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奴军能有什么见识?
光是汉军的震天雷就把他们吓了个不轻。
仁信那番话,既鼓舞起了他们的血勇,又在此刻起了反作用,奴军的士气急剧降低。
随着这些巴鲁营战士登上城墙,他们本身的实力更是不堪一击!
战斗没持续到傍晚,忠州城已经落入了赵朔的手中,被俘虏的奴军高两万余众!、
仁信自己也成了汉军的俘虏,被五花大绑押入了赵朔的中军帐。
“贫僧一人死不足惜,但是,这些奴军都是高丽最底层的百姓,全是因贫僧的蛊惑,才抗拒大王的天兵!请大王看在上苍有好生之德的份上,饶他们一命吧!”
仁信跪倒在地,向赵朔恭恭敬敬地恳求。
这是他为佛门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如果赵朔宽恕这些奴军,这功劳肯定会记在他,以及佛门的身上。
然而,赵朔却冷哼一声,沉声道:“如果你真认为,上苍有好生之德,还会鼓动他们抵抗本王的大军?告诉你,我不但会杀死全部奴军,以及忠州城内全部男丁,还会用他们的尸体,建一个大大的京观,震慑不臣!至于你,我会将你千刀万剐,以赎罪孽!因为,这些人实际上,就是被你这个秃驴害死的!”
开玩笑,赵朔怎么可能因为这些奴兵出身底层而破例?
他有的是汉人可以移民,本来就只对高丽的女人有兴趣。只是这些高丽底层男人毫无见识,可以做奴隶,才愿意网开一面。现在既然主动找死,赵朔自然乐得成全。
……
……
与此用时,窝阔台也破了高丽北方一个名叫东州的坚城,俘虏军民百姓超过十五万之众。
镇海问道:“此次攻打东州,我军伤亡不小,是不是仿龟州例。也建一个京观,震慑不臣呢?”
“京观?”
窝阔台想了一下,觉得总是学赵朔,也太有损他这个蒙古大汗的威严了。
而且,京观有什么意思?
表面上就是一个大土堆而已,只是里面的内容恐怖。
他说道:“不必建京观,我看佛门的高塔就很不错。现在,就在东州城外,建一座高塔吧,把东州所有俘虏的头颅,都镶嵌其上。此塔可名骷髅塔,将让路过的所有高丽人都明白,忤逆本汗威严的下场。”
“遵旨!”
于是乎,蒙古后裔帖木儿的恐怖手段骷髅塔,提前出世了。
于是乎,整个半岛上最黑暗的时候到来了。
北方一座座骷髅塔林立,南方一个个京观竖起。
高丽除了亡国灭种外,已经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第209章 三杀高丽人!高丽朝廷,比蒙古人杀得更狠!
窝阔台这次出兵高丽的总兵力是十二万五千,其中草原战士十万五千人,汉、契丹、花剌子模等各种附庸军共两万人。
当初窝阔台攻开京不顺,仅仅留下两万附庸军监视开京城,其余兵马攻略高丽其他城池。
而高丽的开京城,是两百多年前,高丽显宗皇帝时期,动用丁夫三十万四千四百人,花费三年时间修建的。
此城城周四十一里,光城门就有二十二座,号曰:崇仁、宣旗、保定、光德、德山、会宾、仙溪、泰安、弘仁、干德、保泰、宣义、狻猊、定平、仙岩、慈安、彰义、迎阳、安和、成道、会昌、安定。
城内驻扎着东真精兵五万,高丽军十万,还有五十余万的非战斗人员。
如此广大的城池,靠蒙古这两万附庸军,是不可能围个针扎不透,水泼不入的。
他们仅仅是监视城内大队的兵马出动而已,连阻隔内外交通都办不到。
所以,自从赵朔和窝阔台、拖雷分兵以来,高丽诸城逃归的贵人,南北诸城求援的使者,疯狂涌进了开京城。
怎么办?怎么办?
在高丽朝廷原本的想法中,是一边死守开京城,一边寄希望于各地的僧人、贵人,拖延蒙古人进攻的脚步。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派出少数精锐部队,诛杀叛徒,震慑叛国者。
但赵朔的方略一出,那些贵人和僧人被斩杀一空,谁还来组织反抗?
