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帝业 第100节

  景晴起身坐下,怔了半晌,忽命绿漪:“取我的妆奁来。”

  绿漪忙捧来一个螺钿匣。

  景晴打开底层,取出一叠诗词稿,皆是她写昔日心上人的。

  她对着烛火看了良久,火光映着她的侧脸,脸上泪痕闪现。

  窗外秋风忽紧,吹得梧桐叶簌簌作响。

  窗内,一声叹息响起:“罢,罢,罢!”

第149章 折辱凤姐

  这日姜念捉拿了王家的爷们哥儿,并在荣国府审讯了王夫人、王熙凤,让王夫人又惊又怒又气。

  然,王夫人当晚便想通,觉得事到如今,她非但不能与姜念怄气,反倒要讨好姜念,如此方对王家有利。

  一夜秋风紧。

  翌日一早,王夫人便遣贾琏去东郊,要请元春今日来一趟荣国府,意欲叫元春好好劝说姜念,好歹念及姻亲之情,对王家宽容些。

  元春却告知,姜念昨夜没回家,今日酉时才回家,推到明日再去荣国府。

  王夫人得知后,心急如焚,哪里等得明日?遂决定今日携王熙凤一起去东郊姜家,与元春一起,当面向姜念说情。

  这日申时,又淅淅沥沥下起了雨。秋风秋雨之中,王夫人、王熙凤各乘坐一辆马车,由荣国府逶迤来至东郊姜家。

  元春得了信,携薛宝钗相迎。

  王夫人、王熙凤在姜家等了近半个时辰,直到酉时二刻,姜念才回来,却是携着景晴一块儿回来的。

  雨幕中,姜念携景晴踏入垂花门,景晴脸上戴着面纱,以绡縠蔽面,眼睛以下全蔽。

  站在正房檐下的元春、薛宝钗、王熙凤及一众丫鬟仆妇纷纷一愣,纷纷想着,姜念怎忽然携一个年轻女子回来了?这女子虽戴着面纱,然从其身材与眉眼还是能隐隐看出,该是个美人。

  景晴抬眼望去,但见正房檐下立着一群美人,其中包括了元春、薛宝钗、王熙凤、平儿。元春、王熙凤都衣着华贵,哪怕薛宝钗衣着素雅,却也非寻常女子的妆扮,连平儿都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景晴便下意识以为,这四位多半都是姜念的妻妾。

  景晴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不过当她行至阶前,还是主动向元春等人行了万福礼,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只得轻声道:“给各位姐姐请安。”

  不待元春询问,王熙凤率先“噗嗤”一笑,甩着帕子道:“哎呦,姜姑爷,这是打哪儿领来的一位好妹妹?虽戴着面纱,瞧上去竟也跟天仙似的!”

  姜念却连眼皮都不抬,故意不搭理王熙凤,只对元春道:“咱们进屋说话。”

  元春则柔声道:“大爷,我母亲来了,正在堂屋内候着。”

  声若黄莺出谷,听得景晴一怔,暗忖:“这般气度,必是姜大爷的正室夫人无疑了。”

  姜念点了点头,竟自往堂屋内迈去。

  元春、薛宝钗紧随其后。

  景晴正不知所措,香菱已上前拉住了她:“姑娘进去吧。”

  景晴登时便觉得香菱亲切,心内疑惑——这位是何人?

  待景晴、绿漪都进了堂屋,王熙凤、平儿却还站在门口。

  王熙凤脸色难看,想着姜念之所以不搭理她,是在报复她昨日接受审讯时在他面前耍脾气。

  平儿再了解王熙凤不过,悄声道:“奶奶,今儿咱们是来向姜姑爷求情,你且忍着些。”

