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165节

  莫要说城墙被爆破摧毁,人数数倍于守军的左军将士攻入城内。

  哪怕是一门有失,城内的守军也无心抵抗,很快便会纳降乞命

  比如雒容县城,便是在杨虎威诈开后,左军当夜便轻而易举地占领并控制了雒容县城。

  攻占全州衙署,全州城内的守军民壮仍未停止抵抗。

  而是比较有组织地同攻入城内的左军将士进行巷战,妄图将已经在城内扎稳脚跟立足的左军赶出全州城。

  湘山山脚之下,得知全州城内爆发激烈巷战的彭刚微微有些惊讶。

  这是左军自起事以来,在攻城战中首次遭遇巷战。

  风尘仆仆,圆领短袍沾有血迹的李奇驰马来到彭刚的指挥台前,滚鞍落马,向彭刚汇报:“州学学子,本地乡绅子弟贼心不死,怂恿同窗、族人,组织城内不知实情的蒙氓,仍旧在做无畏的抵抗。属下无能,殿下今日恐怕是无法入驻全州城了,还望殿下责罚。”

  “一营、暂十二营!协助攻城!”了解完全州城的情况,彭刚决定再投入两个营的兵力,早日清扫干净城内负险固守的清军兵丁民壮。

  “逐一攻占清理全州城的每条街巷,每座房屋,将城内的良民护送出城,集中看管,负隅顽抗的,不论军民,就地格杀!”

  全州城内军民的抵抗意愿仍然比较高,在攻城的左军将士彻底控制全州城之前,彭刚也没有进入全州城的打算。

  “属下遵命!”

  一营的代营长陈淼和暂十二营的营长杨虎威领受了彭刚的命令,雄赳赳、气昂昂地带领各自的部署扑向已经摇摇欲坠的全州城。

  经过一白昼夜的巷战,不断有全州城内的百姓被送出城。

  曹燮培口中所说的全州两万军民会殊死抵抗左军攻城的说法显是夸张。

  整整一白昼的时间,攻城的左军将士清理了全州城内大部分街巷,也才从全州城里找出不到七千名百姓。

  即使待明日天亮后掘地三尺,把全州城内所有的百姓都找出来,全州城内的百姓也不大可能超过万人。

  全州城两万人殊死抵抗纯属子虚乌有,两千多人奋力抵抗倒是实打实的。

  彭刚找来一些幸存的全州百姓问话。

  从全州百姓口中得知,其实左军将士进驻湘山前后,就有很多全州城百姓想离开全州城躲避战火。

  可全州知州曹燮培紧闭四门,不许一人出城,要求每家每户都出壮丁日日训练,协助守城。

  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曹燮培这么做。

  只是那些嚷嚷着要出城,不愿出丁协助官府守城的人家,都被曹燮培灭族,抄掠家产以犒赏守城的兵丁民壮。

  活下来的人,无处可去,曹燮培又日日让亲随和州学的学生奔走宣传,说什么短毛教匪不仅淫人妻女,掳掠幼童,裹挟成年青壮从“匪”,还会毁坏文庙宗祠,只许拜洋人的天父天兄。

  故而他们只能跟着曹燮培死守全州城,期盼官军援军的到来。

  入夜,左军攻势暂缓。

  负责攻城的二营长李奇再次向彭刚汇报了城内的形势。

  “除了城西的文庙、州学,全州城其他地方都已在我军的控制之下!

  只有文庙、州学附近,有本地的生员、童生组织本家子弟、佃户、残余的清军壮勇仍在负隅顽抗,无法劝降。”

  州学与文庙(学宫)体系,二者通常合称“学宫”,是清代地方官学教育的核心场所。

  全州州学在城东南,宋建于柳山,明洪武迁今址,清因之。

  全州学宫位于全州城东南隅,背靠湘山,面向湘江。

  全州学宫是庙学合一格局,紧邻文庙西侧。

  “这些生员和童生年龄多大?人多吗?”彭刚眉头微颦,问道。

  “年少者十四五,年长者而立之年吧,和咱们的将士年龄相仿。”李奇回答说道。

  “州学和文庙两处地方,合计有两三百人,不过生员和童生,估摸着也就四五十人。”

