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民心、钱粮、军力,骆秉章和赛尚阿都不缺。要打下长沙城唯有一途,那便是长期围困长沙,耗尽长沙城内的粮草。
然而长期围困变数太大,以我之短击敌所长,和清军拼消耗,无疑自寻死路。”
左宗棠是长沙府人,湖南乃左宗棠桑梓地。
就个人情感而言,左宗棠当然希望彭刚能够拿下长沙,继而以湖南为基业之地。
可个人情感和客观现实往往存在冲突。
权衡再三,左宗棠还是保持理智,给出了一个客观的答复。
“先生收拾行装,随我北上吧。”彭刚赞许地点点头,左宗棠能割舍下桑梓之情,给出理智客观的建议,难能可贵。
“无论是取长沙为霸业之基,还是入洞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总要先北上,亲眼看看长沙城的情况再做决定。”
让左宗棠回内宅收拾行囊,彭刚喊来彭毅,打算当面问问彭毅北殿的后勤状况。
彭毅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去年彭毅的个头还没到彭刚的下巴,现在彭毅的头顶已经能够到彭刚的鼻梁了。
就连气质方面,彭毅整个人也变得沉稳了许多。
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无助爱哭鼻子的半大少年了。
“个头长高了不少,这袍子也有些短了。管理圣库忙归忙,莫要委屈了自个儿,寻匹好布,做几身得体的衣裳。”
彭刚比划了一番彭毅的个头,拉着彭毅一起坐下。
比之他殿国宗,北殿的国宗在衡州府的风评是最好的。
不仅仅是因为北殿的国宗少,只有三人。
关键还是北殿的国宗不扰民,不耽于享乐。
彭刚和彭毅、彭敏虽然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实际上自1848年以来,彭刚担任的角色更像是父亲,而非兄长。
彭勇由于相处的时间很短,其为人秉性彭刚不十分了解。
彭毅和彭敏两人与彭刚长期相处,他们二人的心性彭刚还是了解的。
受彭刚的管束熏陶,他们两人心思都较为单纯,对物质方面的享受暂时还没有太大的追求。
“阿敏和二嫂、三娘给我做过长袍子,我嫌长袍子碍事,没有穿。”彭毅落座后开口说道。
“穿惯了短衣短褂,长袍子穿在身上反而不自在,不方便,袖子和下摆短些挺好,正合适。”
彭刚点点头,问道:“圣库那边可还缺人手?要是缺的话,再去三期学员那边挑聪明伶俐,品行端正的学员给你当帮手。”
“刚来零陵那会儿圣库没有接收过如此之多的钱粮,有些手忙脚乱,现在已经习惯了。”彭毅一脸轻松地说道。
“目下圣库只出不进,用不了太多人手,更何况现在还有税警营能搭把手。”
彭刚问及圣库的情况:“阿毅,我们圣库的存粮,能支撑多少天?目下圣库之中,又有多少银钱?”
“存粮还够咱们北殿的十五万多张的嘴吃上三十三天,我们北殿的粮食配额要比其他殿高,遇到紧要关头,让老弱营伍省些口粮,供给常备部队,撑个四五十来天还是不成问题的。”彭毅如数家珍般地说道。
“银钱方面,把铜钱折银算的话,目下圣库内有两百三十九万两银钱,此外还有四万三千五百两黄金。”
彭刚心里有了数:“这些钱粮是咱们的立业之基,不容有失,务必要看紧了,缺人手尽管告诉我。”
“此番我们在衡阳得了很多书,尤其是那位王佺、王先生的藏书,以及从衡阳常家抄没得来的书,怕是要用四艘大船才能装得下。”彭毅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
“书虽然轻,不过战地方,怕水,三哥能否批四艘船况好的大船用于装书?”