对了,还有高丽的传统艺能,表面投降,暗地里拖延时间。
历史记载中,蒙古九征高丽,为什么拖延了这么久?
还不是高丽人一方面投降,一方面各种阴奉阳违和拖延?
但是,金允侯那一箭,完全杜绝了这种可能。开玩笑,蒙古大汗都快死了,高丽除了亡国之外,还有别的选择?
如历史记载中一般,迁都江华岛呢?
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很简单的道理,江华岛能产多少粮食,供应高丽朝廷的大军?历史上高丽朝廷之所以能坚守江华岛,是因为高丽各地的贵人们支持高丽朝廷,愿意输送给养。
要不然,饿也能把他们饿死!
高丽开京,延寿宫,正阳殿内。
“蒙古自从我高丽以来,就暴虐之极,凡是不降顺的城池,一概屠戮一空。后来,金允侯在龟州城射了窝阔台一箭,他们短暂退兵之后,不但调了赵朔率八万大军前来,而且对百姓的手段越发变本加厉。事到如今,他们在南方筑京观,北方建骷髅塔,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高丽王王,向权臣崔瑀以及东真皇帝蒲鲜万奴开口问道。
他虽然已经登位近二十年,却毫无实权,权力都在权臣崔瑀手中,国家大事崔瑀一言而决。
但是,这不是高丽都要亡国了吗?不是还有个东真皇帝蒲鲜万奴吗?
崔瑀既不愿意背高丽亡国的黑锅,又不愿意直接和蒲鲜万奴讨价还价闹僵了,这才还给了王一部分权力,让他主持这个决定高丽命运的会议。
崔瑀道:“蒙古军虽然势大,但他们也不是全无破绽。到了现在,窝阔台、拖雷、赵朔,兵分三路,攻我高丽。不如,我们攻其一路如何?”
蒲鲜万奴冷哼一声,道:“怎么攻?外面还有两万蒙古军呢,我军大队骑兵出动,蒙古人先就有了防备了。”
“退一万步说,我们能避开这些骑兵的耳目。但出兵之后,我们打谁呢?打窝阔台或者拖雷吗?这两部隔得不远,我们攻其一部,另外一部都是骑兵,肯定来得及支援。”
“至于攻赵朔?人家有八万大军呢,战力并不在蒙古人之下。你们高丽人想去打就去,我们东真军可不去。”
王面露苦色,道:“那我们就在开京等死不成?”
“不是早就向宋国和扶桑求援了?”蒲鲜万奴皱眉道:“派向这两国的使者都没动静?”
王长叹一声,道:“宋国的使者,不可能回来了。宋国朝廷已经被赵朔吓破了胆,我们使者到了临安,刚说明来意,就被控制起来,连宋国皇帝的面都没见到。三日后,就直接被在午门外斩首示众。这消息还是我高丽在宋国的细作,紧急传来的。”
崔瑀接口道:“这也并不奇怪。宋国要是真有那个胆子,还会联蒙灭金?当初朝廷派使者去宋国,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罢了。”
蒲鲜万奴不甘心地问道:“扶桑呢?”
“扶桑做主的,不是他们天皇,而是镰仓幕府。”崔瑀苦涩道:“如今镰仓幕府当政的是征夷大将军藤原赖经,今年才十一岁。他和大臣们商议后,也拒绝了我们出兵的请求。只是推说,我们如果撑不住了,可以往扶桑避难。”
“那就去扶桑啊!”
蒲鲜万奴反正已经丢了老巢了,无所谓地道:“去扶桑,总比在高丽等死强得多吧?”
王却摇头,道:“谈何容易?我高丽的祖宗陵寝在地,怎可放弃?再说了,我们高丽水师孱弱,能够远渡重洋的船只就更少了,一次只能运送两三千人,够干什么的?”
“两三千人啊……”
蒲鲜万奴现在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当初,他不杀了蒙古使者嫁祸高丽多好?即便蒙古对东真国有意,也可以投降不是?
后来,蒙古人灭了东真国,他率领五万大军在高丽,也依旧有投降蒙古的机会啊!
