入上帝会。
上帝会的领导层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才华和强大的管理能力。
迅速对新老会众根据性别、年龄进行编营管理。
同时不断重申《十款天条》,早晚唱赞歌祷告,严明纪律,并揪出偷奸耍滑,行不轨之者依照罪行轻重,或是处决,或是逐出上帝会,任其自生自灭。
上帝会因此得以迅速吸纳消化了新会众,实力大涨。
至于私人财产尽行收缴入圣库,会众们无论新老皆无怨言。
加入上帝会的百姓大多数都是苦哈哈,
他们自家的那点粮食也根本不够吃几天。
维持会众基本生活的物资,大都来源于紫荆山蒙冲积攒的存粮,金田韦家以及花洲胡家,那帮村石家,莲花村彭家这些大户。
彭刚实际掌控着万亩出头的山场,能对大冲附近的五个村落进行收租,还有贵县木格丘家的明里暗里的资助。
他也算是上帝会里的大户。
准确地说是第三大户,仅比韦家和胡家逊色,比石家则优渥很多。
道光三十年春,广西天无雨地焦旱。
又是一个灾年。
洪秀全、萧朝贵、杨秀清、冯云山、韦昌辉、彭刚、石达开、胡以晃、秦日纲等上帝会高层于蒙冲举行了高层决策会议。
会议研究决定,发布团营令,各基地的头目在收到团营令后迅速集合教众,带上一切能带上的财产,带不走的东西就地销毁,一粒米也别给清妖留下。
田产屋舍商铺,能变卖的尽快变卖,无法变卖的,直接焚毁。
集结完毕后,尽快奔赴金田团营集合。
待各基地的教众于金田集结完成整训,即刻扯旗起义,直下新圩、江口圩,夺两圩之钱粮财帛以作下一步行动之用。
彭刚心里盘算了一番,团营之后,预计能集结起来的会众大概能有三万人上下的规模。
新圩、江口圩虽然都是比较富裕的大圩,钱粮较为可观。
但平均到三万人身上,每个人能分到的就少得可怜了,乐观估计也只能支撑三四个月的左右。
更何况这还是以三万人为基数,不出意外,上帝会后续入教的人会越来越多,仅靠新圩、江口圩的钱粮是远远不能支撑得起天国的大业。
哪里搞钱粮呢?
浔州府境内寻常的墟圩早已被天地会刮了一遍,现在又不是秋收,一般的墟圩村里弄不到多少粮食。
至于有粮食的大户,张嘉祥掀起广西天地会大起义序幕之后,陆续拖家带口躲进城池避祸了。
没躲进大城池的大户,不是寻常大户,而是超级大户,有自己易守难攻的围堡。
综合考量,彭刚认为直接攻打城池的性价比和效率是最高的。
眼下浔州府的绿营主力被李殿元带出去剿灭天地会,各城的防御较之去年相对而言空虚了很多。
当然,桂平城除外。
李孟群就任桂平知县后,抽调了各地团练以充实桂平城防。
加之桂平城地处黔江、郁江交汇处,三面临江,易守难攻。
即使和彭刚交好的罗大纲所部艇军有船,也很难夹攻下桂平城。
一来桂平城的规格比较高,是府城的规格,城墙更厚,更高。
二来绿营团练和上帝会、艇军将士近战肉搏的胆子没有,可隔江遥遥放炮打铳的胆子还是有的。
除却桂平城,浔州府有三个县城可供彭刚选择。
分别是贵县县城,平南县县城,武宣县县城。
贵县县城已经被张嘉祥洗劫过一遍了,没多少钱粮不说,距离紫荆山、平在山基地还远。
即便拿下了贵县县城,所获钱粮恐怕连攻打贵县县城的所耗费的钱粮枪弹都无法弥补。
平南县城地处浔江平原,以稻作、蚕丝闻名,为广西粮仓之一。
平南县县城比较富庶,天地会尚未光顾过。
只是平南县县城距离较远,又地处下游,上帝会没有能逆水而行的蒸汽船,拿下之后怎么把钱粮运回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权衡之下,最适合攻打的县城只剩下武宣县城。
武宣县城距离最近,无论是通过陆路还是黔江水路都能快速把所获的钱粮运进紫荆山和平在山。
且彭刚在武宣提前进行了布局,于城内开设有炭行,可以里应外合,以比较小的代价拿下武宣县县城。
当然,武宣县县城也有缺点。
最大的缺点即是武宣扼守黔江与红水河交汇处。
清廷最初在此设武宣营是为了驻兵防瑶乱,军事属性较强。
武宣县城是浔州府所有县城中开发最晚,最穷的一个,拿下武宣能得到的钱粮不如其他县城多。
上帝会高层的会议散会结束后,彭刚向冯云山和杨秀清说出了他的计划:“冯先生,秀清大哥,我练兵已有两年,我想暂不奔赴金田团营,先攻打武宣获取粮秣,以充实圣库。”
“你要攻打武宣?可你麾下能战之卒只有七八百人,能拿下一个县城么?我们当初打王家围堡都动用了两千人哩。”
冯云山和杨秀清惊讶之余对彭刚的决定表示怀疑。
上帝会武装在正式起事之前,所参加过的最激烈战斗即是攻打蒙冲的王家围堡。
杨秀清是这一仗的亲历者和指挥官,此仗上帝会损失惨重,折损了三四百人才拿下王家围堡。
因此在杨秀清和冯云山的固有认知中,有城墙拱卫的大型聚落是很难打的,为之望而却步。
上帝会高层都更倾向于攻打新圩、江口圩这种比较富,又没有城墙的大型聚落。
可广西哪里有那么新圩和江口圩让他们打?