  王熙凤“哼”了一声,这才甩着帕子踏入堂屋。

  王夫人自持身份,没去外头迎姜念,不过,因今日她是来向姜念求情的,知道自己不该摆架子。

  她本在堂屋内端坐,听得姜念来到堂屋外,身子便略略前倾,却又强自按捺,待姜念跨入门槛,她才缓缓起身,面上堆出三分笑意。

  姜念上前一揖:“不知岳母驾临,公务缠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这番客套,倒叫王夫人心头一松,暗忖这女婿终究还念着姻亲之谊。

  王夫人含笑摆手:“贤婿为国操劳,我怎会怪罪。”

  姜念请王夫人重新落座,自己跟着坐下,又叫元春坐下,却是又故意没叫王熙凤坐下。

  王熙凤立在当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她何曾受过这般冷落?丹凤眼里几乎要喷出火来。平儿在身后悄悄扯她衣袖,却被一把甩开。

  景晴偷眼打量众人,见丹凤眼的王熙凤一张粉面涨得发红。

  元春已看出,姜念是在故意折辱王熙凤,却不知是何缘故。无论如何,王熙凤毕竟是她的嫂子,今日来家中是客,王夫人又当面。元春便故意笑着对尴尬的王熙凤道:“二嫂子快请坐。”

  王熙凤这才就着台阶下,斜签着身子坐下,手中帕子绞得死紧。

  这时,王夫人轻咳一声,目光盯着景晴:“这位戴面纱的姑娘是何人?”

  姜念对景晴道:“你摘下面纱吧。”

  景晴闻言,纤指轻抬,缓缓解开面纱。绡縠如流水般滑落,先显出琼鼻,又显出朱唇,整张玉容毕现——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朱,粉黛不施而自艳,一双秋水眸含着三分怯意,更添楚楚之态。

  呀!

  刹那之间,满堂女眷纷纷惊奇——天啊,这姑娘生得好美!

  王夫人神色一僵,元春、薛宝钗都睁大了眼,连正在气头上的王熙凤都张开了嘴。

  薛宝钗反应过来后,登时有种不妙的感觉——大爷这是又给自己找了个房里人回来?瞧上去未化妆的,竟就如此美貌!

  王夫人很快回过神来,故意挤出笑脸:“好个标致人儿!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姜念道:“她是景晴。”

  此话一出,元春、薛宝钗、王夫人、王熙凤都怔住了。

  她们都知道,赖尚荣从劫掠的薛家黄金中拿了八百两,在江宁买了个青楼的清倌人,这清倌人便叫景晴。

  本来元春还对此纳闷,怎样的清倌人竟值八百两黄金?眼下见到景晴的容貌,元春便觉得此女纵卖八百两黄金也不过分了。

  王夫人回过神,诧异道:“可是那赖尚荣由江宁买的清倌人?”

  尽管景晴确实曾做过清倌人,然现在她已要做姜念的妾室,今日跟着姜念回家,却被一位长辈当面提到“清倌人”,不禁尴尬羞愧。

  景晴偷瞄了一眼姜念,怕姜念会因此对她不喜。

  姜念却没立刻回答,而是命众丫鬟仆妇都退出去,堂屋内仅留下他、元春、薛宝钗、景晴,以及王夫人、王熙凤,连平儿都退了出去。

  待众人退下,姜念方对元春道:“她已非昔日的清倌人。此番我携她回来,是要纳为妾室的。”

  堂屋内登时静得可怕。

  大爷竟……竟要纳一位做过青楼清倌人的女子为妾?

  王熙凤刚才被姜念一而再地折辱,憋了一肚子火,眼下忍不住趁机讥嘲起来:“好个姜姑爷,竟要纳一青楼清倌人为妾,莫非是胡涂油蒙了心了?”

  不料,姜念淡淡一笑,对王熙凤道:“我要纳她为妾,此乃圣上的旨意,莫非你是在辱骂圣上?”

  王熙凤:“……”

第150章 今晚月亮很圆

  一时间,王熙凤是既窘迫又诧异。

  元春、薛宝钗、王夫人也都诧异了。

  王夫人不禁问道:“圣上怎会有此旨意?”

