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03节

  宋国答应提供后勤支持,原本用于运输粮草的府兵就解放出来了。

  赵朔决定,在汉中之地留下一个汉军八旗万户,以及五万府兵驻守。

  毕竟,宋国虽然现在表现的恭顺,但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汉中之地稳固,赵朔才能后顾无忧。

  留守汉中之地的八旗万户是赵朔最新组建的,将其命名为汉军正黑旗第二万户。

  这个万户的万户长名叫李霆。

  李霆也就是当初赵朔第二次攻取河北之时,第一个投降赵朔的金国军阀,张惠的老上司。

  投降的宋军有九万六千人,其中精兵四万五千,厢军五万一千。

  这四万五千精兵中,赵朔选了一万七千人出来。其中最悍勇敢战的八千人,补充入原来的汉军八旗。

  剩下的九千人,就补充入原本李霆麾下的汉军千户为核心的镶黑旗第二万户,镇守汉中。

  还是那句话,只要装备、后勤都跟上去,汉人的军队就没有不能打的。

  明朝末年,不知多少支明军,无论面对清军还是对付农民军,都一触即溃。

  一旦归顺了清朝,却又成了虎狼之师,杀了个人头滚滚。

  不是他们更愿意效忠满人,而是清朝真的发军饷,给地给女人。

  赵朔挑选的这些宋军差不多是大宋精兵三中抽一,和汉军八旗比起来并不算多么弱。

  而且,赵朔麾下八旗兵的优厚待遇,可比在宋军强多了。他们的忠诚,赵朔并不担心。

  当然了,必要的措施还是有的。所有十户以上宋国降军的家眷,都要送到河北去。

  赵朔还趁此良机,在汉中施行均田制,把汉中的土地分了。在这种新旧势力交替的时刻,各种土豪、世家大族既惶惶不安,又和新势力的官员完全搭不上关系,是最适合分田的时候了。

  这时候进行均田,也方便赵朔安排那些宋国降军及其家眷。

  没被赵朔选入八旗的宋国降军,将在汉中和陕西屯田十年。他们要缴纳的贡赋是六成,也就是比普通百姓多一半。

  原本从河北运输军粮的府兵调往汉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总而言之,各种事情千头万绪,达成协议后,赵朔在汉中之地停留了两个月的时间。

  就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体验了冰火九重天的感觉。

  汴梁城,皇宫大殿内。

  “陛下,您快喝啊!”

  “不,陛下,别喝她的,您喝妾身这杯嘛!”

  ……

  琵琶声声,丝竹阵阵,三十六名只着轻纱的美人正在翩翩起舞。

  完颜守绪一边欣赏着这些美人的歌舞,一边享受着左右两位美人的殷勤侍奉。

  左边那个姓张,右边一个姓王,都是他新纳的美人。

  公允来讲,完颜守绪虽然好铯,但称不上什么无道昏君。

  这不是金国刚渡过一场致命危机吗?难道还不允许他放松放松,好好享受享受?

  当初,赵朔全取陕西之地,攻打潼关,金国眼瞅着就要亡国,完颜守绪吃不好睡不好,连对那些千娇百媚的美人都提不起兴致了。

  结果,天可怜见,赵朔攻打潼关防线,损兵折将万余,潼关防线硬是岿然不动。

  完颜守绪心中大乐。

  之后,赵朔又要从宋国借道攻金,宋国不但不答应,还要“联金抗蒙”。赵朔大怒,挥军攻入汉中之地,完颜守绪心中就更高兴了。

  虽然宋国来使,说仙人关小挫,把孟珙那一万军调回去了。

  但那有什么?

  只是小挫而已,待孟珙率领忠顺军增援至仙人关,赵朔别想占什么便宜。

  而且,赵朔一旦顿兵于坚城之下,完颜守绪在潼关的主力就可以出兵陕西,截断赵朔的退路,一场大捷就在眼前!

  就算赵朔进展顺利又怎么样?宋朝的地盘大着呢,险要关隘多着呢,让他慢慢去打吧!

  说不定,哪天赵朔得一场重病,就会暴病而亡。

  说不定,战事旷日持久,他领地内的哪位大将造反,西方哪个地方被敌国吞并,赵朔就得不得不退兵回去收拾烂摊子了。

  说不定,哪天蒙古内部矛盾爆发,窝阔台直接领蒙古兵掏了赵朔的老巢!

  自从赵朔全取陕西之后,完颜守绪耳边听的都是喜事,觉得时运完全转到了自己这边,开始纵情享乐起来,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移剌蒲阿求见。

  “让他进来。”

  “是。”

  移剌蒲阿进殿时,大殿内的歌舞还未停歇,完颜守绪也被两个美人灌得微醺。

  “移剌爱卿,你来的正好。”完颜守绪大喇喇地道:“快坐过来,陪朕好好喝上几杯。”

  移剌蒲阿是完颜守绪的第一心腹,完颜守绪在他面前没多少架子,竟然要拉着移剌蒲阿一起饮酒作乐。

  然而,移剌蒲阿面上全是惊慌之色,道:“陛下,请撤去舞乐!大……大事不好啊!”

  “什么大事不好?总不能是赵朔破了仙人关吧?那又怎么样?四川还有险关无数,宋国京湖地区也尽是精兵良将,移剌爱卿不必惊慌。”

  完颜守绪至今还搞不清状况,一边饮酒,一边向王美人的领口下探索。

  然而,移剌蒲阿的下句话,让他浑身激灵灵出了一身冷汗,对王美人更是兴致全无!

  “赵朔何止是破了仙人关啊!”

