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洞当真是要剿灭的,否则他们会伴随着大宋一直存在下去,将来岂不是会有更多的小娘子们死于非命?”
“对啊。”宋煊悠悠的开口道:
“六哥儿,不如等今年东京城爆发洪水后,你派几个信得过的皇城司混进去,充当卧底吧。”
“否则下面的道路咱们摸不清楚,就算是围剿那也会死灰复燃的。”
“我现在就等着马六把玄武堂在地面上的位置给探明白了。”
“然后我就带人突袭这两个地方,独留下醉仙楼。”
“促使他们互相猜疑,让他们之间相互攻击。”
“最好能有内部的人投靠我们,如此胜算才能大些。”
赵祯虽然并不觉得今年会下大暴雨,但是嘴上还是答应了。
“好,十二哥,我今天回去就立即选拔适合的人。”
宋煊点点头,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赵祯坐下来,想要继续处理公务,可是他发现自己的魂,已经随着苏花魁走了好一会。
怎么都静不下心来。
难不成是最近都在禁欲,所以有些遭不住了?
被大宋官家惦记的苏花魁,坐在驴车里奔着樊楼缓慢而行。
虽然天气炎热,可是在街上奔走的人依旧不少。
东京城,无论何时都是一副人满为患的样子。
就算是发大水,高处也都站满了人,更不用说水里了。
苏轻柔虽然没有把赵祯的身份往大宋官家上猜,但是也觉得这个少年郎有一种天真的美感。
像是权贵家里没怎么受到过宠爱的孩子。
这种人最好拿捏了。
只不过被宋煊给破坏了,在她想要继续套话的时候。
以前都是听闻宋煊对于断案有一手。
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方知宋煊的厉害。
差点漏了馅!
好在自己机敏,总算是应付了过去。
苏轻柔虽然没有见过她大哥,但是她深刻的知道,官府画出来的通缉令,与真人还是有着极大的差距。
所以,就算官府去查,那也很难查的出来。
唯一的破绽,就是甜水巷那里,是否有人真的知道贺均的情况?
反正她一个妓子改名改姓,那也是十分正常的。
这又不是什么光荣的职业。
苏轻柔并不知道林夫人把勒索信送到宋煊手中,他只是把人赶走了,并没有把信交出去。
尤其是苍鳞也不清楚,要不然定要换另外一个人去写了。
苏轻柔在驴车里复盘了两次,她觉得自己在宋煊面前没有露出太大的破绽。
唯一让她不满的是,宋煊对自己的态度当真是有问题。
似赵公子那样的才正常,可宋煊竟然无动于衷。
他夫人到底有多好看呐?
上一次有他老丈人在,不好放开手脚,这一次有他表弟在旁,难道也不好放开嘛?
若是不与宋煊拉近关系,今后还如何能完成义父多嘱托?
对于苍鳞这个义父,苏轻柔内心还是有着感激的。
否则她根本就活不到今日。
“小娘子,我们到了。”
苏轻柔下了驴车,从樊楼的后门进入,戴上面纱,一路点头致意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而义父苍鳞早就在等待了。
如此碰面,也算是正大光明。
二人在开封府都有着正常人的身份。
“义父。”
苏轻柔先是行礼,这才开始表演沏茶。
“如何?”
苏轻柔详细诉说了一遍,没命社的绑架书信已经送到了。
宋煊目前是相信马六等人绑架了自己的家人,他答应要派人大力搜捕马六。
苍鳞闻言颇为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
“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可是这英雄难过美人关也是极为正确的啊!”
苏轻柔给她义父斟茶。
面对义父的夸奖,苏轻柔不好说自己的魅力在宋状元面前无用,反倒是把他身边的少年郎给迷的五迷三道的。
几乎都要问什么说什么了,但是被宋煊给掐断了。
“不错,继续保持。”
苍鳞轻轻吹着茶水:
“我无忧洞今后要做的事情颇多,这位宋状元在东京城又颇有名望。”
“行商很难再居住我们的客栈,我无忧洞的客栈还是要想方设法的混进安全客栈名单里。”
“此事,轻柔你今后还要多加努力才成。”
“是,义父。”
苏轻柔再次行礼:“轻柔定会努力促成此事。”
“好好好。”
苍鳞眼里满是得意之色,自己选人的眼光那可是太强了。
他在心中冷笑:“谅你宋十二是个粘了毛的孙悟空,也休想跳出我的五指山来!”
第369章 问君能有几多愁
苍鳞觉得只要开封县衙的衙役们行动起来。
按照自己送给宋煊的消息去查没命社余党。
马六他定然会坐不住的!
到时候便会主动来寻自己,帮他解决问题。
看马六他还怎么逃脱。
这笔买卖,苍鳞无论如何都赚定了!
殊不知苍鳞的算计,因为首先排除了反直觉的答案,早就落空了。
论县衙的衙役再怎么疯狂寻找,马六也不会去跳脚,被逼的走投无路。
苍鳞早就被人卖了!
算计人这种事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也要允许别人算计你。
就看谁技高一筹了!
断指造假,笔迹雷同。
苏轻柔还提前暴露了自己是无忧洞的谍子。
如此种种,苍鳞还觉得自己是运筹帷幄呢!
谁能把谁套路进去,就看谁手中掌握的信息更多,能用的手牌才会更多,让对方进套。
开封县衙内。
宋煊瞧着钱甘三送来的最新账本,禁军去借钱的人越来越少了。
现在账上四个寺庙已经有了六十多万贯的支出,枢密院的账目入账一半。
宋煊合上账本,这些钱足够支撑清理东京城四条河的淤泥。
而且还要想法法子让河水把泥沙给冲走,要不然河底堆积越来越高,迟早要溢出水道,把东京城变成水上威尼斯。
三年前宋煊看邸报,朝廷已经大规模花钱修理过河道了。
以此来保证漕运的力度。
连南京城也是如此,原应天府推官张亢因为治理白沙渠、石梁渠,消除了水患,如今已经升官了。
当然是去了更遥远的地方(宁夏固原),去担任镇戎军的通判。
这波属于越过判官,连升两级。
不同于宋煊穿着绿袍,人家可算是穿上了朱袍。
此处是对战西夏前线的重镇,防务职责很重。
张亢给宋煊写过书信,若是你来这里,兴许能写出最好的边塞诗来。
奈何自己在诗赋这方面不行,盼望着十二郎也来西北来见识见识大漠孤烟直。
张亢知道宋煊有“大兴西北”之志,表示自己会密切关注西夏的动向。
他会着手派人暗中去西夏境内调查信息,最后说了一句这边的羊肉真好吃之类的,勾搭宋煊早点调来。
宋煊也同样给张亢写了回信,就是不知道现在这个点送到没有。
他把折继宣的事说了一通。
兴许今后你们一明一暗可以暗中配合之类的,也没什么别的建议,就是说了一通要是有许多劳动力无事可做,就修筑城寨之类的。
将来互为犄角之势,西夏人的骑兵来了也无济于事。
赵祯接过账本一看这数目脸上大喜:
“十二哥,这可真不少,大相国寺还是有钱。”
“这点钱就算是大相国寺全都出,他们也不会伤筋动骨的。”
宋煊哼笑一声:
“以后若是朝廷有心修缮黄河,少不得这帮和尚再多捐捐钱的。”