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平出发前往平乐,可供大量人员舟车通行的坦途只有两条。
其中一条还被太平军给掐断了,稍微了解一点广西的山川形势,就能判断出向荣走的是哪条路线。
向荣所走的这条路线,和历史上太平军的进军路线大差不差。
潮州团练和福建团练,这两支团练是林则徐带进广西的钦差大臣嫡系兵马。
看来林则徐临终前还是将广西的大局托付给了向荣。
向荣所部五千以上的兵马抵达了荔浦、平乐。
说明鲜有人掉队,林则徐也没看走眼,向荣确实有点能耐。
如果是周天爵带兵北上,能不能有两三千兵马被及时被带到荔浦、平乐都很难说。
从底层靠着实打实的军功升到提督的人,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次向荣所带的兵马大部分都不是向荣的嫡系,行军难度要比以前只带着楚军、镇筸兵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况且向荣走的这条道不是全程水路,而是水陆兼程。
行军要比全程走水路的彭刚难一点。
当然,随同彭刚左军营伍北上转移的不仅仅只有军队,还有大量的随军家属,老弱妇孺。
论转移难度,还是彭刚的左军更大一点,对组织调度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陈世清和区振祖有意加入咱们,是否接纳他们?”邱二嫂征询彭刚的意见。
邱二嫂从攻袭武宣县城一役起就上山追随彭刚,算是左军中的老人,对彭刚也比较了解。
她清楚彭刚在吸纳人员,尤其是作战人员方面卡得十分严格。
罗大纲所部的艇军旧部可是广西天地会战力的天花板。
饶是如此,彭刚也只是选择性的接纳,有三分之一很能打的艇军老油子愣是没要。
邱二嫂不知道彭刚对陈世清是什么态度。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陈世清、区振祖有心来投奔我,我自然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的道理。”彭刚愿意接纳陈世清和区振祖。
“让他们直接到永福县城等我。”
陈世清和区振祖麾下的是几乎要被楚军剿灭殆尽的天地会残部,人数不多,只有两三百人样子。
打下永福县后,接下来彭刚要在桂林府用兵。
陈世清他们在桂北地区和清军周旋了一年多,队伍里也不乏当地人,他们对桂林地区的情况肯定要更了解。
如果陈世清能为己所用,找向导的功夫都省了。
“我这就给他们回话。”邱二嫂点点头,拨马便走。
抵达永福县城,河谷渐宽,视野变得开阔,再往前便是广西的膏腴之地桂林盆地。
罗大纲等人已经开始了征粮招人工作。
伴随着攻占城池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彭刚麾下的官兵们对如何控制城池、维持秩序,进行相应的公审抄家、征粮招人已经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主力部队未免也太磨蹭了,我们都到桂林府了,主力的前锋部队连个影子都瞅不着,他们莫不是还是苍梧,还是说,他们同我们分道扬镳,打广东去了?”
彭刚刚到县衙,罗大纲就向彭刚抱怨没有太平军主力部队的消息。
罗大纲和广西的天地会有联络,消息很灵通。
向荣所部清军到达荔浦、平乐的事情,罗大纲已经听说了。
向军能安然无恙地抵达荔浦、平乐,说明向军一路上没有和太平军主力遭遇,太平军主力搞不好现在还在苍梧。
苍梧和永福山水阻隔,两地之间有五百里之遥,即使是清廷的加急驿递,也要走上整整两天。
如果主力部队的人马携带大量辎重北上,走上半个月乃至二十来天也不稀奇。
这还是不考虑沿途与清军交战的情况下。
向荣所部清军已经抵达桂江-漓江水道上的关键节点:荔浦县城、平乐府城一带,杨秀清他们的主力部队想不和清军交战就进入桂林府,可能性很小。
除非向荣不守荔浦、平乐,求稳选择集结主力北上保省垣桂林,弃守荔浦、平乐。
“眼下是旱季夹着雾冬,旱季桂江的有些江段水浅,恐怕走不了大船,阳朔峰林浓雾弥漫,也会影响行军速度。”苏三娘走过从苍梧城直通桂林府的桂江-漓江水道,她对这条路线比较熟悉,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些都是小问题,就怕他们舍不得离开苍梧城的温柔乡,迟迟不愿北上啊。”彭刚亦是愁肠百结。
他的这些神仙兄弟和姐夫,面对敌军的炮火冲锋陷阵绝无二话。
可面对苍梧城的糖衣大炮,恐怕没几个能抵挡的住。
彭刚担心头一回打进府城的神仙兄弟和姐夫们还在苍梧城里享受,不舍得离开。
历史上,这帮神仙兄弟和姐夫可是在永安城滞留了整整半年,直到弹尽粮绝,清军的炮弹都能直接打到永安州衙署(天王府)了才下定决心突围。
苍梧城是广西商贸最发达的大城市,可比永安城这座山城富庶繁华得多,诱惑力更大。
洪秀全、杨秀清他们若不愿离开苍梧城,彭刚也拿他们没辙。
“如果他们不来桂林怎么办?”罗大纲皱着眉头问道。
“那我们就自己打自己的,桂林城能打则打,打不下咱们直接绕过去,继续北上湖南。”彭刚边走边说道,“先看看沙盘再做定夺。”
他有考虑过万一太平军主力部队不北上和他会师怎么办。
