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大宋能守住襄阳?
打死孟珙都不信啊!
“我愿意做大宋的张巡,但是,那不意味着愿意全家都为大宋陪葬啊!”
必须说明的是,按照当时的道德观念,吃了朝廷的俸禄,为了国家尽忠而死,是非常正确的事情。
但是,那不意味着人家全家都卖给朝廷了。
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天祥吧,他自己当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是,对于他的兄弟效忠元朝,却是不反对的。
魏了翁和大宋皇帝今日之举,着实触动了孟珙的底线!
怎么办?
反还是不反?
孟珙越想越是郁闷,又是一杯酒下肚。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禁军班直冯义求见。
全家都在禁军的掌握之中,孟珙不敢怠慢,赶紧命人将冯义请了进来。
“孟将军,别犹豫了!反了吧!这大宋,没救了!”
冯义见了孟珙的第一句话,就石破天惊。
“什么?你劝我造反?”孟珙满腹狐疑,向着冯义看来。
“是啊,今天白天,我带人拘禁了您的家眷,让您为国尽忠。今天晚上,我却亲自前来,劝您造反。因为,朝廷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不是您对不住朝廷,而是朝廷对不住您啊……”
冯义将另外一道秘旨之事,详细对孟珙说了一遍。
“此言……当真?”孟珙死死盯住冯义的眼睛,道:“那份秘旨,你带来了吗?”
“那怎么可能?”
冯义苦笑道:“魏了翁行事缜密,怎么可能让那份秘旨落到我的手中?不过,您仔细想想,我来骗您造反,对我究竟能有什么好处?我的家眷,还在临安啊!”
“说得也是。”
有了上一道圣旨的铺垫,孟珙其实对这道圣旨的真实性没多大的怀疑。
这道圣旨顿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宋国朝廷要杀孟珙的母亲,实在是触碰到了孟珙的逆鳞!
孟珙微微咬牙,道:“古语有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今日,赵昀对我不仁,就休要怪我对他不义了!”
“那孟将军什么时候动手?我也好回去准备,保护好您家眷的安全。”冯义道。
“事不宜迟,今晚就动手。”
自从决定了要动手,孟珙觉得心中仿佛卸下了一块巨石般轻松,头脑也分外灵便起来。
他说道:“禁军制度,我是知道的,冯义你虽是御前班直,但也难对部下如臂使指,快点回去准备吧,尽量保证我家人的安全。”
“是!”
冯义领命急匆匆而去。
随后,孟珙高声道:“来人啊!”
“在!”
“传令各位统制官以上的大将,到我的中军议事!不必张扬,注意保密!”
“是。”
对魏了翁动手,用不着孟珙兴师动众,派他的兄弟孟瑛带众亲卫,就能把事办了。
现在孟珙的主要任务,就是安抚好诸将,免得出什么不必要的乱子。
功夫不大,孟璋、孟珠,张俊、刘全、刘整……四十七员大将,齐聚孟珙的中军。
与此同时,阵阵喊杀之声,已经在魏了翁的府邸附近响起。
孟珙道:“魏相拘禁孟某人家眷之事,大家都听说过了吧?如今,我刚得到冯义告密,朝廷还有一道秘旨……”
他将那秘旨介绍一遍后,向诸将的面上缓缓看来,道:“南方赵官家失德至此,不配为君。北方赵官家英明神武,当有天下。今日,吾心意已决,反了这大宋朝廷,归顺北方赵官家。带领兄弟们,寻个好前程!谁赞成,谁反对?!”
“大帅早就该反了!”
“从曹世雄被奸相逼死,就该反了!”
“当初北伐归来,朝廷就扣了我们的赏赐!”
“可等到那么一天了!大帅您终于想通了!”
“南北官家都姓赵,南方赵官家给北方赵官家提鞋都不配!我们愿意归顺北方赵官家!”
“大宋武夫,也要异域扬威,开疆拓土!哈哈!”
……
诸将纷纷高声赞同。
刘整叫的最为大声:“大家随着四将军投了北方赵官家,再也不用受宋国昏君奸臣的鸟气,升官发财啊!”
原本孟珙还以为会有几个武将会出言反对,已经准备好让孟璋施展雷霆手段了。
没想到,完全是他多虑了。诸将早就觉得宋国肯定没什么前途可言,又受够了文官的鸟气,早就想投了赵朔。只是孟珙待大家实在不错,有些不好意思罢了。
如今有孟珙领头,那还有什么顾虑?