要是有那么多富庶新圩和江口圩,他们也就没有造反的必要了。
百姓要稍微吃得饱饭,有活干,生计有所着落,没人愿意跟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
上帝会也不会在广西这么有市场,更拉不出三万多人的信徒队伍。
洪秀全、冯云山早年在广东传教失败,就是最好例子。
其实同时期广东人生活质量普遍也比较低,只是没广西这么惨,尚能吊着一口气继续苟延残喘而已。
第100章 三方会攻武宣
“昔日攻打王家围堡,王家族人、护院和上帝会素有仇怨,王家人保围堡即保自己一家老小。所以能够上下戮力同心,殊死抵抗。
武宣的绿营团练,和我们上帝会没有这么大的仇,况且绿营团练不堪一用,只要破了城门入城,守城的绿营团练必将士气崩溃,立时作鸟兽散。”
为打消杨秀清和冯云山的疑虑,彭刚耐心地向他们阐述了武宣守军的情况。
武宣县县城的情况和当初他们攻打的王作新围堡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区别很大。
“为保桂林,闵正闵妖头腊月就从武宣抽调走了一百精锐绿营,现在负责驻防守卫武宣县城的绿营人数不到两百,且多为老弱,团练的人数大抵和绿营相当。
我的兵力虽然不阔绰,攻打武宣有些勉强。可勒马附近的艇军已经答应同我一起攻打武宣,所以我有把握拿下武宣县城。”
“艇军?可是罗大纲所部的艇军?”杨秀清问道。
彭刚和勒马附近的艇军部署,尤其是罗大纲所部的艇军走得很近,关系很好。
这在上帝会高层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正是,苏三娘、邱二嫂的艇军部署也答应派遣艇军精锐参战。”彭刚微微点头说道。
“罗大纲是条好汉,艇军也是骁勇善战,有他们配合,我就放心了。”杨秀清沉吟片刻后对彭刚说道。
“艇军不比其他天地会毛匪,值得我们拉拢,若能将艇拉入伙,定能极大地壮大咱们上帝会的力量。”有罗大纲等部的艇军配合,彭刚准备又比较充分,不是一时脑热要打武宣,杨秀清稍稍感到安心。
罗大纲此人杨秀清了解,也派人接触过。
杨秀清对罗大纲以及艇军的印象不错,希望彭刚能将罗大纲拉入上帝会。
“我自当尽力而为。”彭刚回答说道。
“攻城需用重炮,蒙冲有两门八百斤重的大炮,都先调拨于你用。”杨秀清仔细思虑斟酌了一番说道。
“为了万无一失,我再调拨两百名精悍的教众交由你指挥调度。”
彭刚虽然有十四门炮,可都是中小型的劈山炮,重炮却是一门都没有。
整个上帝会也只有三门六百斤以上的“重炮”,杨秀清一口气调两门“重炮”给彭刚使用,出手相当阔气了。
“我也调拨一百名老教众给你。”冯云山不甘落后。
虽说冯云山主要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麾下的兵力远没有负责练兵的杨秀清那么多。
可冯云山还是挤出了一百精锐给彭刚。
此时的上帝会正处于草创的上升期,尽管冯云山有意平衡上帝会的最高决策层,试图压制权力过大的萧朝贵和杨秀清,尤其是萧朝贵。
不过总的来说,大家还是能以大局为重,精诚团结。
含碧滩汛、上垌塘的兵马在内,彭刚有七百八十多号精心训练的悍卒,杨秀清和冯云山又挤出三百精锐给他,还有艇军的助战。
彭刚从来没有打过如此富裕的仗。
彭刚谢过冯云山和杨秀清,返回红莲村点兵。
七百八十多号兵,不可能全部点走用于攻打武宣,红莲村需要有人留守管理。
尽管彭刚没有刻意宣传,可他早已名声在外,听说到平在山的红莲村能有饭吃,每天都有人向红莲村聚集。
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彭刚所控制的人口由原来一千人出头,骤增至四千人。
对面河谷地一年半之前还是不毛之地,现在已变得人烟稠密,形同闹市。
附近的茂密的山林,也快被薅秃了,现在连打柴都比以往费事。
由于贵县是近两年来浔州府匪祸兵燹最严重的县,流离失所者甚多。
近九个月来投奔彭刚的多是贵县的同乡。
同乡自带乡党忠诚加成,贵县民风又剽悍,这些人是极佳的兵源,彭刚总不可能将他们拒之门外。
日后杀出广西,不要说同县,就是同省之谊都显得弥足珍贵。
这便是为什么天国中后期的将领们都很喜欢,很倚重广西老兵,有金田老兵,紫荆山、平在山勋旧说法的原因。
一路跟着队伍从广西杀出来的广西老兵,基本没有出现过成规模的叛降事件。
哪怕是天京事变后韦昌辉的弟弟韦俊叛降清廷,也不是韦俊主动有意降清,纯粹是洪秀全这个政治白痴自己作,自斫羽翼,逼得韦俊降清。
人口暴涨,后勤压力剧增,是这次彭刚攻打武宣县城的最大诱因。
只要能养活这些人,带着他们跟随自己杀出平在山,杀出一片广阔的天地,以后这些人就是他的“平在山勋旧”!
彭刚现在有六十三个组,每组仍旧是十二人,除了三个炮组之外。
余下的六十个组,以十组为单位编为一个连,总共编了六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