  固守州学、文庙的后生仔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形的阶段,认知结构尚不健全,缺乏理性判断力,容易被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或情绪话语带动。

  曹燮培本就善于言辞,蛊惑人心,其所宣传的护卫道统的思想,对这群后生仔无疑很有感召力。

  只是曹燮培是州官,已经上岸,曹燮培护道统即是护卫曹家既得的利益,心思没那么纯粹。

  州学和文庙以护道统为精神支柱殊死抵抗,没上岸的那些后生仔是真的坚信自己在卫道。

  曾国藩组建湘军,亦是鼓动湖南本地热血澎湃的生员、童生参加湘军,让他们担任湘军的哨官(类似连长)。

  这些湖南生员出身的基层哨官,是为湘军的中流砥柱。

  “你留手了?”彭刚质问李奇道。

  州学和文庙的四五十个读书人和民壮不是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军事人员。

  州学和文庙亦非军事要塞。

  李奇所带的二营七百余士卒皆是久经战阵的老兵,装备只是略逊于一营,四个连中有三个连装备有精良的鸟铳。

  如果李奇全力攻打州学和文庙,彭刚不相信李奇会直到现在都拿不下一群非军事人员坚守的州学和文庙。

  “他们是读书人,属下想给他们个机会,劝降他们,希望他们能为我军所用。”李奇低着头说道。

  他的那点心思还是被彭刚看穿了,他确实没有尽全力攻打州学和文庙,手下留情了。

  彭刚冷着脸说道:“不管他们是不是读书人,只要没放下武器,就是我们的敌人,应当等而视之!天亮后把重炮和抬枪拉到文庙和州学前打。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信仰更坚定,还是我军的枪炮更硬!”

  “是!”李奇挺直身子,回应道。

  翌日清晨,李奇带着从陈旭元的重炮连那里借来的两个炮组,拉着两门五百多斤的重炮来来到州学和文庙前。

  文庙的残垣断瓦之中,一队衣袍褴褛、面色苍白的童生与生员,正聚于破败讲堂之下。

  堂前高悬的“明伦堂”三字匾额已被昨日撼天动地的爆炸震落于地,匾额上裂痕如蛛网一般密集。

  这些州学学子有的不过十四五岁,有的已年过而立之年。

  眼见左军要再度攻打州学和文庙,全州教谕头缠血带,半身是血,踉踉跄跄地来到堂前。

  他望着众生员童生,慷慨激昂地对众生员童生激昂地说道:“尔等皆读圣贤之书,立乾坤之志!今逆贼犯我城池,焚我祖祠,毁我庙学,断我文脉,碎我山河!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数名年纪稍长的生员热泪盈眶,当场叩首,朗声道:“学生愿以此身,卫社稷纲常,护天地道统!”

  话音刚落,伴着两声巨大的炮响,文庙的大门直接被轰裂开。

  全州教谕提刀带着身边的五六名生员便要去堵门。

  三支抬枪黑洞洞的枪口已经伸进文庙大门被破开的孔洞对准了他们。

  “放!”

  伴随着李奇一声令下,三支抬枪几乎是一齐发射。

  数十粒铁砂从枪口喷射而出,瞬间将全州教谕和五六名生员扫倒。

  昨日攻打文庙和州学,二营没有用上重武器。

  今日直接上了重炮和抬枪,这群本就是只凭借一腔血勇,卫道精神勉强苦苦支撑的后生仔们被吓得七荤八素,不知所措。

  打完抬枪,抬枪兵散开,两声炮响再度响起,彻底轰碎了文庙大门。

  李奇带着鸟铳兵,从文庙大门一拥而入,为这场持续半月之久的全州城之战,画上了句号。

  左军由此彻底控制了全州城。

  全州是左军将士拿下的第二座州城,也是左军第一次以攻坚的方式,正儿八经打下的城池。

  湘桂走廊上的障碍,仅剩下驻守于水塘湾附近江忠源的楚勇。

第201章 寻找小天堂

  “我们在全州州学和文庙两处俘虏了三十五名全州的生员和童生,这些人如何处置?”李奇来到全州州衙署请示彭刚如何处置俘虏的生员和童生。

  “既是战斗人员,那就押解到战俘营,当做战俘管理。”彭刚不假思索地说道,“传令诸军,不许毁坏州学文庙,不许扰人宗祠。”