而且,赵朔对孟珙的看重,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大家随孟珙投了北方赵官家,还愁不能飞黄腾达?
他们也想体验体验,汉军八旗的身份地位,更想为国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类的好事,凭什么只让北方人独享?大家都是汉人,南方汉人也得去异域大展威风!
不过,正在这时——
蹬蹬蹬~~
随着一阵急促地脚步声,孟瑛急匆匆地跑入了中军帐。
“四哥!大事不好!”
“何事?”
“吾等虽然救出了家眷,但是母亲大人她,已经……”
“怎么?”
“撒手人寰了啊!”
第243章 孟珙:赵朔大王,给的实在太多了!
“你说什么?”
孟珙紧走几步,来到孟瑛的身前,颤声道:“母亲大人……她怎么样了?”
“故去了!被魏了翁亲手害死的!”
孟瑛道:“冯义今天下午一直神思不属,就被副手李进发现了端倪。他偷偷跟踪冯义,看到冯义进了您的府邸,赶紧回去给魏了翁报信。”
“魏了翁感觉禁军不可靠,当即命李进控制禁军。冯义一回来,马上就拿下讯问。然后,魏了翁命自己的十三个傔从,控制母亲大人和您的家眷。其余禁军,控制其他人的家眷。”
傔从,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侍从、仆役。
换言之,这些人就是魏了翁这次来襄阳,所带的私人手下。
顿了顿,孟瑛继续道:“其后,魏了翁又派出十七名傔从,手持他的密令,去联络军中的都监、监押,让他们控制大军,谨防您谋反。”
“但是,我们的行动太快了。那十七名傔从还没来得及出去,我就带着人杀到了。禁军大部分人是站在我们这边,反而主动保护我们的家眷。所以,没费什么多大力气,就救了大部分家眷。”
“但魏了翁和那十三名傔从,却控制了母亲大人和您的家眷。他要那些傔从,害死母亲大人和您的家眷。那些傔从不敢动手,他就亲自对母亲大人动了手!”
咚!
言毕,孟瑛重重一个响头磕在地上,道:“兄弟无能,没能保护好母亲大人,请四哥治罪!”
“起来吧。你如果有罪的话,那我未加防备,让母亲大人落入魏了翁的手中,又算是什么罪?”孟珙虎目含泪,咬牙道:“魏了翁还活着没有?”
“活着!一刀杀了他,太便宜他了!”
“好!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这笔血债是魏了翁的,更是那大宋昏君的!我们先剐了魏了翁,再投赵朔大王,杀上临安,找那昏君算账!”
“好!”孟玺、孟璋、孟珠、孟璇、孟瑛齐声答应。
“让我也给魏了翁来上一刀吧!老夫人待吾等恩重如山,我也要为她老人家报仇!”张俊也含泪说道。
张俊不仅是当初孟珙的麾下第一悍将,还是孟珙的老爹孟宗政麾下的第一悍将。
京湖诸将,多有受老夫人恩惠者。
如今孟母惨死,何止是孟珙兄弟伤心至极?在场诸将也义愤填膺!
“还有我!”
“还有我!”
“加上我!不但要报老夫人之仇,还要给曹兄弟报仇!”
……
诸将纷纷请命。
一来,是大家都恨死了魏了翁。
二来,这不是马上就要投赵朔了吗?活剐大宋宰相,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功夫不大,魏了翁被带到了现场。
“孟珙,你这个乱臣贼子,果然反了!
“老夫做的完全没错!恨只恨,没早发现你的狼子野心!”
“吾今日虽死,必将千古流芳!而你孟珙,将遗臭万年!”
……
魏了翁死到临头,仍然执迷不悟。
在他看来,自己以宰相之尊,都愿意死在襄阳了,其他人为什么不愿意?孟珙的身份低位都远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何况他妈?就算自己有意害死孟母,又有什么错?为了国家计,何惜一老妇?
都是孟珙不好!
都是冯义不好!
都是这帮武人不好!
这帮武人毫无廉耻,不知忠君爱国的大道理,才酿成了今日之错。
然而,他也不想想,武将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你都要杀人家的母亲了,人家还对你俯首帖耳?
孟珙已经下定决心,不仅现在要活剐了魏了翁,来日攻入临安,还要杀了他的全家!
甚至,也不仅仅是报复魏了翁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