“王先生和原来常家的那些藏书多古籍孤本,需多加小心,用好船装。”彭刚点点头说道,“从我的船队里调五艘船况好的漕船用于装载书籍。”
第251章 曾爹之死
收拾停当,彭刚带着三个团的殿后部队,并教导营、税警营运送最后一批辎重撤离衡阳城,行船北上长沙府。
乘船顺湘江而下极为快捷,沿途无清军兵勇袭扰,彭刚殿后的部队很快便过衡山县,进入长沙地界,抵达了湘潭县。
罗大纲已早早于湘江之畔的湘潭县县城等候彭刚。
湘潭县县城并不是罗大纲打下来的,萧朝贵率领西殿三四千精锐北上奔袭长沙之际,亦无暇顾及湘潭县。
湘潭县乃杨秀清麾下的陈承瑢所克,及至罗大纲率领左军先头部队抵达,陈承瑢收到杨秀清要求撤出湘潭,北上长沙汇合攻城的军令。
遂直接做了个顺水人情,将湘潭县县城转交给了罗大纲,陈承瑢自己则带着兵马北上长沙向杨秀清汇报。
左军控制衡州府两月有余,衡州府境内基本没有清军以及当地地主武装活动。
湘潭的情况则不同,虽然当地各汛塘的绿营被抽调走的被抽调走,跑的跑可当地以及附近的地主团练武装仍旧比较活跃,不时袭扰左军营伍,让罗大纲感到很是恼火。
彭刚一下船登岸,早早于码头等候的高级军官们纷纷凑了上来,迎接彭刚。
“各殿都未曾在湘潭征银纳粮,我想在湘潭征银纳粮,顺便在此等候殿下,不料附近的团练比较难缠,不时偷袭咱们。
我军初次过境湘潭,当地团练还试图乘船劫掠咱们女营的船队,好在陈阿九反应及时,带领六团及杀退了团练,打死了六十多当地团练,那些团练见打不过咱们就跑了。”罗大纲向刚刚抵达湘潭县城,准备在湘潭县县城歇脚的彭刚介绍了一番湘潭的情况。
附近的团练很是嚣张,东殿和南殿过境湘潭之际。
老弱营伍曾被附近的团练袭掠得手,被杀了百余人老幼,掳走两三百名女营成员。
两次袭掠得手,助长了这些团练嚣张的气焰。
以致北殿营伍途经湘潭,这些团练居然也敢下手。
“西殿、东殿、南殿的兵马都曾从湘潭路过,他们未曾清剿当地的团练么?”随彭刚同行的陆勤不解道。
“各殿路过湘潭,都是直扑长沙,哪里还有心思清剿本地的团练?”罗大纲解释道,“再者,袭扰咱们船队的,也不是湘潭县的团练,而是隔壁湘乡县的团练。”
“我们过境,各地团练都是躲着咱们还来不及,敢主动招惹咱们的团练,我还是头一遭见。”李奇忍不住插了一句。
“湘乡县的团练胆挺肥啊。”
各地团练皆以自保为主,除非被官府征调,不然基本不会主动离开家乡作战。
左军这一路上,从广西到湖南,所遭遇的各县团练都是躲着左军走。
湘乡县团练的这种情况,确实很罕见。
“不是胆肥,是胆大包天,他们还扬言要生擒殿下,槛送京师凌迟呢。”谢斌笑道。
“我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嚣张的团练,湘乡县的团练要比其他县的团练强,不过比起咱们,还差些火候,连他们练局局长都被咱们三团打死了。”
湘乡是曾国藩老家,湘乡县团练即是湘军的原始班底。
湘军内部派系繁杂,大体可以分为江刘系(以江忠源、刘长佑为首)、曾胡系(以曾国藩、胡林翼为首)、王左系(以王錱、左宗棠为首)。
江刘系湘军即现在的楚勇,目下正在长沙。
曾胡系湘军,即最广为人知的湘军,曾国荃的“吉字营”,鲍超麾下“霆军”这些军纪最为人所诟病的湘营便是曾胡系湘军。
王左系湘军即王錱的老湘营,历史上左宗棠自立门户后号之为楚军,以别于湘军。王左系湘军的军纪要比曾胡系好很多。
此时罗大纲在湘潭所遭遇的湘乡县团练,尚未分出曾胡系和王左系,为罗泽南及其门生所组建。
“除了湘乡县练局局长,可曾毙杀、擒获其他湘乡县团练头目?”上岸后,彭刚一面往湘潭县城里走,一面问道。
“零零星星打了几仗,见不是咱们的对手,都退回湘乡了,只他们团练局长年迈,坐在轿子观战,没能跑掉,被谢斌用劈山炮乱炮穿轿,打成了筛子。”罗大纲向彭刚请示道。
“是否攻打湘乡县县城,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湘乡县县城位于湘江支流涟水边上,不是北殿营伍前往长沙的必经之地。
罗大纲本不想浪费时间打一座小县城。
不过既然湘乡县团练主动招惹北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谢斌,你可知你打死的湘乡县团练局局长是何人?”彭刚询问谢斌道。
“抓俘虏问过了,叫曾麟书,是个地主老财,他好些儿子在湘乡县团练当头目哩,听说还有个儿子在清廷当大官。”谢斌不以为意,不觉得打死一个练总般的人物是多大的功劳。
毕竟这一路来,左军打死的团练头目不计其数,一县团练头目,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谢斌不明白为什么彭刚对一个县里的团练头目如此关注。
湘乡县的曾姓地主老财,有儿子在清廷当大官,谢斌这厮,不会把曾国藩老爹给打死了吧?
