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帝业 第104节

  薛锦摆摆手,打断道:“先去见你伯母要紧。”

  ……

  ……

  姜念一行人逶迤往两江总督衙门而去。

  一路上,但见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两旁店铺鳞次栉比,绸缎庄、古董铺、茶楼、酒肆,应有尽有。路上行人如织,有挑担的小贩,骑马的富商,坐轿的官眷,端的是一派江宁富贵气象。

  行不多时,已至总督衙门。但见朱漆大门前蹲着两个石狮子,张牙舞爪。门前站着兵丁,个个腰挎刀鞘。

  两江总督陈弼纳正在签押房批阅公文,忽闻御前侍卫求见,心下疑惑。

  为避免打草惊蛇,陈弼纳尚不知泰顺帝派钦差下江南专办查禁罗教事。

  待陈弼纳见了姜念,见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后生,更是暗自嘀咕。

  姜念也不废话,甫一见面,先将王命旗牌、钦差关防等一应凭证拿出。陈弼纳细细查验后,才信了眼前的年轻人竟是钦差大人,才有了几分敬意。

  钦差大人,如朕亲临,纵然陈弼纳是封疆大吏两江总督,也不得怠慢。

  忽见姜念拿出一份泰顺帝的手谕,整了整衣冠,面色一肃,道:“圣上有密旨!”

  说罢走到正中,面南而立。

  陈弼纳心头一跳,趋前跪倒:“臣两江总督陈弼纳恭聆圣谕!”

  姜念展开手谕,朗声宣道:“前谕尔缉拿逆犯王隆、谭凤池,尔膺两江总督之重寄,非但未能擒获逆犯,反致千总一员、兵丁十一人殒命王事,殊失封疆大吏戡乱之责。本应惩处,然念尔往日功劳,特赐戴罪图功之机。兹敕尔务须竭尽股肱之力,襄助钦差侍卫姜念督办查禁罗教案牍,严查王家与罗教勾连实情。倘再玩忽职守,致生差池,朕必两罪并罚,绝不姑息。钦此!”

  这一番话,字字如雷。

  待姜念宣罢,陈弼纳略一迟疑,叩首道:“臣陈弼纳遵谕谢恩!”

  起身后,陈弼纳接过泰顺帝的手谕,又细细查验一番,再打量眼前的年轻钦差,便觉得这位钦差剑眉星目,气度不凡,虽年纪轻轻,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再想到方才圣谕中提到的“查禁罗教”、“严查王家”,更是心惊肉跳。那王子腾曾位高权重,也是太上皇景宁帝的亲信,如今泰顺帝竟是意欲连根拔起……

  姜念收了威严神色,语气温和起来:“制台大人,圣上虽责你失职,却也给你将功折罪的机会。本官初来乍到,还需制台大人多多协助。”

  陈弼纳道:“定当竭尽全力,配合钦差大人办差。”

  ……

  ……

  且按下姜念在总督衙门议事不表。

  薛锦离了码头,乘着马车,携着一双儿女,顾不得先回自己家,而是风风火火直奔薛姨妈所住的大宅院。

  薛姨妈正穿着家常衣裳,在内宅做着针线,忽听下人急急忙忙来报:“奶奶,锦老爷回来了!”

  薛姨妈不由一惊,手中绣花针一顿,心头突突直跳起来,暗想:“莫不是此番又遇上水匪,金子又遭劫了?”

  这般想着,脸色已变了三分。

  也难怪她如此大惊小怪。

  她实在是吓怕了。

  去年她进京,就在大运河上遭遇了水匪,幸得姜念解救。

  三个月前,她让谢季兴送三千两黄金进京给薛宝钗,又在大运河上遭遇了水匪,黄金遭劫,也幸得姜念出手,将三千两黄金偿给了薛宝钗。

  这两番惊吓,成了她心头一块病。

  而此番,她特意请薛锦押送两千两黄金送去给王子腾,这才过去不到二十天,薛锦就忽然返回,岂能不叫她往坏处想?

  薛蟠不在家,不知又在哪里鬼混去了。薛姨妈惶恐不安中,急命下人去将薛锦请进内宅。

  不多时,薛锦携着薛蝌、薛宝琴进了内宅。

  薛姨妈不待他们行礼,便声颤着急问道:“怎的这般快就回来了?可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莫非又遭水匪了?”

  薛锦忙道:“嫂子莫急,金子安然无恙。只是此番在扬州水驿巧遇了姜大人,他吩咐不必将二千两金子送去给你兄长了。”

  薛姨妈一时怔住:“哪个姜大人?”