  一群血气方刚的后生仔而已。

  现在那些自以为是卫道士,肩负护卫道统的生员、童生情绪高涨,失去了正常的思辨能力,这时候找他们谈话辩论,做思想工作白费口舌说不上,但肯定是事倍功半。

  先晾他们一晾,等他们热情消退之后再和他们谈论谈论什么是华夏道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全州是小地方,能够补充的军需粮秣有限,彭刚无意在全州停留太久。

  待征银纳粮的工作完成之后,彭刚便准备启程离开全州,继续沿湘江顺流北上,正式进入湖南地界。

  和过往不同的是,过往左军征银纳粮工作更注重征粮,以保障左军的口粮。现在彭刚加强了对金银的征借。

  这倒不是因为全州军民的抵抗烈度高,彭刚刻意对他们进行报复。

  而是出了广西后,彭刚要为未来开辟建设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做打算。

  再者,湖南一旦出了湘南山区,其他地方相对富庶,商贸要比广西发达得多。

  在必要的时候,只要出得起价,可以直接用钱买粮买盐,甚至是军事物资。

  至于水塘湾一带江忠源的两千楚勇。

  兵力和实力同左军太过悬殊,挡不住左军。

  彭刚之所以在拿下全州城后没有对江忠源动手,是想留着江忠源的楚勇当饵料钓李星沅。

  根据永州天地会传回来的消息。

  刘长清、余万清溃逃回永州后。

  钦差大臣李星沅怒不可遏,亲自督师南下全州堵御左军入湘。

  这时候若是打草惊蛇,把江忠源的楚勇惊得撤出水塘湾,难免会把李星沅吓退回永州城,错失野战歼灭湖南清军主力的机会。

  水塘湾虽然不能打,可蓑衣渡江段的水下暗桩可以清理,疏通水道。

  彭刚令驻防于蓑衣渡附近的陈阿九带谙熟水性的五营将士下水,处理掉楚勇钉在蓑衣渡附近的暗桩,清疏湘江水道。

  安排完这些,彭刚去信坐镇兴安县城的罗大纲,让罗大纲将女营,童子营,翁叟营转移至全州,为接下来的进军做准备。

  彭刚的左军独自拿下了全州,太平军主力攻打广西省垣桂林却没那么顺利。

  自林凤祥率军“奇袭”桂林算起,太平军攻打桂林城的时间已长达二十五天。

  太平军主力攻打桂林迟迟没有进展在彭刚的预料之内。

  于农民起义军而言,攻城战,尤其是攻打大型城池,从来都是最为棘手战斗。

  彭刚的左军在不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以七八倍于全州守军的兵力围困全州城半个月,最后才以穴地攻城之法破坏全州州城城墙,攻克全州城。

  桂林城城池远比全州城高大宽阔坚固。

  东城高二丈五尺,南城高三丈,西城高二丈六尺,北城高二丈七尺。

  有垛口一千三百四十个,窝铺三十二个,带数千斤以上红夷大炮的炮房二十二个,城楼十座,城周十二里。

  是广西规模最大,防御体系最为健全的城池。

  如果桂林城兵力不足,防御空虚,太平军尚有可乘之机。

  只是在林凤祥打到桂林城下的时候,向荣已经带着麾下残部进入桂林城。

  加上此前溃逃至桂林城的云南临沅镇总兵的三千滇军。

  驻防桂林的和春所部楚军,桂林协绿营,以及劳崇光前前后后招募组织起来的本地团练。

首节 上一节 165/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