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冯云山一开始没有太重视目不识丁的萧朝贵和杨秀清的原因。
认为两人虽然很有实力,但还不足以对他冯云山教主以下第一人的地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冯先生若不希望出现下一个杨秀清和萧朝贵也不难。朝贵和秀清有天父天兄附体之能,可终究还是需要借助天父下凡之名。
而教主是天父在凡间的次子,教主他回来了吗?”彭刚没有把话说明,给了冯云山一点提示。
冯云山想终结紫荆山会众以神之名争权夺利乱局,及时止损,也不是没有办法,破局的关键就在洪秀全。
冯云山是聪明人,经彭刚这么一提醒,很快反应了过来。
他意识到自己有些意气用事,乱中失措,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还要彭刚提醒才想透。
杨秀清和萧朝贵需要天父天兄附体,而洪秀全是一开始就是受会众认可的上帝爷火华在凡间的次子。
既然是上帝次子,神天小家庭的一员,自然是认得天堂的天父天兄。
杨秀清和萧朝贵二人之间的天父天兄身份需要彼此互相认证。
可他们两人之间的认证,远没有洪秀全这位天父爷火华凡间次子的亲自认证来得更有权威和说服力。
虽说砸蒙冲甘王庙是洪、冯二人的失策之举。
但毕竟未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洪冯二人在会内的声望也没有受到多大损害。
只要冯云山能接下来能拉出一支不逊色于萧朝贵、杨秀清的武装力量,冯云山想恢复到被捕之前上帝会第一人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况且,萧朝贵和杨秀清二人既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并非铁板一块。
两人都是野心家,杨秀清不像是能长期甘居萧朝贵之下的人。
“教主应当还在广州,我马上遣人迎教主入桂收拾残局。”
回话间,冯云山已经在思忖接回洪秀全后,是让洪秀全承认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天父天兄下凡的身份,还是像过往一样予以否认。
权衡再三,冯云山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承认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天父天兄下凡身份为妙。
桂省迷信之风盛行,若天父天兄下凡的身份得到广泛认可,有益于上帝会的传播。
再者,杨秀清和萧朝贵不是寻常头目,如果和他们闹翻,上帝会将失去大部分紫荆山地区的会众。
目前上帝会的会众有三分之二都分布在紫荆山,失去这部分会众,对上帝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难以承受的。
“冯先生,我上帝会内,可有技艺精湛的铁匠和善制火铳的匠人?”
为冯云山建言献策后,彭刚趁此机会向冯云山索要一些会打制火铳的匠人。
广西民间私藏土铳者甚多,金田起义初期,太平天国的火器来源渠道主要有二。
一是从绿营处购买缴获。
二则是上帝会内的匠人自制,自制的火器也不仅限于土铳,还有土炮,铁的那种土炮。
冯云山是上帝会内人缘最好,路子最广的人,应当认识一些善制火器的匠人。
从黄震岳那里买来的鸟铳形制太过繁杂,质量低劣,过渡使用尚可。
长期使用成本太高,难以得到及时补充,对后勤的压力也太大,非长久之计。
绿营的鸟铳不能安刺刀,必须混编半数的长抢手、刀牌手兼顾近战。这个缺点对彭刚来说,比鸟铳的质量问题更难接受。
“会内倒是有一些匠人,你若能给他们个糊口的生计,我说服他们到红莲坪安家。”冯云山凝思片刻,微微点头,答应了彭刚的要求。
萧朝贵和杨秀清敲定于七月中旬对蒙冲王家动手后,杨秀清派遣他的心腹陈承瑢到红莲坪给彭刚送口信。
这位短小精悍,机敏中透着几分狡黠的广西藤县汉子告诉彭刚。
紫荆王家兄弟的力量主要有三支,其中最强的一支无疑是蒙冲的王家本家,王作新这一支。
另外两支分别为王作新的堂兄弟,王大贵和王大作。
其中王大贵家一家的围堡基业也都在蒙冲,王大作的围堡基业则在大冲。
王大贵和王大作都曾跟随王作新办过团练,当过团练头目,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实力不容小觑。
王大贵和王大作麾下的人手虽然远不如王作新,可也有百来号人。
根据杨秀清的计划部署,考虑到彭刚手底下的人不多。
彭刚不必参与蒙冲的主攻,蒙冲地区对王作新、王大贵的主攻由萧朝贵和杨秀清的负责。
彭刚负责攻击大冲的王大作这一支王家的武装力量。
且不论萧朝贵、杨秀清二人是否有独自霸占蒙冲王家本家钱粮的想法。
单从军事角度而言,杨秀清的计划部署是比较合理的。
王家世代经营紫荆山,树大根深,又有团练的背景,实力其实没比上帝会逊色多少。
粗略估计,王家能动员的男丁有八九百人,且王作新在担任紫荆山团董期间购置积攒有火器。
虽说紫荆山地区的上帝会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有五六千多人的规模。
但上帝会老弱妇孺占了多数,真正能动员起来作战的青壮,也就两千人上下的样子。
不然此前上帝会在紫荆山地区也不会一直被王家压一头。