  薛锦叹道:“便是宝钗的夫婿,姜念姜大人啊!”

  “啊呀!”薛姨妈瞪大了眼睛,神色竟是一喜,“你竟遇见了他?他……他怎会在扬州?”

  薛锦见屋内侍立着丫鬟仆妇,便使了个眼色。

  薛姨妈会意,挥手屏退左右,房内只剩下她与薛锦、薛蝌、薛宝琴。

  待众人退下,薛锦方压低声音道:“嫂子有所不知,那姜大人此番是奉了圣命,作为钦差大人来江宁办差的。”

  薛姨妈又惊喜了:“他又当了钦差?且此番来了江宁?快细细说来!”

  薛锦当即将详情细说了一番。

  说到了在京王家男丁皆被拿下收监,连王夫人、王熙凤都被姜念审讯,王子腾也被下了狱……

  薛姨妈的惊喜已是转为了惊慌,面色泛白,喃喃道:“王家……王家这是要遭大祸了啊!”

  薛姨妈又急问道:“我也是王家出来的,难道我也要受审的?”

  薛锦点了点头:“姜大人是如此说的。”

  薛姨妈身子一晃,面色更白。

  薛锦忙安慰道:“嫂子且宽心,你虽是王家出来的,可早已是我薛家主母,又有着宝钗这一层姻亲之情,想来姜大人不至于刁难你的。荣国府的二太太、二奶奶,姜大人都是在荣国府辟静室审的,想来待你亦会如此。”

  薛锦又道:“嫂子,此乃天赐良机!那姜大人如今贵为御前二等侍卫,更是二度奉旨钦差,圣眷之隆,可见一斑。依我之见,他多半如咱们此前推测那般,是某位大贵人的血脉,且极可能是十三王爷的骨血。嫂子家如今光景大不如前,若能得他鼎力相助,重获皇商之位,岂非易如反掌?”

  去年,薛家丢了皇商之位,这一年多,此事对薛家造成了很大损害,也让薛姨妈深受苦恼,也深刻明白了,皇商之位对薛家实在很重要。

  眼下听到薛锦这话,薛姨妈眼中登时燃起希望之火,急道:“可咱们拿什么巴结他?不如将原要送给我兄长的二千两金子转赠与他?”

  薛锦摇头苦笑:“嫂子,以他如今的身份权势家财,莫说二千两金子,便是再加二千两,怕也难入他眼。他岂会因区区二千两金子就鼎力相助此事?”

  薛姨妈一时语塞,半晌方道:“那……那我该如何巴结他才好?”

  薛锦为难起来:“此事我也尚未想好,寻常金银珠宝,他自是不缺。若要打动他,须得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

  那姜念所好的是……

  薛姨妈想到去年姜念让她将宝钗许为妾室之事。

  想到这里,薛姨妈看向了静立一旁的薛宝琴,目光竟显得意味深长起来……

  薛宝琴虽则年纪不大,却已懂事明理,眼下她见薛姨妈的目光古怪,便想到了这位伯母去年将她堂姐许给姜念为妾之事,想到此事,她便下意识朝着后面的屏风挪了两步。

  忽听“啪嗒”一声轻响,似是钗环落地之声。

  薛姨妈忙问:“琴儿怎么了?”

  薛宝琴细声应道:“无事,只是碰掉了簪子。”

第154章 再见薛姨妈

  薛锦、薛蝌、薛宝琴三人回自己家了。

  薛姨妈正在内宅里盘算着究竟如何巴结姜念,忽听外头一阵嘈杂,接着便见薛蟠踉踉跄跄闯了进来。但见薛蟠头戴一顶皱巴巴的绣花方巾,身上松花色绫袄半敞着,显露里头大红汗巾子,满身酒气混着脂粉香。

  “妈急吼吼地唤我回来,可有甚么要紧事?”

  薛蟠打了个酒嗝,歪在黄花梨圈椅上,一双醉眼半睁半闭。

  薛姨妈见他这副模样,心中又气又恼。原打算带着他与薛锦同去拜访姜念,如今这般醉态,如何见得贵人?只得强压怒气道:“整日价在外头胡闹,成什么体统!”

  薛蟠不以为意,晃着脑袋道:“若无甚要紧事,儿子便先告退了,还有几个朋友等着呢……”说着就要起身。

  “去吧去吧!”薛姨妈气得别过脸去,“横竖你也指望不上!”