  移剌蒲阿苦涩道:“我们被宋国骗了!赵朔早就在仙人关大破宋军四川主力,并且向宋国提出条件,要他们联蒙抗金!如今,宋国不仅同意借道,而且将汉中地区以及蜀地的剑门关尽皆割给赵朔。另外,他们每年向赵朔纳贡一千七百万贯!”

  “这……这怎么可能?宋国不是说仙人关小挫吗?他们还把孟珙那一万军……该死!那时候,宋国就准备和赵朔议和了!他们宣称小挫,只是为了把孟珙和那一万忠顺军顺利调回去。”

  “陛下英明!这是宋国皇帝下的《罪己诏》,如今已经正式明发天下,要联蒙灭金啊!”

  “什么?还有《罪己诏》?!”

  完颜守绪接过移剌蒲阿递上来的罪己诏看了几眼,简直如同寒冬腊月被人浇了一盆凉水,从头顶凉到了脚底。

  赵朔借道成功,宋国打不过也就罢了,怎么还联蒙灭金了?

  一会联金抗蒙,一会联蒙灭金,还下什么《罪己诏》,甚至每年纳贡一千七百万贯,他赵昀到底有没有半点骨气?

  他还要不要脸?

  宋国那些大臣,也没有一个要脸的吗?!

  还有最关键的,现在可怎么办?

  宋国借道,潼关防线已经形同虚设。大金如何面对赵朔的兵锋?更何况,现在不仅仅有一个赵朔,还有一个宋国!

  宋国提供后勤,赵朔提供强兵,金国全胜时期也挡不住啊!

  这大金国,眼瞅着要完!

  “陛下!”

  移剌蒲阿眼完颜守绪六神无主,赶紧建议道:“臣以为,唯今之计,潼关就不必留精兵了,只以签军留守即可。”

  “然后呢?”

  “然后,朝廷集结所有兵力于汴梁。汴梁城池坚固,粮食充足,再以精兵镇守。赵朔想灭我金国,没那么容易!”

  “恐怕……也没那么难吧?”完颜守绪苦笑道:“他若是留下一支兵马看住汴梁,攻打我金国其他城池。三年两载之后,我金国照样要亡国。”

  “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再不肖,也不是宋国的那群腌臜虫豸可比!”

  还是那句话,完颜守绪不能算是无道昏君,只是有些喜欢享乐,有些耳根子软而已。

  关键时刻,还是站得住的。

  他深吸一口气,道:“传朕的旨意,自从朝廷南渡以来,已十年矣!”

  “我大金百姓破田宅,鬻妻子,以养军士。今日赵朔大军前来,若朕不能迎战,徒以自保京城,即便上苍保佑汴梁不破,天下人会如何看我大金,会如何看待朕呢?”

  “朕意已绝,如果大金注定要亡,那就让它亡了吧!朕宁可站着死,也不可学宋国君臣一般跪着生!传令我大金各地官兵,除了必要的留守兵马之外,尽数赶往唐、邓二州,拦截赵朔。”

  “必要的时候,直接与其决战。且看天命在我大金,还是在他赵朔!”

第184章 窝阔台受挫,对赵朔羡慕嫉妒恨

  完颜守绪的诏书当然不会如此直白,经过一定润色后才会发布天下,但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

  很快,这诏书已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金国各地。

  在这份诏书里,除了完颜守绪的这份决战宣言之外,还命令所有十六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女真男子全部签军。

  也就是说,集中全国精兵猛将于唐邓二州,伺机与赵朔决战。其余女真男子全部签军,镇压地方。

  要不是汉人实在不可靠,又经红袄军之乱展现了足够的实力,金国真恨不得将所有汉人男子也全部签军,或者直接将汉人的财富女子都抢了,以鼓舞大军的士气。

  不得不说,为了这场决战,金国已经压榨出全部潜力,不胜即死!

  现在金国的地盘,除了河南、陕西之外,还有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部分地区,总人口两千四百余万,光女真人口就有两百余万。

  如此压榨潜力,爆发出来的实力实在可畏可怖。

  ……

  ……

  潼关内。

  “南渡十年,所在之民,破田宅,鬻妻子,以养军士……朕思之熟矣,存亡有天命,惟不负吾民可也……”

  潼关防线主帅,金国的枢密副使完颜赛不,将潼关防线所有猛安(千户)以上军官召集起来,宣读金帝完颜守绪的旨意。

  最后,他说道:“宋国背信弃义,联蒙灭金。如今,赵朔已经和宋国已经联手,欲从京湖地区攻入河南,覆灭我大金。我大金以小族临大国,立国之时少不得广加杀戮。立国之后,少不得厚女真人而薄契丹人和汉人,百年来血债无数。”

  “一旦大金国灭,恐怕整个女真族群亦不复存在。今日,陛下有旨意在此,以精兵堵唐邓,要与赵朔决一死战。尔等以为如何?”

  哗~~

  完颜赛不话音刚落,大厅内顿时一片沸腾。

  “当然是遵陛下旨意,和赵朔拼了!”

  “我大金还有两千多万人口,数十万兵马,赵朔想灭金,小心崩了满嘴的牙!”

  “我女真人还有两百多万,比蒙古人都多得多!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即便宋蒙联手又如何?我们连宋国一块收拾!”

  “杀杀杀!和赵朔拼了,一战定乾坤!”

  ……

  虽然立国百年来,女真人已经堕落,战力衰减不少。但是,当此国破族亡之际,女真人还是被激发了血性,多数女真军官吵吵嚷嚷,要和赵朔决一死战。

  不过,尽管他们说得如此慷慨激昂,似乎金军赢面颇高。但实际上,他们都明白,此战能胜,恐怕连四成的把握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203/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