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145节

  秦定三的亲兵们正将一袋袋粮食,一缸缸火药搬运上船,驶向候于江心的八十来艘长船。

  由于是初次交易,双方都格外的小心谨慎。

  秦定三提防着左军借着夜色掩护,乘着靖南门开启之际夜袭入城。

  罗大纲和丘仲良则提防着秦定三往粮袋和火药缸里掺沙土。

  待双方交割完毕,清点好银子的秦定三分了八千七百五十两银子给周凤岐:“短毛给的价是一石谷子二两五钱,周总戎,银子我可给你送来了,一会儿莫要忘了让粮仓走水。”

  “晓得,秦总戎宽心。”周凤岐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

  虽说这笔买卖是秦定三谈成的,可掉脑袋的事情,八千多两银子就想把他周凤岐拉下水。

  周凤岐总觉得秦定三有些不厚道。

  二两五钱一石是市价,秦定三不会蠢到冒这么大的风险将粮食按照市价卖给短毛教匪。

  周凤岐懊恼不已。

  他娘的!早知短毛教匪如此有信义,谈这笔买卖的时候应该自己去谈,不致便宜都让秦定三那厮给占了。

  五更末,天将破晓,罗大纲和丘仲良望着马平城内腾起的一柱浓烟乘着满载粮食火药的长船队伍往雒容县城方向而去。

  回到雒容县城,丘仲良直奔县衙向彭刚请罪。

  “属下办事不利,不仅只买到了七千石粮食,还擅自做主,同意以我军之佯败,换取五百石火药,有负将军所托,请将军责罚。”

  毕竟是先斩后奏,左军中尚未有先斩后奏的先例,丘仲良不清楚彭刚对待先斩后奏的态度,先向彭刚请罪认错。

  “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已了解,你这是不拘成例,通权达变,这事你办的很妥当。”彭刚放下手里头的笔,说道。

  他是鼓励手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起事之初便拘泥于成例,循规蹈矩,自束手脚,成不了大事。

  这个丘仲良,带兵打仗的本事平平,可谈判做买卖,倒是把好手,情商也比他老爹高得多。

  “秦定三不仅要咱们左军的武器军服,还要咱们的旗仗,这旗仗是给还是不给?”丘仲良宠辱不惊地问道。

  上位者往往心口不一,丘仲良没有因彭刚的表扬得意忘形,仍旧表现得十分谦谨。

  在投奔彭刚之前,丘仲良常常称呼彭刚为学长。

  投奔彭刚之后,丘仲良再没有称呼彭刚为学长过,也没有自称是彭刚的学弟。

  无论是在人前还是人后,总是以下级自居。

  “既然答应人家了,那就给人家,做人要守信用。”彭刚凝思片刻后说道。

  “正军的军旗肯定是不能给秦定三的,我们离开雒容县城时给他留几面童子营、女营、翁叟营的旧旗便是。”

  为防止转移时走散,方便管理,童子营、女营、翁叟营这些非战斗营伍也有各自的旗号。

  留些非战斗营伍的旗帜给秦定三无伤大雅。

  “秦定三还要求咱们佯攻马平城,陪他做一场戏。”罗大纲请示道,“是否派兵佯攻马平城?”

  “派两个营应付应付即可。”彭刚微微点头说道。

  能配合秦定三达成这笔战功交易对左军的益处颇多。

  有确定的战功可以拿,秦定三偷袭左军非战斗营伍的概率会降低很多。

  说完,彭刚起身离开公位,前往洛清江边检视了一番从秦定三那里得来的粮食和火药。

  粮食大都是近两年的新米,陈米也有,不过比较少。

  至于火药缸里的火药,缸口的封泥早碎了,缸口以破布草绳草草覆盖。

  彭刚揭盖一看,缸内的火药呈灰褐之色,混有小块结晶、细碎草屑、煤渣样的杂质。

  原应漆黑细腻的硝粉发白发灰,且多成团块状。

  彭刚试抓一把搓开,竟能捏出水气,指缝间浮出黑泥般的痕迹,仿若腐粉。

  木炭粉本应干脆轻盈,但缸里头的火药掺有许多未磨细的粗片,硫磺粒色黄不匀,有些硫磺已氧化,跟从药铺下脚料中扒出来似的。

  凑近一嗅,酸臭混杂,嗅之刺鼻,远非左军兵工厂自制的火药那般辛辣清烈。

  在条件允许和能力范围之内,彭刚会尽可能使用最好的材料制造军火。

  以制火药的木炭为例,左军自制的火药都用纤维均匀的柳木炭。

  清军的这火药,一眼就能看得出用的是杂木炭。

  木炭这么便宜的原料都省,可见绿营烂到了何种程度。

  “火药交割的时候我查验过,都是这样子的,秦定三说马平城里的火药都是这样的,要用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现配。”丘仲良低声向彭刚解释道。

  “原以为柳州府是广西的军事重镇,火药的质量会比其他地方好些,是我想多了。”彭刚拍拍手去掉手上黏糊糊的劣质火药。

  “这样的火药没法直接用,送到兵工厂去,让兵工厂的匠营师傅负责晒药去潮,晒干后绢筛分级,拣好的用。”