王家已经听到风声,平日里在紫荆山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的王家三兄弟都龟缩进围堡里。
此仗将是一场小规模的围城攻坚战,围城攻坚战,两千人打八九百人,还缺乏重炮,其实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彭刚询问陈承瑢杨秀清和萧朝贵他们是否已经封锁了蒙冲地区的各大出口。
陈承瑢回答说在一个月前,杨秀清就已经和萧朝贵商议并封锁了蒙冲地区的进出要隘,防止王家人向桂平城送钱通气。
不得不说,杨秀清的布局能力和执行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陈承瑢的记性也很好。
尽管陈承瑢文化程度不高,能把这么多繁杂的消息都能记在脑子里,并且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地陈述出来。
这不是普通的车夫能够做到的,陈承瑢确有过人之处。
难怪杨秀清会信任陈承瑢,把这么重要的差使交给陈承瑢来做。
彭刚从袖子里掏出二两的碎银子作为陈承瑢的跑腿费,让陈承瑢回去转告杨秀清,他服从杨秀清的安排,由他去打大冲,蒙冲就交给萧朝贵和杨秀清他们了。
此次行动,钱粮倒是其次,彭刚现在不缺钱粮,缺的是实战经验。
红莲坪烧炭场里的十组一百二十人。
有实战经验的只有二十人,多数组员都还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淬炼,哪怕是低强度的械斗。
人数和彭刚大致相当的王大作这一支王家偏房,不强也不弱,拿来练兵检验训练成果很合适。
第65章 骡子
迟迟未能搜捕到罗大纲,巡检司、浔州协绿营的清兵相继撤回了江口圩和桂平城。
见风声没那么紧了,罗大纲蠢蠢欲动,准备前往广州、港岛进货,利用天地会的走私渠道,继续他的走私交易养艇军,顺便采买些军火。
获悉彭刚要举兵北上攻打大冲的王作新,罗大纲也有意让他和苏三娘队伍里的老兄弟,带上最近刚刚入会的艇军新兄弟跟着彭刚到大冲见见世面,见识见识彭刚是怎么打仗的。
罗大纲一直很好奇彭刚到底是如何击败张钊。
虽说彭刚已经同他讲述过张钊一战的前因后果,不过罗大纲不是很相信。
毕竟罗大纲和张钊相识十几年,张钊有多少斤两,罗大纲很清楚。
若不是这次着急去广州和港岛采购物资,罗大纲还想亲自带队观摩。
罗大纲承认彭刚在练步操方面有一手。
他是见多识广的人,见识过很多军队。
看到彭刚麾下的团练步操走得越来越齐整,罗大纲第一时间联想到与之对比的军队竟不是大清的军队,而是在广州参加平英团抗英期间所见到的英军。
只是彭刚的团练步操走得还没有英吉利鬼佬那么整齐熟练,那么有气势。
英吉利的鬼佬兵走步操喜欢把手甩得老高,腿也抬得老高,动作幅度很大,看着比较浮夸。彭刚的团练动作幅度则要小得多,摆臂不过胸,抬腿高不过一尺,比之英吉利鬼佬,多了几分沉稳。
罗大纲很好奇彭刚从哪里学来的这种步操,以及操练步操的本领。
当然,他更好奇,这支步操走得漂亮的紫荆山团练到底是花架子,还是有真材实料,是否能打仗。
毕竟彭刚买的基本都是不会武艺流民和难民。
而他的对手,是有过剿匪弹压百姓经验的团练。
“你要去广州?还要让这些人跟着我去大冲打仗?”彭刚凝视着罗大纲,说道。
“让你的人跟着我的队伍参战长长见识可以,事后我也会根据功劳表现分一些财货给你的人,只是他们要听我的,而且你要答应我,帮我从广州带些东西回来。”
彭刚的队伍人不是很多,罗大纲的人想一起行动,又是老带新,不是纯粹的新人队伍,彭刚自然是欢迎的。
艇军老人大多武艺高强,听说他们单打独斗的本领不逊色于李殿元和闵正文的亲兵,也能派上用场。
不过彭刚更关心的是罗大纲要去广州采购进货消息。
彭刚想要的很多洋货在广西是买不到的,只有在广州、港岛能买到。
天地会打仗虽然不咋地,可他们的物流渠道确实很厉害,罗大纲队伍里的几条褐贝斯,就是通过天地会的地下物流渠道进入广西的。
艇军全盛时期发动的艇军起义,还动用过小洋炮,艇军用的小洋炮,估摸着也是从广东走私进入广西的。
“你要带什么?”罗大纲问道。
彭刚想要的洋货很多,一时半会儿说不清,他寻来纸笔,罗列了一份清单:
带枪刺的褐贝斯,数量越多越好。
弹簧钢,数量越多越好。
软硬适中的深色燧石,数量越多越好。
洋人的火药,数量越多越好。
铜哨,五十个。
摆钟一个,铜壳怀表十五个,银壳怀表,两个。
奎宁(金鸡纳霜),数量越多越好。
钢笔五支。
公制度量衡一套。
游标卡尺五把。
直尺与三角板、圆规、量角器三套。
苏钢或者洋人的百炼钢,数量越多越好。
看着彭刚的清单越写越长,并且清单上的很多东西罗大纲都不知为何物,他忍不住打断彭刚,哭笑不得道:“你当我是骡子呢?一次如何带这么多东西回来?还有上头写的东西,很多我都不认识,就比如这公制度量衡,为何物?”
“就是洋人的斤两与尺寸,这玩意儿要找广州洋行的法兰西鬼佬买,他们用公的,英吉利鬼佬用的是母的。
广州的洋行不是有挂鬼佬的旗子么?旗子中间是白色,左边是蓝色,右边是红色的,就是法兰西鬼佬的洋行。”彭刚尽量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向罗大纲解释说道。
“你去过广州的洋行?”罗大纲惊讶于彭刚还知道广州洋行挂旗子的细节,怀疑彭刚以前去过广州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