  当即,姜念将景晴的身世详细说了一番,也将泰顺帝的旨意说了一番,说到了景晴乃完璧之身。

  “完璧”二字一出,王熙凤丹凤眼圆睁,目光如刀似剑地打量着景晴,显是不大相信此事。

  元春忽轻叹一声,看着景晴,柔声道:“妹妹受苦了。”

  虽说元春心里有几分郁闷,眼下这话倒也说得有几分恳切。

  薛宝钗心里同样有几分郁闷,却也觉得,既是这种情况,姜念纳景晴为妾,便是缘分使然了。

  王夫人虽觉得景晴可怜,却觉得此事实在不妥,可她也管不着。

  王熙凤更觉不妥,她更管不着。

  王夫人转回正题,眼巴巴看着姜念,道:“不知王家众人眼下如何了?”

  姜念端起茶盏,吹开浮沫,却不急着答话。

  王夫人心内郁闷,朝王熙凤连使眼色。

  王熙凤却只作不见,低头摆弄腕上金镯——方才被姜念连番折辱,她哪还肯拉下脸来求情?

  王夫人无法,只得自己开口:“我想着,王家除了江宁旁支那个王隆作死,与那起子妖匪勾结,旁人必是清白的,尤其是咱们在京的嫡系一房。”话到此处,声音已带了几分恳求,“你好歹念在姻亲之情,对王家宽容些。”

  说完又给了元春眼色。

  元春一般不会插手姜念的公务,今日既是母亲所求,又见母亲如此窘迫,她还是简单附和道:“大爷,在京的王家人,多半是无辜的。”

  “岳母且宽心。”姜念搁下茶盏,“此案圣上亲裁,也严令我不得徇私。但若王家旁人果真清白,断不会冤枉的。那王熹有病在身,念及岳母的情分,他虽在牢中,我已命人单辟净室,不受苛待的。”

  姜念故意没提王子胜、王仁。

  王子胜、王仁都是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王子胜家中美妾俏婢成群,且惯喜眠花宿柳,王仁则是赌场常客,且前世姜念读原著及续书,就对这两人留下坏印象。此番两人下狱,姜念“照料”了他们。

  王夫人见势不可为,长叹一声:“既如此,我回府了。”

  姜念挽留王夫人用饭,王夫人婉拒道:“不必了,天将黑,我还是早些回去。”

  说着,王夫人缓缓起身。

  姜念将王夫人送到宅门外,全程都不与王熙凤说话,仿佛当王熙凤不存在似的。

  “岳母保重。”

  姜念说完转身,冷冷瞥了眼王熙凤,便入了宅门。

  王熙凤气得几乎咬碎银牙,甩袖登上了马车。

  姜念回到正房,让孟氏领着下人将东厢房收拾干净,让景晴入住。

  近期,姜念不仅在东郊买了土地打造姜家校场,还将姜家新宅隔壁的一所二进宅院买下。因姜家下人愈发多了,哪怕姜念在东郊有新宅、老宅两所房舍,也住不下。

  隔壁住着的人家,曾有过当官的老爷,老爷亡故后,这户人家便衰落。姜念以比市场价高不少的价格买隔壁的房舍,对方欣然答应。

  将隔壁二进宅院买下后,贺赟、孟氏、贺忠搬到了隔壁,也有其他姜家下人住进了隔壁。

  因此,姜家新宅的东厢房现是空着的。

  正好,景晴可以入住其中。

  ……

  ……

  暮色四合,姜家已掌了灯。

  八仙桌上摆了精美的饭菜。

  姜念、元春一同用饭,薛宝钗、景晴都不与二人一同用饭。

  饭毕,姜念径往书房去了。

  元春去东厢房看了看景晴,见景晴已安顿好,便进书房寻丈夫,嫣然一笑着问道:“不知琏二嫂子何处惹恼了大爷?”

  姜念说了昨日审讯王熙凤时王熙凤给他脸子,跟他耍脾气。

首节 上一节 100/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