曾国藩兄弟儿子的名字彭刚倒记得些,可曾国藩老爹老娘的名字,彭刚倒没什么印象。
要真打死了曾国藩老爹,曾国藩可以提前回来哭丧守孝了。
彭刚凝思片刻,偏头看向一旁的左宗棠,问道:“左先生,这个湘乡县练局局长曾麟书,是不是有个叫曾国藩的儿子?”
“不想北王殿下还对清廷朝中之事略知一二。”左宗棠颇为诧异,点点头,叹声道。
“曾麟书之子曾国藩,确为朝中侍郎。湘乡县团练主动招惹咱们北殿,多半是贪功之心作祟,不想一脚踢到了铁板上。”
湘乡团练的情况左宗棠略知一二。
虽然曾麟书挂着湘乡县团练局局长的名头,实际上湘乡县团练的具体事务,是由团练局副局长罗泽南在具体负责。
湘乡团练主动招惹北殿兵马、曾麟书的死,多半和立功之心急切的罗泽南和罗泽南那群考不上的举人,想走捷径,太想表现、进步的学生脱不开干系。
“湘乡县团练之中,可有左先生的学生?”彭刚问左宗棠道。
“殿下可是在打湘乡县团练的主意?”左宗棠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湘乡县的团练大小头目多为本地生员、童生,这些人都是老亮罗泽南的门生,我可挖不了罗泽南的墙角。
荷叶塘的曾家在湘乡县很有名望,殿下的人把曾麟书给打死了,湘乡县团练如何愿投效于你?”
“也罢。”彭刚收起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对聚拢在周围的高级军官们说道。
“三团、四团、劈山炮营,并六团的三营,攻打湘乡县县城,务必歼灭湘乡县团练。二团留在湘潭县接应攻打湘乡县的部队,其余部队,随我继续北上长沙。”
第252章 君祸我
派遣两个满编的步兵团,一个劈山炮营,一个水营如此之多的兵马攻打一个小小的湘乡县,收拾湘乡县团练。
罗大纲觉得有些小题大作了。
湘乡县团练跳梁招惹太平军,确实应该出手教训教训,杀鸡儆猴,让湘北地区的团练武装亲眼看看主动招惹左军和太平军的后果。
可也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这些兵马用于打府城都绰绰有余了。
彭刚不是一个冲动易怒,情绪化的人,用兵速来十分理智。
实事求是的来讲,湘乡县军事战略价值不大,也不是特别富庶。
罗大纲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彭刚为何会如此大动干戈,针对一个县。
报私仇?
这个想法也很快被罗大纲给否定了。
和彭刚相处这么久,罗大纲也没听彭刚说过,有哪个湘乡人招惹过彭刚或者彭家。
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不止罗大纲,周遭的高级军官们也觉得彭刚此举有杀鸡用牛刀之嫌。
当然,队伍里还是有人能揣测出彭刚的想法。
这两个人便是长沙府人左宗棠和郭崑焘。
八旗绿营不堪用,湘桂两省的团练限制已经解除。
比之绿营团练,往后经过正规训练的团练武装才是左军最大的敌人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