  火药质量次归次了些,不过总量在这儿,哪怕只筛出三成马上就能用的火药也有一百五十石。

  有这些火药,接下来攻城也更有底气。

  不必再抠抠搜搜地数着火药打炮。

  雒容莫氏的土司山寨虽险,仰赖于有重炮。

  李奇、陈旭元、萧茂灵他们猛攻了六天,在付出六十八人的伤亡后还是拿下了莫氏山寨,取得了的莫氏土司山寨的物资。

  说是猛攻了六天,其实只打了三天。

  莫氏土司山寨坐落于深山之中,六天时间,有三天时间用在了拉炮上。

  作为柳州府有名的土司家族,雒容县的第一大户,莫家的存粮要比彭刚预估的要多。

  经过粗略清点莫家粮仓囤积有六千八百多石存粮,都快赶上彭刚从马平城买的粮食了。

  攻陷莫家土司山寨,左军于雒容的抄家、征粮工作也近尾声。

  有粮有盐有火药,下一步自然是北上进入广西的精华之地,省垣所在:桂林盆地。

  横亘于左军进军桂林只剩下最后一道阻碍:永福县县城。

  于清军而言,永福县县城则是桂林最后一道屏障。

  永福县县城坐落于洛清江左岸,控扼洛清江水道。

  想北借洛清江水道北进进入桂林盆地,永福县城是绕不过的一座城池。

  罗大纲长期殿后,鲜有清军敢追击左军营伍。

  因而罗大纲自从打完张必禄那一仗,已经没有没有正儿八经的打过仗了。

  罗大纲按捺不住,这回想当一次先锋。

  其实当先锋才是罗大纲的老本行。

  历史上,太平天国初期的战斗中,罗大纲长期担任先锋的角色。

  只是近一年来,左军大大小小的主要战斗基本上都是彭刚亲自统兵打,只能委屈作为左军副军帅的罗大纲坐镇后方殿后。

  现在彭刚积累下的战功足以服众,彭刚愿意给罗大纲重操旧业当先锋的机会。

  征战近一年,也是时候稍微休息休息,喘口气了。

  此前负责攻打鹿寨镇的陆勤正带着一营、暂十一营、劈山炮连驻扎在鹿寨镇征粮。

  彭刚让罗大纲带上五营、六营、半个重炮连,连同驻扎在鹿寨镇的部队北上攻打永福县城。

  至于佯攻马平城的任务,则交由李奇带着二营、暂八营以及半个重炮连去执行。

第182章 好奴才!

  漫天飘雪,张灯结彩的紫禁城中,满清最后一位实权皇帝咸丰是以极度阴郁的心情迈入咸丰元年(1851年)的春节。

  养心殿的东暖阁,咸丰面沉如铁、神情阴郁、目不转睛地盯着写着几个名字的屏风,仿佛置身于人间喜庆之外。

  咸丰寄以厚望的两位南国文武疆吏年底先后殒命粤西。

  咸丰为剿灭粤西上帝会会匪与天地会会匪精心挑选的三驾马车已去其二。

  硕果仅存的一驾马车,还是三驾马车中最次的一驾。

  年前,痛心疾首的咸丰为林则徐追赠了太子太傅衔、谥文忠。

  忠者,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曰忠。

  为张必禄加太子太保,谥武壮。

  壮者,胜敌克乱曰壮!死于原野曰壮!

  比起后来同样获谥文忠的周天爵,获谥武壮的乌兰泰、胜保之流。

  此二人的文忠、武壮谥号名副其实,含金量很足。

  朝廷糜饷五百万,不仅未能将上帝会会匪消灭于萌芽之中,上帝会会匪反而愈剿愈强,甚至有北上东进外溢出广西的趋势。

  咸丰心急如焚。

  广东虽为天子南库,光是粤海关每年就能为大清国库输送一百五十万两以上的关税税银。

  可岭南地区毕竟未触及大清之根本,咸丰不怕上帝会教匪进入广东。

  咸丰怕的是上帝会教匪北窜入湘,继而外溢荼毒两湖两江。

  两湖两江乃大清国财赋重地,不容有失。

  教匪若荼毒两湖两江,必将动摇朝廷根基。

  咸丰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是他刚刚登基不满一年,前朝的旧臣无能的无能,老迈的老迈。

  新朝年富力强的疆吏还未来得及发掘培植。

  不知何人有能力接过林则徐的重任。

  咸丰思量数日,仍旧未得佳选。

  拿掉周天爵的“暂署”二字,让周天爵就地接任钦差大臣?

  此举方便归方便,周天爵也是前朝重臣,名气资历都够担任钦差大臣。

  只是周天爵的名气来自清流口中所谓爱民如子,嫉恶如仇,不怕得罪人,敢于直言的道德品质,并不来自于才干。

  周天爵性格过于直来直去,过于怪异。

  这样的人适合当谏臣言官,不适合当疆吏。

  当了快一年的皇帝,咸丰逐渐有了自己的用人心得,不再凡事都垂询他老师杜受田的意见。

  办公地点也由原来熟悉的上书房转移至养心殿。

  遗憾的是大清的境况并没有因他鼓起勇气走出舒适圈,因他的励精图治之心好转,中兴的愿景依旧遥不可及。

  “天地会会匪渐平,上帝会教匪却愈剿愈烈,林文忠公临终前曾泣血陈奏,教匪有外溢出广西的苗头,教匪实乃我大清心腹大患。二位爱卿可有督剿上帝会教匪的钦臣良选举荐?”咸丰微微抬头,看向站在他面前的杜受田、穆章阿。

  “臣举荐前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

  “奴才举荐文华殿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

首节 上一节 145/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