但是,现在,高丽人金允侯射出了那一箭,已经杜绝了和蒙古人和解的可能,连带他也跟着吃了挂落!
蒲鲜万奴猛地一跺脚,道:“实在不行,我们就跟蒙古人拼了吧!明日我就率领东真军出动,先扫平了城外那两万蒙古军,再去攻打拖雷的兵马!男子汉大丈夫,就算死也要死个轰轰烈烈!”
“拼也不能这么拼。”
崔瑀这才将他的想法和盘托出,道:“我们高丽是亡定了,但是,不能就这么便宜了蒙古人!”
“你的意思是……”
“杀了投降的高丽人!所有归降蒙古人者,即为附逆,断不可留。蒙古人不是把所有投降城池,都毁去了城墙吗?我们就派出兵马杀回去,将所有归顺了蒙古的高丽人,杀个鸡犬不留!”
嘶~~
一代枭雄蒲鲜万奴,闻听此言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道:“杀自己人?你们这么狠?”
崔瑀却理所当然地道:“不忠诚于高丽的高丽人,根本就没有存在必要。不杀了他们,留着他们出丁出粮,帮蒙古人吗?而且,蒙古人如此作为,不就是想逼着我们放弃开京,主力与其决战吗?我们就偏不让他们如愿!”
“杀了这些高丽人以后呢?”蒲鲜万奴追问道。
崔瑀道:“然后,留主力死守开京城,让蒙古人和赵朔都付出足够的代价,另外,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秘密挖掘一条地道,通往开京之外。在蒙古人攻破开京之际,我们再通过密道逃出开京,东渡扶桑。”
顿了顿,崔瑀冷笑道:“我高丽是亡定了,但蒙古人也别想占到什么便宜。他们只能得到一片焦土!”
“好吧,就这么办了。”
反正死的是高丽人,蒲鲜万奴也不心疼。
三日后,蒲鲜万奴率本部一万精锐骑兵,崔瑀的女婿金若先率五千夜别抄也尽是骑兵,冲出了开京城。
率领两万蒙古附庸军的刘黑马,试图拦截不果,赶紧飞马向我窝阔台、拖雷和赵朔传信。
一万五千战力颇强的精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当然引起了三人足够的警觉。
他们得了消息之后,广撒探马,寻找着这支骑兵的踪迹。
然而,三人没想到的是,这支高丽精兵离开开京之后,就化整为零,向着已经被蒙古攻陷的城池杀去。
高丽北方,黄州城。
黄州现在已经不能算一座城池了。
当初蒙古军开至黄州城下,黄州守将崔曦主动选择投降,整个城池保留了下来。
不过后来,窝阔台一声令下,将黄州城的城墙拆除,杀了城内的所有贵人和僧人,只留下一名叫呼兰查罕的达鲁花赤和五名蒙古兵驻守在这里,维持着象征性的存在。
此城已经失去了一切防御。
金大勇是黄州城内的一个皮革工匠,妻子在十年前已经生病去世,只留下两个女儿金顺英和金玉英,与其艰难度日。
蒙古军占领黄州城后,他一直让两个女儿涂黑了面庞,少出门户,以免被蒙古人的达鲁花赤看上夺了去。毕竟两个女儿一个十四岁,一个十六岁,个个出落地如花似玉。
这天夜里,二更天。
“冲啊!杀啊!”
“杀贼啊!”
“一个不留,一个不留!”
……
阵阵喊杀之声,传入了金大勇的耳中,说的还是高丽语。
难道是朝廷的大军,杀回来了吗?该死的蒙古人,你们也有今天啊!
金大勇心中大喜,但也赶紧关紧了门户。
很简单的道理,高丽朝廷兵马是什么德行,金大勇太清楚了。虽然他心中倾向高丽朝廷,但也明白这伙大兵对普通高丽百姓恐怕没那么仁慈。
“顺英、玉英,你们赶紧躲到地窖去!”金大勇叫醒两个女儿,催促道。
两个女儿如此美貌,面对朝廷大兵,可比他家中那点可怜的财物要危险得多。
待两个女儿都藏好之后,金大勇就仔细听着动静,盼望着朝廷的兵马赶紧抓住并杀死那些蒙古人,这场兵灾能迅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