  待薛蟠歪歪斜斜地出去,薛姨妈长叹一声。

  忽然,外头传话薛锦到了。

  薛锦进来,见屋内只薛姨妈一人,不由摇头道:“刚遇见蟠儿醉醺醺地出去了。”

  “别提那孽障了。”薛姨妈摆摆手,“咱们说正事。我思量着,还是得即刻去拜访姜大人才是。一则探探口风,看看王隆之事会否牵连我;二则争取得他鼎力相助,让咱们家重获皇商之位,如此才有翻身之日。”

  薛锦此前特意问过姜念,得知姜念此番会入住江宁姜宅。

  薛锦沉吟道:“嫂子所言极是。只是……”他捋了捋胡须,“姜大人如今身份贵重,若无令他心动的好处,只怕难以说动他。”

  薛姨妈叹道:“且先去拜访,看他有何条件。”

  薛锦又沉吟道:“待咱们到了姜宅,已是黄昏时分,若急着在姜宅求姜大人相助重获皇商,倒是不妥。依我之见,咱们今日虽登门拜访,却不急着提皇商之事。嫂子可邀姜大人明日抽空来家里吃个东道,如此才便宜。何况,姜大人贵为钦差大人,他来家里吃东道,传了出去,便已有利。”

  薛姨妈仔细一想,便知此话有理。

  当即,薛姨妈换上一袭宝蓝色锦缎长裙,簪上了一支金丝嵌宝步摇,显得既庄重又不失体面。

  薛姨妈乘坐一顶小轿,薛锦则坐着马车,同往江宁姜宅而去。

  此时已是申牌时分,夕阳西斜,将江宁城的青瓦白墙染成金色。

  ……

  ……

  姜念在总督衙门与陈弼纳议事后,领着贺赟、任辟疆、齐剑羽、戴士蛟、邹见渊以及十名亲军营精锐官兵,往江宁姜宅而来。

  这宅子本是他曾经的居所,如今权作钦差行辕。

  他知道,此番将自己的江宁姜宅作为钦差行辕,会增加暴露他身世的几率。然他已想通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他的身世暴露,反倒是好事。

  他已获得泰顺帝的器重,连太上皇景宁帝都赏识他。他也已是御前二等侍卫,二度钦差,还有了云骑尉的爵位……这种情况下,他巴不得有人散播他是泰顺帝的儿子,如此反倒能推动景宁帝、泰顺帝公开相认他这个皇孙、皇子!

  行至宅前,但见大门紧闭,门上铜环锃亮,显是常有人擦拭。

  贺赟上前叩门,不多时,听得里面一阵脚步声,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探出邱福的脑袋。

  邱福见门口站着贺赟,又见到姜念,不禁揉了揉双眼,待确认后,顿时惊喜道:“大爷,贺管家,真是你们回来了!”

  邱福忙不迭开门,又回头朝里喊:“媳妇,快出来!大爷回来了!”

  邱福家的闻声跌跌撞撞跑出来,见着姜念就行礼。

  姜念指着身后任辟疆众人:“这些都是我的同僚,此番要在此暂住。”

  邱福夫妇忙将众人迎入。

  姜念四下打量,但见庭院打扫干净,花木修剪得宜,心下甚慰。邱福果然忠心,办事稳妥可靠,非但未擅自入住内宅,也没悄悄租赁赚钱,还将宅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当下先安置众人住处。

  安置停当,姜念与贺赟信步游览故地,沿着蜿蜒曲折的青石板小径,来到曲径通幽的后园,但见假山叠石错落有致,一池碧水映着秋阳,粼粼波光晃人眼目。池畔小亭依旧,亭中依旧设有一张石桌几只石凳。

  贺赟感慨道:“时隔一年半,这里倒是未变的,不禁想起曾与大爷在此习武的事儿了。”

  邱福忽然急匆匆拿着一份名帖来报:“大爷,江宁节度使唐大人登门,正在外头候着。”

  姜念心知,唐吉纳必是从陈弼纳处得了消息。

  姜念与唐吉纳算是熟人了,贺赟与唐吉纳也算是熟人。

  去岁姜念进京前,唐吉纳曾相助他对付薛蟠。

  更紧要的是,唐吉纳乃泰顺帝为皇子时的贴身护卫与心腹武官,亲眼见证了泰顺帝与姜雪莲的情缘,早知姜念乃泰顺帝的民间儿子。

首节 上一节 104/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