彭刚左军的实力比历史上攻打桂林时的太平军还强,势头已经起来了,接下来借不借太平军之势皆可。
不依靠太平军主力,他也有能力和清军掰掰手腕。
彭刚迈步跨进西花厅。
西花厅内,提前抵达永福县城的参谋部已经根据舆图制作了一个沙盘,根据整理好的最新情报,将敌我态势直观地展示在了沙盘上。
比起以前在平在山时期制作的沙盘,这次制作的大沙盘质量要低好几个档次,比例尺问题很大,连漓江、桂江这两条主要河流的河道都是照着舆图随缘抠出来的。
说是沙盘,其实也只能看个大概的宏观形势。
“我们从未到过漓江和桂江,只能照着您给的舆图和罗副军帅的记忆照葫芦画瓢赶制出这个沙盘。”副参谋长张泽看出彭刚对他们制作的沙盘不满意,只得硬着头皮解释道。
确实也不能全怨这些参谋,彭刚的这些参谋都是浔州府人。
除了丘仲民,其他人以前连浔州府地界都没出过。
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又接触不到地理,可不是只能照着彭刚根据记忆绘制的广西地形图制作广西的大沙盘。
彭刚给他们的广西地图也是参照从他老师刘炳文那里借来的舆图,依据前世的记忆绘制出来的。
这样的地形图本就只能看个大概,参照不精确的地形图制作出的沙盘质量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唯一让彭刚感到欣慰的是,这五个参谋现在都能看得懂等高线了。
彭刚没有说话,径直走到沙盘前,以上帝视角俯览沙盘。
由于已经有七八天没有收到太平军主力部队的来信。
参谋部的参谋们对主力部队所在的位置估计的比较保守,认为主力部队仍旧在苍梧城。
当前广西的形势十分微妙。
主要的部队大体有五股。
己方部队有位于永福县城的左军,似乎仍旧滞留于苍梧城的太平军主力。
敌方部队,即清军有五股。
一股是省垣桂林的守军,这股守军的主要指挥人员为广西藩台衙门的布政使劳崇光,云南临沅镇总兵李能臣,湖南副将和春。
具体人数不得而知,桂林是省城,按规制,桂林有广西提督城守营,左营,右营三营绿营,千把绿营兵还是有的。
加上李能臣从象州逃到桂林城的滇军,劳崇光组织的团练,保守估计五六千的守军肯定是有的。
省垣得失关乎劳崇光等人的身家性命,为保省垣无虞,劳崇光等人不会轻易离开桂林城主动寻找太平军野战。
一股是进抵荔浦、平乐的向荣所部清军,这一股清军人数也在五千之上。
目前彭刚还没搞清楚向荣的意图,向荣到底只是在荔浦、平乐休整后北上驰援桂林,还是有扼守荔浦、平乐,阻止太平军主力与彭刚的左军会师于桂林,尚不得而知。
一股是柳州府境内的秦定三、周凤岐所部清军。
这股清军多系新兵,新近与彭刚达成了交易,已经有了收复雒容县县城的军功。
这股清军除非彭刚的左军遭受大败,让他们觉得有可乘之机,正常情况下,主动参战挑衅左军的可能性比较小。
当然,可能性比较小不代表没有,也需要多加以提防。
另外两股清军分别是一左一右包夹苍梧城的广西巡抚周天爵所部的广西清军,两广总督徐广缙所部的广东清军。
这两支部队与左军相隔四五百里,短期内接触不到。
周天爵是否会北上桂林说不准。
周天爵要北上,彭刚巴不得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周天爵进入桂林。
周天爵一个人可抵得上左军的好几个营。
至于徐广缙,只要太平军按照事先商定的策略,沿桂江-漓江水道北上桂林,没有进军广东的迹象。
以徐广缙明哲保身的行事风格,徐广缙肯定不愿意深度介入广西的战事,反而会率兵折返回广东,继续守着广州安安逸逸地当他的两广总督。
林则徐死后,估摸着咸丰正愁没有合适的钦差大臣人选。
徐广缙若是深度介入广西战事,表现出众,被咸丰相中任命为剿匪的钦差大臣,徐广缙怕是欲哭无泪。
当剿匪的钦差大臣,哪里有当两广总督那么安逸,林则徐就是前车之鉴。
彭刚相信徐广缙也不愿意被咸丰相中,提拔他当钦差大臣,负责剿太平军这个吃力不讨好,还容易送命的苦差。
第187章 北王六千岁
“从沙盘上看,我们当前的形势很凶险。”
罗大纲两手撑着沙盘,直观展现在沙盘上的敌我态势令罗大纲感到有些不安。
“向荣骤然出现在荔浦、平乐,我军有被清军三面包夹之势。”
直观展现在沙盘上的形势对左军确实非常不利。
左军前、后、右三个方都有清军的大部队,左侧是桂西北-黔东南地区一眼望不到头,绵延近千里,人迹罕至的群山。
从表面上看,左军似乎已经陷入了绝境,罗大纲的担忧不无道理。
只是罗大纲忽略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那便是人!
说得更直白些,就是清军的统帅。
清廷文武疆吏内耗严重、各怀鬼胎、自私短视、互为掣肘、失策无能、畏葸塞责乃是常态。
去年太平军在平在山、紫荆山包围圈内所面临的较为团结,互相拆台情况没那么严重的清廷文武疆吏反而是罕见的变态。
因为彼时有林则徐坐镇桂平城压制着各部清军,统筹协济粮饷。那时的清军各方面的工作做的都比较到位。
如果现在清军的统帅仍旧是林则徐,彭刚确实要多加小心,幸运的是林则徐已经死了。
目下彭刚所要面临的三股清军:劳崇光、李能臣、和春的桂林城守军,秦定三、周凤岐的柳州驻军,向荣军。
这些人中恐怕连一个能一锤定音的话事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